人智學丨如何面對父母的偏心

2021-12-12 自在園

是人,就很難不偏心;所以,很難有不偏心的父母。

父母對孩子的對待無法相同,因為孩子的秉性不同,但必須儘可能公正,滿足每個孩子內在真正的需求──也許父母覺得自己(給出)的愛並不差等、區別;但在孩子眼裡,你的愛看起來、感受上就真的是差等、區別的,就是偏心的,而孩子遠比成人的感受誠實而敏銳……父母的偏心造成手足之間的比較、爭執、失和與嫉妒。

孩子真正要的,無非就是父母願意陪伴、連接的時間、溫暖與愛。

父母容易偏心於孩子中初生的、疾病/殘疾的、性別的、人格的、天賦的、肖似自己的。

孩子就是因為太愛父母,才會對父母的偏心敏感與憤怒!孩子以全身感受、品嘗與判別父母的給、父母的愛。

接受手足在父母-家庭眼裡的位置比自己高,卻也看到自己在父母-家庭眼裡的確也有自己的一席位置,不容否認:接受手足的存在,並不會否定自己的存在;自己可以在擁有手足的同時,看到自己與手足能多麼不同!

當接受了自己的位置、狀態與存在,就可以不必去刻意變好、更好來博取父母的什麼(也許是認可),因為我是、我在──我擁有的,正是我(生命)需要的;我被給予的,正是我(生命)必須接受的。

對父母偏心手足的人而言,接受與看見自己是更艱難的功課,因為自己的存在並不被最原生的關係-父母接受與喜愛,而不斷質疑、挑剔、甚至自暴自棄著自己;但因為這樣而努力迎合與討好父母,只會更雪上加霜,因為父母的眼裡永遠看不到你(真正)的好,而讓你一再挫辱、低貶自己。

父母偏心的當下,也許真的難過,但何妨看向偏心之外的海闊天空,因為偏心也是對對方生命的限制……

感謝手足替代我接受父母不那麼成熟的要求、期待與愛,而放我自由──偏心讓手足必須在界線之內,卻讓我有機會可以(在)界線之外。

同意自己的命運,自己的命運就會成為成長、蛻變自己的力量!

接受父母偏心手足的事實,知道:不被父母接納、看見,並不表示自己不能被自己接納、看見,不能被其他接納、看見,不能被宇宙接納、看見……

感謝自己既然被父母拒絕,就更有理由不被父母期待、要求、扭曲,而能完成更自由而完整的自己。

由衷謝謝這樣的父母,把你推向不容你猶疑的獨立,你因此脫離了父母的羽翼,成為更堅強、獨擋一面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多子女家庭中如何面對「偏心」
    前些天收到一個問答邀請,說姐妹倆因為姐姐覺得父母偏向妹妹,鬧到要絕交的地步。起因是妹妹要結婚了父母給的錢多,姐姐當年結婚時父母給的少。 在多子女家庭,往往會有孩子覺得父母偏向其他兄弟姐妹。為什麼孩子會感到父母偏心呢?作為子女,如果覺得父母偏心該怎麼辦?作為父母,當孩子表達偏心時又該如何應對呢?
  • 面對偏心的父母,如何與受寵的弟弟相處,網友發帖:求支招!
    近期的一個「身為家中長女,面對偏心的父母,如何與受寵的弟弟相處」的帖子引起了熱議,很多人也發出了出樣的共鳴,甚至紛紛貼出自己的親身經歷,看來有同樣困擾的,可不是肖敏一個人。肖敏是家中的老大,家裡還有一個比自己小五歲的弟弟。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肖敏都慶幸自己擁有淳樸善良又在他們姐弟之間能一碗水端平的父母。
  • 米凱拉——什麼是人智學
    7月19日晚,米凱拉·格洛克勒老師給150多位IPMT學員帶來了《人智學導論》主題演講,揭開了第二屆第一期IPMT培訓的精彩序幕。
  • 人智學和人智醫學
    而斯坦納創立的人智學則試圖打破這兩者之間的藩籬,即將科學的方法運用到精神的領域,使人類的精神體驗,包括那些超感官的精神體驗也能夠通過科學的方法去認識、溝通和驗證,也就是說,使精神探索科學化。但通過這些活動最初獲得的都是個人性的見解/解釋。科學知識和理論的形成最終依賴從事同一主題的科學研究的人們之間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對話和溝通形成共識性的見解。作為靈性科學的人智學也不例外。斯坦納在《人們如何獲得對於高等世界的認識?
  • 父母的偏心是孩子成長的災難
    在現實生活中,多子女家庭,往往很多父母都會存在&34;,父母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是很難的,偏心總是有的,要麼是重男輕女,要麼是偏愛弱小,而父母這種不平衡的愛,對於孩子心理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大的。父母對子女的偏心,會造成多麼惡劣的後果呢?去年的熱播劇《都挺好》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父母偏心她的兩個哥哥,作為女兒,她從小就不被待見。
  • Sophia人智學之旅---人智學全球移動課堂
    -以人智學的視角來看世界,人類文明竟是如此精彩!北美Sophia基金會及Sophia服務中心為了讓人智學愛好者及華德福老師們能更好的切身感受世界各地人類文明的精髓,自2006年以來,每年都開展以「人智學」為主題的深度歷史人文遊學活動,其腳步曾遍及埃及、以色列、羅馬、巴黎、肯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人智學全球移動課堂
  • 人智學經濟工作坊
    11年後的今天,華德福的家長老師及學校,社區的參與建設者及關注者一直都在思考著一個問題,如何更好地在家庭、在華德福學校和幼兒園、在社區中更好地實施華德福教育?如何在現有經濟上更好地支持這個教育,什麼又是人智學理念啟迪下的金錢觀?基於這些疑問和思考廣州自然童年、廣東山海源基金會及廣州力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起邀請了瑞士道德銀行的創始人馬庫斯·伊曼(Markus Jermann)先生,就華德福社區互助基金初探開展為期三天的人智學經濟工作坊。
  • [溫醫師與人智學的股市]周末會客室——五個媽媽一個人智學
    Michaela Glockler)。    1924年在瑞士多納赫(Dornach)成立的歌德館,是作為各種基於人智學的活動總部,而米開拉博士,可是全球「人智學」醫學體系中最兼具醫療與教育學養的先驅代表人物。
  • 男孩當眾「痛斥」父母偏心妹妹,網友:妹妹這顏值,很難不偏心
    但是聰明的父母總是能夠在「相對公平」中做好愛的平衡。男孩哭訴父母「偏愛妹妹」,父母聽後臉紅慚愧,鏡頭一轉網友:很難不偏心在一檔節目中,一名正在上3年級的小學生站在講臺上向父母喊話說,「你們太偏心妹妹了!」小男孩說,「明明都是玩玩具,我玩玩具的時候,爸爸就會發脾氣,他還會把我的玩具都扔掉!可是妹妹卻可以隨便玩玩具,妹妹的玩具越來越多,我的玩具都快被爸爸扔沒了!」
  • 為了吸引父母關注,她付出了大代價,父母如何可以做到不偏心
    父母對她的緊張、重視,這好像是第一次,她苦笑了下。父母對孩子的偏心,鑄成了她的悲劇原來,曉庭是周家二女兒,她一直覺得父母偏愛姐姐和弟弟,她是個沒人疼的孩子。姐姐長得像媽媽,嘴巴又甜,家裡給她出了贊助費讓她上了大學。弟弟是男孩子,父母各種疼愛,家裡什麼東西都優先給弟弟。
  • 麥耶老師:人智學的當代應用,人類如何面對當下阿利曼日趨嚴峻的攻擊,11月9-13日,梧桐山開課
    覺醒全人中心榮幸地邀請到人智學泰鬥託馬斯邁耶老師來深圳梧桐山為我們講述《人智學的當代應用》,人類如何面對當下阿利曼對這個世界日趨嚴峻的攻擊,人類又該如何在這樣的境況中獲得自我的整合與進化
  • 生了二胎才知道天下父母都偏心,偏心對孩子的傷害,你留意了嗎?
    老實說我自己也是來自多子女家庭,明白父母的偏心是怎麼回事。但這兩位網友的經歷還是忍不住讓人唏噓和心疼。我們可能都有一個疑問,同樣是一個媽媽生出來的孩子,為什麼父母會偏心呢?三、多子女家庭,父母如何處理偏心問題1、讓每個孩子覺得自己是最特別的大思想家王陽明說:人心難測,每個人的品性不同,不可能一碗水端平。
  • 【成長的煩惱】該如何對待父母偏心?
    小梅我非常能夠理解你,從平時的生活中你感覺到父母的偏心,爺爺奶奶的偏心,他們都向著弟弟,好吃好喝的都緊著他,你使勁的和弟弟比,但是也好像始終都不能夠扭轉。其實小梅,在這裡老師要跟你如實的說,雖然你才小學五年級,但是有些事你可能也懵懵懂懂的開始知道了。
  • 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會如何?三種結局,現實又心酸
    文 | 幸孕姐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弗蘭克·蘇洛威曾經在《天生反叛》一書中曾經用達爾文主義解釋「偏心」這一問題:他認為父母偏心那些最大最健康的後代,是因為這些孩子最可能獲得成功,最可能將家族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
  • 人智學藝術治療課2018年課程安排
    愛同源工作室的人智學藝術治療課,從2016年起航走到現在,兩個年頭過去了。兩年來,你經歷了多少的變化?內在發生了什麼?
  • 那些偏心的父母晚年生活如何?大多逃不過這三種結局,心酸又現實
    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多數的父母在養育子女的時候都會做到一碗水端平,愛著家裡的每一個孩子。但還有一些父母對子女出現偏心的情況,有的是無意識的偏心,有的是刻意偏心。但不管是那種偏心,都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傷害。
  • 很多人說父母對兩個孩子偏心,一碗水端不平,你知道為什麼嗎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形成了自己的個性,身為父母的也漸漸的會出現「偏愛」某個孩子的現象。雖然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的家長,也並不多。由於父母的偏愛,給不同的孩子造成不同的影響,這都是真實存在的問題。原生家庭的不平衡,最終會導致孩子心理上的缺陷,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家庭矛盾,真的是讓人又心疼又無可奈何。
  • 10歲女孩因父母偏心跳樓,媽媽跪求原諒:父母偏心的傷害有多大?
    說起父母的偏心,算是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很少會有人公開地說,但事實上又普遍存在。出身於多子女家庭裡的孩子,往往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感覺。隨著二胎家庭的增多,以後因為父母偏心而引發的家庭矛盾,恐怕會愈發常見,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並給予更多關注。
  • 偏心父母,老了會怎麼樣?
    偏心父母大兒子當兵退伍有十幾萬退伍費。父母說,把錢拿給我們給你存下,以後娶老婆。現在人老了,要錢沒有錢,不該都給了老二;要房沒有房,家裡翻蓋的新房子,都上了鎖,門都進不去。想去女兒家裡,又覺得故土難離,走了,就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原本多好的小日子,讓劉阿婆這對偏心父母,給攪和的散了架。
  • 偏心是把看不見的刀:父母不「偏心」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她能那麼果斷地選擇自盡,可見她對這個世界該是如何的失望,而且還帶走了妹妹,稱把妹妹帶走也是幫她解脫。壓垮這個女孩的最後一根稻草不是那口涼皮,也不是她的弟弟,應該是這個家中父母偏心對待孩子的行為。對孩子來說,比不愛更傷人的,是偏心。因為他們見過什麼是愛,才更懂得不被愛的心酸。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認為:偏心的本質就是對孩子的拋棄,是父母傷害孩子最令人痛心的方式,毫不誇張地說,已經構成了精神虐待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