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體制內辭職,為什麼我總是勸你要慎重?

2020-12-20 騰訊網

有人說,老秘書,你為什麼老是叫我們在體制內不要辭職呢,我幹得不爽,不想幹了,辭職不幹了,不行嗎?

其實,不是我不讓大家從體制內辭職,也不是我認為體制內就是絕對的好,而是我看很多提問者的描述,我知道他辭職去體制外,會過得更慘。

我把想從體制內辭職的人分成兩類:

一類人選擇辭職,是為了尋找更好的出路,為了有更大的發展;

另一類人選擇辭職,是為了當逃兵,是因為當前的工作遇到了挫折,人際關係遇到了障礙。

在我的知識星球裡提問想辭職的人,大多數人屬於後者,也就是遇到困難想當逃兵的人。

提問者總是告訴我這樣一些信息:我在單位人際關係不行,同事總是排擠我,我在工作中老是領悟不了領導的意圖,領導對我的工作也不滿意,我活得很憋屈,我想辭職,去體制外要自由一些。

凡是類似這種描述的,我都勸他,別輕易辭職。

而有的人向我諮詢,他是這樣描述的:老秘書,我是985高校的研究生,我在我們單位發展得雖然不錯,人際關係等各方面也很好,領導對我很重視,今年有希望提拔副科。

但是我覺得我們這個地方太封閉了,十八線小城市,周圍的年輕人都沒什麼追求,也不喜歡學習,隨遇而安。

我的英語還不錯,工作之餘我在網絡上教雅思考試,一個月可以賺一萬多,是我工資收入的兩倍。工作這幾年我還投資了一套房子,幾年下來漲了有差不多百分之二十,我想辭職去一線城市,那邊雅思培訓市場比較發達。

我現在還年輕,想把房子賣了,去一線城市付個首付,辭職以後在一線城市再考個公務員,然後兼職在網上教課。

就算考不上,我在網上兼職教雅思考試,同時自己也做新媒體,積累粉絲,我喜歡教學,我相信自己也能過上比較好的生活。

我回復他說:你的想法很好,年輕的時候有想法就去行動,而且你有獨立生存的能力,能在一線城市買得起房,還有自己的副業,你大膽地去闖吧,我支持你的決定。

為什麼同樣是問是否要辭職,我給出的答案卻不一樣呢?

論語裡面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路和冉求向他提出了同樣一個問題:老師,聽說有一件好事,是否可以立即去做呢?

孔子回答子路說:你先得請教有經驗的父兄,然後再去做。

而面對冉術提出同樣的問題,孔子卻這樣回答:冉求啊,你聽到後,可以馬上去做!

後來,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公西華就問他,為什麼兩個人問同一件事情,老師您給出的答案卻不一樣呢?

孔子說,子路勇敢但輕率,我有意叫他慎重。冉求這個人呢,做事顧慮多,我有意鼓勵他勇敢。

現實當中很多問題都是如此,每個人的條件不同、境遇不同,面對同一件事的選擇和答案也是不一樣的。

你要分清楚:你是有能力但不想做,還是沒有能力而不敢和不願意去做,於是選擇了逃避。

比如有人害怕社交,在社交場合根本不知道跟別人聊什麼,缺乏基本的人際溝通能力。

他卻安慰自己說社交其實都是浪費時間的,提升自己的實力,能與別人進行價值交換才是最關鍵的。

其實他所謂的提升實力,只不過是自己下班後躲在房間裡看劇打遊戲而已。

比如有的人連體制內的工作都幹不好,卻抱怨說體制內的工作沒有技術含量,無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幹好了也提拔不了,一切都靠關係。

但是領導讓你去辦一個會,你能把整個辦會的流程都統籌把握好,能把辦會的各個細節都考慮到位嗎?

單位的大會小會讓你發言,你能自信、邏輯清晰、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嗎?

領導讓你寫一個材料,你能快速構思整體框架,在比較短的時間把材料寫得有高度、有深度、有亮點嗎?

一件事情需要溝通協調,你能統籌好不同性格、不同脾氣、不同想法的人,把事情做好嗎?

不少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還有的人害怕領導,不敢跟領導打交道,遇到領導就像老鼠遇到貓一樣躲著走。

他看到別的同事跟領導走得近一些,經常請示匯報,並因此得到重用,就酸溜溜地說,體制內就是要拍馬屁搞關係才能升遷,像自己這樣一身才華,不願意為五鬥米折腰的人,只能鬱郁不得志。

正如有一句雞湯說的,最怕你一輩子碌碌無為,卻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面對從體制內辭職也是如此。

很多人都說,體制內是一座圍城,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

但是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圍城的含義是不一樣的。

對於有能力的人來說,體制內這座圍城束縛了他們的發展,阻礙了他們去追求更高的工資,更好的生活,更自由的發展。

但是對於能力平庸的人來說,圍城是一種保護,它為你遮風避雨,包容了你的平庸,保障了你的養老,讓你能旱澇保收,安安穩穩地度過一生。

你在體制內有過想辭職的想法嗎?歡迎在文章下面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體制內的我,憑什麼要現在辭職?
    而作為一個曾經差點就辭職的人,為了避免她們頭腦發熱也跟風辭職了,我只好狠狠地給她們澆了一盆冷水:「無論你家境是好是壞,無論你的能力是強是弱,都不要在工作兩年內辭職,更不要裸辭。 另外,再回去看看那篇爆文吧,如果你只看到雞湯,沒看到內涵,你有什麼能力辭職?」
  • 永遠不要輕易從體制內辭職,特別是30歲後,否則讓你悔青腸子
    但是他不喜歡這種清閒安逸的工作環境,主要是骨子裡面天生有一股不安分的情節,喜歡折騰、挑戰,剛好有個私企老闆給他開出高薪想挖他,眾人怎麼勸都不行,最後他還是選擇了辭職。通過這次聊天,雖然他明面上沒有說後悔什麼的,但是我知道他心裡是非常悔恨的,話裡話外都充滿了對原單位的嚮往,但現在什麼都晚了。
  • 你這麼「矯情」,我勸你還是留在體制內,不要辭職
    第二方面就是工作內容太過於複雜,尤其是對內對外的人際關係,對內,副職承受的壓力太大,經常需要接待上級檢查組,應付上級的指示,處理下級的埋怨,對外,現在的群眾維權意識逐漸提升,但也有一些經常沒事找事的群眾,動不動就無理投訴,雖說不一定都投訴成功,但對工作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這讓她很有挫敗感。
  • 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
    不僅如此,萬一有一天你從體制出來,發現年紀這麼大了,卻什麼也不會時,才是最尷尬的。其實,體制內的人不一定要抓緊辭職去做所謂你喜歡的事情,因為你現在不會幹的事情,辭職後也不會幹,不要總是覺得自己現在不行是因為體制的原因,要知道下班後的生活,才決定了未來。別著急裸辭,而要學會騎驢找馬,更應該在體制的保障下深造自己,鍛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才行。
  • 30歲了,在市直機關上班壓力大,想跳出體制但又沒勇氣怎麼辦?
    你所謂的壓力,是工作環境給你的壓力,還是工作量帶來的重負?不管哪種情況,你應該清楚一個現實,在體制內,特別是在地市級以上機關單位,再忙再累其工作量相對於外面的企業、公司、廠礦整體都要小得多,你在機關單位工作都受不了,覺得壓力大,去外面怎麼辦?你就受得了?我敢打包票,以你現在的心理狀態,從體制內辭職百分之百會後悔。
  • 體制內or體制外,真的那麼重要嗎?
    叔覺得,不管你是在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要不斷地學習進步提升自己,當你有了足夠的能力和實力,體制內和體制外應該就沒啥區別了。保持能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文|李尚龍 出處|龍影部落(ID: lslmoviegoers)我認識的一個女孩子,上了一所一般的大學,學習的是播音主持專業。
  • 從體制內辭職的你,過得還好嗎?
    去年年底,我接到大學同學的電話:「我辭職了,離開了那個小地方,去成都發展。」那一刻,我有些懵……而立之年,婚期將近,卻毅然決然的拋掉體制內的工作,帶著惶恐與不安,去到一個嶄新的地方,重新面對一片迷茫,哪來的勇氣?
  • 「在體制內工作五年選擇辭職,我有幾點建議想要告訴你」
    小米提交辭職報告那天,領導問她,是否真的已經決定了?領導的提問,讓一向安分守己、辛勤工作的小米,心裡瞬間沒底了。當下的安逸與前途的未知,她是害怕的。小米說,是的,考慮好了,為了今天的辭職,她已經慎重考慮了一年。一年的時間,考慮自己是走,還是留。已經夠久了。
  • 杬君 | 從體制內辭職出來,我後悔嗎?
    疫情期間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與此同時考研考公大軍與日俱增,在面臨很多不確定性的當下,體制內的鐵飯碗確實是個很不錯的定心丸。今天聊聊我的個人經歷,僅作為個人選擇的解釋,家長同學們可以作為逆向視角的參考。
  • 那些離開體制,辭職的公務員究竟過得好不好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簡簡單單一句話,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體制內的人似乎總是有種感覺,自己的才能在體制內沒有發展的空間,只有在體制外自己才能一展抱負,從而一飛沖天。體制內的人總是羨慕體制外的高薪,體制外的自由,但是卻又放不下眼前安逸、穩定的工作,所以羨慕就總是羨慕,少有人敢於辭職,放手一搏。體制內的人也總是關心那些辭職的公務員,他們在辭職後究竟過成了什麼樣?
  • 我,33歲,北京技術總監,年薪55萬,辭職考進體制內,月薪6000
    01 我,33歲,北京技術總監,年薪55萬,辭職考進體制內,月薪6K我們都非常震驚,同時也非常不解,在北京過得好好的,而且收入也令人羨慕嫉妒恨,為什麼非要回我們這個二線城市,還要考進體制內呢?即使你從事的核心技術,一樣有被替代的可能性,私企不像體制內單位,他只認眼前利益,有人能替代你但要的薪資比你還低,那對不起,你只能走人了。
  • 為什麼勸剛畢業的大學生,年紀輕輕的不要想著進體制!
    原標題:為什麼勸剛畢業的大學生,年紀輕輕的不要想著進體制!為什麼有人勸大學生,剛畢業不要進體制內。因為眼界。年輕時去過的城市,它會深深的影響你,讓你的思想會產生改變。而且這些氣質在你年輕嚮往著美好生活的時候,悄無聲息的滋潤著你,影響你的思想,甚至改變你的一生。這對於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眼界。體制內是穩定,根基深厚,眾人心中打不倒的品牌。但作為年輕人,尤其是即將畢業的大學,先不要急著剛走入社會就走入體制內的工作環境。
  • 女孩,我為什麼一定勸你要考研?
    九月份大學新生剛剛入學,還在軍訓,懷著美好的嚮往,到了大學,想著要在大學發展自己的各項能力,帶著不同的使命。無論學習什麼專業,都應該全力以赴,人家都說大一是新鳥,剛入大學什麼都不懂對各個系的規則都弄不懂,總是讓人覺得小心翼翼,大二就是老鳥了,什麼課能上不能上,什麼課點名最多,什麼課能逃,甚至有一句話,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逃課和打遊戲並存。
  • 體制內覺得工作量太大,想辭職出去,好不好?
    不要辭職。現在這個情況你還敢辭職。茉莉就告訴你,我們那棟大樓有多少公司老闆在蠢蠢欲動地想炒人或者想降薪。第二,人際關係問題茉莉以前總是說,啊,國企,體制內人際關係好複雜啊,動一動就怎麼樣了。其實也不會怎麼樣,說句實話 。
  • 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要相信未來,珍愛生命
    今天,看到很多人在關注那個在微博上留言不要進入體制內的自殺的女子。6 月 16 日,微博名 " 燕歸來 a" 用戶發微博,博文中表露出自殺傾向。當警方找到 " 燕歸來 a" 時其已經死亡,警方目前已排除他殺可能。
  • 為什麼體制內的人,都不大愛發朋友圈?
    體制內很多人不敢在朋友圈發任何的東西,甚至不敢評論別人。你上班發朋友圈,可能有人說你「摸魚」。你下班發朋友圈,又可能有人嫉妒你不用加班。你發自己努力工作、周末加班的照片,有人說你要跟領導邀功。出了體制,因為在某些方面跟體制內單位還有業務往來,我也不敢亂發朋友圈,只是尺度比過去要稍微大了一些。縱然如此,我也算是在發朋友圈方面吃過虧的。體制內原先的同事們,對我而言算是「原先的圈層」,而對於「不要隨意跟原先圈層的人分享你的成功」這一點,我真是深有同感。
  • 體制內的女人,往往不想嫁給體制外的男人?
    這位女老師說的話,雖然不代表所有人的觀點,但也反映了一個現實問題,就是「體制內的女人,往往不想嫁給體制外的男人」。事實上,體制內的女人,和體制外的男人結婚,相對來說,概率要小一些。體制內的女人,嫁給體制外的男人,覺得沒有面子。
  • 都覺得體制內工作好,那些從體制內離職的人,都是因為什麼呢?
    前不久,一個老同事約我出來吃飯,席間流露出對領導的種種不滿和對現實境況的擔憂。 我問他,想過離職嗎?他說,想了好久了,而且這幾年也確實有一些朋友勸他,一起合作創業。但是問題一回到家庭,就遇到重重阻力,而其中最大的阻礙就是父母老人的不同意。
  • 「公務員工作12年,我終於辭職做了律師!」
    02在法院一幹就是12年,終於在去年劉大哥下定決心辭職了,說起這個舉動,我贊他有魄力,很多人進入體制內,不是沒有離開的想法,但瞻前顧後,總是捨不得眼下的安逸,於是一邊抱怨著,一邊繼續在體制內摸爬滾打。說起辭職的原因,劉大哥說這早就在他的職業規劃內,畢竟自己是普通家庭出身,生活需要靠自己打拼,在深圳,一個月不到2萬元的工資其實真的不算多,所以離開體制內是早晚的事情。
  • 體制外的人真的了解體制內嗎?丨體制內生存實錄(下)
    ,就像體制外覺得體制內都很輕鬆,體制內覺得體制外都能賺大錢一樣,信息不對稱造成雙方都是在用片面的了解去看待對方。我覺得幾乎每個生活體制內的人都會有辭職的想法,卻囿於種種顧慮裹足不前,我也不能免俗,但每個人此之前想的第一件事不是辭職想做什麼,而是辭職能做什麼。其實體制內的生活也是充滿無奈的,並不是一帆風順前程似錦,進入體制只是萬裡長徵的第一步,只是開始不是結束,諸君慎思啊。十八線小城市數學教師一枚,大家羨慕的是體制內的穩定,寒暑假的充裕,教育孩子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