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找工作越來越難?用人單位:優秀博士供不應求!

2020-12-17 鷲峰塔主

博士學歷在很多人心中,都有優秀和學霸的標籤。認為博士學位就等於高學歷、高收入、穩定性的工作等。確實,從目前不同學歷來層次的就業率上來看,博士的就業率是所有學歷中最高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苦哈哈的憋論文,也要拿到博士文憑的原因。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博士在開始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有的博士找不到工作了。不禁讓人會想,博士學歷真的不值錢了嗎?

其實,找工作這件事上,無論你的學歷高低,都存在不好找工作的現象。每年大量的畢業生從校園走向進入社會,而部分行業的崗位逐漸趨於飽和,再加上年齡結構、工作經歷、性別要求等原因,很多學生在就業時就會感到阻力重重,不知道自己能去哪兒。對於博士群體而言,由於這個群體就業面窄的特殊性,加之近幾年我國博士畢業數量的激增,就出現部分博士群體就業難的現象。那麼博士找工作時存在著哪些問題呢?塔主認為有以下四點:

不同學歷就業率

No.1 崗位面窄且地域面不均衡

一般博士畢業後首選的就業崗位就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其次是博士後平臺和出國訪學。最後才去考慮進企業或者去考公務員。這也和博士的研究性特點相配匹的。同時,從就業的地域上來看,博士找工作基本上都集中在一二線的大城市,除了部分回老家就業的人外,去三四線城市的比例很多,這種就業崗位面窄且地域面不均衡的情況,造成了部分崗位激烈的競爭。

No. 2 行業需求與博士供給匹配度低

從社會的需求來看,只有科研單位、高校或者部分研髮型企業對博士具有一定的需求。而其它大部分工作崗位,並不需要博士來搞研究。因此社會整體對博士的需求量並不大。但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國家對科研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很多用人單位都開始招收高學歷人才,因此每年會或多或少的引進一些博士來提高單位整體的人才學歷水平。這對於博士們而言也算是個好消息。從不同行業來講,有的行業研髮型崗位較多,有的行業屬於服務型或應用型的行業,並不需要研髮型人才,所以部分行業的博士就業崗位少,競爭激烈。

No. 3 對博士標籤的期望值過高

很多博士及其家人的標籤感過強,認為自己都讀到了博士,就應該相應找一個更體面、社會地位高、輕鬆且收入多的工作才能匹配。在這種想法的作用下,會造成就業面的進一步縮小,增加就業難度。

No. 4 自身科研成果不足,綜合能力差

部分博士在讀博期間的科研產出過少。沒有幾篇拿得出手的論文。同時自己的綜合能力也較差。因此在招聘面試的時候,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其實,博士的就業形勢再不好,也要比其他學歷的畢業生好找工作。其實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博士,說到底還是自身存在問題。如果你足夠優秀,塔主相信就業並不是你的難點,反而是你的優勢。那麼面對找工作的難處,塔主建議你應該從以下幾點改變自己:

擺正心態,不強調博士標籤

不要總覺得自己是博士,就覺得好工作能唾手可得。在找工作時,不要刻意強調自己的博士標籤,以一個剛入社會的新人,謙虛、謹慎且懷有學習的態度去找工作,那麼用人單位也會對你的印象自然會好。

積極關注就業動態,主動出擊

好工作從來都不會留給沒有準備的人。要儘早的關注自己領域的就業動態,要了解本領域博士就業的主要去向。主動和相關的用人單位建立聯繫,及時關注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並且主動推薦自己。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積極主動去聯繫,展示你的優勢和態度,相信用人單位會優先考慮你的。

努力拓寬自己的就業面

如果所在行業的高校和科研院不好找的話。建議拓寬自己的就業面,不要把公務員或企業一棍子打死。因為隨著國家的發展,企業或者行政人員中博士的比例也逐漸增加,而且待遇也逐漸的提高。我們每個人不要再抱著鐵飯碗的心態去看待當前飛速發展的社會,博士去企業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提升自我綜合能力,增加自己的科研產出

提升自我綜合能力才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核心,只要你自身能力強,科研成果多,是一名優秀的博士。那麼自然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即使入職以後,依然會受到單位的重用,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博士們,努力提升自我綜合能力,增加自己的科研產出,不要以求穩定的思維去限制自己,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對待就業,我想不是找工作不再是難事。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學點社會學:優秀博士為什麼就業難
    最近兩年開始注意國內教職市場後,對於用人單位的「漫天要價」屢見不鮮。從一開始的驚愕,到如今已經日漸麻木。要說今天用人單位的「要價」誇張到什麼程度,2016年3月份北大未名bbs一名網友說:
  • 博士還要看出身,清華博士找工作7個月沒著落,本科學歷影響幾時休?
    從山東一所二本高校的本科生,到清華大學的博士,陳達用了七年努力實現了"清華夢",但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就因為沒有一個光鮮亮麗的本科學歷,使他的求職路非常艱難。7個月了,陳達現在還沒有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陳達的遭遇並不是個例,同樣來自清華大學的博士畢業生小何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
  • 清華博士7個月也找不上工作:本科學校重要嗎?
    因為可以就業的單位不多,一般博士生希望做點研究,所以只能找大學、研究所、企業研究院這些地方,或者當公務員。就業面非常窄,下圖是清華2019畢業生就業情況。有些專業的學生,本科畢業不好找工作,讀到了博士,會發現工作依然難找。生物專業?像那篇說博士花了7個月,工作沒有著落,文章通篇沒有講那位博士生的專業。大家能猜出這位博士生的專業嗎?我猜可能是生物學。在2020年,清華博士新生的數據裡,清華招得最多的是生物專業。好多年來,生物專業已經是清華招碩士、博士的第一大專業了。
  • 海歸博士回國找工作的真實情況
    不得不說,海歸的待遇跟專業非常相關,海歸真實薪資曝光,40歲的海歸博士回國好不好找工作。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海歸的待遇。樓層一:我是海歸碩士,本科國內211,工程狗,4年前回國,起薪6k,但是有戶口。感覺海龜就是北京戶口好弄一點,不過還必須要求公司是央企或者是高新企業,文科類的海龜更沒什麼機會。金融類和IT類的話,是不是海龜都掙很多。
  • 用人單位不願意要海歸碩士,主要是這三個原因,難怪他們找工作難
    ,可以用不適合來形容;但是那些海外歸來的學子,大部分人投遞簡歷之後根本沒有面試的機會,這是不被用人單位認可的現象;在大學期間,那些優秀的人在畢業之前,都已經拿到了工作機會,沒有工作好機會的人,才會選擇出國繼續深造,而且出國的人一般也是富二代,吃苦能力相對差一些,這是大量用人單位開始不喜歡海歸碩士的原因。
  • 碩士和博士,在找工作時的差距有多大?看完漲知識了
    但就招聘會上來說,用人單位更看重的是學歷。在許多本科生忙著找工作的時候,碩士畢業生還在考慮是否繼續讀博。對於研究生來說,選擇讀博意味著還要繼續念三年;反之走向社會,也能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碩士和博士這些高學歷人才,找工作時究竟有怎樣的差別?很多人都不懂,今天我們就說說兩者找工作的4個現實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
  • 我的碩士博士白讀了嗎?
    同時很多用人單位對第一學歷要求非常嚴格,否則即使將來考上研究生,第一學歷不夠也會碰壁。可以說,每年的畢業大軍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用人單位更加重視第一學歷,也就是說名牌大學畢業的學生更容易找工作,這是一個社會現實,當前無數的例子在說明這一點。
  • 中國對博士後誤解:在美博士找不到工作才去當
    新博士「畢業即失業」,若不願淪落到吃救濟的地步,就得降低標準找份工作。但因求職者的博士頭銜,用人單位通常都不願僱傭,因為一是得付高薪,二是知道留不住。找不到正式工作,唯一最好的出路,就是當博士後。
  • 38歲博士感嘆:過了35歲,在網際網路行業找份工作難上加難
    職場上打拼,年齡越大意味著資歷越豐富,但同時也意味著思維和學習能力越來越差了。很多網際網路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時候都會設置一個年齡的門檻,大部分都是選擇不超過35歲的人。所以很多人都會在35歲之前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不但需要穩定,還需要要上升空間,這樣才能安下心來打拼。
  • 大齡老博士的「血淚」總結:找工作請避免這些「坑」
    讀個博士真心不容易,沒有五六年,很難畢業。而彼時出來,基本上都到了三十歲的年紀,以前的同學早已過上美好生活,而自己的工作還高不成低不就很是為難,如果還沒有結婚生子,壓力就更大了。博士找工作的路上會有哪些「坑」?下面這名老博士的總結,可以為你指點一二。
  • 年輕博士找工作,哪些大學去得、哪些去不得?
    作者 | 杜學領 對於即將畢業的年輕博士來說,眼下正是求職的關鍵時期。 進入高校任教,是很多博士畢業生的首選。那麼,在找工作時,哪些大學去得、哪些去不得?
  • 碩博士如何去高校找工作?那些你需要知道的「坑」
    毫無疑問,找工作是個大事情。你想想,我們寒窗苦讀十多年,最終不就是想找個滿意的工作嗎?
  • 2020年揚州市農業農村局下屬事業單位招聘優秀博士人才簡章
    2020年江蘇揚州市農業農村局下屬事業單位招聘優秀博士人才簡章已公布,計劃招聘2人。報名時間:5月25日-6月5日,報名方式:網上報名。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公布如下:   2020年揚州市農業農村局下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優秀博士人才簡章   根據我市農業事業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需要,按照國家和省有關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規定,揚州市農業農村局下屬的揚州市畜牧獸醫站、揚州市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決定公開招聘優秀博士人才各1名(事業編制),特制定簡章如下
  • 48歲無業博士偷電動車被抓,畢業待遇兩極分化,博士就業選擇難
    數量來到了八萬三千多人,隨著博士的擴招,這個數量還會越來越多。,好高騖遠,對工作百般挑剔,不願腳踏實地的找工作,總是想著不勞而獲。另一層原因是,越來越多的博士正在面臨兩極分化的就業選擇難題。有博士入職高校搞科研月薪5000,也有人進入阿里華為搞研發年薪百萬,博士新聞不斷佔據熱搜,在我們印象中,這些博士都是未來的科學家,他們似乎更應該進入到大學研究所,去搞科研,為國家,為人類奉獻聰明才智,但為什麼看起來最適合搞科研、本應一帆風順的名校博士們,卻不選擇科研,還出現「博士就業難」這種問題?
  • 比博士更難讀的學位是:中國女博士
    女博士雖然已經不罕見,但今天的中國女性選擇讀博,除了要經受多年艱苦清貧的學術生活外,還不得不面對整個社會在工作與生活方面施加的滿滿「惡意」。 讀完博士,你就成了剩女 我國婚戀市場對於女博士的歧視由來已久,而我國用人市場對於三十歲前後的未婚育女性歧視由來更久,女博士正好把兩個雷都踩了個遍。
  • 文科博士越來越難在高校謀職,讀博後的出路在哪?
    | 用文字搬運想像 |//國內的博士越來越難找到理想的教職了嗎?即便降低了求職目標,可能也要面臨「非升即走」的壓力。而在美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人文學科就面臨著嚴重的危機。高校的文科教職崗位越來越少,人文學科的預算也愈加窘迫。近年來,美國文科博士就業培訓機構開始興起。那些無法進入學術界的文科博士的數量之龐大,已足以構成一個日漸興盛的產業。撰文 | 肖赫曦博士越來越難找到理想的教職了嗎?
  • 醫學生求職難,「只要博士,不要碩士」
    曾經「皇帝女兒不愁嫁」的醫藥類畢業生越來越意識到,想當醫生沒有那麼容易了。學歷、專業、甚至居住地都在成為一道道求職「門檻」。
  • 職場:為什麼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學歷?
    求職難,找工作總會被用人單位挑三揀四,那麼多公司招聘要求竟然都從本科開始起步,更有甚者則是「非985、211畢業」不要。用人單位的學歷歧視已經不是個案,為什麼現在招聘越來越看重學歷呢?深入職場,你就明白了:高考的「一考定終生」其實遠不止於通俗化教育的篩選,還有個人綜合素質。
  • 博士畢業之後,想去大學當老師,難嗎?
    網友一、時代不同了,具有博士學位知識進入高校的最低條件,一個高水平的高校,只有從高水平高校取得博士學位且博士論文以及其研究能力相當突出的人才有希望被接收。如今的博士應聘之路並不平坦,不再像以前一樣那麼美好,其實在當下的社會求職市場上,任何學歷的大學生都要通過企業、高校、黨政事業單位準入門檻考試,才成為其中的一員,想要通過自己的學歷背景進入相應的單位,這種情況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難。
  • 博士後擴大40%,碩士就業難讀博士,博士就業難讀博士後?
    擴大博士後流動站規模是應對疫情對高校博士畢業生就業影響的重要舉措.. 這也可以讓「博士後」真正回歸自己的真實身份,為畢業後暫時沒有找到工作的醫生提供「博士後」的科研機會,不僅發揮他們的作用,而且「專業化」他們,提高他們的就業能力,促進他們更好的就業,創業,為大學和科研機構儲備人才。我國博士後制度參照發達國家博士後工作機制建立.. 但博士後方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