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學歷在很多人心中,都有優秀和學霸的標籤。認為博士學位就等於高學歷、高收入、穩定性的工作等。確實,從目前不同學歷來層次的就業率上來看,博士的就業率是所有學歷中最高的。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苦哈哈的憋論文,也要拿到博士文憑的原因。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兩年越來越多的博士在開始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有的博士找不到工作了。不禁讓人會想,博士學歷真的不值錢了嗎?
其實,找工作這件事上,無論你的學歷高低,都存在不好找工作的現象。每年大量的畢業生從校園走向進入社會,而部分行業的崗位逐漸趨於飽和,再加上年齡結構、工作經歷、性別要求等原因,很多學生在就業時就會感到阻力重重,不知道自己能去哪兒。對於博士群體而言,由於這個群體就業面窄的特殊性,加之近幾年我國博士畢業數量的激增,就出現部分博士群體就業難的現象。那麼博士找工作時存在著哪些問題呢?塔主認為有以下四點:
No.1 崗位面窄且地域面不均衡
一般博士畢業後首選的就業崗位就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其次是博士後平臺和出國訪學。最後才去考慮進企業或者去考公務員。這也和博士的研究性特點相配匹的。同時,從就業的地域上來看,博士找工作基本上都集中在一二線的大城市,除了部分回老家就業的人外,去三四線城市的比例很多,這種就業崗位面窄且地域面不均衡的情況,造成了部分崗位激烈的競爭。
No. 2 行業需求與博士供給匹配度低
從社會的需求來看,只有科研單位、高校或者部分研髮型企業對博士具有一定的需求。而其它大部分工作崗位,並不需要博士來搞研究。因此社會整體對博士的需求量並不大。但隨著近幾年的發展,國家對科研的重視度不斷提高,很多用人單位都開始招收高學歷人才,因此每年會或多或少的引進一些博士來提高單位整體的人才學歷水平。這對於博士們而言也算是個好消息。從不同行業來講,有的行業研髮型崗位較多,有的行業屬於服務型或應用型的行業,並不需要研髮型人才,所以部分行業的博士就業崗位少,競爭激烈。
No. 3 對博士標籤的期望值過高
很多博士及其家人的標籤感過強,認為自己都讀到了博士,就應該相應找一個更體面、社會地位高、輕鬆且收入多的工作才能匹配。在這種想法的作用下,會造成就業面的進一步縮小,增加就業難度。
No. 4 自身科研成果不足,綜合能力差
部分博士在讀博期間的科研產出過少。沒有幾篇拿得出手的論文。同時自己的綜合能力也較差。因此在招聘面試的時候,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認可。
其實,博士的就業形勢再不好,也要比其他學歷的畢業生好找工作。其實那些找不到工作的博士,說到底還是自身存在問題。如果你足夠優秀,塔主相信就業並不是你的難點,反而是你的優勢。那麼面對找工作的難處,塔主建議你應該從以下幾點改變自己:
擺正心態,不強調博士標籤
不要總覺得自己是博士,就覺得好工作能唾手可得。在找工作時,不要刻意強調自己的博士標籤,以一個剛入社會的新人,謙虛、謹慎且懷有學習的態度去找工作,那麼用人單位也會對你的印象自然會好。
積極關注就業動態,主動出擊
好工作從來都不會留給沒有準備的人。要儘早的關注自己領域的就業動態,要了解本領域博士就業的主要去向。主動和相關的用人單位建立聯繫,及時關注用人單位的招聘信息並且主動推薦自己。俗話說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積極主動去聯繫,展示你的優勢和態度,相信用人單位會優先考慮你的。
努力拓寬自己的就業面
如果所在行業的高校和科研院不好找的話。建議拓寬自己的就業面,不要把公務員或企業一棍子打死。因為隨著國家的發展,企業或者行政人員中博士的比例也逐漸增加,而且待遇也逐漸的提高。我們每個人不要再抱著鐵飯碗的心態去看待當前飛速發展的社會,博士去企業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提升自我綜合能力,增加自己的科研產出
提升自我綜合能力才是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核心,只要你自身能力強,科研成果多,是一名優秀的博士。那麼自然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即使入職以後,依然會受到單位的重用,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
博士們,努力提升自我綜合能力,增加自己的科研產出,不要以求穩定的思維去限制自己,要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對待就業,我想不是找工作不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