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德陽市2020年中學音樂教師教學...

2020-12-22 瀟湘晨報

11月10日,由德陽市教育局、德陽市教科院共同主辦,德陽三中承辦的德陽市2020年中學音樂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培訓順利開展。此次培訓為期兩天,由專家講座、課例展示、教師展示、專家點評等環節構成,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各縣(市、區)專兼職音樂教研員、全市中學音樂教師近200人參加培訓。

10日上午9時,開班儀式在德陽三中學生舞蹈團《醉春風》的舞蹈展示和校長陳志宏致歡迎辭中拉開序幕。緊接著,德陽市教育局吳豔局長圍繞《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作了重要講話和指示,隨後,培訓在四川省劉應蘭名師鼎興工作室領銜人劉應蘭老師《提高中學音樂課堂效率的策略》的專題講座中進入培訓主題,講座從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切入,結合優質課課堂實錄,剖析出一節好的音樂課堂教學應「開頭引人入勝,中間高潮迭起,結尾餘音未絕」的評判標準。下午的培訓在四川省教科院高中音樂教研員牛琴的專題講座《音樂欣賞方法與策略》中開啟,培訓圍繞多個優秀課例,逐一為大家分析講授音樂欣賞可借鑑的教學方法。其後,參培教師們觀摩了由德陽五中張媛老師與德陽三中邱言老師帶來的同課異構《絲竹相和》課例現場展示,在課後的專家點評中,首先肯定了兩位老師的音樂構課方向是圍繞音樂要素進行學習探討,具備了一堂音樂課所需的音樂要點與知識,同時對兩位老師提出新的要求與建議。

c

11日上午,四川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宋麗教授圍繞中學音樂課堂即興伴奏技巧進行講解,宋老師從作品分析、和聲設置、織體選擇、音樂處理等即興伴奏的基本構成要素與設計思路展開,對老師們的即興伴奏做了整體設計與規劃,深入淺出,彈講結合,整堂講座貼近中學音樂課堂、其實用性與可操作性讓與會教師紛紛表示收穫滿滿、意猶未盡。此次培訓,不僅為大家提供了理論學習的機會,還為大家搭建了展示專業技能的舞臺。下午,在《我和我的祖國》優美的旋律中,各縣市區的教師專業展示開始了。各縣市區教師各自成隊,學以致用,就四首規定曲目進行創意編排,同臺的競技既有壓力更有動力,教師們爭奇鬥豔互不相讓,四首經典的作品在教師們的創編演繹後,被賦予了別樣的色彩與生命力,也讓此次培訓活動充滿生機與活力。

最後德陽市教科院中學音樂教研員駱婧做題目為《以美育人的現代音樂課堂教學》的專題講座,她以音樂教育的四個層次為主線,闡釋了音樂教學要使學生學會音樂,竭盡音樂育人之所能,實現全面育人的目的。揭示出跳出音樂看音樂,用音樂來學音樂,回歸育人真善美,助學生健康生活的音樂學科課堂目標。

此次培訓活動,緊扣《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的要求,不僅給教師提供學習的平臺,也為教師搭建了展示的舞臺,增進了德陽市中學音樂教師間的交流,激發了教師們在教學工作中的參與性、創造性、積極性,為推動中學音樂課堂的改革與發展、構建現代中學音樂課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促進德陽市中學音樂教師隊伍建設、提高中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德陽市各中學音樂學科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李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這就需要我們去發現每位老師的教育教學特長,並給他們提供展示的舞臺。通過各種展示交流活動,加強教師之間教育教學業務交流和切磋,加強思維的碰撞,這對於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培養教師的綜合能力,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也會發現有的老師非常謙虛,覺得這些都是自己應該做的,沒什麼好說的,羞於在大家面前交流自己的經驗和做法。
  •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共築美夢 ——記清遠市陳美香名教師工作室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共築美夢——記清遠市陳美香名教師工作室清遠市清新區第六小學  陳美香 一、凝心聚力,組隊築夢清遠市陳美香名教師工作室成立於2018年7月,工作室共有9人,其中主持人1人、成員8人、助理1人,他們來自清新區各直屬小學,業務精湛、業績出眾,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領跑者和引領者。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要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摒棄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舊思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蔡昌平(書)  (一)文明的衝突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 實現理想中的大同美 費孝通先生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稱:「堅持美人之美、美美與共。每一種文明都是美的結晶,都彰顯著創造之美。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相通的。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的!各種文明本沒有衝突,只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們既要讓本國文明充滿勃勃生機,又要為他國文明發展創造條件,讓世界文明百花園群芳競豔。」
  •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4】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宋豪新)「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 NE·TIGER(東北虎)APEC領導人服裝首展在品牌位於僑福芳草地的拾藝生活館優雅上演。作為APEC會議領導人服裝全國巡展的首站,品牌傾情展出40套APEC參評服裝,一展大國風範。當日,館內分別展出APEC男女領導人及夫人服裝8套,國禮睡衣2套,以及30套NE·TIGER參評備選服裝。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米良美一、霍尊和周深《幽靈公主》
    在合作中,他通過鋼琴彈奏的音色、力度與速度的隨時變化為周深的演唱烘託、鋪墊表演的內容與情感,又通過節奏、音樂段落和情感基調的控制為周深的演唱起到積極的引導,建立起了與周深的有效的舞臺交流,詮釋出了《幽靈公主》這部音樂作品的情感與內涵,展現了作品的內在和諧與美感。
  •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世界真能天下大同嗎?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就「人的研究在中國——個人的經歷」主題進行演講時總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一處理不同文化關係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是要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 文化多樣性是民族文化的內在要求。每個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美人之美」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和睦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 益陽蕎麥園校區: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
    她指出,美育不能僅僅依靠學校,家庭的美育更能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全人格形成,而美麗的家庭是孩子美育的基礎,美麗家庭建設包括四個要素即家庭環境美,家人自覺修煉心靈美,家人的言行美,家庭成員的和諧美。孩子在美麗的家庭中成長,自然會陽光,積極,向上,至真至善。她用音樂,美術,書法等藝術的美育功能為例子,指導家長如何對孩子實施美育,讓孩子愛美,審美,創造美,實現和而不同,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理想境界。
  • 【文化傳承之美】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
    處處有景各美其美  其實,青海並不遙遠。  這裡有聞名世界的可可西裡。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無人區,也是最後一塊保留著原始狀態的自然之地。  這裡是江源文化的發源之地。黃河、長江、瀾滄江源頭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溼地。
  •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讀懂雲南》序言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提出把雲南建成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雲南民族文化七彩紛呈,獨具特色,我們應當加強文化自信,將之引以為「驕傲而自尊」。歷史悠久、多元一體。雲南彝族支系之多,歷史淵源之複雜,方言土語之多,老彝文字數之多,服飾之多彩,文化之多樣,在全國56個民族中獨一無二。雲南怒族只有3.1萬人,分為阿怒、怒蘇、阿龍、柔若四支,居住地不同,語言不同,文化上尊重差異。納西族有31萬人,居住在原麗江、永寧、三壩等地,分為三種文化類型,有不同方言土語、服飾習俗、宗教信仰。平等尊重、美美與共。
  • 追憶大師|費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從實求知,深耕學術既有社會人類之關懷亦細察中國的山川風物從「蘇南模式」到「溫州模式」從「文化自覺」到「美美與共」他將自己的生命立足文化自覺,追求「美美與共」晚年時期,這位「高齡將帥」也一直活躍在學術前線,孜孜不倦地耕耘。
  • 嚴飛:探索「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社會治理格局
    嚴飛:探索「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社會治理格局 2020-08-25 1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大悟縣首屆「亞泰杯」旗袍秀海選活動成功舉辦
    各美其美 美美與共——大悟縣首屆「亞泰杯」旗袍秀海選活動成功舉辦 2020-11-03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追憶大師|費孝通: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 天下大同
    從實求知,深耕學術既有社會人類之關懷亦細察中國的山川風物從「蘇南模式」到「溫州模式」從「文化自覺」到「美美與共」他將自己的生命融入中國精神的追尋與開拓立足「中國鄉土」尋找「富民之路」他是北京大學教授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
  • 2016中國最美期刊: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
    原標題: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9月6日,中國(武漢)期刊交易博覽會組委會公示了2016年「中國最美期刊」遴選結果名單,包括《讀者》等在內的100種期刊入選。經過遴選活動辦公室精心組織,活動共設以下環節:第一環節組織推薦。根據相關要求,經各期刊出版單位自薦、期刊主辦主管單位審核、各地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審定申報,共計616本期刊報送申報材料。第二環節資格審核。
  • 於清教第5屆鋰電「達沃斯」致開幕詞: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響應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積極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摒棄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舊思維」之號召,助力鋰電新能源生態鏈從「各美其美」走向「美人之美」,最終實現「美美與共」。鋰電「達沃斯」組委會秘書長、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於清教23日上午,鋰電「達沃斯」組委會秘書長、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於清教在論壇上做了題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 美各其美 美美與共——廈門市小學美術林仁傑名師工作室
    因此,教師的品德修行、教育情懷、教學理念、科研水平、教學能力以及學科專業素養將深深地影響著他所帶的學生、所處的區域教育質量和所從事的學科發展。為此,教師應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鷺島優師團隊本期欄目推送廈門市小學美術林仁傑名師工作室,希望通過此文發揮優師引領、輻射作用,激勵和促進學科團隊教師的成長。
  • 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
    作為創造之美的視覺呈現,美術在中外交流對話中有著天然的親近感和共通性。近年來,中國美術以開闊的視野、創新的思維和多姿多彩的樣式,越發自信地走向世界,在國際藝術版圖上描摹濃墨重彩的東方色彩。美術家需努力挖掘世界人民共同關注的話題,如熱愛和平、關心環保等,用思想精深、內容精湛、製作精良的藝術作品,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藝術之夢。「走出去」,需加強對藝術品的介紹和解讀,增加延展性,推動文化藝術真正落地。藝術對話固然無需語言,但藝術品有感性與理性之分,且在跨文化傳播中存在直觀與抽象不同層面的含義。
  • 汪洋致信寄語第五屆世界佛教論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
    中國政府支持中國佛教與各國佛教開展友好交流,推動民間往來,促進民心相通,共同建設「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的美好世界。  (來源:新華社)新聞連結世界佛教論壇於2005年由海峽兩岸及香港、澳門佛教界共同發起,其宗旨是為世界佛教徒搭建一個交流、合作、對話的機制性的長效高層次平臺,為中華佛教界提供一個寬闊的舞臺,更為海峽兩岸佛教交流提供契機。
  •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滿滿乾貨的周義發教授從藝五十年之感悟!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回顧50多年以來的書畫詩文從藝歷程,確實感悟良多。茲擇其要,歸納為七個方面,如同只要是食人間煙火的凡夫俗子離不開「柴米油鹽醬醋茶」七種食材、文人墨客離不開「琴棋書畫詩酒花」七大愛好一樣…… 從藝五十年之感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周義發教授 新冠疫情期間乃至喜相逢「雙節」,我基本宅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