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顯示:5大習慣或延壽10年以上,不吸菸、不酗酒在內

2021-01-08 知識養生

美國哈佛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循環》雜誌上發表的研究顯示,保持五大健康生活習慣,能使成年人的壽命延長十年甚至更長。

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其中涉及7.9萬美國成年女性以及4.4萬美國成年男性,並對他們進行長達數1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堅持健康飲食、每天三十分以上中高強度的規律運動、控制體重、不吸菸、不酗酒這5個「低風險生活因素」,對健康以及壽命的影響較大,堅持所有5種習慣的男性平均壽命延長12.2,而女性則延長14年。

堅持健康飲食

何謂健康飲食?健康飲食應滿足膳食多樣化、均衡搭配、三餐有度這三點要求,《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我國居民每天食用至少12種食物,每周食用至少25種。在多樣化的基礎上要均衡搭配,每天的膳食最好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禽畜肉、蛋類、奶類、大豆製品、堅果類等食物。

三餐定時定,每餐7~8分飽,飲食要控油、控鹽、控糖。

每天30分鐘以上的中高強度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有大量的數據表明,規律運動的人比不運動的人壽命更長。與規律運動的人群相比,不愛運動的人更容易肥胖,而肥胖是諸多慢性疾病的重要誘因,如心臟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等。

一項針對跑步的研究顯示,每周花兩小時間進行跑步,若堅持40年,總共花在跑步上的時間不超過6個月,但他們的平均壽命預計增加3.2年,扣除運動時間,淨增加2.8年。

控制體重

BMI指數是衡量胖瘦的重要指標,通常來說當BMI指數>25,就屬於超重,而≥30即為肥胖。

肥胖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尤其是年輕時就肥胖的人,很可能一生中有1/3的時間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相伴。

一項發表在《柳葉刀糖尿病雜誌》的研究顯示,20~39歲的肥胖者,其壽命最高縮短8年,其健康壽命縮短19年。

遠離菸草

遠離菸草被一次又一次的證實是延長壽命的最有效方法,長期吸菸會誘發包括癌症、心臟病、中風、肺病、糖尿病等數10種疾病,僅在我國約有23.8%的男性癌症死亡以及4.8%的女性癌症死亡與吸菸有關,而遠離菸草越早戒菸,患相關疾病以及癌症的機率越低,壽命自然而然更長。

遠離酗酒

世界衛生組織早在多年前就將酒精列為一類致癌物,飲酒量越多,飲酒時間越長,癌症的患病風險就越高,如果你能做到不飲酒更好,如果做不到,那麼能少喝就少喝,其實一些指南建議的「適量飲酒」更多的是一種約束,而並非鼓勵。

因此對於酗酒者,能少喝則喝少喝,而對於正常人來說,戒酒是最明智的做法。

相關焦點

  • 想長壽堅持這5種習慣,或可延壽10年以上
    美國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發現,以下5種良好習慣與大幅延長壽命密切相關,長期堅持,可使人平均延壽10年以上(據資料顯示,可讓男性壽命延長12.2年,女性壽命延長14
  • 研究顯示:個高男性更易患癌,每高10cm風險升高8%
    近期,《腫瘤學年鑑》雜誌上發表一項研究顯示,個子高是男性患癌高於女性的原因之一。 一向被視為「加分項」的個兒高,竟成了易患癌因素。《生命時報》結合研究採訪專家,列舉男性10大高發癌症,給出5條防癌建議。
  • 吸菸有害健康 吸菸的10大危害你知多少
    哈佛大學調查發現,與不吸菸的人相比,吸菸的人患牛皮癬的風險增加了78%。此外,吸菸的人可能早早地就在手上、臉上長出了老年斑這種深色的斑塊。  4、牙齒容易脫落、常常有口臭  長年吸菸的人常被人嘲笑有「一口大黃牙」,其實,香菸對口腔的損害絕不僅於此。有研究表明,吸菸的人掉牙率比不吸菸的人高出兩倍。
  • 臺中科技大學:研究顯示愈窮的男性,菸酒的消費反而更多
    臺灣臺中科技大學財政稅務系副教授林晏如的研究報告「相對剝奪感與健康-負面健康行為,中介效果之驗證」顯示,愈窮的男性,菸酒的消費反而更多。據中央社報導,林晏如的研究報告發表於今年6月的「臺灣衛志」,她發現,所得較低男性,因為感覺到被剝奪,承受較大工作及生活壓力,更容易藉酒澆愁、抽菸解悶,菸酒消費量超過一般平均所得或收入更高的其他男性。林晏如說,低所得女性和其他女性相比,對酒的依賴程度明顯較高,抽菸情形則沒有明顯差異。
  • 加拿大研究發現:酗酒增加多種癌症患病機率
    影響明顯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學院流行病學家和癌症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大量飲用啤酒和烈性酒的人患食道癌的機率比普通人高7倍,患肝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9倍,患結腸癌的機率增加80%,患肺癌機率增加50%。
  • 哈佛研究:強大的社會紐帶關乎健康幸福
    調查顯示,大多數年輕人認為,獲取財富和名望是幸福生活的關鍵。但哈佛大學的一項長期研究表明,你能否老當益壯健康長壽,最重要的預測因子不是你聚斂的財富或者得到的名望。你與家人、朋友和配偶間的親密程度才是長期健康幸福更重要的晴雨表。以上是《哈佛成人發展研究》(Harvard Study of Adult Development)的部分結果。
  • 嚴禁學生吸菸酗酒的規定
    第一條 凡是我院正式註冊的學生在公共場所(含宿舍、教學樓、實訓室、圖書館、報告廳、運動場、食堂等)禁止吸菸
  • 關於嚴禁學生吸菸酗酒的規定
    第一條 凡是我院正式註冊的學生在公共場所(含宿舍、教學樓、實訓室、圖書館、報告廳、運動場、食堂等)禁止吸菸。
  • 比吸菸更致癌的習慣 你有幾個
    據日本門戶網站livedoor刊文報導,大家知道吸菸會加速皮膚老化鬆弛嗎?不僅如此,吸菸還是患高血壓和癌症等疾病的一個原因,所以說吸菸是百害而無一利的。但是即使不吸菸的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或許也有一些和吸菸同效的壞習慣,這些壞習慣說不定對身體的危害比尼古丁更大。
  • 心理健康,延壽五個月
    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僅對提高生活質量起著重要作用,一項新研究表明,它也是延長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阿靈頓分校的研究人員對1.2萬名18歲以上的參與者進行了18年的追蹤調查,前後展開了9次訪談,並記錄了死亡數據。
  • 孩子不尊重長輩、吸菸酗酒等不良行為是怎麼來的?到底缺失了什麼
    我跟她說,暫時撇開孩子的學習不說,孩子是有「七宗罪」:撒謊、偷竊、暴力、說髒話、不尊重長輩、亂扔垃圾、吸菸酗酒,這是父母最難承受的。因為在旁人的眼裡,這樣的行為是不良少年的跡象。你家孩子佔了幾條,讓你大動肝火,是人之常情。但是我們需要靜下來,思考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樣的行為呢?
  • 研究發現:每高10cm風險升高8%
    《生命時報》結合研究採訪專家,列舉男性10大高發癌症,給出5條防癌建議。另一種理論是,身材較高的人由於器官都比較大,所以整體細胞比較多,這就造成了其中一些細胞的變異機率較高。男性高發的10種癌症2019年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男性癌症發病率前10位是: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胰腺癌、淋巴癌、腦癌。
  • 哈佛大學歷時75年研究:孩子「變笨」,六個習慣成「始作俑者」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擁有一顆「優秀」的大腦,但家長如果能換個角度思考,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我們不需要讓孩子擁有140以上的「天才」智商,而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要讓他們變得越來越「笨」。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成績不好,反應不快是天生的,但其實不然。
  • 哈佛大學研究結論:孩子越來越笨,或許和這5個習慣有關
    >Julie Lythcott-Haims教授曾在TED演講中提到過這樣一個實驗——格蘭特實驗該實驗發現:孩子的智力發展並不是天生的,它很容易受到後天環境以及家庭行為習慣的影響,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壞習慣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這項實驗結論是由哈佛大學耗時75
  • 50歲之前冠心病不嚴重?最新研究:21%患者10年內死亡!
    年輕人抵抗力強,體質好,那是不是得了冠心病,風險也低,不會有什麼大事情?恰恰相反,我們在之前的多篇科普中,都介紹過類似的病例,常常是中青年心肌梗死要不老年心肌梗死更危險。最新一項研究顯示:研究中3655例在50歲以前出現冠心病,中位發病年齡為45歲,6.5%在35歲前發病。這些早發冠心病,也就是50歲之前就確診冠心病的患者,預後較差,心血管危險因素負荷重,控制情況很不理想。
  • 吸菸能減肥?吸菸與肥胖有關係嗎?
    未必肥胖症已成為全球嚴重的公共衛生危機,過去二十年來中國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人數大幅增加[2]。2010年,在18歲以上的中國成年人中,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別為27.9%和5.1%[2]。肥胖也是許多慢性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由於肥胖者的體內的血脂含量較高,容易沉積在血管內皮下,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和某些類型的癌症[3]。
  • 奢侈品讓你更自信,還是更不自信?哈佛和波士頓大學研究顯示:70%的...
    日前,波士頓大學聯手哈佛商學院進行了一項有關奢侈品消費的研究,發現購買奢侈品儘管能夠讓消費者感覺個人身份和地位有所上升,更加自信、滿足和光彩照人,但也會讓一些消費者患上「冒充者綜合症(Impostor syndrome)」。
  • 哈佛大學20年隨訪研究給出答案
    你之所以會發胖,是因為你吃的總量大。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在不增加每日總能量攝入的前提下,適當吃堅果不僅不會增肥,還可能幫助控制體重。此外,堅果的攝入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以及各類癌症的風險降低均有關。
  • 清華北大聯合發現,減少甲硫氨酸可延壽10年,實驗登上《科學》
    這項研究於2020年8月5日發表在科研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 研究人員首先利用一種改良過的微流技術,以前所未有的精細度,觀察了熱量限制對酵母菌這一經典衰老研究模型的影響。除了壽命大幅延長這種理所應當的結果外,數據還顯示,熱量限制極大幅度的降低了酵母菌體內的甲硫氨酸(也叫蛋氨酸)水平。
  • 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廣東職高學生吸菸率達17.4 %
    據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林立豐博士介紹,該中心每三年開展一次全省青少年吸菸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監測,201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廣東學生近十年來的現在吸菸率從11.3%下降到8.4%,嘗試吸菸率從33.0%下降到27.6%,被動吸菸率從52.6%下降到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