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小站裡的堅守

2020-12-23 中國警察網

   西安鐵路公安局西安公安處硯川站派出所民警蔣華迎來了他在秦嶺深山中的第八個春運。1月14日,春運第5天,記者驅車灞源,採訪了老民警蔣華。

  蔣華的辦公室位於灞源車站辦公樓的三層上,但他可不是個坐辦公室的人。他管轄的鐵路線長達23公裡,是寧西鐵路海拔最高、線路狀況最為複雜的一段,轄區有7個行政村,3所學校。蔣華原先是一名乘警,跑過西安到貴陽、煙臺等線路。因為患有糖尿病,跑不動車了,2013年4月,49歲的蔣華來到了灞源,成為警務區一名民警。

  灞源火車站地處於秦嶺腹地,建在半山腰,海拔高達1200多米。這裡恰好處於西安市藍田縣的東部秦嶺邊沿的一個大風口上,常年風不停歇,在冬季尤為凜冽。「我們這棟樓,常有玻璃都被刮掉。冬天巡線時,棉帽子、棉手套是必須的。要是忘了戴口罩,嘴都不敢張開。」蔣華告訴記者。

  灞源車站每天只有一對九節的綠皮車停站。這時候,蔣華得守在站裡。其他時候,他的工作主要是巡線,以及安全宣傳。春暖花開後,牛羊會爬上護坡吃草;村民會為了抄近路,弄壞防護網,橫穿鐵路。這都是蔣華要操的心。村民掙錢不容易,罰他們二十塊錢,他們能跟在蔣華屁股後面,跟他嚷嚷一個星期。

  跟隨蔣華,記者來到他每天巡邏都要去看看的東秦嶺隧道。這條12公裡長的隧道,目前是秦嶺的第二長的隧道。路上,蔣華聊起他跟當地老百姓的交道。

  一次,蔣華巡線累了,到一戶人家討口水喝。這家的兒子在外面打工,老太太跟蔣華說,前一段時間,有幾個民警搞案子,在她家守候,前後住了一個半月。答應一個月給二百塊錢,但卻遲遲沒有兌現。一聽這話,蔣華回去後,趕快替她落實這事兒。一問,果然搞案子的民警還沒顧上再來。當蔣華代表同事把四百元交給老太太時,老太太一家就認準了他是好人:「那對老夫婦專門到車站看我,還給我帶來了一袋子雞蛋。路上,還打了好幾個呢。」

  老太太的故事引起了記者的興趣。記者要求蔣華,帶我們到老太太家走一走。「那正好,我給老爺子網上買了頂帽子,順便捎過去。」蔣華說。

  老太太家在灞源鎮萬軍逥村一組,離鐵道只有十米遠。踩著積雪,來到老太太家時,老太太的兒子尹栓柱正在院子裡劈柴。見到蔣華,尹栓柱忙扔下手裡的活兒,迎了上來,接過了蔣華送來的麵粉、油和春聯。這是派出所特意為尹栓柱一家準備的。尹栓柱原先在外面的建築工地打工。去年,老父親生重病,他不得不回到家裡。聊天中得知,尹栓柱的兒子在廣東打工;而讓蔣華十分遺憾的是,尹栓柱的女兒玲玲上到初一就已經輟學。「我曾經問過她,是跟同學處得不好,還是老師不喜歡她。她說都不是,就是念不進去書。」蔣華說,現在,玲玲已經在藍田縣城一家月子會所開始打工了。

  聽到院子裡的動靜,尹栓柱八十歲的老父親走出門來,親熱地跟蔣華打招呼。換上蔣華帶給他的新棉帽,老爺子感動地當場掉了眼淚。坐在火爐邊,他也不肯把棉帽子摘下來。

  山裡人少,生活節奏慢,蔣華來得久了,就跟一些老鄉成了朋友。連女兒結婚,蔣華都必須回山裡再擺一桌兒。

  山裡最熱鬧的地方,當然是離車站3公裡遠的灞源鎮。除了土豆、豆腐、蘿蔔和大白菜,這裡冬天不容易見到別的綠菜。逢集時,蔣華會去淘一點細菜,放到冰箱裡慢慢吃。上歲數了,一年裡總會有幾次感冒發燒。鎮上的衛生院晚上是要下班的。有一回,蔣華舉著吊瓶深一腳、淺一腳往回走時,真是動了調回西安的念頭。

  早上七點半起床,衝杯奶粉,吃兩塊無糖點心;中午自己炒兩個菜,吃一點米飯;剩下些飯菜,就是他的晚飯。如此簡單的生活,蔣華早已經習慣了。每天巡線,他就當成鍛鍊身體。只是有一回,蔣華和三歲的外孫女通完電話,他發現自己竟然滿臉淚水。他很想看著外孫女說話,可車站沒有wifi,他沒法和別人視頻。每隔十天,他才能回一次西安的家。在家的這兩個半天和一個白天,有好多雞毛蒜皮的家務事等著他去處理呢。七八年來,他和過去的朋友都很少在一起吃個飯。他的老父親原先也是一個鐵路民警,前段時間癱在了床上。住院九天,他只是元旦這天專門請假回了趟西安,陪了老人五、六個小時。他請假,就得有人頂他的班。他只能掏錢,給老父親請護工。

  「沒辦法,這裡雖然不那麼忙,卻離不了人呀!」蔣華是1987年入黨的老黨員,他知道自己肩頭的責任。

相關焦點

  • 甜蜜小站的堅守
    渠舊火車站是目前鎮上唯一的火車站,這個四等小站依山而建、蔗地環繞,素有甜蜜小站之稱。今年51歲的甘強是土生土長的渠舊人,他從參加工作開始就在渠舊在工作,30多年來,甘強先後在渠舊站當過扳道員、調車員、值班員等多個工作。因為業務能力強、為人熱情、好客友善,被同事和當地的老鄉親切的稱為「甜哥哥」。
  • 網紅小站熱度漸退,連續三年春節夫妻倆仍堅守小站「六個雞」
    網紅小站熱度漸退,連續三年春節夫妻倆仍堅守小站「六個雞」 吳家強、鍾桂萍在站臺上巡查。 「夫妻檔」堅守春節崗位 「兩年沒見面,你們還好嗎?」2月2日,當記者再次來到小站六個雞時,從線路工區值班室走出來的吳家強熱情地接待了我們,他掛在臉龐的微笑真摯熱烈。「工區離不開人,我們申請一起值班,」隨後趕到的妻子鍾桂萍含羞說道。
  • 陝西三等小站90後「新兵」的堅守:讓旅客平安回家
    中新社陝西永壽2月8日電 題:陝西三等小站90後「新兵」的堅守中新社記者 張遠2月7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除夕,陝西永壽高鐵站顯得更為冷清,即便是在春運最繁忙期間,這裡上下車的旅客也不過
  • 60公裡線路上的20年 看小站鐵警的堅守與擔當
    小站鐵警在責任路段上工作(央廣網發)  樺甸站派出所與吉林市相距110多公裡,民警大多居住在樺甸市當地,20他們遠離大都市的繁華,甘受孤獨和偏僻,堅守一方平安。  生於斯、長於斯,這一份鄉土之情,讓他們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全所9人裡,所長、教導員、內勤佔3人,其他6人為線路民警,他們負責60多公裡線路的安全保衛任務,長年的堅守加上對工作的責任心,使他們能夠「閉著眼睛都能巡上二裡地」。
  • 小站教育堅守教育本質 學員「表白」小站老師
    回首2018年,小站教育不僅收穫了上萬名學員,更在每一次出分日喜見學員通過考試的興奮。在感恩節前後,小站教育收到了很多學員們的「表白」。  在收穫一條條「表白」的背後,是小站教師團隊始終堅持的「教師觀」的支撐——讓知識與情感的傳遞更高效。小站教育每年發起的「五心」教師評選活動,讓這一「教師觀」實實在在地落地。小站教育定義的「五心」為真心、愛心、耐心、恆心、責任心。
  • 秦嶺南麓~寧西線硯川火車站
    硯川站是寧西線上一個火車站,算是寧西鐵路商洛境內商洛、丹鳳、商南、硯川四大站之一,位於秦嶺南麓商州區大荊鎮硯川村。從滬陝高速腰市出口走洛洪公路7、8公裡,再走2、3公裡村道就到車站。灞源站是寧西線處於秦嶺最高點的火車站,火車從西安方向開來,進入秦嶺開始上坡運行到灞源站,又一路下坡向商洛方向運行。車站北頭建有貨場,商洛、洛南縣的礦石還是比較多的,從這兒裝車運向外邊。貨場外側擋牆上紅色的「中鐵四局向您致意」十分醒目,我不知道這幾個字是2003年這條線開通時的,還是2015年複線建設時的。
  • 乘坐綠皮慢車,尋覓秦嶺之巔那片銀裝素裹的寶雞大雪幻境
    任家河、楊家灣、觀音山、青石崖、秦嶺站,每個小站的停留,讓人回憶著乘坐火車的那份久違印記,窗外閃現的秦川青菜,山間雪景、小站值守的人們,成為一道道風景與美麗。行進高處時,窗外山巔銀裝素裹的晶瑩,讓心中嚮往著秦嶺之巔的銀色世界。
  • 尋找最美基層民警︱六年堅守一個人帳篷小站的馬佔武
    馬佔武堅守的「一個人的帳篷小站」,要從2009年9月說起。由於當時牛羊失竊案頻發,為了確保群眾財產不受損失,在315國道和204省道交匯處設立一處臨時檢查站迫在眉睫。檢查站的職責是對所有進出剛察縣境運輸牛羊的車輛進行登記、檢查。
  • 新春走基層|車站「補求婚」後,妻子陪同丈夫堅守小站度蜜月
    今年1月16日,方春露趕來柳州陪伴堅守崗位的心上人。樊連暉的同事拍下了求婚一幕。「我一直沒什麼時間陪你,你說我不懂浪漫,沒什麼甜言蜜語,我不想留下遺憾,所以這樣向你求婚。」手捧玫瑰跪在地上的樊連暉動情地說。他這一舉動吸引車站大廳一些乘客駐足觀看,有人拿出手機拍攝。
  • 一個人的帳篷小站
    下面,我就把我在「帳篷檢查站」駐守6年的經歷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匯報一下,我報告的題目是《一個人的帳篷小站》。2009年9月,我從縣城背著行李來到「帳篷檢查站」,雖然之前有過思想準備,但新環境、新崗位的荒涼還是讓我的心涼了大半截。臨時治安卡口四周好幾裡地,除了荒山荒坡,沒有人煙,只有一頂印有「公安」字樣的藍色帳篷孤伶伶地扎在公路邊的荒灘上。
  • 西單街頭現「愛心小站」,如約而至的不只春天,還有笑臉!
    為疫情之下堅守崗位的「城市運營者」們送上了實在又美好的感謝禮毅心移疫,溫暖相遇漢光百貨愛心小站華威大廈愛心小站愛心小站將在3月7日至3月16日的13:00至15:00開放,兩站在10天中每天共計送出約1000份愛心禮物,包括食品、飲料、鮮花甚至護膚品,希望用實際行動,感謝眾多堅守崗位的城市運營者們。
  • 中國石化新聞網-- 小站「照片裡的幸福」
    近日,中石化勝利油田油氣集輸總廠花官輸油站舉行了小站「照片裡的幸福」攝影展。    攝影展上,一幅幅小小輸油站員工們在輸油站上工作、生活的圖片,展現了員工們愛站如家,勤奮工作,為石油事業、為集輸生產無私奉獻的動人畫面,多元的視角展現出輸油站員工們集輸情懷、小站如家的幸福生活情懷,展現出員工們克服艱難攻堅創效的精神風貌,好一組「全員凝心聚力,建幸福小站,助攻堅創效,實現低耗高效輸油」的美麗畫卷。
  • 春運故事:看不到春運旅客的鐵路小站
    中新網福州2月7日電 (龍敏、袁酩)位於福州市閩清縣尚坑村的浦後站,是閩江旁、大山中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站。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四等「小站」。說其「小」是因為這裡遠離城市,距離福州市區近百公裡,而且全站只有6個工作人員。  6日下午,記者乘車沿著彎彎曲曲的山路顛簸兩小時後,再乘小船橫渡閩江,才來到這個大山深處的鐵路小站,探尋著春運中不為人知的堅守。
  • 秦嶺深山裡的思政課
    茂密的森林當教室,山裡的一草一木作教材,守護森林37年的護林員是客座教師……日前,一堂搬進秦嶺深山的小學生思政課,在秦嶺深處的陝西黑河國家森林公園開講。「孩子們,你們都吃過板慄和核桃吧,這就是板慄樹和核桃樹,你們吃的是它們的果實,它們的家就安在秦嶺山上。如果我們保護不好它們,好吃的果實就沒了,環境也不好了……」在山中不斷移動的思政課課堂上,客座教師李西峰,首先從山上高聳的經濟林木說起,給孩子們講解大秦嶺的神奇。
  • 小站秋色||李明川
    一一 題記小站秋色        文/李明川群山環抱中,一座白色的兩層小樓沐浴在深秋暖暖的陽光裡,樓前的五星紅旗在秋日的高空中獵獵飄揚。小站內,蒼松翠柏,果木成林。花園裡,魚兒在池塘中自由自在的遊弋,和漂落在水面上的樹葉做著遊戲;大龍蝦遊出水面,趴在假山的石頭上安逸的曬著太陽;果園裡,顆顆大棗紫裡透紅,含笑枝頭;黃澄澄的柿子在枝葉間探頭探腦,似乎在給我們捉迷藏……小站的東側,一條小河流水譁譁,山澗流下的清泉叮咚作響,附合著戰友們嘹亮的軍歌,飄蕩在小站的上空。
  • 走進綠色秦嶺
    ,橫亙於中國中部,巨大的山脈呈東西走向,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秦嶺為中國黃河、長江、淮河三大流域提供了水源保障,是名副其實的中央水塔;秦嶺涵蓋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地理位置,多樣的氣候使秦嶺境內的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秦嶺還是各類野生動物天然的棲息地。
  • 秋日小站 瓜果飄香
    9月11日,子長採油廠十里舖採注站內綠意盈盈、瓜果飄香,與乾淨整潔的油區環境共同構成了一幅風景宜人的「和諧」圖,更勝過春日景色,令人心曠神怡。採油廠為了讓堅守大山的工人吃上新鮮、無公害的蔬菜,號召各隊站在生產基地院內開墾耕種小菜園。初秋時節正值蔬菜豐收季節,小菜園不僅豐富了職工的菜籃子,更讓人感受到平淡中的快樂和幸福。(唐家川十里舖採注站)
  • 天山深處小站「守望者」——記新疆鐵路阿夏勒站職工
    從電腦屏幕裡第一眼看到丈夫,何丹的眼圈紅了。「是啊,我1個多月沒理髮了。」高智摸著自己的亂發,擠出笑容。「你放心工作,保重身體,家裡都挺好。」臨產的妻子安慰丈夫。  一端是阿夏勒車站,一端是3000多公裡外的陝西富平縣老家,已離家到崗4個多月的高智和家人嘮著家鄉話。同事們默默散開,不忍打擾夫妻倆寶貴的「會面」時間。
  • 【王若冰】秦嶺為何叫秦嶺?
    所以在漢代以前,秦嶺和崑崙山被籠統地稱作「崑崙」。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詩經》《左傳》《山海經》,又將矗立在關中平原的秦嶺主峰稱為「南山」和「終南」。直到秦以後的西漢,秦嶺才有了屬於自己的名字:秦嶺。「蓋秦嶺天下之大阻也。」這是我們能夠尋找到的秦嶺一詞出現的最早證據。這名字的起始來自西漢時期的大史學家司馬遷。
  • 集集小站
    一個小站,便是一段歷史。隨著鐵路的現代化進程不斷推進,原有的火車設備,包括鐵道、站房,都在適應性地進行改造。但是,臺鐵的做法讓人基本滿意。建新的,還要想方設法保留一些舊的設施,後人不至於因新而不知舊,這樣才能把歷史的發展脈絡延續下去。  南投縣的集集火車站就是保留最好的小站之一。這座建於1922年的小站,站房採用純檜木建成,外形典雅古樸,加上近九十年的風吹日曬,越發顯得溫文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