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回暖,城市競爭力的不斷加強,武漢諸多爛尾樓中起死回生的「幸運兒」越來越多。光谷國際廣場、銅鑼灣廣場、江漢路的平安大廈便是這幸運兒中的一員。
近日,綠洲大廈重新動工的消息引起廣大關注,這個爛尾了17年的樓盤在山河集團的改造下,預計今年完工,完工後的綠洲大廈能否將這塊橫亙在中南傅家坡的這塊「傷疤」治癒也不可而知。
爛尾樓綠洲大廈
綠洲大廈爛尾17年終於重見曙光
在武昌武珞路中南商圈、緊鄰傅家坡客運站一旁,一座大廈裸露在外面。這座名為綠洲大廈的26層高樓,1998年至2015年,在過去17年間因為資金鍊斷裂兩次擺爛,被稱為武昌的「超級爛尾樓」。
近日,筆者路過此地發現,該大樓上貼了一張「快樂時光苦主,恭賀開工大吉!」的橫幅,這意味著綠洲大廈正式開工改造。
綠洲大廈原是1992年由湖北省水利廳下屬排灌公司與某房地企業合資開發的鄂水大廈,層高22層,建築面積32700㎡,用地性質為劃撥。1995年,綠洲集團收購鄂水大廈及相關土地使用權後,將項目名稱更改為綠洲大廈,性質改為商業服務或高檔酒店,並加蓋至26層。
因相關配套項目資金出現了問題,於1998年9月停工,第一次成為爛尾樓。經轉手後,該大樓改為投資型的快樂國際公寓,出售給206戶業主。但再次因資金問題,於2010年元月停工,該樓再次爛尾。2006年12月,綠洲集團抵押至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的綠洲大廈10個樓層共15690㎡,被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拍賣。武漢勝宇置業公司拍得大廈部分樓層的所有權。2009年5月,在補繳了違建處罰金和土地出讓金後,勝宇公司將該項目更名為「快樂時光國際公寓」,分割為小型商品房,由山河集團負責土建工程。
2009年7月,勝宇公司取得市政府相關部門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和《武漢市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並於9月8日開盤,一期銷售了206套房,勝宇公司獲得預售款約7800萬元,此款項該公司除支付山河集團工程款150萬元外,其餘均被轉走,導致該工程再度停工,206位業主不能按期收房。
據介紹,建成之後的綠洲大廈將改名為「山河商務大廈」,為大規模的綜合性商業樓盤,集高端寫字樓和酒店為一體的高端物業,成為武昌區又一地標建築。
武漢這些光鮮的商業項目曾經都是爛尾樓
最成功之一:光谷國際廣場
東星爛尾樓華麗轉身「光谷國際廣場」成新地標。
提到光谷國際廣場,腦海裡只會將繁華、人多、熱鬧、美麗等詞與之聯繫起來,然而很少人知道它是由爛尾樓改建的,現在的光谷國際廣場已經成為光谷廣場最重要的購物中心之一。
光谷國際廣場的前身叫做「光谷國際花園」, 2004年,東星集團從政府手中拿到這塊項目用地,交由旗下的湖北東盛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銷售。
然而,自2005年起,身為東星航空有限公司的股東之一的東盛房地產先後挪用光谷國際花園項目資金數億元,用以援助東星航空,致使光谷國際花園建設資金不足,項目不得不中途停工。
2008年7月,在武漢東湖開發區的支持下,融眾集團投入巨資對光谷國際花園項目重整,對原東盛房地產公司進行人事重組,成立了新東盛房地產開發公司,並將項目更名為「光谷國際廣場」。這棟大樓曾在關於東星集團的輿論風暴中沉睡了4年,成為武漢最大爛尾樓。
據了解,融眾集團將陸續投資22億元,將光谷國際廣場打造成集頂級寫字樓、高端住宅、中高檔商業購物廣場及五星級酒店於一體的新城市綜合體。
2010年1月29日,位於光谷大轉盤旁的光谷國際廣場正式開業迎賓,宣告了這座爛尾樓的重生。光谷國際廣場與附近的魯巷廣場、大洋百貨、蘇寧電器等遙相呼應,共同組成了光谷核心商圈。目前,該大樓已經是光谷地區的一棟地標性建築。
新時代商務中心
而如今已成為武昌中南片區地標性建築的「新時代商務中心」,也是曾經的爛尾樓。於1994年,由中煤武漢設計研究院報經當時的煤炭工業部批准,在拆除原有老蘇式辦公樓主體部分的基礎上,騰出14畝空地,投資興建一幢40餘層的煤炭科技設計大廈,中建三局成為施工總承包單位。然而,1998年5月,因煤炭部撤消,不能再給予撥款,大樓資金鍊中斷。已澆築至27層的主樓框架,黯然停工,成為爛尾樓。
由於資金斷裂,爛尾5年之久後於2003年年底,中煤國際工程集團武漢設計研究院與中建三局籤訂合同,共同開發這棟「爛尾樓」。 2005年5月,大樓封頂,2007年正式投入使用。大樓的重生帶來了周邊高檔寫字樓的扎堆效應。建設大廈、中建工行廣場、領秀中南、中南國際城等多個高檔大廈拔地而起,他們與原來的中商廣場等一起,使得中南地區真正成為與建設大道商圈比肩的江南高檔商務區。
佳麗廣場
提到成功轉型的爛尾樓,武漢房地產界人士不得不提位於漢口江漢路的佳麗廣場。
這棟外表華麗,總共61層高達251米的佳麗廣場,既是武漢的標誌性建築之一,也曾是武漢最高最漂亮的爛尾樓,建成以來,因其一直沒有全部達到驗收標準,從1997年到2007年十年間,它的10-61層的寫字樓80%處於閒置狀態。
武漢人還清楚地記得,1998年元月,佳麗百貨在佳麗廣場的裙樓開業,是武漢的大型中高檔百貨商場之一,「開業那天,紛至沓來的顧客幾乎踏破了門檻」。然而,僅僅兩年半後,紅火一時的佳麗百貨突然關門,留下一個謎團。
多數武漢人或許不知道,這幢外表裝修華麗的高樓其實曾經是一幢「爛尾樓」:除兩座裙樓外,它的塔樓部分一直沒有進行綜合驗收,每年都要上消防部門的「黑名單」。 地產界的人開玩笑說,佳麗廣場的業主是捧著金飯碗「討了10年的飯」。
2007年7月,擁有佳麗廣場寫字樓近半產權的平安集團斥資數千萬元,對整座大樓進行改造,並更名為平安大廈,兩年多來,整個平安大廈慢慢被激活,成為江漢路商圈一個重要的商業中心。
金馬大廈
去年,有消息稱武勝路的「爛尾樓」金馬大廈開始招標。據資料顯示,位於武漢市武勝路50號的金馬大廈,自上世紀92年代立項,原名「明鴻大廈」。先經武漢明鴻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辦妥相關手續後,於1993年5月24日將項目轉讓給金石房地產開發(湖北)有限公司後更名為金馬房地產開發 (湖北)有限公司,並將項目更名為「金馬大廈」。金馬公司於1994年動工建設金馬大廈,至1997年7月即主體結構封頂並在武漢市房產局登記備案並申領了預售樓許可證。
金馬大廈
1997年10月,因為金馬債權人海南華昌企業集團公司的申請,金馬大廈最先被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查封2-6及28層共六層後,又陸續被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等8家法院多次重複查封,從而導致「金馬大廈」後續資金斷鏈,從1997年底及全面停建至今,成為武漢市最著名的「爛尾樓」。
據記者了解,金馬大廈爛尾多年,其根本原因是債權糾紛,並且涉及跨省糾紛,至今該樓的歸屬權都沒有著落。如今開始公開招標且有復工跡象,招標公司為「天下宏盛投資漢口中心」。招標公告中表示,金馬大廈用地面積2926.9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2256.02平方米,地上部分面積39322.09平方米,地下部分面積2933.93平方米,地上部分層數29層,地下部分層數2層。
而如今礄口區ZF正在改建礄口片區,武勝路作為礄口區的商業中心地段,坐擁凱德廣場和家樂福,人信匯武勝裡也將加入其中。附近的武廣商圈、泰合廣場都有自己的準確定位,那麼重建後的金馬大廈又將以何種方式面世,也值得大家期待。
鵬程國際
位於街道口,在更名為「鵬程國際」之前,大樓原名「火炬廣場」,於1993年停建,爛尾近10年後於2004年復建竣工投入使用。隨著新世界百貨的入駐,成為街道口商圈一股強勁的商業體。
銅鑼灣廣場
銅鑼灣廣場
漢陽鍾家村的銅鑼灣廣場,之前曾經是「老大難」。1993年,祁萬順酒樓與香港衡星集團合資開發該地塊,後因港資難以到位停擺。此後又三易其主,停停建建,直到1999年才完成主體框架,成為爛尾工程。2002年,投資方與銀行方面協商重新啟動銅鑼灣項目,得到市政府大力支持,成功在2006年引入銅鑼灣百貨。這幢空置8年的大樓,如今已成鍾家村商圈標誌性商業建築。
(來源:億房網綜合)
轉載免責聲明:凡本站註明 「來源:XXX(非搜鋪網)」的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系本站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信息傳遞,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繫本站採編中心:0571-87015503-809,郵箱:zhousongping@soup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