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幸福來敲門:從《富春山居圖》看見中國小康夢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徐中華家用上了自來水。 錢晨菲 攝

中新網杭州12月31日電(柴燕菲 王逸飛 錢晨菲)小康,一頭連著國的「大夢想」,一頭繫著家的「小日子」。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在這一重要歷史節點看中國、看浙江,一個個尋常百姓家門口的幸福故事,正是詮釋小康、感悟小康的最佳切口。

杭州富陽——黃公望筆下《富春山居圖》實景地,也是一座因全面小康進程而高速發展的新型城區。當地人喜歡把如今的家鄉稱作「現代版富春山居圖」,至於原因,一個個平凡個體因衣食住行的變化,而對幸福感、獲得感的真切感知成為關鍵。在這座江南小城,那些已經發生或是正在發生的變化與喜悅,也組成著中國小康夢的現實模樣。

「飲水自由」的幸福

富陽富春江畔。 錢晨菲 攝

打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流出,淘米、燒水……即便家中自來水已經通上一段時間了,但75歲的富陽區胥口鎮佛魯村村民張鳳娟還是覺得「新鮮」。用她的話說,畢竟「雨天黃泥水,旱季沒有水」的日子,她已過了幾十年。

佛魯村四面環山,雖然環境優美,但因區域地勢懸殊,當地缺少蓄水工程。曾經,佛魯村村民飲水以山溪水為主,靠天喝水也帶來了雨天水渾、晴天水少、水質不達標等問題。

「村民喝水一直是老大難問題。早些年,大家都靠自己肩挑手扛,後來浙江實施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村裡統一去山上引水。水是不用挑了,可水質不好、出水不穩定又成了問題。」佛魯村黨委書記徐中華回憶。

為改善村民飲水條件,2018年,杭州啟動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三年行動計劃。富陽按照「能延盡延」原則,將城市供水管網鋪進了村莊,新建了標準自動化單村水站供水,佛魯水站便是其中之一。

「單村水站主要是為了解決地勢較高、較偏遠地區的用水問題,通過這種自備水的形式,來保證村民的供水。」富陽區農業農村局綜合規劃科科長趙海介紹。

三年間,農飲水改革在富陽全面打響,當地將原有的325座農村水站廢除,新建8座水源水庫,確保城市管網延伸供水覆蓋率達85%,新建聯村集中水廠供水率達8.5%,規模化供水率達93.5%。

從「喝上水」到「喝好水」,在徐中華和許多村民看來,眼下實現「飲水自由」便是山區民眾最真切的小康獲得感。

過上《富春山居圖》那樣的日子

富陽東梓關。 富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面臨富春江,背靠小山群,大量明清古建築與46戶杭派民居坐落山水間。這裡是曾在網絡上走紅的富陽東梓關。村民朱勇傑說,「我現在過著《富春山居圖》裡的日子」。

12月底的東梓關氣溫驟降,朱勇傑卻難得清閒,忙著招呼慕名而來體驗民宿的各地遊客。他的民宿,開在家中。

「我出生在東梓關,老宅是一棟百年歷史的木結構房屋,潮且陰。」朱勇傑說,因為當時村裡的居住環境太差,一家人早已搬到城區生活,除逢年過節鮮少回鄉。

朱勇傑的離開,正是此前東梓關空心化的寫照。為了使老村再現生機,近年,在杭州提出創建一批市級「杭派民居」示範村的背景下,東梓關25畝地上的46幢白屋黛瓦的仿古建築相繼落成。

「看到房子的第一眼,我就喜歡。」朱勇傑說,一拿到房子他便迅速返鄉,開始籌備民宿。精心裝修茶室、布置天井小院……2017年春節起,隨著東梓關憑藉「最美回遷房」走紅,朱勇傑的民宿也開始迎來了持續的高人氣。

「村裡跟城裡一樣乾淨整潔,但住在綠水青山間,摘無公害蔬菜,吃富春江裡捕上來的江鮮,這種感覺和滋味是城裡不能比的。」朱勇傑說。

一個江南古村落的復興,讓懷抱鄉愁的年輕人有了躍躍欲試的勇氣。不少像朱勇傑一樣曾捨棄老宅外出謀求生計的村民漸漸「回籠」。

「如今僅新杭派民居這帶,就開了十多家民宿,就連外國遊客來了都說想不到中國鄉村會是這番景象。」在朱勇傑看來,置身於如畫故鄉、陪伴於父母身旁、經營著家門口的「紅火」、收入不斷提升,這就是他的幸福。

「農村房」成了「地鐵房」

富陽良好生態。 錢晨菲 攝

在農村生活了一輩子,年過七旬的富陽區新常村人陳關坤和老伴沒有想到,如今自己的「農村房」搖身一變成了「地鐵房」。

12月30日,杭州地鐵6號線杭富段正式通車,富陽邁入「地鐵時代」,前往杭州主城區的時間縮短至30分鐘。

陳關坤家門前幾十米,便是目能所及的地鐵站「虎嘯杏站」。在地鐵開通這天,老人怕人多沒有前往體驗,但是專門站在家門口看了這座地鐵站許久,「以後多得是機會。」

「我們小時候說,『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能住進樓房、不愁吃穿、用上電燈電話,就是幸福生活。本以為村裡能通公交車就不錯了,現在出門就能坐上地鐵,這是我不敢想像的。」他說。

冬天的家裡有些寒冷,陳關坤和老伴在屋裡燒起一盆炭火,方法樸素卻足夠暖人。「地鐵開通後,我們如果去杭州看病也更加方便,還能去西湖邊散散步。」兩人笑言。

新常村村民段文清,同樣早已期待著地鐵的開通。

此前,利用良好的自然稟賦,作為「80後」的段文清在山溝溝裡種著茶葉、自製土燒酒和粉皮,日子過得富足。而隨著地鐵開通,他嘗試著讓養在「深閨」的農貨逐步「出村」。

「以前我們的農貨主要賣到富陽,開車去杭州主城區送貨就怕堵車,來回太耽誤時間。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地鐵,去杭州送貨也更高效了。如今,農村不會再因交通而掉隊,這就是幸福。」段文清說。

富陽背後的浙江與中國

當幸福來敲門,當變化真切發生,富陽的樸素故事也是浙江乃至中國小康進程的特寫。

在浙江,小康獲得感已融入民眾的食住行中,細化為每一項百姓所需。如該省農村飲用水達標提標行動已累計解決近800萬農村人口的飲用水安全問題;近五年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從48平方米提升至54.9平方米;實現了建制村客車「村村通」、縣縣通高速。

在浙江,小康幸福感體現在民眾更高需求的滿足中,助力居民生活提質。如「十三五」期間浙江新增綠道1萬多公裡;在縣域醫共體實現縣域全覆蓋基礎上,「先看病後付費」成為現實;截至去年底共建成鄉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387個,新增機構養老床位3.7萬張;百姓辦理越來越多政務、社會辦事事項「一次也不用跑」。

對浙江而言,這並不是終點。今年,浙江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實現「四高地兩區一家園」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一家園」即努力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園。

日前的中共浙江省委新聞發布會上,浙江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朱國賢表示,浙江省委提出打造人民幸福美好家園,內涵更豐富,保障更充分,標準也更高,包括人民群眾所期盼的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本質上,就是建設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從經濟小省到富民強省,浙江也是中國發展的一角。

幾十年、幾代人的努力,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全面完成;截至去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9.1萬億元,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13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超10億人……一個個不凡成績,組成了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成果。而面向未來,這也將成為實現中國夢的力量與底氣。(完)

相關焦點

  • 《富春山居圖》好在哪裡
    《富春山居圖》系元朝元四家的魁首黃公望晚年的作品,1347年(元至正七年)七十九歲時為為同門師弟鄭樗(字無用,號散木。《富春山居圖》畫面上山巒起伏,平崗連綿,層次豐富,神採煥然,生動展示了富春江一帶林密蜿蜒,翠微杳靄的優美風光。
  • 著名的國產爛片,富春山居圖、逐夢演藝圈上榜,哪部是爛片之最?
    那麼今天,喵姐就來和大家說一說,近些年國產電影中的爛片。《天機·富春山居圖》豆瓣評分2.9分要說近些年最爛的國產電影,那麼這部《天機·富春山居圖》一定可以排的上號,雖然這部電影大牌雲集,由劉德華、林志玲、佟大為、張靜初等人主演,不過,就算是有這麼多知名演員前來助陣,也拯救不了這部劇爛片的命運,這部劇主要講述了為保護一幅元代名畫《富春山居圖
  • 跨越360年風雨滄桑 《富春山居圖》臺北合壁開展--中國廣播網 中央...
    6月1日,嘉賓出席「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開幕式。當日,「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開幕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分藏海峽兩岸的《富春山居圖》系元代著名畫家黃公望所作,清初被焚為兩斷,分別稱為《剩山圖》和《無用師卷》。這件書畫珍品360年後首次「合璧」展出成為兩岸關注熱點。
  • 浙江有一個現實版的富春山居圖,免費好玩,一個特點令人難忘!
    蘆茨灣美景想必很多人也有疑惑,富春山居圖,很出名嗎?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黃公望為師弟鄭樗(無用師)所繪,幾經易手,並因「焚畫殉葬」而身首兩段。前半卷: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放大10倍再看,江中垂釣的老者任由小船飄蕩,無所依從的在水中恣意遊蕩。山間雲霧繚繞,老者垂釣於江河之中獨釣寒江雪。
  • 乾隆為啥不願給《富春山居圖》題字?他不好意思!
    有這樣一幅名畫,它位列「中國十大名畫」第三,乾隆就不願為它題字,它就是《富春山居圖》。《富春山居圖》局部也許有朋友要說了,《富春山居圖·子明卷》乾隆有題過字,並且還題了多處,怎麼能說沒題過呢?別急,一切要從這幅畫的歷代流傳說起。
  • 《富春山居圖》經600餘年輾轉,為何被一分為二,最終散軼兩地?
    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的博物館,一半放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溫總理的這番期許,讓《富春山居圖》的合璧受到了兩岸民眾的普遍關注。《富春山居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黃公望是蘇州常熟人,字子久,是全真派的一名道士,他又號大痴道人。
  • 《富春山居圖》憑什麼成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這幅悲催的名畫就是《富春山居圖》。其實在美術界,這幅畫的地位極高,被譽為「畫中之蘭亭」,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富春山居圖》比起西方的繪畫,中國畫的欣賞確實有一定的門檻,主要是中國畫不以單純的「形似」或者畫作中的故事來吸引人。
  • 2019杭州度假必去桐廬,這家酒店看富春江,富春山居圖你要知道
    杭州的美麗是大家公認的,西湖、靈隱寺、周莊烏鎮、斷橋殘雪等等,隨便一個都可擠入中國的最美景點榜單,但除了這些,你知道杭州還有哪些地方是一定要去的嗎?如果你來杭州度假,一定要去桐廬,來到桐廬,一定要去富春江看看。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 《當幸福來敲門》
    片名: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譯名:當幸福來敲門/追求幸福/追求快樂  導演:加布裡爾·穆西諾 Gabriele Muccino  主演:威爾·史密斯 Will Smith  傑登·史密斯 Jaden Smith  珊迪·紐頓 Thandie
  • 《富春山居圖》合璧 浙江省博物館館長:好夢成真任重道遠
    當天上午,經兩岸人士共同努力多年的「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合璧特展」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開幕。  分離了360多年的「剩山圖」和「無用師卷」終於合璧,並在同個展櫃中出現,重現了《富春山居圖》的原貌。  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浩用八個字概括了此時的心情:好夢成真,任重道遠。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也很激動:「這個對我們來說是何等大的福氣。」
  • 《當幸福來敲門》中的「美國夢」文化,是「自信」!
    ——《生命不可承受之輕》前幾天,一次偶然機會二刷了《當幸福來敲門》,還是再次被裡邊的劇情觸動到了。美國經典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取材於真實的故事,講述了美國黑人 Chris Gardner 在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情況下,獨自撫養兒子,奮鬥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終成為一位優秀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主人公的奮鬥史展現了「美國夢」文化的深刻內涵。
  • 《富春山居圖》到底有多爛? 什麼都像就不像電影
    自封為大片救世主,由孫健君執導,劉德華、佟大為、林志玲和張靜初主演的3D特工片《天機·富春山居圖》(簡稱《富春山居圖》)幾經修改上映時間後,6月9日終於露出真容。該片上映後引來如潮的吐槽聲,片中無論邏輯、演技、畫面、廣告植入紛紛遭遇吐槽,被網友評價為「什麼都像,就不像一部電影」。
  • 《富春山居圖》子明卷:其實我只是一件仿作,乾隆:沒事,我瞎
    清朝乾隆年間的某天,乾隆皇帝正坐在自己的寢宮中,津津有味地欣賞著《富春山居圖·子明卷》。一個太監推門進來,悄悄走到乾隆身邊,低聲說道:「皇上!」乾隆沒開口,他身旁的太監先說話了:「沒看見皇上正在欣賞書畫嗎?趕快走開!」「可傅恆大人進獻的畫卷到了,正在外面候著呢!」
  • 《富春》票房直逼兩億 影迷歡樂吐槽導演望海涵
    《天機·富春山居圖》劇照 《天機·富春山居圖》票房直逼兩億 上座率爆棚    由劉德華、佟大為、張靜初和林志玲領銜主演的超感官迷情特工大片《天機·富春山居圖》自上映以來,以其宣傳主打的超豪華主創陣容和精彩的感官震撼而備受影迷矚目。
  • 《當幸福來敲門》正在熱映中 影院開門幸福敲門
    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海報由美國哥倫比亞影片公司出品的好萊塢經典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加入院線復映片單,已於7月20日上映,與全國影院同步復工上映,為期盼已久的全國觀眾和影院拉開「影院開門,幸福敲門」的觀影序幕
  • 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富春山居圖》現身文博會現場
    被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富春山居圖》,一直是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為了能讓更多的重慶市民看到這幅美麗的畫作,首次參加重慶文博會的臺灣展團,專門帶來了黃金畫版本的《富春山居圖》。除此之外,在臺灣展臺裡,還有包括青瓷花瓶、青銅雕塑、黃金畫、書法等藝術文創產品。在此次文博會上,很多臺灣展商表示,想通過參展文博會,了解重慶的文創市場,找到更多的合作機會。
  • 一半在浙江,一半在臺北 《富春山居圖》十年圓合夢
    《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晚年的代表作,到今天有660年的歷史了。這幅畫於清代順治年間曾遭火焚,斷為兩段,前半段被另行裝裱,重新定名為《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富春山居圖》世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富春山居圖》的命運,一定意義上也是兩岸同胞隔海分離的折射。
  • 假作真時真亦假,《富春山居圖》是偽作還是真跡?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著名書畫家黃公望的巨作, 寬33釐米, 長636.9釐米, 成於1347年。元代畫家開始以紙為畫本, 元畫靈動松秀的筆墨已然初具, 而黃公望享年85歲, 至其晚年則紙本水墨的技法已經爐火純青。其《富春山居圖》, 可以說是代表其晚年風格的經典之作。
  • 一半臺北一半杭州《富春山居圖》六百年前世今生
    他侄子吳靜庵(子文)眼明手快,將《富春山居圖》從火中搶出。但畫已燒去一截,從此分為長短兩段。前段過火部分,圖形無重大影響的尚有一尺六寸,被稱為《剩山圖》。清康熙八年(1669)歸廣陵王廷賓(師臣)所有。1938年,被吳湖帆購得,考證為《富春山居圖》前段真跡,重新裝裱成卷,後被浙江省博物館徵藏。後段連題跋長三丈餘,是《富春山居圖》卷的主體。
  • 《當幸福來敲門》,九分假的美國夢,剩下一分是真假參半
    雖然說電影是一種藝術形態,但無論是藝術品還是商業片說到底其實都是和現實生活精密結合的,而《幸福來敲門》至少在我的眼中,它無疑就是一種有些脫離了現實的。電影完美的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美國夢,大寫的美國夢,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所謂的美國夢,其實就是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獲得更好的生活,即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繁榮,而非依賴於特定的社會階級和他人的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