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媽媽童謠詳解筆記

2021-02-17 種花家的小豆豆

資料領取:

連結: https://pan.baidu.com/s/1yx3w2mMVO1PqIeRpJy05AA 提取碼: eraa 複製這段內容後打開百度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1.Jack and Jill

Jack and Jill went up the hill

To fetch a pail of water

Jack fell down and broke his crown

And Jill came tumbling after

 

傑克和吉爾上山

去打一桶水

傑克摔跤跌破了頭

吉爾也跟著摔了跟頭

 

fetch: [fetʃ] 取

pail:[peɪl] 桶,提桶

crown:[kraʊn] 王冠,頭部,牙

tumble:[ˈtʌmbl] 跌落,摔倒,過去分詞為tumbling

 

     在英語諺語中,常會出現Jack 和Jill,泛指男性和女性,而不是指具體的某個人。

      Jack and Jill 的起源其實已經不甚清楚了,有一種說法是Jack暗指18世紀路易十六國王,Jill指的是他的王后瑪麗,hill是top tower(最高權力),water指gains from corruption(不義之財)。

王后瑪麗喜歡奢侈華麗的享受導致債臺高築。

法國政治經濟形勢緊張,無法承受如此奢華。在法國大革命時期,這個國王和王后在1793年被送上了斷頭臺。

      後來,Jack and Jill 逐漸被引申為少男少女,情侶的意思。

      在莎士比亞的著作《仲夏夜之夢》中就有這樣一句:Jack shall have Jill。英文諺語也有Jack shall have Jill,and shall be well。直接翻譯為:傑克會有吉爾的,一切都會好的。名著中被譯為:有情人終成眷屬!

 

2.Shoo Fly

Shoo fly, don't bother me,

Shoo fly, don't bother me,

Shoo fly, don't bother me,

I belong to somebody.

 

咻,蒼蠅,別來煩我

咻,蒼蠅,別來煩我

咻,蒼蠅,別來煩我

我可沒有時間理你。

 

shoo  [ ʃu: ] int. 噓!走開!

fly [ flaɪ ] n. 蒼蠅

bother 英 [ ˈbɒðə(r) ] 美 [ ˈbɑðə(r) ] v.打擾

 

1898年的美國西班牙戰爭時期,那時候的士兵們都飽受攜帶著病菌的蚊蟲叮咬的困擾,他們就傳唱這首歌來趕走這些討厭的蒼蠅和蚊子。

  

3.Boys and girls come out to play

Boys and girls come out to play.

The moon doth shine as bright as day!

Leave your supper and leave your sleep,

And join your playfellows in the street.

Come with a whoop and come with a call,

Come with a good will or not at all.

Up the ladder and down the wall,

A tuppenny loaf will serve us all.

You bring milk, and i'll bring flour

And we'll have a pudding in half an hour

男孩女孩出來玩,月亮亮得像白天!

拋開晚餐和睡眠,攜朋帶友遊大街。

伴著一聲呼喊,伴著一聲號召,

爬上梯子跳下牆,兩便士麵包就管飽。

你帶上牛奶我帶上麵粉。

半個小時我們就做出布丁了。

【詞彙】

moon   英[mu:n]/美[mun]  月亮

doth[英] [dʌθ][美] [dʌθ]   古詩歌用法同does

shine   [ʃaɪn]  發光

supper  英[ˈsʌpə(r)]/美[ˈsʌpɚ]  晚餐

playfellows  英['pleɪˌfeləʊs]/美['pleɪˌfeloʊs]  遊伴

whoop   英[wu:p]/美[hup, hwup, wup]  吶喊

ladder   英[ˈlædə(r)]/美[ˈlædɚ]  梯子

tuppenny  英[ˈtʌpəni]/美[ˈtʌpni]   值兩便士的

loaf  英[ləʊf]/美[loʊf]   麵包

lour英[ˈflaʊə(r)]美[flaʊr] n.麵粉;

pudding  英[ˈpʊdɪŋ]   布丁

 

這首兒歌的印刷版最早發表於倫敦1744年。在那個時候,孩子們在白天是要工作的,只有在夜晚的時候才能出來玩耍。

 

4.Humpty Dumpty Sat On A Wall 

Humpty Dumpty sat on a wall,Humpty Dumpty had a great fall.All the king's horses and all the king's menCannot put Humpty Dumpty together again.

 

蛋頭先生牆上坐,

蛋頭先生跌下牆。

所有國王的馬兒和士兵,

都沒辦法把他拼回去。

humpty ['hʌmptɪ]

dumpty ['dʌmptɪ]

humpty dumpty 在英語俚語指「又矮又胖的人

horse [hɔ:rs] 馬

again [əˈɡɛn] 再一次

關於這首童謠的起源,眾說紛紜。在18世紀的英文俚語中,把又矮又胖的人叫做Humpty Dumpty。

一般認為 Humpty Dumpty是一個謎語,謎底是蛋。

因為謎底眾所周知,在各種插畫裡Humpty Dumpty總是以一個擬人化的雞蛋的形象出場,於是Humpty Dumpty 被稱為矮胖子或者蛋頭先生。

 

5.Down at the station

Down at the station, early in the morning,

See the little puffer-billies all in a row;

See the engine-driver pull his little lever-

Puff puff, peep peep, off we go!

 

大清早,到車站,

瞧!小火車們排排站;

看那司機,拉開他的小把手,

滴滴嘟嘟出發嘍!

engine-driver 火車司機

peep [pi:p] 嘟嘟聲,喇叭聲

puffer-billies [『pʌfər 』bɪlɪz] 蒸汽小火車

in a row 排隊

lever [ˈlevər] 操作杆、手柄

puff & chuff 擬聲詞

off we go 出發

puffer-billies有的版本也作puffer trains.

這首童謠描寫的是蒸汽火車時代,英國人一大早上在火車站裡等火車的情形。

插畫中的人物多捧著報紙在讀,過去的英國人可是很愛看報紙的。

歌詞簡單又充滿童趣,乘火車的時候和孩子一起哼唱這首歌別有一番趣味。

puffer-billies有的版本也作puffer trains,指的是古老的蒸汽小火車。

 

6.Baa Baa Black Sheep

咩!咩!小黑羊

你有羊毛嗎?

有的,有的,

已經裝滿3袋了

一袋給我的男主人

一袋給我的女主人

一袋給住在小巷裡的小男孩

 

baa [ba:]咩咩(羊叫聲)

master[ˈmɑ:stə(r)] 主人(尤指男性)

dame [deim] 女主人

lane [lein]巷子   

 

這首關於小羊的古老童謠baa baa black sheep,已經流傳了280多年,在歐美國家家喻戶曉,幾乎所有的小孩子都會唱。

這是一首來自英國的古老歌謠,早期的鵝媽媽童謠大都是反應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這首歌謠反映的是國王愛德華一世統治時期,徵收羊毛稅來提高財政收入,the master指的是愛德華一世,the dame指的是貴族,而the boy指的是的牧羊人。

可憐的牧羊人辛辛苦苦養大的羊,最後卻只能得到三分之一,可見當時牧羊人的辛苦。

這首童謠發展至今,當初的寓意已經不那麼明顯了,所以我們現代學習這些童謠,更多是體味經典。等小朋友大一些了,再給他們講述童謠背後的故事來了解歷史。

 

這首童謠最早可追溯到13世紀左右,和當時的國王增加羊毛稅有關。當時,三分之一的稅要交給國王(the master),三分之一交給教會(the dame),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農夫自己的(the little boy lives down the lane)。這首童謠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

 

 7.Cackle cackle mother goose

Cackle, cackle, Mother Goose,

Have you any feathers loose?

Truly have I, pretty fellow,

Quite enough to fill a pillow.

咯咯,咯咯,鵝媽媽,

你可有掉下的羽毛?

的確有,可愛的朋友,

做個枕頭足夠用!

 

cackle ['kækl] 咯咯叫

fellow [ ' feləu ]夥伴

feather ['feðə] 羽毛

 

背景拓展

Have you any feathers loose?這是一種英式的表達方式。

Truly have I,這是一個倒裝句。這個用法是在強調,我真的有呢。

鵝毛可以用來做什麼呢?

鵝毛做成的枕頭可以玩pillow fight,這是國外的小朋友們很喜歡玩的互相打鬧的遊戲。

從中世紀開始鵝毛筆(Quill pen)就作為書寫工具在使用,一直用到了19世紀呢。

鵝毛筆。

 

8.Little boy Blue

Little Boy Blue, come blow your horn

The sheep's in the meadow,

The cow's in the corn.

Where is the boy?

Who looks after the sheep?

He's under a haycock,fast asleep.

Will you wake him?

No,not I!

For if I do, he's sure to cry.

 

小男孩布魯,吹起你的號角來,

羊兒在牧場,

牛兒在谷田,

小男孩在哪兒呢?

誰來照看羊兒?

他在乾草堆下,睡著了!

你會叫醒他嗎?

不,我不會,

因為如果我叫醒他,

他一定會哭的。

 

horn [ hɔ:n ] n. 號角,喇叭

meadow [ ˈmedəʊ ] n. 草地; 牧場

look after照顧

haycock [ 'heɪkɒk ]  haystack [ ˈheɪstæk ] n. 乾草堆

asleep [ əˈsli:p ] adj. 睡著的

fast asleep = sleeping deeply熟睡的,沉睡

 

這首童謠散發著濃濃的田園信息,草地、綿羊、乾草,還有熟睡中的牧童,

溫馨、靜謐,讓人仿佛回到了過去田園牧歌的時光。

 

9.To market,to market

To market,to market

to buy a fat pig

Home again,home again,jiggety-jig.

To market,to market

to buy a fat hog

Home again,home again,jiggety-jog.

去市場,去市場,

去買一頭胖胖豬.

回家去,回家去,蹦蹦跳跳回家去

去市場,去市場,

去買一頭胖胖豬.

回家去,回家去,蹦蹦跳跳回家去

 

jig [dʒiɡ]  吉格舞。吉格舞是一種活潑歡快的舞蹈。和作為舞蹈伴奏的曲調一樣,它起源於16世紀的英國。

jog [ dʒɔɡ ] 慢跑。

jiggety-jig  [ˈdʒɪgəti:- dʒɪg]  jiggety 表示抖動的或激動的心情,jig起押韻的作用。

jiggety-jog [ˈdʒɪgəti:- dʒɒg]  同上。 

hog  [hɒg] n. 豬尤其指閹割過的公豬

 

文化背景:

這首童謠描寫的是舊時趕集的場景,那時候豬是很值錢的,能夠買一頭豬回家說明唱歌者獲得了不錯的收入,心情很歡快,回家的路上載歌載舞。

 

10.wash the dishes

Wash the dishes,

Wipe the dishes,

Ring the bell for tea;

Three good wishes,

Three good kisses,

I will give to thee.

洗洗碗盤,

擦擦碗盤,

搖鈴來杯茶;

三個願望,

三個甜吻,

我要送給你。

 

wash [wɒʃ] 洗

dishes ['dɪʃɪz] 盤子( dish的名詞複數 )

wipe [waip] 擦

wishes[wiʃiz]願望( wish的名詞複數 )

thee [ðiː] 你,古語thou的賓格,古時候你的叫法,類似中國的「汝」

注意thee是古英語的用法,現在已不再使用。

 

這是一首很適合哄睡的兒歌。

這曲童謠歌詞甜美,畫面溫馨,可以作為睡前歌曲哼唱給寶寶聽。

 

文化背景

插圖中出現了一些傳統英式早餐:水煮蛋、吐司麵包、黃油、果醬,紅茶、咖啡、牛奶。

比較有趣的是圖中的雞蛋是放在杯子中的。

原來傳統英式餐具中有一種蛋杯,是專門用來放水煮蛋的。

英式水煮蛋先雞蛋煮至溏心(煮四分鐘左右),盛放在蛋杯中。然後講究的英國人用小銀勺輕輕將蛋頭叩碎切下,撒入胡椒粉和細鹽,可以用小勺挖著吃,或者用來半熟的蛋黃蘸烤麵包條來享用。

雞蛋要放在蛋杯中用小勺敲碎,主要是怕蛋黃流出沾汙了桌布。

Ring the bell for tea

過去英式貴族的下午茶是很講究的,在偌大的莊園裡要把大家召集起來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們搖著精美的鈴鐺,通過鈴聲告訴大家,喝茶時間到了。

 

11.Rain on the green grass

Rain on the green grass,

And rain on the tree;

Rain on the house top,

But not on me.

 

雨落在綠草上,

雨落在樹上,

雨落在房頂上,

不過沒落在我身上。

 

完整版還有rain on sidewalk、fence、mailbox、driveway、car、big street、birdhouse、pond、doghouse、

以下為完整版:

Rain on the green grass,

Rain on the trees,

Rain on the rooftops,

But not on me.

 

Rain on the sidewalk,

Rain on the fence,

Rain on the mailbox,

But not on me.

 

Rain on the driveway,

Rain on the car,

Rain on the big street,

But not on me.

 

Rain on the birdhouse,

Rain on the pond,

Rain on the doghouse,

But not on me.

 

12.Warm hands

Warm hands, warm,

The men are gone to plough,

If you want to warm your hands,

Warm your hands now.

暖暖手,暖暖手

男人要外出耕田了

如果你想暖暖你的手

現在就來暖暖手吧

 

plough [ plaʊ ] v. 耕, 犁耕

 

壁爐文化

插圖中兔媽媽和兔寶寶在壁爐前取暖。

在寒冷的歐洲,壁爐(fireplace)是一個溫暖美好的存在。

真正意義上的壁爐產生於英國都鐸王朝中期,從此引起了風靡歐洲數百年、至今不衰的壁爐文化。它興起於貴族城堡莊園,後來因為煤炭的開採與普及,開始慢慢進入尋常人家。

「壁爐前的地面」,英語中被稱為「hearth」,有」家「、」家庭生活「的意思,壁爐遂成為家庭的象徵。

 

13. Ride a cock-horse to Banbury Cross

Ride a cock-horse to Banbury Cross

To see a fine lady on(upon) a white horse;

Rings on her fingers and bells on her toes,

She shall have music wherever she goes.

騎著一隻小木馬去班伯裡十字架,

看見一位美麗的夫人騎著一匹白馬;

她手指上戴著戒指腳上繫著鈴鐺,

她到哪兒音樂就會跟到哪兒。

 

cock-horse  ['kɒk'hɔːs]  n. 木馬

Banbury  ['bænbəri]  n. 班伯裡(英國牛津郡的一個小城鎮)

Cross [krɔ:s] n.十字架

toes [təuz]:腳趾(toe的名詞複數)

 

童謠文化

 Banbury是英國牛津郡的一個小城鎮,在這裡有一個很著名的景點,就叫Banbury Cross(班伯裡十字架)。

在古代Banbury有很多十字架,但都在宗教衝突中毀掉。在後來的250多年裡Banbury Cross都不存在了。

幸運的是,1859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長公主和普魯士王子大婚的時候,班伯裡十字架又被重新建造起來。它被人們建造成一個哥特風格的紀念碑,有十六米高,在它的頂端有一個鍍金的十字架,那麼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知道Banbury Cross.

在2005年4月,英國的安妮公主為童謠主角「the Fine lady upon a White Horse」的巨大青銅雕像揭幕,它就矗立在離現在的班伯裡十字架幾米外的地方。

雕像下還刻著這首著名的童謠。

 

Trot, trot, to Boston;

trot ,trot , to Lynn;

Trot, trot,to Salem;

home, home again.

噠噠噠,去波士頓;

噠噠噠,去林恩;

噠噠噠,去薩勒姆;

噠噠噠,再回家。

 

trot [trɒt]n. 騎馬小跑

Boston ['bɒstən] 美地名,波士頓

Lynn [lɪn] 地名,林恩

Salem ['seɪləm] 美國地名,薩塞勒姆小城

 

文化背景

這是一首美國童謠,騎著小馬去Boston(波士頓),Boston在哪裡呢?

Boston(波士頓)

波士頓被譽為「美國的雅典」,因為它是「瞭望美國歷史的櫥窗」,是美國歷史的搖籃。

波士頓位於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是美國麻薩諸塞州首府和最大城市,創建於1630年,是美國最古老、最有文化價值的城市之一。波士頓大都會區擁有超過100所大學,其中包括哈佛大學、麻省理工這樣的名校。

Salem女巫城

Salem(薩勒姆)位于波士頓以北25公裡左右,始建於1630年左右,是北美最古老的海港之一,有「女巫城」之稱。

這座在美國家喻戶曉,它不僅是第一批北美移民登陸北美的地方,還發生過著名的「女巫審判案」。

這裡有關海軍歷史文物的展出以及許多十七世紀古老建築吸引大量遊客,因為三百多年前的女巫案,現在女巫文化成了小城的旅遊特色。

 

女巫審判案

1692年3月,薩勒姆城一位牧師9歲的女兒生了一場怪病,症狀很奇怪,尖叫、抽搐、癲狂,隨後與之要好的其他幾位少女也出現了類似的詭異症狀。當時的醫術無法解釋和治療這種怪病,當地的醫生嘗試了各種方法均告失敗之後,便說這種症狀是巫術所致。

當時歐洲「獵巫潮」的影響還在,人們對這種說法並不懷疑,恐懼和猜忌在小城中蔓延。總督下令組成正式的法庭,開啟了「薩勒姆女巫審判案」。一個沒有根據的懷疑,一句無法驗證的證詞都能成為指控女巫的證據。被指控為女巫的人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一不小心就被送上絞刑架。為了避免這個結局,他們前赴後繼走上了揭發之路:先承認自己是女巫,然後揭發別的女巫,用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棄惡從善了。很快,人們之間互相揭發、檢舉,監獄人滿為患。

此時,指控他人成為發洩私憤的途徑,受害者不僅有普通的農民、商人,甚至連牧師和教長,以至總督的夫人都受到指控。

到了9月,被捕者達200多人,其中19人被處死,還有4人死在獄中。

面對愈演愈烈的審判案,也有人保持了清醒並進行質疑,波士頓著名的牧師、哈佛大學校長英克裡斯·馬瑟發表了《良心案》一文,他指出「錯放過十個女巫也比錯殺一個無辜的人好」——這一著名的言論成為了後世美國司法界的一個重要原則。

到了10月初,連總督自己都不相信小小的塞勒姆竟然會有如此之多的女巫。從這時起,薩勒姆人突然恢復了理智,指控女巫的風潮突然消退了,人們好像不約而同地從夢魘中醒來。隨即,總督下令停止審判,釋放所有囚徒,審判案終於結束了。但直到1992年,審判案300周年時,麻薩諸塞州議會才通過決議,宣布為所有「薩勒姆女巫審判案」的受害者恢復名譽,柯林頓政府也再一次向受害者的後人進行道歉。

 

witch hunt(獵巫)

從字面上來看,"witch"就是女巫,"hunt"就是狩獵,那麼"witch hunt"就是獵巫的意思。這一詞源自於歐洲中世紀,不少女性被誣陷為女巫,儘管沒有證據,最終都被判極刑活活燒死,這便是"Witch Hunt"獵巫的由來。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witch hunt"一詞又被賦予了新的涵義。美國著名的戲劇家阿瑟·米勒在《薩勒姆的女巫》一劇中巧妙地用獵巫的情節,來暗諷當時麥凱錫主義的荒誕,並且將迫害政治立場不同的人,或者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胡亂拘控別人的行為,都與"witch hunt"劃上等號。

"witch hunt"後來還衍生出集體發瘋、道德恐慌的涵義,直到今天演變為「刻意針對某人或誹謗他人」的代名詞。

川普曾被指控與俄羅斯政府進行情報交換,面對這一指控,川普怒斥媒體,說這是"A total political witch hunt".

例句:I refuse to be a victim of a witch hunt.

我拒絕背負被人誣陷的罪名。

15. Horsie, horsie, don't you stop,

Just let your feet go clipetty clop;

Your tail goes swish, and the wheels go round—

Giddy up, you are homeward bound!

 

馬兒,馬兒,你別停,

只管讓你的腳跟踢噠踢噠跑;

你的尾巴刷刷甩,車輪跟著轉,

趕快,你正在回家的路上。

 

horsie: 小馬(兒語)

clippety-clop ['klɪpɪtɪ'klɒp]n.馬蹄聲之類的聲音

clop [klɔp] :馬蹄聲

swish [ swiʃ ] :時髦的,嗖嗖聲

giddy [ɡɪdi]v.(使)眼花

giddy up.快點走

bound [baund] :要到…去的

homeward [ˈhəumwəd] :向家的,在歸途

 

文化背景

Horsie就是horse,這是一種兒語化的表達方式。

在歐美國家,汽車普及之前,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所以英語裡關於馬的俚語有很多:

eat like a horse 吃得多;

as strong as a horse 非常健壯, 精力充沛,力大如牛;

You can lead/take a horse to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it drink.

牽馬進水易,逼馬飲水難。

dark horse 黑馬,出乎意料獲勝的參賽人。(注意balck horse只是黑色的馬)

 

16.Father and mother and Uncle John,

Went to market one by one;

Father fell off—!

And mother fell off—!

But Uncle John—

Went on, and on,and on, and on—

and on, and on, and on...

 

爸爸媽媽和約翰叔叔

一個接一個地去集市。

爸爸摔倒了——!

媽媽摔倒了——!

但約翰叔叔——

繼續走,繼續, 繼續, 繼續,

繼續, 繼續, 繼續……

 

father [ˈfɑ:ðə(r)] n. 父親

mother [ˈmʌðə(r)] n. 母親

uncle [ˈʌŋkl]n. 叔叔

john [dʒɔn] n. 約翰

market [ˈmɑ:kɪt]n.  市場

fell off  [fel ɔf] 跌倒

17.Hey Diddle, Hey Diddle

Hey diddle diddle

The cat and the fiddle

The cow jumped over the moon

The little dog laughed to see such sport

And the dish ran away with the spoon

稀奇,稀奇,真稀奇

小貓拉著小提琴

奶牛跳到了月亮上

小狗看到了哈哈笑

碟子帶著湯勺跑

 

diddle [ˈdɪdl] v. 鬧著玩、快速搖動

fiddle [ˈfɪdl] n. 小提琴的一種

dish [dɪʃ] n. 盤子、碟子

run away [rʌn əˈwei] v. 跑了

這首天馬行空的童謠,不拘一格的玩鬧場景,深得歐美兒童的心,也在歐美文化中留下了烙印。

碟子帶著湯勺逃跑的故事,繪本大師凱迪克畫過。奶牛跳過月亮的畫面,幾乎是幻想色彩的標誌性圖片了。更是在許多繪本出現過。

翻翻你家寶寶的繪本,沒準能找到幾本:

《My Day》我爸爸

《Good night, Moon》晚安,月亮

《The Runaway Bunny》逃家小兔

《Willy the dreamer》威利夢想家

《培生幼兒英語預備級》

 

另外over the moon 已經成了一個習慣用語,意思是興高採烈,欣喜若狂。例句:

The whole team were over the moon at winning the competition.

全隊都為贏得這場比賽而欣喜若狂。

 

18.Sing a song of sixpence

Sing a song of sixpence, a pocket full of rye.

Four and twenty black birds baked in a pie.

When the pie was opened, the birds began to sing.

Wasn't that a dainty dish to set before the King.

唱一首六便士之歌,滿滿一袋黑麥。

二十四隻黑鳥,藏在餡餅裡。

當餡餅被打開,鳥兒開始歌唱。

這真是一道獻給國王的精美點心。

 

sixpence /ˈsɪkspəns/ n. 六便士。pence是penny的複數形式

便士(penny)是英國的貨幣單位,類似中國的分。12便士=1先令 shilling,20先令=1鎊pound

rye /rai/ n. 黑麥,黑麥粉,黑麥威士忌

dainty /ˈdenti/ adj. 精美可口的

  

聽起來有點詭異對不對?

童謠中的國王據說指的是英國都鐸王朝的第二任君主亨利八世。國王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還不滿足,喜歡獵奇,這種打開會飛出鳥兒的點心就是廚師們想出來取悅國王的。

這首童謠的背後據說是有政治隱喻的,影射的是一段陰暗血腥的宮廷舊事。

童謠的後半部分被刪掉了,內容如下(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

The king was in the parlour,counting all his money;

The queen was in the kitchen,eating bread and honey;

The maid was in the garden,hanging out the clothes,

There came a little blackbird and pecked off her nose.

國王在客廳中數錢,王后在廚房中吃著麵包和蜂蜜。

女僕在花園中晾衣服,突然飛來一隻小黑鳥啄斷了她的鼻子。

 

童謠中的王后指的是她的第一任王后西班牙公主凱薩琳。女僕暗指王后的侍從女官Anna Boleyn,她後來成為第二任王后。

亨利八世為了娶Anne Boleyn而冷落王后,將她逐出王宮,安置在一個下等莊園。

但是後來Anne Boleyn被國王治罪,囚禁倫敦塔,最終成為第一個被處決的王后。

這位國王的殘暴乖仄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他先後娶了六位王后,並處決了其中兩位,留下了許多故事。

 

英國偵探小說大師的小說《A Pocket Full of Rye》

美國著名繪本大師凱迪克有著名作品《哼一首六便士之歌》。

美國最權威的繪本大獎凱迪克獎的獎章背面圖案就是這首童謠的配圖。

 

19. Smiling girls, rosy boys,

Come and buy my little toys:

Monkeys made of gingerbread

And sugar horses painted red.

 

微笑的小女孩,紅潤的小男孩,

快來買我的玩具呀,

薑餅做的小猴子,

還有紅色小糖馬。

 

smiling [smaɪliŋ]adj. 微笑的,喜氣洋洋的

rosy  ['rəʊzɪ]  adj. 玫瑰色的,紅潤的

gingerbread  ['dʒɪndʒəbred]  n. 薑餅

paint[peint] v.繪畫,塗色於

 

這首童謠描述的是小販沿街兜售薑餅糖果的舊時場景。

薑餅是一種用麵粉,姜粉,蜂蜜和其它一些香料製作而成的糕點。

薑餅歷史悠久,源於古羅馬時期,最早的薑餅是一種含有薑汁的香料麵包,所以它的名字中有bread.

插畫中的售貨馬車上畫著大大的人形薑餅,16世紀的時候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曾將薑餅做成貴賓的模樣以示歡迎,後來人們紛紛效仿,這種人形薑餅便流行起來。

在歐洲,姜一度成為了一種昂貴的進口香料,人們只有在聖誕節這樣的重大節日才捨得拿出來製作點心,所以薑餅漸漸具有了聖誕氣氛。

後來人們將薑餅製作成各種形象,星星、拐杖、聖誕樹,各種小動物,還用糖霜在上面畫上各種華麗的圖案作為裝飾。後來gingerbread這個詞漸漸有了引申含義:華而不實。

為了裝飾gingerbread,有的時候甚至連真金都用上了,這就有點誇張了,於是就出現了一個習語:

take the gilt off the gingerbread. 意思是不再具有吸引力,令人掃興。

是的,去掉鍍金的裝飾,薑餅不過是一塊餅乾而已。

 

20. Handy Spandy,sugary candy,

French almond rock;

Bread and butter for your supper,

That is all your mother's got.

精巧漂亮的糖果,

法國杏仁糖;

麵包黃油做晚餐,

這就是媽媽準備的所有餐點嘍。

 

Handy / 'hændi /  手工制的,精巧的

spandy  / 'spændi / 極好的,漂亮的

sugary / 'ʃuɡəri /adj.含糖的;甜的

candy / 'kændi /n. 糖果;

French / frentʃ / adj.法國的,法蘭西的

almond / 'ɑ:mənd / n.杏仁;扁桃仁

rock  / rɔk / 硬糖

French almond rock 法國杏仁糖

bread / bred / n.麵包

butter / 'bʌtə / n.黃油

 

文化背景

bread and butter 不只是麵包和黃油

bread and butter是西方非常重要且常見的食物,麵包抹上點黃油,就是一頓尋常的美味。 

因為尋常,所以也非常重要,就像我們中國人吃的米飯麵條,代表的是基本的生活保障。

所以bread and butter逐漸成為一個習慣用語,意思是基本的生計,主要的收入來源,飯碗。

 I've got a new job. It's my bread and butter from now on.

我找到了個新工作。從現在開始。它就是我的飯碗了。

The visitors are our bread and butter.

遊客是我們的主要經濟來源。

 

21.

Dickory, dickory, dock, 嘀嗒、嘀嗒、滴,

The mouse ran up the clock; 老鼠溜上鍾。

The clock struck one, 鍾兒敲一下,

The mouse ran down, 老鼠又溜下,

Dickory, dickory, dock. 嘀嗒、嘀嗒、滴。

 

dickory ['dikəri] n.(鐘錶的)滴答聲,計程車計時器

dock  [dɔk]n. 船塢、碼頭,在童謠中也可理解為擬聲詞,模擬鐘錶的聲音

struck [strʌk] v.  敲擊 strike的過去式

 

這是一首非常古老的經典童謠,有點類似我國的「小老鼠上燈臺」。

這首童謠最早的記錄見於1744年在倫敦出版的 《Pretty Song Book》, 開頭是'Hickere, Dickere Dock'。後面的版本是1765年出版的《鵝媽媽童謠》,開頭是'Dickery, Dickery Dock'。

現代版本中最常見的開頭是"Hickory , dickory dock".

據說"hickory, dickory dock」源於古時候英國的凱爾特語,早在英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這三個詞在凱爾特語中的意思是"八,九,十"。19世紀英國有些牧羊人數數的時候會用這個 Hevera (8), Devera (9) and Dick (10)。

我們最常見的大黃本中使用的是"Dickory dickory dock",我們把它翻譯成象聲詞,既表示時間,又表示擬聲,可以將它理解為掛鍾滴答響的聲音。

 

「hickory, dickory dock」是來自古時候英國的凱爾特語,凱爾特人是生活在歐洲的一個古老的民族。早在英語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傳說這三個詞在古時候的凱爾特語裡的意思是數字:八,九,十。直到現在呢,現在有些牧羊人還會用這個數數的方法,來數他們的羊。現在的英語裡dickory 有計程車計時器的意思。Dickory Dickory dock這個聲音,特別像滴答滴答鐘錶走動的聲音,所以呢,我們也把它翻譯成象聲詞,即表示計時間,又表示擬聲。所以我們就把dickory,dickory,dock理解為掛鍾滴答響的聲音。

 

22.

Dickory, dickory, dare,

The pig flew up in the air.

The man in brown,

Soon brought him down,

Dickory, dickory, dare.

嘀嗒、嘀嗒、嗒,

豬兒飛到天上啦!

穿棕衣服的人,

很快把豬兒抓下來,

嘀嗒、嘀嗒、嗒。

 

這首童謠講述的是17世紀英國的一段歷史故事。

在17世紀的英國內戰(1642-1648)中,克倫威爾(Oliver Cromwell)戰勝了國王的軍隊,推翻了國王的統治,並將國王查理一世送上了斷頭臺。

隨後他成立了英吉利共和國,出任護國公,成為英國的最高統治者。

沒過幾年(1658年),克倫威爾病逝,他的兒子小克倫威爾接替他成為新的統治者。

小克倫威爾是個善良且略顯平庸的年輕人,沒有他父親那樣出色的治國能力,也不能知人善任。他無力鎮壓反叛貴族和老派軍官,很快國家陷入混亂,國會轉而支持君主制,贊成王室復闢。保王黨將領(喬治.蒙克)積極奔走,迎請查理一世的長子查理二世回國復闢。

1659年,議會恢復君主制並迎接查理二世復位。這距離小克倫威爾繼位僅僅一年時間。

童謠裡的"the pig"指的是小克倫威爾,"flew up in the air"是指他突然繼承了最高統治者的位置,"The man in brown, soon brought him down"則指查理二世很快就復闢了。

 

23.

There was a crooked man,

And he walked a crooked mile,

He found a crooked sixpence

Against a crooked stile;

He bought a crooked cat,

Which caught a crooked mouse,

And they all lived together in a little crooked house.

 

有一個歪歪扭扭的人,

他走了歪歪扭扭的一英裡路,

他在一個歪歪扭扭的臺階上,

發現了一個歪歪扭扭的6便士,

他買了一隻歪歪扭扭的貓兒,

貓抓了一隻歪歪扭扭的老鼠,

他們一起住在一棟歪歪扭扭的房子裡。

 

crooked /ˈkrʊkɪd /adj. 彎曲的;不直的;歪扭的

mile /mail/n. 英裡

Against /ə'genst/prep.緊靠

stile /stail / n. 階梯,臺階

 

有一種觀點認為,這首童謠描寫的是一個精神失常的人,他的世界都是扭曲的。在黑暗的時代裡,很多人生活在痛苦、壓抑、飢餓之中,還要無休止地勞作,精神失常或者發瘋的人不在少數。這首童謠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

這是著名作家傑克.倫敦在他的紀實文學作品中描述的一個產業工人的形象:

"他走路的樣子,並不像人。他的模樣也不像人。他簡直是一個似人非人的可笑的東西。他好像一個身子歪歪扭扭,發育不全,說不出名堂的生物,看他踉踉蹌蹌地走著,兩隻胳膊松馳地垂著,弓肩膀,狹胸膛,樣子又古怪,又可怕,像一隻生病的猿猴。"

因為家庭的貧窮又有幾位年幼的弟弟妹妹要養活,他8歲就開始在工廠做童工。長期飢餓使他營養不良;無休止的勞作使他無比疲勞,甚至肢體都開始變形。他漸漸失去了思想,從頭腦到身體都漸漸成為了一臺只會在流水線上工作的機器。

直到有一天,他生了一場嚴重的流行性感冒,他休息了許多天,他開始產生了一些類似幻覺的想法...

英國的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財富,但他只屬於少數人。中下層人民的生活依然水深火熱。

無論是被稱為「黑暗時代」的中世紀,還是建立了強大工業文明的日不落帝國時期,普通中下層人民的生活都是相當不容易,而這些人,又佔了總人口的絕大多數。

在過去時代的英國,普通中下層人民的日子並不好過。不要說被稱為「黑暗時代」的中世紀,就是在工業革命之後日不落帝國時期的英國,中下層產業工人的生活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曾深入英國倫敦東區考察當地貧民窟,創作了一篇紀實文學作品《深淵裡的人們》。1900年的英國倫敦,到處都呈現出貧窮、飢餓、骯髒和疾病的慘景。大多數人在30多歲時牙齒掉光,然後在四五十歲時死於勞累。城市衛生系統十分糟糕,因此時常爆發霍亂或者鼠疫,每次都會有上千人死亡。

 

24.

The cock's on the house-top,

blowing his horn;

The bull's in the barn,

a-threshing the corn;

The maids in the meadow are making the hay;

The ducks in the river are swiming away.

 

公雞在房頂打鳴,

公牛在穀倉脫粒;

草地上的女傭在堆草垛,

小河裡的鴨子在遊水。

 

cock [kɒk] 公雞(英式英語,等同於美式英語中的rooster)

horn [hɔ:n]n. 號角

bull [bʊl]n. 公牛

barn [bɑ:n]n. 穀倉,糧倉, 牲口棚;

thresh[θreʃ]v. 脫粒,打(麥等)

maid [meid]n. 女僕

meadow ['medəʊ]n. 草地

hay [hei]n. 乾草

 

這首童謠描述的是農場生活的畫面,人和動物各司其職,寧靜祥和。

請注意「cock」這個詞,在英國英語中「cock」是指"公雞",還能代指水龍頭。

但在美國這個詞可不能隨便用,這是因為cock在美國英語中有著粗俗的含義,是一個禁忌詞。

不少涉及cock的單詞在美國英語中都被改寫或者省略。

cock(公雞)-> rooster (Richard Scarry's 《Rooster struts》)

cock(水龍頭,也可以用tap)-> faucet

haycock(圓錐形乾草堆)->haystack

cockroach(蟑螂)->roach(美國英語中cock直接被省略掉)

所以記住,在美國,這個詞有毒,不要用。

 

25.

Bat, bat, come under my hat,

And I'll give you a slice of bacon;

And when I bake,

I'll give you a cake,

If I am not mistaken.

 

蝙蝠,蝙蝠,快到我的帽子裡面來,

我會給你一片培根;

如果我烘焙沒有出差錯的話,

我會給你一個蛋糕。

 

slice [ slaɪs ] n. 薄片

bacon ['beikən] n. 培根

bake [beɪk] vt.烤,烘焙;

mistaken [mɪˈsteɪkən] adj. 弄錯的,理解錯誤的;

 

在英美文化中,「bat」則是一個醜陋、兇惡的吸血動物形象,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無珠),have bats in the belfry(異想天開)。在歐洲的民間傳說中,蝙蝠是一種邪惡的動物,總是與罪惡和黑暗聯繫在一起,特別是vampire bat(吸血蝠),提起來就令人恐懼。如果說某人batty,意思是他(她)有些反常。

 

關於蝙蝠的東西方文化差異:

在東方文化中,因為與「福」諧音,蝙蝠是「福」的象徵。

但在西方文化中,醜陋怪異的蝙蝠常和吸血鬼(vampire)聯繫在一起,與bat有關的詞負面含義居多:

 

vampire bat: 吸血蝙蝠;吸吮膏血者;

古怪:

batty: (非正式)發瘋的,古怪的;

have bats in the belfry: 行為乖張,頭腦古怪,精神失常;

old bat: 古怪的婦女,令人生厭的婦女。

 

表示視力差;

bind as a bat: [口語]視力很差的;眼力不行的;鼠目寸光的;

 

表示快:

off the bat: 立刻,馬上

like a bat out of hell: 迅速地,不顧一切地;

bat around: 詳細討論;到處遊蕩;

 

26.

Great A, little a, bouncing B!

The cat's in the cupboard,

And he can't see me.

大A,小a,跳跳B

貓在柜子裡,

它看不到我。

 

27.

Pat a cake, pat a cake, baker's man.

Bake me a cake as fast as you can.

Pat it and prick it and mark it with "T"

And put it in the oven for Tommy and me.

做蛋糕,做蛋糕,糕點大師傅,

快快給我烤個蛋糕。

拍一下,戳一下,上面畫個」T」,

放在烤箱裡,給我和Tommy。

pat [pæt]v. 輕拍

baker ['beɪkə(r)]n. 麵包師

bake[beik]v. 烤,烘焙

prick [prɪk] v.戳

mark [mɑːk] v.標記

oven ['ʌvn] n.烤箱

 

童謠文化:

這是現存的英語童謠中最古老和最廣為人知的之一,最早的版本出版於1698年。

這首古老的童謠,有著歡快的節奏,在歐美國家,它是著名的「拍手歌」,就像我們的「你拍一,我拍一」。可以和寶寶一邊拍手一邊讀,還可以把Tommy的名字換成寶寶的。

 

做蛋糕為什麼要(prick it)戳一下?

人們做蛋糕的時候不確定烤好了沒有,就用叉子戳一下,如果叉子是光滑的,就說明烤好了,如果黏糊糊的,就說明還要繼續烤。

 

28.

Davy Davy Dumpling,

Boil him in a pot,

Sugar him and butter him,

And eat him while he's hot.

湯糰戴維,

放在鍋裡煮;

加糖加黃油,

趁熱吃下它。

 

dumpling [ ˈdʌmplɪŋ ] n. 麵團、湯糰,餃子;水果布丁;

pot英[ pɒt ] 美[ pɑt ] n. 鍋

sugar [ ˈʃʊgə(r) ] v. 在…加糖

butter [ ˈbʌtə(r) ] v. 抹黃油於…上

 

dunpling翻譯成餃子其實並不是很準確。英語中的dumpling和中文中的餃子並不是完全對應的,dumpling的範圍要更廣。

英語中幾乎把所有麵粉團包餡的東西都叫做dunpling.餃子、湯圓、青團,甚至水果布丁都可以成為dumpling.

我們中國人常說的餃子可以翻譯為chinese dumpling或者直接叫jiaozi,2006年jiaozi這個詞已被收入牛津詞典。

包子 steamed buns

餛飩 wonton

鍋貼 potstickers

英語中的dumpling種類繁多,各種粉皮裹餡的食物都可以被稱為dumpling(甚至不裹餡也可以)。

典型的英國dumpling: 一般是指小麵團包裹餡料來煮,餡料可以是芝士或者蔬菜肉類,不包餡也可以,從外面看更像個麵團。煮好的dumpling可以配著湯料吃,湯料中可以有糖、黃油,或者也可以加入奶油、肉和蔬菜,口感據說比較像疙瘩湯。

千變萬化的dumpling:  麵團子也可以換成米糰或者土豆麵團,做法主要是煮,但也可以是蒸、炸或烤。水果布丁也可以叫做dumpling.

dumpling涵蓋的範圍如此廣,除了餃子,我們的湯圓、粽子、青團都可以叫dumpling.

粽子:rice dumpling

湯圓:sweet dumpling

芋圓:taro dumpling

那麼我們真正的餃子怎麼表達呢?

餃子:Chinese dumpling或者jiaozi

小籠包: soup dumpling或者直接叫xiaolongbao

 

 

29.

Little Jack Horner sat in a corner,

Eating his Christmas pie;

He put in his thumb,

and pulled out a plum,

And said, what a good boy am I.

小小的Jack Horner坐在角落裡,

吃著他的聖誕派。

他伸出拇指,掏出一個李子,

說道:我真是個好棒的男孩!

 

Christmas [ˈkrɪsməs ] n. 聖誕節

thumb [θʌm] n. 拇指

plum [plʌm] n. 李子

 

這是一首古老的童謠,最早發表於1725年,隱喻的是一起財產詐騙事件。

故事發生在1536年,時值英國都鐸王朝亨利八世統治時期,國王正在著手解散修道院,並沒了收他們的大量財產和土地。

當時Thomas Horner是Glastonbury大教區主教的管家,主教希望國王能夠為他保留一些修道院,於是委託Thomas Horner拿著一些土地的地契去賄賂亨利八世。

Horner拿著地契封在派裡,朝著倫敦出發。但是他卻並沒有把派獻給國王,而是自己享用了。他把手伸進派裡,掏出了一份李子樣的地契——梅爾斯莊園的地契,為此,他覺得自己很是聰明。這是一個版本,還有一種說法是Horner拿走了12份地契中的一份,也就是梅爾斯莊園的地契。

所以這裡的李子,指的是被Horner私吞掉的地契。

後來這首小童謠也成為了投機和貪婪的象徵。

 

30.

Hi! hi! says Anthony,

Puss is in the pantry,

Gnawing, gnawing,

A mutton mutton-bone;

See how she tumbles it,

See how she mumbles it,

See how she tosses,

The mutton mutton-bone.

嗨!嗨! 安東尼說,

貓咪在食品儲藏室,

咬啊咬啊,

羊的羊骨頭;

瞧她翻啊翻

瞧她嚼啊嚼,

瞧她扔下它,

那根羊的羊骨頭.

 

Anthony  ['æntəni] 安東尼

puss [pʊs] n.(用於喚貓或對貓說話) 貓咪

pantry ['pæntri] n.食品儲藏室, 配餐室 

mutton ['mʌtn] n. 羊肉 

gnawing ['nɔ:iŋ]  ['nɔ:riŋ]  動詞gnaw的ing形式。咬,啃

tumble ['tʌmbl] v. 滑掉,掉落

mumble ['mʌmbl] v. 含糊地說

toss [tɔs] v. 拋,扔

 

 

31.

Sing,sing, What shall I sing?

The cat's run away With the pudding string!

Do,do, What shall I do?

The cat's run away With the pudding too!

唱,唱, 我該唱什麼好?

貓咪叼著布丁繩逃跑!

怎麼辦,怎麼辦,我該怎麼辦?

貓咪連我的布丁一起帶走!

 

pudding [ˈpʊdɪŋ] n.布丁

string [striŋ] n.繩子

 

據說pudding string 布丁繩 是古時候的人做布丁,因為沒有模具,會用一個布包裝布丁(如繪本圖示),而綁這個布包的繩子就叫布丁繩。有點類似於我們的粽子,也需要用到繩子。

 

32.

Hickety, pickety, my black hen,

She lays eggs for gentlemen;

Gentlemen come every day

To see what my black hen doth lay.

 

咯咯噠,我的黑母雞,

它給紳士下蛋;

紳士每天都過來,

看我的母雞今天下多少蛋。

 

【單詞】

hickety pickety [hikəti] [pikəti] 擬聲詞,表示母雞叫聲咯咯噠。

hen [hen] :母雞

gentlemen ['dʒentlmen] :先生;紳士

doth [dʌθ] :do的第三人稱單數現在式,老式用法

lay [leɪ] :產卵,下蛋

 

 

33.

Elsie Marley's grown so fine,

She won't get up to feed the swine,

But lies in bed till eight or nine.

Lazy Elsie Marley.

埃爾希瑪麗長得如此健康漂亮,

她不願意起床去餵豬,

而是一直躺在床上直到八點或九點!

懶惰的埃爾希瑪麗

 

Elsie / 'elsi /n.埃爾希

grown / ɡrəun /v.是grow 的過去分詞,成長、發育

fine /faɪn/ adj.美好的

swine / swaɪn/ n.豬

lazy /ˈleɪzɪ/ 懶惰的

 

這是一首蘇格蘭民謠,女主角Elsie Marley真有其人,她生活在18世紀,是一位小酒館的老闆娘。

這首民謠是節選,完整歌詞共有10段。讀完全文你會發現Elsie Marley不懶,而且還很能幹,把她的小酒館經營得井井有條。

這得益於她的受歡迎,她身材健美、活潑幽默,在當地頗有名氣,經常周旋於各種客人之間,礦工、水手、生意人都喜歡來找她喝酒扯皮。

這首民謠曲風活潑,歌詞嬉鬧,同時有對女主角作為大眾娛樂人物的調侃。

這首童謠中出現了一個比較少見的詞「swine」,指的是我們常見的豬,那麼同樣是豬,swine和pig有何不同呢?

 

swine和pig

pig

比較日常,多用於口頭;不帶感情色彩;

 

swine

比較專業,偏文學;

帶有感情色彩,可以形容很討厭的人;

用於專業術語;

豬流感 swine flu

豬瘟 swine fever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明珠暗投 ,對牛彈琴

 

這兩個詞的區別有點類似於中文的鳥和禽。

pig類似「鳥」,多用於口頭,不帶感情色彩;

swine類似「禽」,多用於書面,帶感情色彩(如「禽獸」,區別是「禽」並不總帶感情色彩),用語專業術語,如「禽流感」。

 

34.

Pussy-cat, pussy-cat, where have you been?

I've been to London to look at the queen.

Pussy-cat, pussy-cat, what did you there?

I frightened a little mouse under her chair.

小貓咪,小貓咪,你去哪了?

我去了倫敦拜訪女王。

小貓咪,小貓咪,你在那做了什麼?

我嚇唬了女王椅子下面的一隻小老鼠。

 

pussycat [ˈpʊsikæt] n. (兒童用語)小貓咪 

London ['lʌndən] n. 倫敦 

queen [kwi:n] n. 女王

frighten [ˈfraɪtn] vt. 嚇唬,使驚嚇

 

這是一首古老的英語兒歌,選自《鵝媽媽童謠集》。故事中的女王據說是17世紀英國的伊莉莎白一世,她有一隻貓,常常在宮裡遊蕩。有一天小貓咪跑到女王的座椅下,尾巴在女王的腳上掃了一下,嚇了女王一大跳!幸好女王當天情緒很好,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覺得挺有意思。於是傳諭說,只要小貓能捉老鼠,就可以讓它在王宮裡自由出入。

 

35.

Dance to your daddy,

My little babby,

Dance to your daddy,

My little lamb.

You shall have a fishy

In a little dishy,

You shall have a fishy

When the boat comes in.

跳舞給爸爸看,

我的小寶貝;

跳舞給爸爸看,

我的小乖乖。

你將得到一條用小盤子盛著的魚;

當船駛過來的時候你將得到一條魚。

 

"Dance To Your Daddy"也叫"When The Boat Comes In"

是一首傳統的英國民間歌曲,起源於英格蘭東北部。

歌詞中的fishy 和 dishy 都是比較兒語化的表達。

lamb是寶貝,小乖乖的意思,語氣帶慈愛或悲憫。

"Dance to your daddy"也叫"When the Boat Comes In",是一首傳統的英國民間歌曲,起源於英格蘭東北部。歌詞中的fishy 和 dishy 都是比較兒語化的表達,就是fish和dish。

 

36.

Puss came dancing

out of a barn

With a pair of bagpipes

under her arm;

She could sing nothing

but 『Fiddle cum fee,

The mouse has married the bumblebee—』

Pipe, Cat!

Dance, Mouse!

We'll have a wedding at our good house.

 

小貓跳著舞走出了穀倉,

胳膊下夾著一對風笛,

她什麼都不會唱,

除了」拉起小提琴吧,老鼠和大黃蜂結婚了"

吹風笛吧,小貓!

跳舞吧,老鼠!

我們會在我們漂亮的房子裡有一個很棒的婚禮。

 

puss [pʊs] n. 貓咪

barn [ba:n] n. 穀倉

bagpipe ['bægpaip] n. 風笛

fiddle ['fɪdl] n.小提琴

Fiddle cum fee的cum fee是為了押韻和逗樂,沒有實際意義。

bumblebee ['bʌmblbi:] n. 大黃蜂

pipe  [paɪp] v. 吹風笛/用管樂器演奏

 

這是一首載歌載舞、逗趣搞笑的童謠,有點無釐頭。

童謠中提到的風笛是一種木管樂器,它由帶指孔的簧管和皮質的風袋構成。

風笛常見於蘇格蘭、愛爾蘭,但在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有。

在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中(anglophone),蘇格蘭大高地風笛最為出名。在蘇格蘭地區,風笛是最具代表性的民間樂器,常用語民間的婚喪風俗節日活動中。

這首童謠還引出了一種舞蹈,叫做穀倉舞,這是一種常在穀倉裡跳的舞蹈,伴奏的常是傳統音樂。號召者採用這種簡單的舞蹈,使大家都能參與其中。

 

37.

Here am I, Little Jumping Joan;

When nobody's with me, I am all alone.

我在這裡, 蹦蹦跳跳的小瓊安,

當沒有人和我在一起時, 我很孤單。

 

jumping ['dʒʌmpiŋ] adj. 跳躍的

Joan [dʒəʊn] n. 瓊,瓊安 (人名)

nobody ['nəʊbədi] pron. 沒有人

alone [əˈləʊn] adj. 孤獨的

 

現在一般認為這首童謠表達的是孩子一個人玩耍是的心態,一個人玩是孤獨的,希望能有人陪伴。

 

38.

I had a little nut tree,

nothing would it bear

But a silver nutmeg and a golden pear.

 

The king of Spain's daughter came to visit me,

And all for the sake of my little nut tree.

 

I skipped over water,

I danced over sea,

And all the birds in the air couldn’t catch me.

 

我有一顆小堅果樹,什麼都不結。

除了一顆銀豆蔻,和一個金梨。

 

西班牙國王的女兒來拜訪我

都是為了我的小堅果樹。

 

我跳過水麵,越過海洋

天空中所有的鳥兒都抓不到我。

 

1. nut tree [nʌt tri:] 堅果樹

2. bear [beə] v. 結果實

3.nutmeg [ˈnʌtmeg] n. 肉豆蔻

4. sake [seik] n. 緣故,理由   for the sake of 看在...的份上

5. skip [skip] v. 跳過

 

許多傳統的英語兒歌都有其歷史淵源和真實的歷史事件。

這首童謠也不例外。這是一首古老的童謠,講述的是大約16世紀的故事。

一般認為,這首童謠講述的是阿拉貢的凱薩琳公主和英格蘭的亞瑟王子之間的王室聯姻。凱薩琳公主是西班牙的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和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女兒。亞瑟王子是英格蘭國王亨利七世的兒子。

這首童謠是用的是亞瑟王子的父親,或者整個英格蘭的語氣來講述的。

小堅果樹就是英格蘭的財富之源,亨利七世願意拿它來和西班牙做交易。肉豆蔻指代的是英格蘭與遠東進行交易帶來的香料。梨子指代的是英格蘭的農產品。

這些商品就是英格蘭的真金白銀。亨利七世希望用這些來獲取西班牙在美洲擴張而積累的財富。

亨利七世可能後悔了,自己在1492年拒絕對了哥倫布的航海提供財務支持的機會,他也介意是費迪南和伊莎貝拉支持了哥倫布,並由此獲利。現在他有機會挽回一些損失。

對於英格蘭而言,"我的小堅果樹上的所有果實",是分享美洲財富所應當付出的代價。

這一決定有著深遠的影響,凱薩琳和亨利八世的婚姻最終破裂,這導致了英國的宗教改革和衝突,使得在隨後的幾十年裡許多人為此失去了生命。

 

39.

Up the wooden hill to Blanket Fair,

What shall we have when we get there?

A bucket full of water

And a pennyworth of hay,

Gee up, Dobbin,

All the way!

爬上木頭小山去到毛毯集市,

當我們到了,會得到什麼東西呢?

滿滿一桶水,一便士的乾草堆;

駕!Dobbin!一路狂奔吧!

 

fair [fer] n.集市

wooden ['wudn] a. 木頭的

Bucket ['bʌkit] n. 桶

Pennyworth [『peniwə:θ] adj. 值一便士的

gee [dʒiː] v.鼓勵,激勵(某人);駕(吆喝馬快走)

gee up 吆喝馬快跑

Dobbin ['dɔbin] 馬的名字

 

40.

If I had a donkey that wouldn't go,

D』you think  I'd beat  him?

Oh,no,no.

I'd put him in a barn

and give him some corn,

The best little donkey that ever was born.

 

如果我有一頭小毛驢,他不願走路,

你認為我會打它嗎?

哦,不,不.

我會把他放到穀倉裡

給它一些玉米吃,

最好的小毛驢。

 

童謠中的孩子,對待不聽話的小倔驢充滿了耐心和愛心。

沒有打罵責罰,而是將它帶到熟悉的環境,給它好吃的,來讓它平復情緒。

這首童謠對於培養孩子的耐心和愛心,良好性格的養成是很好的教材。

 

41.

From Wibbleton to Wobbleton is fifteen miles,

From Wobbleton to Wibbleton is fifteen miles,

From Wibbleton to Wobbleton, from Wobbleton to Wibbleton,

From Wibbleton to Wobbleton is fifteen miles.

從威柏頓到瓦柏頓有15英裡路,

從瓦柏頓到威柏頓有15英裡路,

從威柏頓到瓦柏頓,從瓦柏頓到威柏頓,

從威柏頓到瓦柏頓有15英裡路。

 

Wibbleton [Wiblton] n.威柏頓

Wobbleton [Woblton] n.瓦柏頓

 

42.

Cobbler, cobbler, mend my shoe,

Get it done by half past two;

Stitch it up and stitch it down,

Then I'll give you half a crown.

鞋匠,鞋匠,2點半前補好我的鞋。

一針上,一針下,我會給你半個克朗。

 

cobbler [ˈkɒblə] n. 補鞋匠

mend [mend] v. 修補

stitch  [stɪtʃ] v. 縫線

crown [kraʊn] n. 克朗(英國的貨幣單位:克朗 )5先令的英國舊幣。歐洲其他一些國家也以crown做貨幣單位。

 

Magic word: 魔法詞

插圖中的貓小姐在喋喋不休地對鞋匠提要求,鞋匠都沒有抬頭看她。鞋匠說:「 I didn't hear the magic word(我沒有聽到魔法詞)".  貓小姐終於說出了"Please (請)".  鞋匠先生這才微笑著抬起了頭。

魔法詞真的有魔法,能讓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和諧的關係。那麼英語中的"magic word" 還有哪些呢?原來,除了"Please", "Thank you"和"Sorry"也是有魔法的,能讓人學會禮貌謙讓、和諧相處。

相關焦點

  • 鵝媽媽童謠|Rain on the green grass
    2.家長先聽、讀、看,熟悉以下單詞的發音和意思: rain雨  grass草   tree樹   house top屋頂3.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為你們的閱讀做一些延伸。比如,根據童謠畫一幅簡單的畫。推薦閱讀:鵝媽媽童謠 |Little Boy Blue聖誕倒計時|A Christmas countdown鵝媽媽童謠| Star Light, Star Bright鵝媽媽童謠|Diddle, diddle, dumpling鵝媽媽童謠|Simple Simon met
  • 鵝媽媽經典童謠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非常經典的鵝媽媽童謠,如果說,每個中國小朋友都是在《搖呀搖,搖到外婆橋》、《小老鼠上燈臺》等兒歌的吟誦長大的,那麼英語系國家的小朋友們就是在《鵝媽媽童謠》的陪伴下一路長大 這本《鵝媽媽經典童謠
  • 鵝媽媽童謠21:Hickory Dickory Dock
    這首童謠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Hickory dickory dock豎舉起寶寶的雙腳,作鐘擺裝左右有節奏地搖晃。,The clock struck seven 7,The horse jumped over the clock, The clock struck eight 8,The clock struck seven 7,The horse jumped over the clock, The clock struck eight 8,>>>>>更多鵝媽媽經典童謠
  • 【鵝媽媽童謠經典之作】Humpty Dumpty 蛋頭先生
    (詳情可掃描下方二維碼)「鵝媽媽」 是流傳在英國各地兒歌童謠的總稱。這些口耳相傳的童謠,每一首都有兩三百年的歷史,總數約有兩千多首,內容格外的豐富,每一首童謠都會歷經百年而不衰,英國人習慣把它當作孩子讀書識字過程中不可缺失的枕邊教材。
  • 繪本通關密碼:跟著鵝媽媽學童謠
    鵝媽媽童謠(Mother Goose)是英國民間童謠集,中文譯為《鵝媽媽童謠集》。這些民間童謠在英國流傳時間相當久,有的長達數百年,總數約有八百多首,內容典雅,有幽默故事、遊戲歌曲、兒歌、謎語、催眠曲、字母歌、數數歌、繞口令、動物歌等,英國人稱其為 Nursery Rhymes(兒歌),美國人稱其為 Mother Goose(鵝媽媽童謠),是英、美人士從孩童時代就耳熟能詳的兒歌。
  • 小木屋的鵝媽媽童謠
    小木屋的鵝媽媽童謠 2016-07-11 11:00 作者:阿之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 學英文 l I danced with the girl - 鵝媽媽童謠
    廖彩杏老師說,無論學習任何語言,在開口說話的初期,童謠都是最適合用來發展聽覺優勢與口語流利的材料。
  • 兒歌童謠|鵝媽媽童謠Early in the morning at 8 oclock
    【玩童謠】1,製作時鐘。幫助寶貝認識時鐘。如果畫上每個時間段的活動內容,就可以幫助孩子管理時間了。2,人體時鐘。喜愛地道英語的我,基本上從孩子出生起,就使用鵝媽媽童謠給孩子磨耳朵。此次授課,希望為孩子留下一份珍貴的陪伴紀念,同時我在授課中為廣大啟蒙媽媽們滲透了語音語調知識。希望能夠更好地幫助大家有效銜接動畫和繪本閱讀。鵝媽媽童謠是流傳在英國各地的兒歌童謠的總稱。已流行了兩三百年。
  • 學習經典鵝媽媽童謠,分享我的原創學習方法
    整個五月,我都處於一個半消失的狀態,百家號不像以前一樣日更,朋友圈也幾乎不發,這段時間我我一直在設計一個我自己原創的鵝媽媽童謠學習專輯。我為什麼要推薦鵝媽媽?說實話,市面上兒歌、歌謠類型的繪本非常多,比如深受媽媽們歡迎的Sing Along彩虹兔,Super Simple Songs,還有Child's Play,雖然這些都是非常適合磨耳朵,培養寶寶的韻律感的資源,相比鵝媽媽更容易學習上手,但他們大多內容是從鵝媽媽童謠中精選出來進行了改編。
  • 「鵝媽媽童謠」03.《Jack and Jill》
    今天來介紹鵝媽媽童謠的第三首《Jack and Jill》。Jack and Jill是一首古老而又有趣的童謠,不要小瞧這一首簡單的童謠,它不但可以引導孩子掌握&34;的概念,理解男孩和女孩的區別,朗朗上口的重複性歌詞還可以幫助孩子掌握英語語言的基本結構和模式。
  • 「鵝媽媽童謠」03.《Jack and Jill》
    今天來介紹鵝媽媽童謠的第三首《Jack and Jill》。Jack and Jill是一首古老而又有趣的童謠,不要小瞧這一首簡單的童謠,它不但可以引導孩子掌握「上與下」的概念,理解男孩和女孩的區別,朗朗上口的重複性歌詞還可以幫助孩子掌握英語語言的基本結構和模式。
  • 鵝媽媽文童謠 | 第一階 06 I'm Dusty Bill
    《鵝媽媽英文童謠》介紹鵝媽媽童謠是英國民間童謠集,中文譯為鵝媽媽童謠集。這些民間童謠在英國流傳時間相當久,有的長達數百年,總數約有八百多首,內容典雅,有幽默故事、遊戲歌曲、兒歌、謎語、催眠曲、字母歌、數數歌、繞口令、動物歌等,英國人稱其為 Nursery Rhymes(兒歌),美國人稱其為 Mother Goose(鵝媽媽童謠),是英、美人士從孩童時代就耳熟能詳的兒歌。
  • 「鵝媽媽童謠」01.《Jerry Hall》
    《鵝媽媽童謠》是一本在英國廣為流傳的童謠集,是讓孩子聽覺敏銳的絕佳材料。今天就來介紹鵝媽媽童謠的第一首《Jerry Hall》。【童謠】Jerry HallHe is so smallA rat could eat himHat and all.何杰瑞,個真小,老鼠吞下他,從帽子到腳。
  • 「鵝媽媽童謠」05.《Humpty Dumpty》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鵝媽媽童謠》的第五首Humpty Dumpty。【童謠 安靜書通過安靜書讓孩子跟著音頻逐字逐句的學習童謠(本期電子版拓展資源可在公眾號欣然小時光後臺發送「鵝媽媽05」領取哦~)
  • 【鵝媽媽童謠】13.Tomarket,to market
    日常生活中總少不了帶孩子去超市逛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首關於去市場的鵝媽媽童謠《Tomarket, to market》。 【童謠】 To market
  • 「鵝媽媽童謠」05.《Humpty Dumpty》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鵝媽媽童謠》的第五首Humpty Dumpty。Humpty Dumpty00:47來自欣然小時光【童謠安靜書通過安靜書讓孩子跟著音頻逐字逐句的學習童謠。(本期電子版拓展資源可在公眾號欣然小時光後臺發送「鵝媽媽05」領取哦~)●「親子育兒」如何培養一個愛讀書的孩子●「繪本推薦」《小金魚逃走了》-將認知融入到遊戲中的繪本●「繪本推薦」《猜猜我是誰》系列-寶寶的第一本躲貓貓遊戲書●「親子育兒」繪本APP真的比紙質繪本更好嗎?
  • 【鵝媽媽童謠】10.《Warm hands,warm》
    鵝媽媽童謠的第十首《Warmhands, warm》。 【童謠】 Warm hands, warm,
  • 【鵝媽媽童謠】12.Ride acock horse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關於逛街的鵝媽媽童謠《Ride acock horse》。 【童謠】 Ride a cock
  • 【鵝媽媽童謠】11.I'm a little teapot
    今天介紹一首經典兒歌鵝媽媽童謠第十一首《I'm a little teapot》。 【童謠】 I'm a little teapot,
  • 【玩手工學英語】鵝媽媽童謠:Little Miss Muffet
    孩子們在優美的童謠兒歌中說說唱唱,蹦蹦跳跳,在歡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就學會了令家長們頭痛不已的英語---這是興趣的力量,也是唱童謠在英語啟蒙中優越性的體現。學英語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首鵝媽媽童謠中的經典兒歌《Little Miss Muffet》,這既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童謠,還是一個充滿童趣的兒童故事.兒歌唱的是馬菲特小姐在森林野餐時,遇到了一隻蜘蛛,進而發生了一場小小森林冒險的故事。趕緊帶著孩子來聽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