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曼老師——我的偶像

2020-12-12 寒如雪1

春節的時候看了幾期《中國詩詞大會》。知道了蒙曼老師,對她的名字很喜歡,感覺特別有詩意。

她一襲旗袍坐在那裡端莊素雅,完美的詮釋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最好狀態。整場詩詞大會她一直笑眯眯的,而且出口成章,博學多識,讓人如沐春風。

註冊喜馬拉雅之後,看到有蒙曼老師的《蒙曼品最美唐詩》,立刻開通了vip,跟著老師品味那來自千年的唐詩古韻。

以前對唐詩無感的,能夠背誦的也就是那些膾炙人口的。高中的時候老師要求背誦的都是為了應付考試,從來沒有靜下心來仔細體會一下這些詩的意境。這麼多年過去了,為了應付考試背誦的古詩已經基本忘卻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自從聽了蒙曼老師的講解,對唐詩又有了一番新的領悟和見解,也由此喜歡上了穿旗袍的蒙曼老師。

我上網搜索了蒙曼老師的資料,百度裡是這樣介紹的:

蒙曼,女,滿族,1975年1月生,河北大廠人,2002年7月參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教授。現任全國婦聯副主席(兼),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委員、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她生於1975年,比我大不了幾歲,參加工作的時候我剛剛上大學。一看她的學位終於知道為什麼博學多才了。博士學位,是我望塵莫及的。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我在詩詞大會就了解了。

蒙曼老師被公眾熟知是在《百家講壇》。2007年11月19日她開始在《百家講壇》講武則天的故事。慚愧的是,我沒有看過百家講壇,只是聽說於丹老師在上面講過《論語》。蒙曼老師還有「小於丹」的稱號,水平可見一斑。

查資料的時候發現,蒙曼老師到現在是未婚的。有很多人惡意中傷,說她是因為顏值問題才不結婚。我覺得這種人太膚淺,到了老師這個境界和水平,她還需要靠顏值來尋找另一半嗎?

平心而論,蒙曼老師不能算是美女,但卻是當之無愧的才女。容顏終將會有老去的一天,而有趣的靈魂和腹中的才華卻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慢慢沉澱。

圖片來源於網絡

蒙曼老師曾經說過:「女性已經獨立了,甚至不需要再依賴男性生存了,剩女這種說法,是男權觀念未全部清除的表現。」我特別贊同。

我相信她是沒有找到契合靈魂的伴侶,也不願將就。像蒙曼老師這種女性的生活,不結婚比結婚差不到哪裡去,她說:「平時一個人住,自得其樂」。

蒙曼老師特別喜歡穿旗袍,網上的圖片也大都是穿旗袍的,這可能和她是滿族人有關。以前一個同事也是滿族人,她說旗袍是她們的族服,她也經常穿旗袍。

穿上旗袍的蒙曼老師更顯知性,更有韻味,書香氣十足。我一直是一個「顏控」,但是現在被蒙曼老師的才華圈粉,被她的博學多識吸引。

每天早上聽著她的唐詩解析,感覺像是回到了那個大唐盛世,跟著詩人去欣賞大唐的春天,去領略大唐的雄風。

曾經有朋友稱我「才女」,我真是羞愧難當。和蒙曼老師相比不及她的千萬分之一。但我會以她為榜樣,跟著她品味唐詩,跟著她品味四時之美。

相關焦點

  • 45歲不婚,卻堅持追尋白頭偕老的婚姻,蒙曼老師有理性的女權主義
    對於百家講壇的忠實觀眾來講,"蒙曼"這個名字,一定都是不陌生的。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學的歷史教授,平時在學校,就是一位講課十分風趣的老師。到了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上,也是一樣的風趣。後來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的成功,更是將蒙曼老師推向了「女性國學大師」的位置之上。成為了一名文化界的「網紅」。但俗話說的好,「人紅是非多」。在對蒙曼老師文化素養以及其學術態度的誇讚之中,總有那麼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出來。其中最多的,便是將蒙曼老師至今已經45歲還未婚的事情拿出來說。
  • @鍾同學,蒙曼老師給你打Call了
    蒙曼回憶道:「我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班27個學生,只有一個人報了歷史系,大家很好奇地問他:你為什麼報歷史系?這個同學回答:我覺得歷史分應該低,我沒考好,所以報歷史系。」同時,「30年前的青年學生也很難只考慮自己的喜好,都覺得背負了很多壓力,比如要先考慮自己能否在社會上獨立生活,或者能否給家裡帶來命運的改變。」
  • 不以一次過失妄自評價人,國學大師蒙曼老師,值得我們去尊敬
    等一些介紹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節目,也同樣深受觀眾的喜愛,通過這些節目,我們也熟知了像康震、酈波、易中天、蒙曼這樣知識淵博,充滿人格魅力的文學大家,而他們也使我們對中國古代詩詞和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加喜愛。在這其中的蒙曼老師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歷史大家,她在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上的表現和發言也令人耳目一新,心生仰慕。
  • 詩詞大會蒙曼解釋令人大悟
    但接下來蒙曼老師對此詩的解釋卻讓不少觀眾恍然大悟。原來這兩句老師經常用來鼓勵咱們的詩,其實並不是勸我們上進,而是勸我們要珍惜時光及時行樂,這是怎麼回事呢?很多人讀此這首詩都感嘆:原來靖節先生也這麼調皮!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陶淵明這首《雜詩》:《雜詩》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 酷我音樂《榜樣閱讀》蒙曼:熱忱配勤奮才是有價值的人生
    在上周酷我音樂《榜樣閱讀》的現場,蒙曼老師不做主講人,也不當點評嘉賓,而是化身「閱讀者」,以「勤勉」為關鍵詞向大家傳遞青年正能量。為什麼會選擇「勤勉」作為節目分享的青年正能量關鍵詞呢?蒙曼老師給出了三個理由,第一是青年在向上的道路上,自己完全能夠把握的唯一手段就是勤勉;第二,即使是再有天賦的人,沒有勤勉做基礎,也成就不了任何偉大的事業;第三就是因為中國人天生就是勤勉的,我們是一個勤勉的民族。在節目的現場,蒙曼老師還特意為大家閱讀分享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讓大家在閱讀的文字中去感受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在其少年時期對待學習的勤勉態度。
  • 學者蒙曼:對詩的審美是每一個時代都需要的
    近日,中國詩詞大會評委、隋唐史學者蒙曼攜新作《四時之詩:蒙曼品最美唐詩》與讀者見面,書中,她從古典24節氣和現代節日角度解讀、品味唐詩的千古流韻。  《中國詩詞大會》播出以來,引發了詩詞類節目的熱潮,同時也提高了人們對詩詞的關注。蒙曼自2016年起擔任《中國詩詞大會》節目評委,以其深厚的學養和探幽入微、幽默風趣的點評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 畢業於北大,擔任中國詩詞大會評委,蒙曼教授:腹有詩書氣自華
    走近蒙曼教授蒙曼本科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如今擔任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初識蒙曼老師,源於《百家講壇》,蒙曼老師對於中國古代史有著深厚的了解,對於古典詩詞也是富有個人見解和研究。
  • 河北承德的才女蒙曼,竟然理解錯「舊時王謝堂前燕」,錯誤太低級
    在這些學生的腦海當中,蒙曼教授的解釋似乎和老師以及教科書上的解釋有著太大不同,如此大的出入,豈不是真的顛覆人的認知嗎?,絕對不乏極其高深的國學文史之造詣,喜歡文學歷史的我,從小就是在觀看百家講壇系列節目中成長起來的,很多教授的老面孔,我如今都歷歷在目,但當蒙曼教授登上百家講壇特邀欄目的時候,我是特意進行觀看過的。
  • 與蒙曼面對面探討特殊教育!
    8月20日,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了我市郾城區特殊教育學校邱新會校長和著名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中國高等教育協會副秘書長郝清傑一起錄製的一期節目《我的專業不太冷》視頻截圖邱新會與蒙曼老師最終,邱新會老師脫穎而出,和蒙曼教授等知名學者一起,登上了《我的專業不太冷》節目的舞臺。邱新會從事殘疾兒童康復教育工作多年,推出了殘疾兒童「康復教育就業培訓全面發展理念」,既涉及聾人教育又涉及智障、自閉症教育,培養出了聾人美術設計師王超琪、聾人本科生曾航等。此前他多次帶領學生登上中央電視臺舞臺。
  • 中國詩詞大會上,李白這題讓蒙曼、康震吃驚,又讓董卿重重點頭
    看到這個數字,讓我吃了一驚,蒙曼老師的嘴巴張的都能塞下一顆鴨蛋了,康震老師則是目瞪口呆,董卿更是離座起身。月下獨酌(節選) 李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不過也正像蒙曼老師分析的那樣,李白寫的關於月的詩確實很多,所以也是迷惑了在場的選手們。蒙曼說:「李白那個時代的月亮,是唯一的光源。所以承載了古人全部的想像。」對於這句話,我深以為然。
  • 「老師,我的偶像是梵谷」
    整個人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我的眼眶頓時溼潤了,掏出錢包裡僅有的200元錢遞給她,希望她能去買件棉襖抵禦寒風,要不我真懷疑她度不過這個寒冷的冬夜。她似乎很感動,接過錢後我她感激的抱住了我,我的心就亂了,也抱住了她,我們還發生了更親密的關係。事後我又覺得很愧疚,不該如此輕易的與她發生關係。所以我心裡很亂,想一個人回家靜靜,就打算離開,然後你們就來了。警察先生,事情的經過就是這樣。
  • 詩詞大會評委蒙曼坐客清北網校大師課 談經典詩詞品讀
    近日,中國詩詞大會評委、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做客清北網校大師課,全面剖析經典詩詞,向廣大學生傳遞品讀經典詩詞的用途。蒙曼表示,讀書是可以兼顧現實和理想的出路,不學詩,無以言。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讀詩,就會不知道如何說話。在《論語》中,孔夫子曾以「不學詩,無以言」教育孔鯉,希望他養成讀詩的習慣。
  • 蒙曼把「舊時王謝堂前燕」都解釋錯,低級錯誤,她水平被高估了?
    2007年,《百家講壇》推出武則天系列歷史知識講座,主講人是32歲的蒙曼,她以清新獨特的授課方式,深入淺出,聲情並茂,用聲音向觀眾展示了武則天的一生。蒙曼從此一炮而紅,各種電視節目邀請接踵而至,她成為了我們最為熟悉的一張文化面孔。
  • 「小於丹」蒙曼:央視正說武則天
    蒙曼的回答也是快言快語,「對教師來說,所做的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從本質上來說,《百家講壇》和學校的講臺沒有任何區別,我沒有理由拒絕它。」  也許正是因為有這種想法,蒙曼對《百家講壇》出奇地適應。節目編導張長虹誇獎她時曾說:「錄節目時,從未返工,在講壇中絕無僅有。」  據記者了解,蒙曼上百家講壇的過程很簡單,先是人民大學副教授孟憲實在《百家講壇》講課時,向央視推薦了蒙曼。
  • 今天,我們帶著蒙曼老師和阿木爺爺去了一個特別的地方……
    教師天團」 開啟有史以來第一次「網絡公開課」 《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愛穿民族服裝、瀟灑幽默的蒙曼老師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研究員、孔子傳人孔喆 伴隨著網紅鋼琴教師「訴爺」一首《春江花月夜》 齊聚一堂 從科學到藝術 從文學到歷史 從木匠工藝到國學思想 這群特別的老師
  • 國學大師蒙曼,為何會在「詩詞大會」上犯低級錯誤
    對此,蒙曼大師表示對方選擇了錯誤的選項,然後點評「鋤禾日當午」是農民種莊稼的場景描寫。於是,很多網友就認為蒙曼大師在這裡解讀錯了。事實上,在某種程度來說,確實可以這麼說。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或許蒙曼大師只是為了將「農民播種」和「耕作紡織」給區分開來,稍顯隨意的給那個選錯答案的選手描述了一下而已。
  • 蒙曼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了解釋錯了詩,孫紹振先生有沒有資格批評她「褻瀆詩聖」
    矛頭直指蒙曼。孫先生指責的基本邏輯是:1. 蒙曼老師缺乏讀解古詩詞的專業背景,她「是歷史專業的」;2. 蒙曼在這檔節目中至少有兩處明顯的錯誤:首先,錯解了劉禹錫的《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我們熟背,記得語文老師是這樣講得——烏衣巷是王、謝大族舊居,如今殘破,住進了尋常百姓,燕子不知盛衰,依然來此做巢,詩中談的是人事變遷的滄桑。蒙曼在節目中解讀,說詩中寫出了「富貴氣象」,百姓所居住的是「革命的家」「和平幸福的家」。不管孫先生怎麼想,至少這一刻我這個語文老師是崩潰的,由蒙曼這種「國學大師」這樣講完之後,我在課堂上該怎麼給學生解釋?
  • 蒙曼採訪中被問:怎麼看待剩女問題?回懟道「你這是一句混帳話」
    才女養成記 孩子的教育從一出生就開始了,有的人起點就超過了一大批人,蒙曼就是這樣,她的父母都是老師,家庭氛圍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她。 小時候蒙曼就非常喜歡看書,據說有一次她自己去書店看書,沒有告訴父母,父母為此急的報了警,後來才知道她是去了書店。蒙曼愛讀書,父母也很支持她,雖然家庭生活不是很富有,但是從不吝嗇給孩子買書。
  • 詩詞大會新節目蒙曼精彩點評被贊,備受質疑的她還是那個睿智才女
    人走紅後,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會被放大了來看,這句話用在蒙曼老師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參加了多季中國詩詞大會,她已經成為了文化名師,但同時她也受到了太多的質疑。
  • 學者蒙曼都理解錯了
    答題選手稍經猶豫之後選擇了C,顯然是錯誤的,正確答案應當是A,出自唐代詩人崔道融的《過農家》:我非常羨慕農家的孩子,能夠在秋收的時候收割莊稼,享受豐收的喜悅。導師兼評委蒙曼在點評時說「這就是城市的孩子呀,沒有農業生活經驗」,接著又說:「『鋤禾日當午』是種莊稼的過程,莊稼還沒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