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讀:企業土地證被撤銷應當如何救濟?如何解決?

2020-11-06 北京楹庭律師事務所

近期,我們團隊接到多起這樣的案例,涉及到多個省份,包括東北地區、華南地區,甚至是西北地區多個類似的案例,土地證突然被撤銷或者突然被註銷,企業主不知道該怎麼辦?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所以,用案例分析的形式給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某工程公司行政訴訟案。1994年某工程公司與有關部門籤訂了土地出讓合同,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權證,2004年,突然縣有關部門公告擬對涉案土地進行收回。2007年,作出了112號決定,有償收回決定以原來價也就是10年前的價收回涉案土地,以土地登記未填寫用途為由撤銷土地證。該公司不服提起了訴訟,後來官司到了高院。

北京楹庭路永強律師認為,這個案子主要涉及法律點特別多。基本上經常遇到的一些土地證被撤銷,包括通過協議方式獲得土地使用權,包括土地收回的補償等等,好多的法律的點都涉及到,所以有必要把這幾個觀點都拿出來分析一下。

關於112號收回土地使用權決定的合法性,《土地管理法》有明確的規定,如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須符合原《土地管理法》58條所有規定,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要求,涉及個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人身財產的行為,應當依法保障相對人利害關係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本案當中112號通知在作出之前,沒有聽取任何當事人的意見,程序上是不正當的,依法應當撤銷。依據高院解釋的規定,依法應當確認112號通知是違法的,因為已經不能撤銷了,有辦公樓已經建好了,這是112號通知的合法性的問題。

撤證的決定的合法性。縣有關部門做出通知之後,土地管理部門就以載明土地用途不清楚等等為由撤銷了土地使用證,不符合相關規定。在實際辦案過程當中,遇到的很多很多這樣的情況,比如有關部門責令在沒有經過前期的補償收回等等很多程序,在沒有經歷的情況下直接責令註銷,或者責令撤銷。

很多案子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這種行為高院早就作出了一個明確的認定,不符合程序的。這種撤銷的行為,依法應予撤銷,考慮到大樓已經投入使用了,所以應當確定撤銷的決定違法。

綜上112號收回土地的通知和撤銷土地證的決定都是不合法的,應當撤銷的。因為現實情況的需要都確認了違法性,補償方面應當參照市場價按照住宅用途。

本法律知識並不代表其法律建議,如遇同類問題應當具體分析。

相關焦點

  • 案例分析:企業國有土地突然被收回應該怎麼辦?如何處理?
    2007年,作出了112號決定,有償收回決定以原來價也就是10年前的價收回涉案土地,該公司不服,對撤銷土地證的決定不服,提起了訴訟。,土地證突然被撤銷或者突然被註銷,國有土地土被收回,一時之間,企業主不知道該怎麼辦?
  • 溫嶺市某土地證撤銷案,律師一段發言後,法官勸被告撤銷決定
    很顯然,這次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是想通過撤銷土地證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兩位律師從法律程序和律師專業到世故情理上,耐心細緻地向當事人講解如何應對法庭審理。申辯,違反正當程序原則的,屬於行政訴訟法「違反法定程序」的情形,應當撤銷行政行為。
  • 企業在拆遷過程中,如何撤銷徵收決定?|政企糾紛案例解析
    政企糾紛案例解析:企業在拆遷過程中如何撤銷徵收決定?北京楹庭律師事務所企業拆遷首 席律師路永強律師為大家講解,企業拆遷過程中,如何撤銷徵收決定?應當如何維權?安徽省高院判例,某機械公司訴某區主管部門的一個案例,大概的案情:2018年某房地產管理局向該市主管部門請示並附件2018年-2020年棚戶區改造的一個匯總表,裡面批准說,城中村改造的範圍包括某機械公司,在4月份區主管部門就作出了徵收決定,並附帶了補償方案並予以公告。
  • 案例解讀|如何選擇適格的被告?
    在「民告官」的行政訴訟案件中,老百姓經常搞不清應該如何確定被告,更有甚者把相關的政府部門統統列為被告。這種錯誤的列出被告或者選擇不適當的被告,需要承擔敗訴的風險,甚至可能會被法院駁回起訴。下面,通過本所代理的勝訴案件為大家解答如何選擇適格的責任主體。
  • 企業遇到土地證和房產證登記錯誤,應該怎麼辦?
    在近一兩年,一段時間內,我們接到了多起類似的案例,比如很典型的一個是河北的案例,土地證頒發錯誤,初始登記獲得的證,通過招拍掛取得了工業用地。在徵收文件當中,甚至在一些和原來籤訂的協議當中,包括土地證上所有的附圖都是一致的,文字的描述都是一致的。但是,主管部門的出讓卷宗中發現和土地登記證上附圖的位置不一樣,也就是發證錯誤。
  • 最高法:普通債權人原則上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並且第三人撤銷之訴應當以權利人沒有其他救濟途徑為必要前提
    第一,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僅限定於有獨立請求權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要求第三人與申請撤銷的生效裁判內容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係,且普通債權人原則上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第二,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立法目的是對因故未能參加訴訟可能受到生效裁判拘束的第三人提供事後救濟途徑,應當以沒有其他救濟途徑為必要前提。
  • 最高法:普通債權人原則上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並且應當以權利人沒有其他救濟途徑為必要前提
    第一,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僅限定於有獨立請求權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要求第三人與申請撤銷的生效裁判內容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係,且普通債權人原則上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第二,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立法目的是對因故未能參加訴訟可能受到生效裁判拘束的第三人提供事後救濟途徑,應當以沒有其他救濟途徑為必要前提。本案中,李某敬作為普通債權人,訴請主要目的是保障其債權的實現。
  • 債務人協議離婚轉移財產,債權人如何救濟?
    下文,結合本案案情和一些現有司法案例對上述爭議問題進行分析,以期在債務人涉嫌通過協議離婚轉移財產時,債權人可依法通過多種途徑尋求救濟。救濟路徑的法律選擇,是一個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宋某某放棄涉案房屋中相應的權屬並未獲得相對應的權益,系無償放棄房屋產權,依法應當予以撤銷。
  • 路律師告訴你如何維權
    ,在一審庭審過程當中,B公司也承認在辦理登記的時候,確實提供了虛假的證件,但是認為土地證不應該撤銷。在遇到國有土地在轉讓或者土地證被撤銷,或者土地證存在錯誤這樣的情況,如何對待?北京楹庭律師事務所案件分析部,遇到疑難案件可免費分析。本案的焦點其實就是頒證行為是否應當被撤銷,給B公司頒證行為是不是應該被撤銷?
  • 暫緩辦理出口退稅久拖不決,企業如何救濟?
    由於稅收徵管法等沒有對稅務機關暫緩、暫扣的期限加以規定,實務中部分稅務機關以疑點未核實為由長時限暫緩、暫扣出口企業退稅款,且經營者對何時疑點可以被排除無法預知。此外,因暫緩、暫扣行為從法律屬性上未予以明確,口頭或書面通知暫緩、暫扣出口退稅行為是否可訴、如何救濟亦成為出口企業關注重點。
  • 2020年婚姻無效的救濟手段是什麼?法院如何處理無效婚姻?
    1、行政救濟,登記結婚行為是一種行政確認行為,因登記審查不嚴而造成的無效婚姻,理所當然的應當由登記機關自行糾錯,撤銷錯誤登記。在這種救濟途徑下,行政訴訟應當作為行政自行糾錯的後置程序,即當受害人在行政機關不願意撤銷結婚登記的情況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結婚登記,法院審查相關登記材料的基礎上,可以做出撤銷登記的判決,以達到法律和事實的統一。
  • 「案例解讀監察法」調查發現無違法犯罪的應撤銷案件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案例解讀監察法》系列報導,結合監察法實施以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學法用法實踐,通過「案例事例+分析點評」的方式,以案說法,幫助大家更好地學習領會、貫徹落實監察法。【解讀】監察法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監察機關經調查,對沒有證據證明被調查人存在違法犯罪行為的,應當撤銷案件,並通知被調查人所在單位。該條款是關於監察機關撤銷案件的規定。撤銷案件制度的設置,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律。
  • > 土地證
    土地證可以不辦嗎?  土地證個人可以辦理嗎?  商品房的土地證怎麼辦理?  房改房如何辦理土地證?  土地證的有效使用年限是多少年? ...流程、要求、材料以及費用彙編          如何辦理工業用地的土地證?
  • 第三人撤銷之訴的調解
    而從我國大陸立法來看,此次修法之所以增設第三人撤銷之訴制度,是因「在此前的審議中,有的常委委員提出,對惡意訴訟,除應當適用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給予拘留、罰款或者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外,還應當在民訴法中增加對案外被侵害人的救濟渠道。」[參見陳麗平:《民事訴訟法修改: 增加對案外被侵害人的救濟程序》,《法制日報)》2012 年8月28日,第2版。]
  • 第三人撤銷之訴公報案例7則
    在前述陽江公司訴棟梁公司一案審理結果勢必影響黃光娜重大權益的情況下,黃光娜未舉證證明其在提起本案撤銷之訴前,知悉前述二審判決結果較知曉該案整個訴訟過程的條件有何不同。本案一審法院依據黃光娜股東身份、當時持股比例,及案涉房屋買賣合同籤訂與前案起訴時間的關係,推定黃光娜知曉前案,符合常理和企業一般經營決策慣例。
  • 最高法:普通債權人原則上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並且應當以權利...
    第一,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的主體僅限定於有獨立請求權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要求第三人與申請撤銷的生效裁判內容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係,且普通債權人原則上不能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第二,第三人撤銷之訴的立法目的是對因故未能參加訴訟可能受到生效裁判拘束的第三人提供事後救濟途徑,應當以沒有其他救濟途徑為必要前提。本案中,李某敬作為普通債權人,訴請主要目的是保障其債權的實現。
  • 關於公司設立行為問題的法律救濟方式簡要探究
    一、行政救濟根據公司法第一百九十八條的規定,可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撤銷盛世天和公司登記或吊銷盛世天和營業執照,並進行公司清算。公司設立無效指的是公司設立形式上已經完成,乃至已取得進行營業所需要的所有法律文件,但由於公司設立在條件或程序上存在實質性缺陷,故法律上認定該公司應當撤銷或應認定為無效。當然我國公司法及相關法律法規中並無公司設立無效的規定,而只是在公司法中規定了通過行政行為予以撤銷或吊銷。另外,司法解釋中也通過否認公司法人人格方式進行公司瑕疵設立的救濟。
  • 典型案例解析:經濟糾紛和刑事犯罪如何區分?來看最高院這份判決
    本文作者:王科棟律師本文導讀:公安部最新強調,要高度重視、重點解決刑事手段插手經濟糾紛的執法問題。本文通過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判決,通過一個典型案例,來分析司法實踐中經濟糾紛和刑事犯罪如何區分問題。1、一個典型案例解析:民營企業家涉詐騙罪,再審改判無罪2、最高院:嚴格把握經濟糾紛和刑事犯罪的界限,如何解讀?
  • 張國棟(棟梁)造價設計:商號權如何救濟?
    商號權如何救濟由於我國目前對商號權並未有一部統一的法律進行明確的規定,對商號權的規定散見於各個法律中,對商號權的救濟主要分為幾個方面:一是行政救濟,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作為對商號進行管理的主要部門,在商號權受到侵害時可以尋求行政救濟;二是司法救濟,從侵權責任來看,侵害商號權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主要可以尋求人民法院和仲裁委的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