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為「財說得明白」原創,各平臺轉載均需聯繫「說得明白」,獲得授權
最近這兩年的基金表現真不錯,翻倍基金也不少,在2019年全年度翻倍的基金有,從2019年6月到現在為止,近一年翻倍的基金也有,
既然這些基金走勢這麼好,是不是買入之後就可以期待下一次翻倍呢?
其實一年翻倍,並不是很牛,因為在2015年6月之前,一年三倍的基金也有很多,我們來看看當年那些牛基現在表現怎麼樣?
01,一年三倍基金有哪些
在15年的上半年,我們的股市迎來了一波牛市,但是不管買股票還是買基金,漲百分之二三十根本不是事,在基金當中甚至有不少,在短短的一年裡面,漲幅達到200%以上,也就是說一年前投入了10萬元,一年之後收穫30萬。
其中的很多基金都被財說得明白收藏了下來(不是投資,而是收藏),因為在那之後的幾年裡,不斷的回顧這些基金的走勢,相當於在警醒自己,投資基金不能觀看排行榜。
以下是混合型基金裡漲幅最高的一批基金,從2014年6月16日,到2015年6月15日,漲幅都超過了200%。
以上一共有41隻基金,在短短的一年裡面上漲超過200%。現在的投資者看上面的表,會發現裡面的大部分基金,都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換句話來說,這些基金有不少類似於少年天才,成年之後就已經泯然眾人矣。
我們分別來看看這些基金,當時這麼牛,現在的表現怎麼樣了。
02,最差的基金是哪些?
因為2015年下半年的兩輪股災,以及2016年初的連續兩次熔斷,導致整個股市跌幅都很厲害,在那種情況下,幾乎所有股票都是下跌的,所有的基金也不能夠倖免,所以如果我們對比那一段時間,似乎意義不大。
因此我們排除了那一段時間,只是最近三年,也就是2017年6月截止目前,以上這些基金,後來的表現怎麼樣?
為了方便對比,先告訴大家兩個數據,在2017年6月到2020年的6月,這三年裡面滬深300指數的漲幅是14.25%,在2017年6月之前已經成立的2000多隻混合型基金,在過去這三年裡的平均漲幅41%。
和當年那一批41隻三倍回報的基金中,居然有9隻基金在最近三年裡,累計漲幅不足20%,遠低於平均數。這幾隻基金包括,廣發新動力,富國低碳環保,寶盈資源優勢,廣發行業領先,信誠新興成長,中銀新經濟,誠信量化先鋒,大摩多因子策略,上投摩根阿爾法。
現在的明星基金公司廣發基金,雖然在近一年多以來,由劉格菘帶領之下出現了幾隻短期漲勢非常好的明星基金,但在上面的9隻當中,想不到也佔了兩席之地,廣發新動力最近三年只漲了10.8%,廣發行業領先甚至只漲了4.7%。
這一批三年漲幅不足20%的基金中,表現最差的是富國低碳環保,最近三年居然下跌5.8%,業績不好的同時,投資者也不斷贖回,現在的規模越來越小。
財說得明白還特別提醒大家,其中有一隻信誠新興產業,雖然過去三年只漲了15.9%,但最低一年上漲54%,感覺還可以,但千萬不要因為這樣,就草率的決定投資。因為該基金規模非常小,只有0.13億元的資產規模,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清盤了。
財說得明白還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就是分析這家基金公司,中信保誠基金,旗下的基金大多都規模很小,業績也相對普通。
03,這些基金平均水平以下
最近三年業績介於20%~41%之間的基金一共有12隻。這一批基金這三年來的漲幅低於平均值,但還不算太離譜。
其中的匯添富社會責任,可能知道的投資者比較多。該基金在2015年的牛市裡表現非常優異之後,馬上迎來了2016年下跌27%,在當時的基金裡幾乎倒數。然後在2018年再次下跌36%。雖然最近一年上漲了34%,但是規模已經越來越小,看來投資者已經喪失了耐心。
提到銀河靈活配置,可能很多人會聯想到銀河創新成長。因為最近這一年多銀河創新成長,非常靚麗的業績,吸引了很多投資者。當年的銀河靈活配置,短短一年上漲超過200%,但是該基金一直都是迷你基金,即使當時漲幅這麼好,但是規模也沒有增加太多。尤其最近三年的走勢不太好,現在的規模不足1億元。
還有一隻基金情況有點類似。這兩年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風生水起,但是在2015年時信達澳銀產業升級也很牛。當時短短一年上漲205%。但是最近這三年只漲了20.5%。
不管是在那個時候還是現在該基金的規模都很小。像這種迷你基金,即使在某一個階段,業績非常靚麗,大概率只是運氣。因為資產規模很小,可以投資的股票也很少,剛好碰中了幾隻股票,基金的回報就好。而且投資者還需要留意迷你基金貢獻給基金公司的管理費太少了,往往很難讓基金公司投入更多的資源。
04,難得的常青樹
看完了最近三年漲幅還未達平均的基金,餘下的基金都超過了平均漲幅,一共有20隻。
這並不代表這些基金在最近三年表現很好,僅僅是超過平均水平而已。最近三年淨值翻倍的混合型基金,至少有100隻,所以收益率41%並不算是很好的業績,因此,財說得明白重點看一看最近三年漲幅超過75%的幾隻基金。
在這一批基金裡面,終於出現了好幾隻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基金。近三年漲幅最高的是匯添富消費行業上漲119%。排在第2名的易方達新興成長漲幅108%。易方達科翔也排名前列,漲幅88%。
除了這幾隻僅有的基金,當時短短一年上漲200%以上的40多隻基金,居然大多都在之後的這些年表現不太理想。這足以給投資者提個醒,僅僅從翻倍基金中選擇,往往難以獲得理想的回報。選基金,還是要認真的評測基金的各個因素。
05,小結
以上這些當年的牛基,有其中的不少,在成名之後,就加入了新人經理;而原任的經理可能離職,跳槽,也可能順勢發行新基金。
其中有幾隻基金就是這樣,在2015年上半年就利用這些基金經理的名氣,發行了爆款基金。而原來的基金,也因為漲幅吸引人,規模增加很快。不久之後,原基金換上了新人,成為了練習場,業績越來越差。但對於基金公司來說,反正規模在,管理費照收,還可以順便把原來的明星經理解放出來,發行更多的新基金。
問題是,這套操作方式,在這兩年,似乎有重演的趨勢。
投資基金,沒有10年8年經驗,還真有許多沒見過的新鮮事。但是請記住,沒見過的,不代表不存在。只能希望未來以旁觀者,而非以局中人的身份見證。
財說得明白,帶你看懂財經現象背後的真相。
關注說得明白後,可以更方便看到近期的熱文與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