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同時患上兩種癌 幸運!一次手術切兩個腫瘤

2020-12-12 新華網客戶端

  近來,61歲的王芳(化名)食不下咽,人變得越來越瘦,一檢查,發現食管上長了一個腫瘤,換醫院繼續查,右肺上還有一個腫瘤。這樣的結果,讓一家人陷入恐慌。

  到底怎麼治療這兩個同時存在的腫瘤,成為普外科專家們面臨的一道難題。

  晴天霹靂

  老人食管肺部同時患癌

  最近一段時間,四川人王芳吃東西變得困難,人也越來越消瘦。女兒把她帶到當地醫院,經過胃鏡檢查,發現食管上竟然有一個腫瘤!而且腫瘤已經很大,胃鏡只能勉強通過。取了活檢以後,發現是食管鱗狀細胞癌。

  王芳被女兒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志國接診後,又安排其接受一系列更為詳細的檢查。這一查,發現了更嚴重的問題:王芳不僅是食管上有腫瘤,右肺上還有一個3cm的腫瘤!這樣的結果,讓一家人慌了神:兩個部位被查出腫瘤,是不是意味著已經有了轉移?這一猜測,讓一家人陷入極度的恐慌中。

  「肺部的單發包塊不一定是轉移,也可能是原發性肺癌。」張志國醫生的解釋,讓一家人的心理稍微減少了些壓力。為了明確診斷,普胸外科聯合腫瘤、呼吸、消化、放射等學科專家組成MDT團隊,為王芳進行了多科會診及評估。通過CT引導下肺穿刺活檢,最終證實了普胸外科專家的診斷——右下肺的腫瘤,屬於肺腺癌。也就是說,這是兩個同時發生的不同性質的食管癌和肺癌。

  團隊接力

  一次手術解決兩個腫瘤

  這兩種腫瘤,是普胸外科目前最常見的兩種惡性腫瘤。好在,在評估全身其他器官後,沒有發現有轉移的情況。這意味著兩個腫瘤都有手術切除治療的指徵和機會。

  不過,到底怎麼治療這兩個同時存在的腫瘤,成為普胸外科專家們面對的一道難題。先後分兩次手術的話,不僅會給患者帶去更多痛苦和經濟壓力,還可能會導致其中一個腫瘤得不到及時治療,加重病情;但如果同時手術切除的話,勢必會增加手術的風險係數。針對王芳的特殊情和術前檢查結果,普胸外科又進行了全科大討論,最終制定出詳盡的手術方案和相應的手術預案,認為可以通過三切口手術一次解決這兩個部位的腫瘤,手術分為「上下半場」進行。

  手術的第一步,由普胸外科楊懿醫生帶領肺癌治療團隊完成「右下肺葉切除及系統淋巴結清掃」。 之後,由張志國醫生帶領食管癌治療團隊接棒,處理食管腫瘤問題。「需要把食管從周圍的組織中剝離出來,再把有問題的部分全部切除。」張志國解釋說,為了不影響食管切除後對王芳日後的生活造成影響,醫生團隊把原本位於腹部的胃「借」了一部分出來,將其「裁剪」成管狀,並吻合到喉部殘留的食道位置,「通過這條重建的消化道,患者今後可以繼續通過嘴巴進食。」

  手術雖然複雜,但卻在團隊的精心配合下進展順利,而花費相較於分次手術,費用節約了近一半。經過十天的治療,王芳得以順利出院。

  科/普/延/伸/

  什麼是多原發癌?

  多原發癌:指機體內同時或先後發生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發惡性腫瘤。腹部臟器較為多發,而同時發現肺癌、食管癌的病例極其少見。

  轉移癌:指同一種癌進展,轉移到多個部位。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普胸外科副主任醫師張志國解釋說,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主要區分有賴於病理的支持。隨著治療方法的不斷改進,醫生對多原發癌認識的提高,已有越來越多的多原發癌被發現被治療。

  「假如遭遇這類問題,可以向專業的醫療團隊作尋求幫助,不要過度焦慮。」張志國表示,通過多學科團隊MDT的通力合作,有更具備各種類型疾病的診治,為患者提供精準、優質的醫療及服務。(李詩敏 記者 王拓)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會同時患多種癌嗎?「重複癌」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
    患癌,本身就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了,對人的打擊就已經很大了,可是有的人卻不止一次的患癌。 一個人不幸患了某種癌症,但同時或不久,又患上另外一種甚至多種性質不相同的癌症,醫學上稱為「重複癌」或「多原發性惡性腫瘤」。一個人會同時患多種癌嗎?
  • 杭州男子聲音嘶啞,一查竟同時患上兩種癌!其中一種像「白骨精」
    年近70的鄭先生這回算是不幸中有幸折騰了3個月的毛病終於確診了而結果則讓他大吃一驚男子咽喉不適去醫院一查竟發現同時患上兩種癌3個月前,鄭先生出現聲音嘶啞、咽喉不適,附近醫院CT檢查顯示聲帶、室帶增厚,高度懷疑喉癌,但住院手術活檢結果僅是輕中度異型增生。
  • 大伯先後患4種癌 堅強熬過10多年 這次差點放棄……
    母親、哥哥因食管癌、胰腺癌去世,自己又先後遭遇了食管癌、下咽癌、舌根癌,14年來,手術一場接著一場,還經歷了40次化療放療,他都咬著牙挺了過來。本以為絕處逢生,今後可以和老伴一起種種地、養養雞,含飴弄孫,沒想到,口底癌又找上了他……如果講話不清,那活著有什麼意思?
  • 過量飲用烈性酒,常吃醃食、燙食人群 要特別注意上消化道腫瘤
    商報訊(記者 馮雙 通訊員 陳曉華 蔣一娜)「感謝譚卓主任,不僅幫我切除了口腔內的腫瘤,還保住了舌頭,說話也沒受到影響。」最近,來自湖州年過六旬的沈大伯(化名)順利地從浙江省人民醫院出院。 沈大伯是一個極其不幸卻又十分堅強的漢子,先後遭遇了食管癌、下咽癌、舌根癌,14年來,手術一場接著一場,還經歷了40次化療放療,他都咬著牙挺了過來。
  • 男子先後患4種癌,家人也因癌症去世 !堅強熬過10多年,這次差點放棄
    日子一天天過去,沈大伯感覺舌底腫物正在慢慢變大,吃飯也會感覺不適,下頜區有時候會脹痛麻木,想著自己之前患過舌根癌,會不會復發轉移了,他心理一陣緊張。 滿地翻黃銀杏葉時,他再次走進縣城醫院,卻被主治醫生告知可能患了口腔癌,需要切除部分舌頭,醫生建議他儘快到上一級醫院手術治療。 沒了舌頭,話都講不清楚了,吃飯也會有困難,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 浙江男子先後患4種癌,家人也因癌症去世!堅強熬過10多年,這次差點...
    母親、哥哥因食管癌、胰腺癌去世,自己又先後遭遇了食管癌、下咽癌、舌根癌,14年來,手術一場接著一場,還經歷了40次化療放療,他都咬著牙挺了過來。本以為絕處逢生,今後可以和老伴一起種種地、養養雞,含飴弄孫,沒想到,口底癌又找上了他…… 如果講話不清,那活著有什麼意思?
  • 浙江男子先後患4種癌,家人也因癌症去世 !堅強熬過10多年,這次差點...
    日子一天天過去,沈大伯感覺舌底腫物正在慢慢變大,吃飯也會感覺不適,下頜區有時候會脹痛麻木,想著自己之前患過舌根癌,會不會復發轉移了,他心理一陣緊張。 滿地翻黃銀杏葉時,他再次走進縣城醫院,卻被主治醫生告知可能患了口腔癌,需要切除部分舌頭,醫生建議他儘快到上一級醫院手術治療。 沒了舌頭,話都講不清楚了,吃飯也會有困難,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 一年體內先後查出兩種癌,為何癌魔偏偏盯上她
    劉女士躺在浙江省中醫院盆腔腫瘤中心病床上,始終想不明白為何自己會連連被「癌魔」盯上。所幸,經進一步檢查確定,這兩種癌都為原發癌,預後不至於像轉移癌那麼糟糕,她至少還有手術治療的機會。先後出現兩種原發癌,臨床上稱為「雙原發癌」。
  • 兩個關於肺癌的名詞,差一個字,治療結果可能相差很大,怎麼理解
    在網絡平臺上,一個叫小英的女性向我諮詢:10年前有乳腺癌病史,手術很成功,今年體檢發現1cm肺結節,在本地做了手術,醫生說是肺原位癌,並且還說這是肺原發癌,這些名詞把我整懵了,肺原位癌和原發癌到底有什麼區別?
  • 菏澤26歲男子患牙齦癌 保持樂觀心態抗病魔
    ,六年前,他患上了牙齦癌。  患癌六年 堅持慰問貧困戶  李振是在2009年患的牙齦癌,當時已結婚,並育有一女。  談及患病起因,李振說是由於不小心把嘴的右下頜部位咬破了,後來經常刺激,造成了惡性循環,當時診斷是炎性包塊,並且做了手術,後來又復發了,經檢查被診斷為牙齦癌。  「我曾是一名專職司機,脾氣不是很好,人也很要強,現在脾氣已平和很多。」
  • 查出腫瘤,為何要做手術?提醒:手術或是根治腫瘤的「救命稻草」
    身體患上腫瘤之後應該通過合理的治療進行改善,而在治療之前應該先明確腫瘤的性質。腫瘤可以分為良性腫瘤跟惡性腫瘤兩種類型,良性腫瘤通過長時間的觀察沒有明顯的變化,則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的方式進行改善。如果患者患上的是體積較大的良性腫瘤,對周圍組織有影響,可以通過手術的方式切除以絕後患。惡性腫瘤的發展速度快,帶來的影響明顯,可以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採取治療措施,而手術治療也是常用到的方法。手術對於腫瘤的治療具體有哪些意義呢?
  • 子宮頸癌的治療原則及治療手段
    這種情況下,大約有2/3的人,病變會自動消失,僅1/3 的患者,其病變會變成中度上皮內瘤變,需要將宮頸的這部分切除,即所謂的宮頸錐形切除。切除之後,大約有8周時間不能同房。等疤痕長好之後,該幹嘛就幹嘛,對身體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沒有懷孕的可以懷孕,沒有結婚的可以馬上結婚。當然,每年一次的複查還是要的。重度宮頸上皮內瘤與原位癌在顯微鏡下難以鑑別。
  • 一個人同時患上三種不同癌症,醫生的這些忠告牢記
    到當地醫院做了個胃鏡檢查,醫生發現原來是老鄭的食管上長了個腫瘤,而且病理證實為惡性腫瘤。為求進一步手術治療,3月30日,老鄭來到鄞州二院胸心外科尋求幫助。讓醫生意外的是,術前的常規胸部CT檢查結果提示,老鄭的右肺上也長了一個直徑5釐米多的腫塊。經過纖維支氣管鏡進一步檢查,確診為原發性肺癌。更出人意料的是,在隨後的全身PET-CT檢查中,醫生發現老鄭的腸子似乎也有異常。
  • 治癌27年,腫瘤專家患上胰腺癌晚期,從確診到死亡僅15個月
    胰腺癌,癌中之王,來勢洶洶,患者的生存期很短,是唯一一種發病率:死亡率接近1∶1的癌症。 談及患上胰腺癌的感受,外人難以想像有多麼痛苦。
  • 抽菸喝酒嚼檳榔 大叔患上牙齦癌換了半張臉
    抽菸喝酒嚼檳榔,大叔換了半張臉  47歲男子喝酒抽菸時,一次能嚼一兩包檳榔,一天下來要嚼五六包;患上牙齦癌接受手術  [名詞解釋]  牙齦癌是一種常見的口腔癌,一般下頜牙齦癌較上頜牙齦癌多見,好發於50-70歲,常發生於後牙區。其病因目前還不十分明確,但長期慢性刺激是一個重要因素。如喜歡吃過熱或辛辣食物,大量吸菸、飲酒,殘留在口腔內的殘根、殘冠,不合適的假牙、牙託的慢性刺激等。
  • 雙腎同時發現腎癌,能否一起手術切癌保腎?
    根據國外的研究結果,對比同期手術和分期手術的雙腎癌病例,雙側腎癌患者進行同期雙側腫瘤切除是安全可行的,與分期手術可以獲得同等的預後。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杜鵬在全面權衡了李大爺的具體情況及各種手術方案的利弊後,決定為李大爺實施雙側腎同期切除腫瘤、同時保腎的難度極高的手術。
  • 70歲大伯聲音嘶啞,竟然患了兩種癌,醫生稱這種癌似「白骨精」,浙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宋黎勝 記者 吳朝香年近70歲的鄭先生,不幸中有幸,折騰了3個月的毛病終於確診了。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蘇立眾主任醫師感嘆道,「這種癌真是變化多端,頗費了些周折」。這個癌隱藏很深,確診過程一波三折3個月前,鄭先生出現聲音嘶啞、咽喉不適,附近醫院CT檢查顯示聲帶、室帶增厚,高度懷疑喉癌,但住院手術活檢結果僅是輕中度異型增生。醫生因患者嗜好菸酒30多年,還是懷疑喉惡性腫瘤,就推薦病人到以雷射微創治療早期喉癌見長的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蘇立眾主任這裡診治,因為用雷射可以精準切除並活檢。
  • ...年過六旬得過食管癌下咽癌舌根癌,現在又查出口底癌……是什麼...
    「感謝譚卓主任,不僅幫我切除了口腔內的腫瘤,還保住了舌頭,說話也沒受到影響。」最近,來自湖州年過六旬的沈大伯(化名)順利地從浙江省人民醫院出院。來自浙北山區的沈大伯,是一位極其不幸卻又十分堅強的漢子。母親、哥哥因食管癌、胰腺癌去世,自己又先後遭遇了食管癌、下咽癌、舌根癌,14年來,手術一場接著一場,還經歷了40次化療放療,他都咬著牙挺了過來。本以為絕處逢生,今後可以和老伴一起種種地、養養雞,含飴弄孫,沒想到,口底癌又找上了他……講話不清、吃飯困難,那活著有什麼意思?
  • 還是先切肺?專家大膽創新微創手術解決棘手難題
    用微創的方法,一次手術解決兩個疾病,這在江蘇也是首屈一指,加上微創手術創傷小、恢復快,術後第二天患者就能下床,一周後康復出院。張奶奶的故事得從4個月前說起,她在一次夜間休息時,無明顯誘因下突發胸痛,持續半小時後自行緩解。之後反覆發作,尤其是近一周,胸痛明顯加重。於是,老人在家人陪同下,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血管內科就診。
  • 高考706分,海中一學生不幸患顱咽管腫瘤 正在廣州等待手術
    一周前,吳坤鍵不幸查出患顱咽管腫瘤,這是他上大學必須跨過的坎,如今他的治療費用又成了這個家庭的難題。高考後,海中學子不幸查出患顱咽管腫瘤在廣州等待手術的吳坤鍵。醫生說,吳坤鍵存在鞍區囊實性佔位顱咽管瘤可能性大,必要時須手術治療,建議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得知這一情況,猶如晴天霹靂,沒想到孩子年紀輕輕會患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