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紅樹林來了一隻鴨子,竟是罕見近危鳥類!

2020-12-24 騰訊網

據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消息,在12月1日的鳥類普查中,福田紅樹林保護區觀鳥船觀測到西邊遠處的紅樹林邊沿有一群鴨類漂浮在水面上,它們在低潮時已經吃飽喝足,大多在埋頭休息。經過仔細觀察,在這些鴨類中,大部分是赤頸鴨和針尾鴨,還有一隻鴨類與眾不同,在陽光的照射下,頭部散發出碧綠的光芒。

羅紋鴨(雄性,圖中綠色頭) 拍攝:張高峰 戎燦中

原來這是一隻雄性羅紋鴨。雄性的羅紋鴨很好識別,頭部亮綠色比較顯眼,與其他鴨類明顯不同,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列為近危鳥類。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它們難得一見,上一次觀測到是在2018年3月。從2005年至今,在保護區只有10多次觀測記錄,單次最大數量為5隻。根據香港的文獻數據,在上個世紀80年代,羅紋鴨在深圳灣比較常見,最高記錄有400多隻,但現在羅紋鴨為不常見冬候鳥,最多也只有幾隻。

一個地方鳥類數量的變化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增加或減少都不能直接反映出棲息環境的變化。一些地方鳥類的增多可能是由於周邊生境被破壞而聚集,一些鳥類的減少可能是這些鳥類選擇更北的越冬地。

赤頸鴨等在水面休息 拍攝:吉祥

近些年來,深圳灣羅紋鴨、骨頂雞的數量在減少。但從它們的棲息環境上看,深圳灣變化不是很大,和它們棲息習性相近的其他鴨類,如赤頸鴨、琵嘴鴨等都沒有出現這樣急劇的變化,可能是這些鳥類由於氣候、種群總數等的變化,而沒有較大的種群來深圳灣越冬,只有一些零星的個體跟隨其他鴨類而來。

黑臉琵鷺等在基圍魚塘覓食 拍攝:柳柳

成群的黑翅長腳鷸 拍攝:柳柳

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不斷加大鳥類保護力度,明顯改善鳥類棲息環境。今年以來,福田紅樹林記錄到不少罕見鳥類的身影,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珍稀水禽黃嘴白鷺,以及羅紋鴨等。很多候鳥對棲息地環境條件要求很高,如覓食水域要食物豐富,水質清澈。這些「稀客」的現身,說明福田紅樹林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喜歡上了這裡。

【新聞+】羅紋鴨基本情況

別稱:葭鳧、鐮刀鴨、扁頭鴨、早鴨、三鴨、鐮刀毛鴨

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鳥綱、雁形目、鴨科、鴨屬、羅紋鴨

形態特徵:羅紋鴨雄鳥繁殖羽頭頂暗慄色,頭和頸的兩側以及後頸冠羽銅綠色,並具紫銅色光澤。前額基處有一塊白斑;眼後下緣有一新月形小白斑。上背和兩脅灰白色,滿布暗褐色波狀細紋;下背和腰暗褐色;尾上覆羽黑色,但居中較短的為灰白色;尾短,褐灰色;兩肩內側灰白色,具細窄暗褐色橫斑;外側肩羽亦為灰白色,具黃白色羽緣,最外側肩羽外翈具絨黑色端斑或近端斑。

生活習性:通常3月初至3月中旬開始從越冬地往北遷徙,3月末4月初到達我國河北東北部和東北地區,大量在4月中下旬,其中少部分留在當地繁殖,大部分繼續往北遷徙。遷徙時常呈幾隻至10多隻的小群。秋季於9月中旬至10月末南遷,少數遲至11月初。

繁殖特點:羅紋鴨在冬季越冬地時即已形成對,通常成對或以對為單位形成小群到達繁殖地,繁殖期5-7月。

保護級別:羅紋鴨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近危(NT)。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來源|晶報APP綜合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

相關焦點

  • 又一近危鳥類羅紋鴨現身深圳福田紅樹林
    12月7日,記者從廣東省內伶仃福田自然保護區獲悉,在近日的鳥類普查中,一隻「候鳥稀客」——雄性羅紋鴨現身福田紅樹林保護區,上一次深圳觀測到這種候鳥還是在2018年3月。▲一隻雄性羅紋鴨現身福田紅樹林。福田紅樹林保護區供圖。
  • 中國最珍貴鷺鳥現身深圳紅樹林保護區
    據深圳市觀鳥協會常務副會長田穗興介紹,他於今年4月27日、4月28日和5月7日,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魚塘多次拍攝到黃嘴白鷺的美麗姿態。當時,它在淺水中歡快輕鬆地不斷追逐獵物。由於其嘴和腳趾都是黃色的,很容易和其他鷺科鳥類區分開來。 巧的是,2018年5月5日,也是田穗興在福田紅樹林保護區鳳塘河口和魚塘記錄到黃嘴白鷺。
  • 推薦一遛娃好去處——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個遛娃好去處——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值得一說的是,生態公園與紅樹林公園還是有區別的,紅樹林是海濱公園,紅樹林生態公園就是一個公園,它勝在環境優美靜謐,而且去的人相對較少,適合附近的寶媽帶孩子去玩。
  • 深圳福田紅樹林入選國家重要溼地名錄
    記者從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期發布了《2020年國家重要溼地名錄》,共有29處自然保護地入選,更令深圳人高興的是,深圳福田紅樹林入列名錄。▲福田紅樹林。深圳晚報記者寧傑文 攝國家重要溼地是指符合國家重要溼地確定指標,溼地生態功能和效益具有國家重要意義,按規定進行保護管理的特定區域。此次入選的福田紅樹林國家重要溼地位於深圳灣東北部,沿海岸線長約9公裡,總面積367.6公頃,其中溼地面積352.7公頃,與香港米埔紅樹林溼地一水相隔,共同組成了深圳灣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
  • 深圳紅樹林魚肥鳥兒多!每年有近百種約10萬隻候鳥在此越冬
    昨日下午,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管理司指導下,由保爾森基金會、老牛基金會、紅樹林基金會(MCF)主辦的 " 中國紅樹林保護及恢復戰略研究項目成果媒體發布會 " 在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舉行,該活動也得到了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支持。
  • 忠縣發現罕見紅嘴巨鷗 刷新重慶鳥類相關紀錄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6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毛世洲 通訊員 陳淑華 張喬勇)今(16)日,筆者從忠縣了解到,該縣發現罕見紅嘴巨鷗,在市內尚屬首次發現,刷新了重慶鳥類相關紀錄。就在前不久,重慶市忠縣鳥類保護考察組一行人在乘船環繞皇華島考察時,拍攝到一隻體型較大的鷗類鳥。
  • 時隔10年水獺「重現」深圳,「打卡」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通訊員 楊凱婷發亮的皮毛、圓圓的眼睛……憨態可掬的水獺日前趁著夜色「打卡」市中心區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這是繼2010年國際自然觀察網站iNaturalist在深圳記錄了水獺影像後,時隔10年後「重現」。
  • 世界極危珍稀鳥種勺嘴鷸又來海南島做客
    南國都市報4月4日訊 (記者 胡誠勇)還記得3年前南國都市報曾刊發過《他發現一隻鳥,引起聯合國關注》這篇報導嗎?最近,這篇報導的主人翁羅理想再次記錄到「極危物種」勺嘴鷸一隻,這一次是在位於儋州的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附近的銀灘。據悉,這是海南第5次記錄到勺嘴鷸,其中3次是由羅理想一個人記錄的。
  • 貓咪抓回一隻鴨子在走廊,貓奴以為鴨子死了,結果竟是一場驚魂記
    英國倫敦有名飼主養了一隻名叫拖鞋(Slipper)的賓士貓,平常會讓它到庭院散步放風。某天早晨飼主和老婆發現,這小子竟然將一隻鴨子從貓門的縫隙抓進來!正當老公要拿毯子移動「屍體」,鴨子卻突然起飛衝進主臥室,嚇得他們放聲尖叫,最後在一陣努力下終於將鴨子野放。
  • 深圳八大溼地公園之一:福田紅樹林溼地公園
    有這麼一段話說的挺好的:「每個城市都有太多的相似,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燈紅酒綠,人與人擦肩而過,車與車並肩行駛,每個城市又有太多的不同,放慢腳步,迎著縷縷海風,沿途的高樓擁簇在一脈相承的翠綠中,懂這座城的人都知道,深圳其實特別美,美的讓人不願離開」。特別贊成最後一句話:深圳其實特別美,美的讓人不願離開。如果將來有機會再去南方,還是會優先考慮去深圳。
  • 深圳八景之一,網紅打卡地:深圳灣公司(紅樹林)
    深圳紅樹林位於深圳灣畔,是我國位於市區、面積最小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這裡也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在此可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紅樹林是深圳人休閒遊玩常去的地方,慢跑、騎行或者草地上野餐、躺一躺,到了周末,更是熱鬧非凡。與香港隔海相望,到了深圳如果沒時間去香港,倒是可以去紅樹林遠眺一下香港。不過海水不太乾淨。我在深圳上班的時候常去紅樹林騎行。
  • 深圳紅樹林生態公園科普展館開館啦!門票免費!暑期首選!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科普展館地處環境優美的福田區紅樹林生態公園,經過近兩年的精心打造,用數字多媒體藝術展示手段 ,以紅樹林溼地、鳥類家園以及沙嘴村口述史為主題的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科普展館,讓人們深入了解身邊的溼地。
  • 中國自然保護國際論壇上,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因為這些獲點讚
    在在論壇開幕式上,深圳市委常委、深圳市政府黨組成員楊洪也公布了深圳的自然保護地清單,「目前,深圳擁有各類自然保護地共25個,其中,自然保護區4個,森林公園9個,溼地公園10個,風景名勝區1個,地質公園1個,總面積約494.37平方公裡,佔全市面積近1/4。
  • 溼地公園成「美麗深圳」新名片
    10萬餘只候鳥在深平安越冬清晨,迎著朝陽,深圳市觀鳥協會副秘書長張高峰和團隊沿著深圳灣畔的岸線,開始新一期鳥類調查。「每年都有10萬餘只候鳥來深圳越冬,截至目前,深圳灣海域還有約2000隻候鳥,主要是從澳大利亞返程歇腳的鷺鷗類、鴴鷸類。而正是應驗了『春江水暖鴨先知』,雁鴨類候鳥最早開啟北歸遷徙,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在深圳的越冬之旅。」
  •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助力深圳自然教育事業發展 致力打造深圳生態...
    昆蟲進行交配需要「獻禮」……11月24日,深圳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科普展館舉行了一場昆蟲知識講座。講座結束後,參與市民仍與授課老師互動不斷。為市民帶來新鮮、有趣、專業的生態科普硬貨張小姐從事園林設計相關工作,當天到場聽課,一方面想通過講座親近自然,了解動植物的習性和構造;另一方面也希望在閒餘時間為自然獻一份力。
  • 深圳紅樹林海濱公園
    從停車場附近的小道穿行,很快發現了深圳紅樹林海濱公園入口的指示牌。要到達海濱的綠道,需穿行一片綠化得很好的地帶,小道裡非常寧靜。深圳是一個車水馬龍的地方,無處不熙熙攘攘,深圳灣一帶同樣繁華旖旎,這裡離它只有咫尺之遠,卻一片恬靜。
  • 溼地公園成"美麗深圳"新名片 每年10萬餘只候鳥在深越冬
    10萬餘只候鳥在深平安越冬清晨,迎著朝陽,深圳市觀鳥協會副秘書長張高峰和團隊沿著深圳灣畔的岸線,開始新一期鳥類調查。「每年都有10萬餘只候鳥來深圳越冬,截至目前,深圳灣海域還有約2000隻候鳥,主要是從澳大利亞返程歇腳的鷺鷗類、鴴鷸類。
  • 保護紅樹林溼地 建美麗生態湛江
    這裡是各種候鳥的「天堂」,每年有逾萬隻、近 一會兒,海面上空飛來30來只白腰杓鷸,50多隻小白鷺,隨後,青腳鷸 勺嘴鷸是世界上最為罕見的候鳥之一,全球數量僅剩300~400隻,其全球的種群總數比大熊貓種群總數還要少,為此,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將其評定為極危
  •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獲評「國家生態環境科普基地」
    生態環境科普的國家版圖上,有了深圳元素!  地處深圳中心的福田區擁有著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2016年便被環保部授予「國家生態區」稱號,成為全國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心城區。深圳市首批13個自然教育中心,其中6個位於福田區。連年來,別來已久的珍稀物種在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的相繼出現,更是福田生態環境優良的最佳展現。
  • 這才是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你確定你真的去過?
    在深圳如果說到紅樹林公園相信是無人不知的紅樹林公園一度是遊客來深圳旅遊的必去之地也是深圳最具特色的公園之一而對於大部分遊客來說可能印象中的紅樹林公園就是指福田與南山交界處的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這裡是深圳灣公園的一部分與深圳灣綠道相連近可觀候鳥夕陽下飛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