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役」34年後 中央門立交橋今夜起大修

2020-12-13 南報網

2020-06-05 07:14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我省首座城市立交服役34年後「療傷」

中央門立交橋今夜起大修

今夜,我省第一座城市立交橋——中央門立交橋將進行部分圍擋,開啟大修之旅。1986年通車時轟動全城的中央門立交,不僅有效緩解了當時的交通擁堵狀況,更成就了後來的中央門商圈。34年來,中央門立交橋見證了城市的發展變遷,也給無數南京人的人生留下了難忘的印記。這個城市的「功臣」,經過分階段「療傷」後,明年將健康上線,繼續服務於城市交通。

華東第一立交中央門立交橋。 南報融媒體記者 馮芃攝

維修篇

體檢

為何選擇現在大修?

橋梁已有千條裂縫,結構安全受到威脅

中央門立交作為城市交通要道,是市民由主城前往北部地區的重要通道。眼下,城北地區的各項交通工程正在加速推進,為何中央門立交橋偏偏選在此時「湊熱鬧」?

「城市橋梁每兩三年就要進行一次『體檢』,2015年中央門立交進行『體檢』時已經發現了多處病害,2019年4月,我們對立交橋又進行了新一輪『體檢』,發現此前的病害正在加速發展並嚴重化,橋梁的安全風險受到了挑戰。」中央門立交維修工程項目負責人龍小平介紹,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中央門立交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經過30多年的高負荷使用,當下正進入病害暴發期,不僅有千條裂縫,而且裂縫也造成了橋體內部鋼筋的鏽蝕,其中包括結構主筋,這不僅影響橋梁使用的耐久性,也讓橋梁的結構安全性受到了威脅。另外,橋梁的護欄防撞等級也不符合現行規範要求。為此,去年6月,中央門立交橋「體檢報告」出爐後,相關部門確定儘快啟動維修。經過立項、審批等一系列工序後,本月起正式進入維修階段。

會診

為何不乾脆拆除重建?

改隧道沒空間,維修後可滿足正常需求

按照現行規範,橋梁設計使用壽命一般在50年左右。已經服役30多年的中央門立交未來使用年限已經很有限,為什麼不乾脆拆了重建?

據悉,重建一座橋的投資要遠遠大於維修,拆除之後,如果改建隧道,會因路幅有限、兩邊建築物限定而沒有地下空間。而且進行大面積拆除,資金壓力也非常大。另外,中央門立交作為交通要道,拆除重建面臨交通組織的巨大壓力。

「更重要的是,從結構安全角度考量,進行科學維修後可以滿足正常需求。」龍小平告訴記者,因此,「拆除重建」這個方案一開始就沒列入考慮範圍。

療傷

怎麼修?

橋面、護欄全部換新,橋墩修補

據了解,中央門立交維修並不會改變原有設計,立交橋上部結構還將維持原有「汽—20」的荷載設計標準,設計標準參照現行規範執行。

龍小平介紹,中央門立交原有橋梁的上部結構有多種形式,包括空心梁板、整體現澆、預應力梁板,此次維修將對所有空心梁板(即橋面)進行更換,滿足現行規範要求。「現有的空心梁板裂縫很多,其間的主筋、箍筋有嚴重鏽蝕現象,如果僅僅對裂縫進行封閉,解決不了鏽蝕帶來的安全風險。」龍小平說,經過專業單位檢測,橋梁下部結構(即橋墩)仍滿足設計要求,承載力不受影響,維修過程中會對混凝土剝落處進行修補。另外,橋梁的所有護欄將按照現行防撞等級全部更換。

療程

多久能修好?

初定一年左右,具體要看後續情況

根據目前方案,大修工程分「三步走」。第一階段從立交橋西半邊「入手」。整個工程工期預計一年左右。

不過記者了解到,因地鐵九號線、建寧路過江通道、惠民大道高架拆除等多項工程施工影響,城北地區交通變得越來越複雜和困難,第二、三階段的維修能否按計劃進行,還需根據城北地區交通組織需求進行不斷調整。

交通組織篇

維修期間開車怎麼走?

中央門往建寧路左轉須繞行黑龍江路

中央門立交橋地處咽喉要道,目前每小時交通流量約7000車次。「牽一髮動全身」,啟動大修對交通組織是一次嚴峻考驗。為此,有關部門經過反覆研究,制定了交通分流方案。

今晚10點後,立交橋西側二層的上下橋匝道、北側上下橋匝道將封閉,這意味著二層環形橋與建寧路、中央北路的交通將臨時中斷。根據交通組織方案,中央路往建寧路方向即南向西左轉車輛,可提前在中央路、四川路路口或中央路、黑龍江路路口左轉,再右轉進入金貿大街至建寧路通行。東西向通行車輛可在三層高架雙向通行。

記者在現場看到,目前,中央門立交北落地點正在進行中央北路擴涵改造工程,禁止機動車通行。因此,維修第一階段施工的節點將儘量對接擴涵改造工程開放交通的節點,即今年9月初完工。之後開始第二階段的維修施工,即對三層高架和二層南側匝道的施工,工期約6個月。第三階段是二層東側上下匝道、環島和南北地面道路施工,初步計劃施工時間為明年3—5月。二、三階段的交通組織將在工程啟動後,通過媒體提前向社會公布。 

專家觀點

大修不會提升通行能力

解決擁堵要靠公共運輸

「中央門地區是改革開放初期最先感受到經濟飛速發展帶來車流量變化的地方。當時道路交通不堪重負,才有了中央門立交的建設。」南京市城市與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楊濤教授告訴記者,中央門立交34年來滿負荷運轉,是該歇一歇,加固維修了。

中央門立交所在位置原為環形交叉口,東西向為建寧路、龍蟠路,南北向為中央路、中央北路。其中,東西向是依託長江大橋承接南北跨境交通的要道,南北向又處在新街口、鼓樓、鐵北這條中軸線上。雖然不是全互通立交,但是三層立交實現了區域交通與城市交通的分離、快速交通與慢行交通的分離,相對於過去,通行能力提高了2至3倍,在5—10年內有效改善了交通。

交通的便利,也產生了聚集效應。中央門地區因為立交橋的交通便利條件,匯聚了大批商業體和居住區,很快成為當時南京除了新街口、山西路以外的第三商圈。但這種聚集,又給中央門帶來了更大的車流量,使該地區一度成為南京最堵的區域之一。在後續的城市規劃建設中,南京通過幾座跨江大橋的建設,將過境交通利用高速公路快速分流,城市內則構建「井」字三環、軸向放射的快速路網,讓中央門立交逐漸變成普通的道路節點。

楊濤表示,中央門立交為南京的交通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也要看到,立交橋的大修不會改變原有布局,通行能力沒有提升。周邊地區的條件,也不宜做大的體系性變動。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周邊道路的擴建,容量有限的立交橋將再度面臨車流考驗。

作為長期研究城市交通的專家,楊濤認為,解決交通問題沒有休止符,除了繼續研究路網完善問題,更多的還是要依靠軌道交通、公交車等,將市民出行引導到公共運輸上去解決。

回憶篇

與立交橋相伴19年——

它已成為南京人心中的「符號」

1987年春節,12歲的陳炯與姐姐到中央門坐車去泰興過年,第一次看到剛落成不久的中央門立交橋。高大的輪廓,璀璨的燈光,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8年後,20歲的她進入中央門長途客運站工作,從此與立交橋相伴整整19年。

那時她家住城東,每天凌晨4點20分就要騎車出發去上班。上世紀90年代,南京城裡的車還不是很多,但清晨的中央門立交上已經一派忙碌了。陳炯說,中央門立交是城市的交通咽喉,又在長江大橋一線,是各類過境車輛必經之路,可想而知,這裡的道路和車站多繁忙。

那時的立交橋下儼然一個小市場,聚集著各種小飯店和雜貨鋪。後來店鋪拆除後,橋下又成為旅客們候車休閒的空間。再多走幾步路,人們還可以逛逛南京第一個帶自動扶梯的商場——南京商廈,逛逛金橋市場,看看琳琅滿目的小商品。「印象中,每天都有拖著大包小包的旅客,他們從金橋、玉橋批發商品拿回去賣。」陳炯說。

隨著滬寧高速建成,車站發車頻次越來越多,節假日尤其是春運,中央門一帶可以用人山車海形容。作為當年華東地區最大的客運站,中央門長途客運站內已容不下候車的旅客,站前廣場也開闢成臨時上下車區。即便如此,廣場上也擠滿了人,隊伍甚至排到了中央門立交橋下。所有工作人員全部停休加班,手持車牌號引導乘客上車。因為橋上橋下車太多,班車進出站都成問題。中央門的擁堵,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塊心病。

2014年,中央門長途汽車站正式搬遷至南京站北廣場東側,陳炯和同事們留下了最後的合影。她記得不少人的眼眶中含著熱淚,那是一種不舍。「偶爾經過立交橋和客運站,已經沒有了過去的擁堵和喧囂。」陳炯說,南京的交通已經四通八達,高鐵、地鐵、私家車……出行的選擇越來越多。老車站完成了歷史使命,老橋也不再承擔跨境交通功能,「但中央門立交已經成了南京人心中的一個符號,為我們留下了那個時代難忘的回憶。」

回憶商圈榮光——

這裡有南京最多的「橋」

「這裡匯聚了中央門立交橋、金橋、銀橋、玉橋,然後你會發現,建寧路竟然匯聚了這麼多『橋』!」昨天,建寧路街道政協工委主任胡文軍翻閱著他們牽頭主編的《南京建寧路》,這本書介紹了建寧路的歷史和現在。而這一切都要從上世紀80年代交通的巨變開始。

胡文軍回憶說,建寧路原先只是鐵路邊的小路,南京長江大橋通車後進行了初步拓建。1984年,為解決長江大橋至南京火車站的交通堵塞問題,建寧路再次擴建。1986年底,中央門立交橋建成通車,建寧路沿線也開啟了輝煌時刻。

一位在建寧路街道擔任過4年領導工作的老同志回憶說,當時他主抓街道經濟、社區經濟,立交橋下匯聚了眾多商業網點,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旅客。上世紀80年代,一個居委會開的店面年收入就達30萬元。此後,原下關區提出打開倉庫辦市場的理念,沿路的一些倉庫變成了批發大市場。金橋、銀橋、玉橋等相繼誕生,其中3公裡範圍內就有金橋3個市場。2003年至2006年,原下關區提出新戰略,打造建寧路市場一條街,形成第三商圈。「沒有道路拓寬和中央門立交的建設,就不可能搞市場,就沒有南京第三商圈的商業集群。」這位老同志說。  

南報融媒體記者 何鋼 顧小萍

相關焦點

  • 永和門立交橋「服役」24年後走進歷史
    沒拆除前的永和門立交橋服役了24年,前後進行過4次維修改造的永和門立交橋,為了便於南昌地鐵2號線的施工,已經拆除了。1980年11月,南昌第一座立交橋青山路立交橋開建,從此拉開了立交橋建設的序幕。該橋建於1992年,至今已「服役」24年,其上部構造為13跨鋼筋混凝土連續箱梁結構,下部構造為鋼筋混凝土單柱式橋墩和雙柱式橋臺。大橋全長503.47米,建築面積6180平米,橋面寬14.8米,為雙向4車道。
  • 國產航母服役後遼寧艦可能大修,雙航母時代海軍如何「排班」?
    2個月前,中國海軍新年開訓後,遼寧艦就南下穿越海峽,赴南海進行過訓練。梳理一下去年以來關於遼寧艦的公開報導,會發現自去年7月以後,遼寧艦曾有兩次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較長時間,時長均為3個月左右。這在航空母艦的服役期中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普遍的規律是,一艘航母1年大約只能保證有1/3的出海時間。
  • 哈爾濱市34座立交橋、天橋拍賣廣告位
    昨天,哈爾濱市中心城區的34座立交橋、天橋廣告位在哈市產權交易中心網上競價拍賣。競價拍賣將分為兩個階段,昨起至23日9時自由報價,23日9時起限時報價。   此次公開轉讓34處橋體廣告的轉讓期為3年,市城管局已委託哈爾濱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在其網站發布公開轉讓公告(網址:http://www.hljcq.org.cn/page/xmpdzy.asp?ID=1256)。此次公開轉讓使用北京金馬甲網絡平臺,採取網絡競價的方式,有意向的企業可通過網絡平臺,按照交易中心規定隨時調整報價。
  • 荷蘭F-35A剛服役5分鐘就洗壞了,發動機受損面臨大修
    荷蘭F-35A剛服役5分鐘就洗壞了,發動機受損面臨大修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肉疼!荷蘭F-35A剛服役5分鐘就洗壞了,發動機受損面臨大修!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美國通用電氣誇下海口,B-52換發後至少能服役到2097年
    也就是說,換裝了CF34-10的B-52H至少能一直服役到2097年,並且在此期間始終無需拆下發動機進行維護。 2097年是個什麼概念呢? GE的預言如果能夠實現的話,屆時距離B-52原型機在1952年的首飛已經過去了145年,美國空軍現役75架B-52H中最年輕的是61-0040,於1962年10月出廠,屆時該機也將持續服役135年。
  • 中國發布丨北京西直門外大街輔路大修工程竣工 雙向增設非機動車道
    中國網11月19日訊(記者 張豔玲) 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7月22日開工建設的北京西直門外大街輔路道路大修工程11月19日通過竣工驗收並交付使用。該工程在北展東馬路-白石新橋段約1.7公裡範圍內南北雙向增設非機動車道,結束了西外大街無非機動車道歷史。
  • 濟南的這些立交橋,燈亮起的時候,比許幻山的煙花美100倍!
    濟南的這些立交橋,燈亮起的時候,比許幻山的煙花美100倍! 八一立交橋從誕生之日起 一直方便著附近居民的出行 上層連接了緯二路和英雄山路
  • 除了河醫立交橋路段,鄭州還有哪些亟待改造的舊管網?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文 鄧萬裡/圖老舊熱力管網,要麼敷設年限超過20年,要麼鏽蝕嚴重壁薄如紙。在供暖季,一旦爆管,危害極大,會導致路面塌陷、滾水外洩,甚至造成人員傷亡。在鄭州,到底有多少「超齡服役」的熱力管網?目前的改造進展如何?1月7日,河南商報記者對此展開採訪。
  • 上海博物館迎21年來首次大修 10月9日起逢周一閉館
    圖片說明:上海博物館官網也已就10月9日起逢周一閉館進行了公告說明  東方網記者張海盈9月14日報導:一邊是新搭設的腳手架,一邊是排隊等待參觀「大英博物館百物展」的遊客,細心的市民這兩天可以發現,地處人民廣場的上海博物館館舍周圍出現了一些腳手架
  • 發動機大修後還耐用嗎
    不少車主都想知道發動機大修後還耐用嗎?首先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大修後的發動機肯定是沒有原裝好用的,至於大修後的質量問題,如果說是原廠返修,其實也是能夠修復到原裝90%以上的性能,平常如果保養的好,再用個上十年也是沒有問題的,但同樣存在隱患。
  • 我空軍蘇-27戰機退役多年,越南數架蘇-27戰機重新服役,小國大夢
    在我國引進第一批蘇-27SK和蘇-27UBK戰機後,越南坐不住了。1994年從俄羅斯引進了首批6架蘇-27SK戰機,隨後過了幾年,又引進了6架蘇-27SK戰機。本世紀初,我國在引進第一批蘇-30MKK戰機後,越南同樣坐不住了,也採購了總數約35架蘇-30MK2V多用途戰鬥機,這個版本的戰機與我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蘇-30MK2戰機相似。
  • 2021年後,年輕軍官的最低服役年限.
    說到底,還是因為沒有具體的義務服役年限界定。像當前,軍官的最低服役年限,根據之前的軍官法、軍官服役條例等規定,像副連職中尉,最低服役年限是幹齡6年,正連職是幹齡8年,一般執行的政策是,至少滿8年。但並不是服役滿最低服役年限就可以走人,想走還要看各個單位的具體名額與實際情況。
  • 幼兒園大班教案:《立交橋》
    2、知道立交橋是現代城市的重要標誌,體會立交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活動過程一、觀看PPT,認識立交橋。你們認識這三個字嗎?什麼是立交橋?這些橋一樣嗎?它的形狀像什麼?為什麼要造立交橋?想一想如果現在沒有立交橋上海的道路會怎樣?
  • 北京東三環大修時間及大修主要路段交通提示
    時隔14年,東三環主路7月5日零時再次啟動大修工程。此次大修北起三元橋西,南至分鐘寺橋東,全長10.86公裡,主體工程計劃於10月底前全部完工。本報記者 孫戉攝  三環路全長48.2公裡,上次大修時間為2003年,這條環路交通量長期處於飽和狀態,路面狀況老化破損日益突出。繼去年西北三環完成大修後,地處繁華商業區的東三環也將舊貌換新顏。  1 先外後內分道施工不斷路  「無痕」施工、不擾民,是本次大修的一大特點!
  • 車子大修後有什麼影響
    【太平洋汽車網】汽車大修只要去質量有保障的店家裡做是不會對愛車有影響的。汽車大修是指新車或經過大修後的汽車在行駛一定裡程或時間後,經過檢測診斷和技術鑑定,用修理或更換汽車零部件的方法,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復車輛技術性能的恢復性修理。汽車大修工藝則是指汽車大修所必須完成的各項技術措施。
  •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立交橋
    1、嘗試利用曲線和直線的穿插進行構圖,表現盤繞的立交橋。  2、知道立交橋是現代城市的重要標誌,體會立交橋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活動過程  一、觀看PPT,認識立交橋。  你們認識這三個字嗎?什麼是立交橋?  這些橋一樣嗎?它的形狀像什麼?  為什麼要造立交橋?
  • 俄羅斯唯一航母返廠大修,美智庫:修也沒用,讓鄰國造一艘
    導語:俄羅斯唯一航母返廠大修,美智庫:修也沒用,讓鄰國造一艘聯合國五常國家是世界上軍事實力最牛的5個國家,合法擁有核武器,常規軍事體系也十分健全,整體的戰鬥力讓中小型國家忌憚。然而其中有一個,現如今造不了航母,唯一的一艘返程大修已經很久,什麼時候能夠繼續服役還是個未知數。這個國家就是「俄羅斯」。俄羅斯海軍服役「庫茲涅佐夫號」因為遭遇各種事故,已經拖回船塢修理,然而我們都知道,俄羅斯並不具備技術,口袋裡的錢也不允許其這麼做,而且就算能夠修好,也無法再使用多久,這樣的老古董應該早就該退役了。所以俄羅斯海軍要想擁有航母,只能再造一艘。
  • 武裝直升機的暴力美學,經典AH-64阿帕奇,服役34年依然不落後
    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研製始於上世紀70年代,第一架原型機於1975年9月30日首飛成功,1986年4月正式裝備美國陸軍。距今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已經正式服役34年,經過多年的發展,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已經有AH-64A,AH-64D和AH-64E幾大系列,並且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周邊有大量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截止2020年4月全球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產量已經超過2400架,可以說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發展是非常成功的。
  • 34年後,利辛這起殺人案犯罪嫌疑人落網
    潛逃34年終落網「34年前的利辛縣紀王場鄉殺人案犯罪嫌疑人在雲南邊界落網了!」近日,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傳遍了利辛公安民警的朋友圈。在紀王場鄉更炸開了鍋,村民們奔走相告。案發後,利辛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開展案件偵辦與犯罪嫌疑人追捕工作。或許懾於警方追捕壓力,加之當時破案手段與條件限制,孫某南仿佛人間蒸發一般,毫無音訊蹤跡,專案組對犯罪嫌疑人孫某南追捕工作一時陷入僵局。34年來,利辛刑偵民警換了一撥又一撥,紀王場鄉派出所的所長、民警也更換了幾茬,但是民警們抓捕命案嫌犯、偵破案件的信心和決心從未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