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華:明年有個艱巨的任務是防止不良資產反彈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在12月27日舉行的主題為「『十四五』:重啟下的中國與世界」的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上,華夏銀行黨委副書記、董事長、行長張健華表示,原來比較擔心的大規模企業倒閉或者關停,對銀行業不良資產的影響,根據政策,企業還款延期到2021年的一季度,最晚延到2021年6月份,現在有一些風險因素還沒暴露出來。

「從明年來說,我們可能更關注的是哪些企業確實是真正會退出,延期可以,但有些延期了以後不一定能活得過來,一定會有一些企業是活不過來的。也有一些通過延期能夠緩過來,這裡邊會有些影響。」他表示,「結構性的改變,賽道改變的話,一定會有一些機構要退出市場,可能有一些影響。」

所以,他認為,明年有一個艱巨的任務,「可能就是還要防止不良資產的反彈。」

張健華坦言,今年其實已經是有一些明顯上升,但對這個問題有預期,「都採取了比較審慎的態度,加大對不良資產的處置,加大了撥備的計提,消化不良,增強抵禦能力,包括資本的增加,採取了各種手段。對明年來說,在這方面恐怕還要繼續下功夫。」(文/劉麗麗)

相關焦點

  • 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銀行數位化能力面臨考驗
    張健華指出,銀行針對這類企業採取的貸款延期後自動續期(不計入不良)、緊急流動性支持等措施都有效疏解了企業的困難。銀行數位化能力面臨考驗疫情期間,重點幫扶小微企業,放款額度勢必加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能否還款風險,對此,張健華表示,風險肯定存在,即便非疫情期間的線下簽約貸款也要承擔相應的風險,這就非常考驗銀行識別風險的能力。
  • 以案為例-淺談不良資產處置難點!
    、難度大、涉及範圍廣等特點,薄弱的人員配置顯然難以有效完成實質性清收任務,工作中「甩包袱" 的處置方式成為主流,許多不良資產清收、重組流於形式。 3 、明確前中後臺在不良資產生成、處置中的責權利,防止鋼鐵行業不良資產反彈 為提高鋼鐵行業不良資產實質性清收的績效,建議在前臺營銷部門內設置風險管理與資產保全分支機構,實現不良資產清收關口前移在發揮前後臺合作清收協同優勢的同時,明確雙方在不良資產處置中的責權利。
  • 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新政落地:個人不良批量轉讓試水 防止貸款人信息...
    1月1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銀保監會辦公廳於日前下發《關於開展不良貸款轉讓試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批覆同意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試點開展單戶對公和個人批量不良資產轉讓。  《通知》顯示,首批參與試點銀行包括6大行、12家股份行;參與試點的不良貸款收購機構包括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符合條件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以及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 全國性第五家AMC銀河資產獲批開業 不良資產處置需求上升打開行業...
    不過,近年來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AMC行業回歸業務本源,將業務重點重新聚焦不良資產處置上。而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國內不良資產上升壓力加大,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商業銀行(法人口徑)不良貸款餘額為2.84萬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98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96%,較上季度末增加0.02個百分點。
  • 再點商業銀行不良 銀保監會疫情後首場發布會說了什麼?
    6月4日發布會上,銀保監會強調,今年要有效應對銀行不良資產反彈,堅決治理各種粉飾報表的行為。有專家分析認為,「(銀行不良)會有小幅的上升。」也有受訪人士表示,當前出臺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比較到位,可緩衝一定風險,銀行資產質量有壓力,但不必過於悲觀。 一季度銀行不良率表現如何?
  • 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整體推進改革對衝不確定性
    會議首提「需求側改革」、「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等,傳遞了重大信號;同時,強調整體推進改革開放,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長期向好,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同時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巨。此次會議特別提到了「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金融風險近來屢屢被提及,近期多位監管層人士密集發聲穩槓桿、防風險,表明疫情過後的貨幣政策將顯著加大防風險考量。
  • 投資不良資產像垃圾股裡淘金 低門檻小型化將是新趨勢
    本報訊說起不良資產,許多投資者的第一反應是避之唯恐不及。其實投資不良資產,就像股市裡買ST股,很可能「烏鴉變鳳凰」。昨天,中國信達浙江分公司與阿里巴巴在杭舉辦了一場不良資產投資論壇,主題為「前瞻不良資產市場發展開啟另類投資新渠道」,吸引了海外知名專業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資產投資機構、國內三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等近500人參加。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把不良資產的收購、管理、處置作為自己的主業,就好比當年王亞偉專門瞄準重組股一樣。
  • 瀚海法拍網|2020「等風人」如何玩轉不良資產?
    報告充分顯示了對於不良資產處置的持續性關注,未來不良資產處置將迎來政策性利好。不良資產項目激增 多元化主體逆勢布局為了防止系統性金融風險,構建安全穩定的金融環境,剝離不良資產,加大處置力度是當下重要任務。壓力疊加部分企業頻頻「暴雷」,更顯示了不良資產處置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年終報導|明年銀行業淨利潤增速回正成業界共識 銀行股估值有望...
    市場預計,2021年銀行業減費讓利的力度將有所減小,淨利差的下降幅度也將有所收窄,預計銀行業淨利潤增速將觸底反彈。但不良貸款壓力的陰霾或將延續至未來數年。資產質量問題凸顯之下,銀行業將面臨一定的資本、撥備和流動性補充的壓力,迫使銀行向著輕型化、綜合化轉型。在此過程中,銀行業的盈利能力也將逐漸恢復。由於對銀行的盈利能力持樂觀預期,市場分析人士較為看好明年銀行股表現。
  • 全球股市從低點反彈40%之後 花旗警告投資者不要追漲
    以Robert Buckland為首的花旗集團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全球股票回報將會有限,從現在開始的12個月後,股市仍將在當前水平附近。他們還表示,全球6萬億美元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會抵消Covid-19疫情帶來的經濟拖累。
  • 銀保監會: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原標題:銀保監會: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摘要 【銀保監會: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銀保監會黨委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
  • Gucci任命Merinda Yeung為中國區總裁 被指未來任務艱巨
    Merinda Yeung將面臨在中國市場提振該品牌的艱巨任務。其前任曾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古馳此前未跟上奢侈品市場轉型步伐,銷售額下滑,而且沒有時間重塑品牌資產。   古馳原中國區總裁沈祥梅(Carol Shen)在任職僅18個月後就辭職,這使古馳耗費好幾個月的時間來尋找其繼任者。
  • 科學網—2020年消滅狂犬病任務艱巨
    中國工程院院士夏鹹柱:
  • 不良資產投資:從被動交易到主動回收
    ,這使得安全投資成為首要任務,」一位保險LP告訴FOF周刊。全科醫生應該能夠解決複雜問題,整合資源,真正實現不良貸款重組和價值回收,因為從銀行獲得的抵押品通常涉及多種資產形式。」 為了幫助克服不良貸款投資帶來的各種挑戰,防止出現問題,鄭華玲在接受《FOF周刊》專訪時表示,「投資機構應該在有計劃的處置的同時,進行集中、積極的管理,實現價值的恢復和創造。」
  • 10個不良資產清收處置手段與流程
    故銀行債權人應充分利用自己作為債權人的知情權及表決權,詳細了解破產財產的變價細節,防止債權受損。(四)破產財產分配後,應及時領取,最遲不超過最後分配公告之日起二個月。(五)如破產財產分配時,我行與債務人有訴訟或者仲裁未決的債權債務,應積極督促結案,並自破產程序終結之日起二年內受領分配。(六)破產程序終結後,針對未受清償的債權,我行對破產人債權的保證人和其他連帶債務人仍享有追索權。
  • 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問題全解
    基於此不良資產處置以及去槓桿可能會成為長期性任務(期間可能會因為經濟形勢的變化而有所反覆)。1、截至2020年3月底,商業銀行的關注類貸款和不良貸款規模分別為4.05萬億和2.61萬億,二者合計為6.66萬億,意味著目前商業銀行的問題貸款規模達到6.66萬億,如果將其它農村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等納入,問題貸款規模預計在10萬億元左右應不成問題,且數值上來看仍處於明顯上升趨勢。
  • 不良資產投資常見的7類陷阱
    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以及銀保監會要求,2018年6月末之前,國有大行必須將90天以上逾期劃為不良,2019年6月末之前,農商銀行必須將90天以上逾期劃為不良,不得再劃為關注類貸款,導致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迅速反彈;另一方面非銀行金融機構在融資活動中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基金公司、信託等不良資產也呈現日益增長的趨勢,再者,隨著我國對P2P、以及現金貸行業的監管
  • 經濟藍皮書:今年房價上漲15% 明年或現報復性反彈
    藍皮書預計,2010年全年住宅價格預計上漲15%,明年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明年房地產宏觀調控絲毫不能放鬆。  藍皮書指出,2010年是我國房地產的調控之年,中央政府對房地產的調控成效顯著,開發商囤地現象得到了初步遏制,利用貸款投資和投機住宅的需求也得到了初步控制。房價漲幅從2009年的25%左右,預計可能下降到2010年的15%,比上年下降10個百分點。
  • 2019年AMC不良資產收購市場簡析及策略猜想
    四大AMC經歷了政策性、商業化、全面商業化三個階段,二十年來始終承擔著一定的政治、經濟任務。《2019年不良資產處置市場環境的全面分析》文章中分析過,2019年的市場環境對AMC的不良資產業務不太有利,相信人才濟濟的四大資產也看得很清楚。關於回歸不良資產主業的具體表態不良資產的主業是什麼?
  • 國有銀行改制第四個為什麼:為什麼要降低不良資產
    然而,他們身上較多的不良資產又是太沉重的包袱,不儘快解決不僅將無法與外資金融機構競爭,而且對國家經濟發展、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都有可能帶來不良影響。    因此,提高國有商業銀行資產質量的問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讓人感到時間緊迫和任務重要。2004年已成了中國金融改革史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多年未敢觸及實質的變革已弓在弦上,在萬物復甦的時節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