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大壽過九不過八,兒女不聽偏要過,先生:不久了準備吧

2020-12-22 半杯水文學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鄉野雜談系列。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

農村有三大事,結婚、喪事,再者就是過大壽了。其實城裡也一樣,但也就當個普通生日為老人慶生一下,遠沒有農村那麼重視和隆重。一方面原因,是因為觀念的不同,城裡人相對來說對習俗對規矩看的淡些,畢竟層面不同,你的想法也就不同。親朋好友相隔甚遠,遠沒有在農村來往密切。

而村裡則不同,一個村的十之八九都是親戚,且大部分是同宗同族,這裡是習俗的根源所在,自然會重視許多。人人都知人過60古來稀,所以60歲後就不叫過生日而叫過大壽。但有所不知的是,過大壽有過大壽的規矩禁忌,有的能過而有的,卻萬萬不可提。比如我們老家就是這樣,過六不過七,過九不過八,所以在不知道的情況下莫亂開口,不然惹老人家不開心還是輕的,萬一發生點什麼,那就後悔莫及。就比如接下來故事中的這位老人,詳情如何,請聽我細細道來。

百善孝為先,孝這個字延續千年,深深印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是烙印但絕不是枷鎖。但到了今時今日,不得不讓我重新思考,孝的真正含義。你知道嗎?有一種孝順叫著不孝,而且相當一部分人以此自豪。不錯,如今為了生計,也是迫不得已。可是你知道不知道,父母當年也是為了生計迫不得已,可他們何曾丟下過你?

昨天看了個短視頻,感觸頗深,同樣是想回家,幼兒園門前圍滿了家長,而敬老院門口,是那麼的孤寂和悽涼。養老院甚至是療養院,子女花費不少錢財,看上去又有人照顧吃的也好,確實不錯,可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

反正逢年過節,只要你回村,肯定會遇到子女給長輩辦大壽的,甭管時間到沒到,沒到那就提前過,到了那就補辦,反正就是必須要讓親戚朋友看看自己的實力。那小酒桌能從家裡擺到村門口,老人一站就是一天招呼親朋好友,可子女則是在那推杯換盞,子女倒是成了主場。等二天又風風火火走了,剩下一堆爛攤子留給老人。

就像我們村的趙老,今年剛好79歲高齡。其實按理說這大壽不該辦,也不能辦。按照民間習俗來說,這是一坎,過了大壽這一年很難過去。當然我不認同這種說法,其實也很好理解,80歲已經算得上快要入土的人了,不提過大壽還好,老人大多都會忘記年齡忘記時間。每天開開心心的真的能讓人長壽。可你過大壽,不就是提醒老人他老了嗎?這種心理負擔很容易壓垮老人。

為什麼要過壽,意思就是這個人長壽要慶祝一下,二來是年齡大了,親朋好友見一面少一面,所以這才邀請過來,也就是為了趁老人還在讓他看看。而90歲則不同,那個年紀的人大多頭腦不清晰,不會感到難受,親朋好友過來熱鬧熱鬧反而讓老爺子開心開心,能多活幾年。所以我們老家為什麼說大壽過九不過八。

趙老不情不願,可架不住子女意願,只好同意了。按照規矩得請個算命先生,在親朋好友面前討個吉祥。其實到現在也只是個形式,請不請也無所謂,就算請也是找個同村幹這一行的意思意思。哪知趙老子女還真請來一位先生,一開始,先生還有模有樣的在那恭賀,可就當問起生辰八字的時候,先生目光一變。突然說道:「趙老,今年79?過的是80大壽?」

這先生,其實大家也都認識,為人剛正不阿,可壞就壞在嘴上,不管什麼場合,算出什麼就說什麼,一點都不懂圓滑,讓很多人不喜歡他,但不可否認這人是有真本事的。「不久了,準備吧。」說完這句話就走了。其實當時場面頓時一靜,都在思考著先生說的是什麼意思?難道是時辰到了,開始拜壽?

也難怪大家這麼想,因為先前先生就說,老爺子面相好,活到90歲沒問題。但也有人聽出了,那就是趙老和前來拜壽的幾位老人。可他子女卻一個都沒聽出了,仍然熱熱鬧鬧的拜起了大壽。

可越拜趙老臉色越難看,心裡始終不是個滋味,等拜壽結束,老爺子飯都沒吃回房睡覺去了。這個時候子女仍然不知還在那招呼朋友,哪裡知道趙老已經不行了。事情就是這麼巧合,當晚親朋好友還沒來得及走,就開始了趙老的白事。

無獨有偶,我們這附近,凡是過了八十大壽的老人,都沒熬過一年。我覺得可能跟我們這習俗有關,過九不過八,老人們每天擔驚受怕,能好得了嗎?就比如我們小時候買了雙新鞋子或者新衣服,心裡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走路小心,千萬別弄髒了,但偏偏過不了一天,要麼踩泥巴要麼摔跤。不想什麼偏要來什麼,如果不在乎反而會好好的,很奇怪是不是。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這裡便結束了。故事很精彩,切莫與現實相照應,不可當真。謝謝大家欣賞,如果你心中也有故事,不妨評論出來,我們大家一起欣賞一下。

溫馨提示:本故事屬民間文學作品,杜絕封建迷信。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百歲老人過大壽,請先生算命,先生說了句「長命百歲」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算命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學習故事情節等,一切相關事宜。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的欣賞故事。不過我也曾經聽過那麼幾位算命特別準的先生,就比如今天故事中所講的那位,也不知是巧合,還是真有推演命理的高人。我想老人最忌諱的便是問他年齡了,而他們多半這麼回答「活得太久了,忘記了。」這類的答案。然而老人最喜歡聽的便是這句「祝你長命百歲」,不過凡事都有例外,就像下面故事中的這位老人。
  • 民間故事:風水先生敲詐三百兩,惱羞成怒壞良心
    但凡有錢人家死了人,就會花許多錢請他來,盛筵款待,可保平安無事,但如果不請他或者有所怠慢,時隔不久必然發生禍事。這位風水先生的名聲雖然不好,但有錢人都不敢得罪他,所以日子過得相當滋潤,家財豐厚。某地有一個富翁,得病死了。家中兩個兒子便派人請風水先生幫忙辦理後事,挑選吉地。
  • 民間故事:寡婦嫁給算命先生,親生骨肉被「換命」
    小時候聽爺爺講的一個民間故事說的就是這麼一個道理。今天要講的故事是關於一個人的命運的事情。瞎子阿明是一個算命先生,他的眼睛是在四歲的時候發高燒瞎掉的,當時山上的高僧就說阿明開了天眼,能預見未來的事情,讓他瞎了眼睛是個天意。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嗎?
    因此,這些動物也隨著人度過了漫長的時間,我們的祖先總結了一些關於雞和狗的俗語,比如:「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到底是何意?下面就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大意是:飼養雞別超過6年,豢養狗別超過8年。這是為什麼呢?先來聽一個故事吧。
  • 民間故事:不聽老人言,在井眼上蓋房,夜裡常聽見咕咚咚的聲音
    說身邊事,談古今情,憶往昔歲月,品人生百態,大家好,歡迎來到槐柳樹下,綠樹陰濃夏日長,我放一個小桌子,你來到我身邊,聽我給你講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一第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民間故事,故事裡有好人也有壞人,故事裡有是是非非。故事裡的事耐人琢磨,故事裡的事引人深思。
  • 民間故事:蓋新房不久,他一下沒了財運,三爺說,都是嫉妒惹的事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630期,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作者/小田70年代初期,在北方的一個村子裡,住著一個叫張大臉的中年人。張大臉原名張偉,因為他臉大,這張大臉的稱號就在村子裡叫開了。張大臉在生產隊裡放羊,沒啥大本事,唯一愛好就是玩玩小排。不過,張大臉自帶財運,他是逢賭必贏。村裡很多人都以為他耍花樣,打牌時就特意讓人看著。
  • 民間故事:王老漢家出怪事,先生卻說:是你家金蛇起舞鬧騰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1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過去的老故事,這則民間小故事大約發生在90年代,地點就不透露了。閒話不多說,咱直接開門見山說故事:90年代那會兒,某村裡有一個王老漢,因為家裡新添了人口,老房子明顯不夠住了。於是王老漢便向村委會申請,想要一處地基,重新建一所房子。
  • 民間故事:你家的風水我不看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善良人到哪都是福地》,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67期,如果您喜歡,敬請您的關注。中國古代的人特別相信風水,而風水師在民間那可是厲害的角色,是大家眼中的高人,受人敬重,享有地仙兒的美譽。
  • 民間故事:算命先生丁不二
    這便是如今的算命先生風水大師的形象,給人一種高深莫測的感覺。有人就會反駁了「不對啊,他們是真的高人,一下子就算出我家裡幾口人,我最近走黴運,生活不如意,還是挺準的。」其實算到這些不難,只要你細心點,你也行。我說一下算命先生的慣用伎倆你就明白了,其實算命先生也是挑人的,在此之前一般他先走訪一遍,從看,聽,問幾方面入手。
  • 民間故事:小夥守靈時,蠟燭滅了,風水先生:你屬牛?咋不早說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風水、喪葬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不過王偉哪有心思聽進去,內心除了悲傷還是悲傷。再說,這蠟燭可是特製的,能點3天3夜,風都吹不滅。可越是違背常理的事,越會發生。當他注意到蠟燭的時候,不知道滅了多久了,不僅如此,連帶上的香也滅了兩根。不過此時王偉並沒什麼顧慮,重新點燃就好,說不定是蠟燭質量差的緣故吧,這世間哪有那麼多稀奇古怪的事發生?
  • 民間故事:夢裡見鬼差
    本故事名為《夢裡見鬼差》,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55期,如果您喜歡,敬請您的關注。今天要講給大家的這個民間小故事,和夢境有關,所以在開講之前呢,小於先和大家簡單地聊上幾句。
  • 民間故事:2女相繼夭折,老漢不明所以,先生:院子2米下有瓷娃娃
    民間故事:2女相繼夭折,老漢不明所以,先生:院子2米下有瓷娃娃。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57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又到了跟大伙兒說故事的時候了。您願意聽故事,咱就每天準時更新。今兒咱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大天津的一件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烏鴉頭上過,無災必有禍?烏鴉真的是東方告死鳥?看故事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圖文無關,下同故事是我們這邊的一個老大爺講的,說是當時他還年輕,剛剛娶了媳婦,一家子過得和和美美的,家裡老太太是個心善的人,每天呢都愛在房前屋後的撒些五穀雜糧之類的東西,總是能引來些鳥雀之類的前來啄食,這也算是變相的施捨吧!
  • 民間故事:畢大爺身患重病,兒子請風水先生選墓地,這奇蹟發生了
    民間故事:畢大爺身患重病,兒子請風水先生選墓地,這奇蹟發生了。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147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風水學可以說貫穿了咱中國歷史發展的主線了,據說這風水學也出自於《易經》,有嚴格、正統的理論依據。不管古今,只要真懂堪輿學的人,所選的風水寶地大都差不多。
  • 民間故事|棺中紅蛇
    民間故事|棺中紅蛇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早些年,在四川蓬溪三鳳鎮,有個叫黃家灣的村子。村裡有個叫黃二虎的人,他父親原本是村中一個極窮的農民,打光棍到45歲時,才從不知哪帶回一個腦子有問題的女子。但對那種飢不擇食的老光棍來說,能有個女人做媳婦,還有啥不滿意呢?
  • 民間故事:婚姻要講門當戶對
    日子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了二十年。這一年,趙掌柜有一位在朝廷當官的遠房親戚,升任掌管漕運的高官,任務就是運送公糧。運往京城的公糧主要是各地地方官府收繳的糧食,至於不足部分,就委託給商人向民間收購。趙掌柜的這個親戚就把江南一帶補充公糧的差事交給了他。這可是個肥差,多少人想幹都幹不上。
  • 民間故事:先生說陽宅有問題,主家卻不信,挖地4米和他說的一樣
    民間故事:4米下的棺木陣。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49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你拍一我拍二,咱倆一起丟手絹。你拍三我拍四,大夥一起聽故事。列為看官心情放緩後,咱這就切入正題開講今兒這篇民間小故事了。今兒咱要講的這則民間故事在不久之前,小田曾講過一次,喜歡看我故事的粉絲們應該都有印象。今兒咱再說一遍,給沒看過的新朋友消磨下時間、圖個樂。寫得不好的地方,你還得多擔待著點兒!文白咱就不嘮啦,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一把傘,送走了一家人,有時候老古話,還是聽一下的好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村閒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在農村,有很多習俗禁忌。大都是一代代人口口相傳,甚至大家不知道為何要這樣,但延續至今幾百年都在遵守。
  • 民間故事:算命先生一句話,70兩銀子,將死之人改命,官至翰林
    袁生問算命先生自己的前程如何,算命先生猶豫了半天,說:」先生印堂晦暗,沒有考取功名的希望,三天後三更,當死於非命。好在你離家不遠,你還是趕緊回家吧!」袁生是陽羨有名的才子,同學中的青年才俊,家境很好,算是一個小康之家,就等著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 民間故事:說書先生愛吹牛,一句玩笑話害了別人媳婦,他遭了報應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話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開句玩笑,這在咱日常生活中也常見。適當的玩笑可以緩解尷尬的氣氛。但有時候它也會害人。就如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一樣,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因為愛吹牛,隨意開了句玩笑,結果不僅害了別人的媳婦兒,最終要讓自己遭了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