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4日,河南省嵩縣閆莊鎮,楊大偉一大早把一口大鍋擺在了店門口的人行道上,今天又殺了一頭牛,牛血接了兩大盆,正準備燉牛血。楊大偉8年前是當地的養牛專業戶,看到鎮上沒有湯館,就轉行做了牛肉湯、五香牛肉的生意,現在基本上一天只賣湯也賣出去一百多斤肉,大概七八百碗。
上午剛殺好的牛肉晾在店裡的後牆跟,正對著大門,楊大偉說:今天買這頭牛花了一萬多,大概能出一千二百斤左右的生肉,要是繼續降溫,應該不到一個星期就沒了。不同於城市裡用冷凍牛肉,楊大偉還是喜歡現殺牛,開湯館之前,楊大偉家養了十幾年黃牛,他說:有沒有毛病,能不能出肉,基本上跑不出我的眼,活的能看出來,要是送來死肉,萬一有問題,找誰去?
拌過鹽的牛血逐漸凝固,切成塊放入溫水,慢慢加溫,楊大偉介紹說:燉血塊,訣竅就是燉,得小火才能讓鹽入味,燉出來的血塊瓷實,裡面布滿氣孔,切著還不散,火一大,血塊熱太快容易窟窿大,吃著沒嚼頭,發硬。
煮熟後鄰居撈出來一塊,掰開就吃,鄰居說:「偉哥,今天這血塊可得給我留幾塊,晌午去丈母娘家吃火鍋,買的血塊不放心。」
楊大偉的媳婦笑著說:跟著他啥福沒享,不是閘牛草就是切牛肉,一天切百十斤熟牛肉,胳膊累酸疼。小鎮遠離主要公路,平時都是鎮上的人和鄉下來趕集的農民,起步價7塊錢一碗牛肉湯,一兩三熟牛肉,湯隨便添。
剛煮熟的牛肉懸掛在鐵鉤上,楊大偉說現在還不算旺季,天越冷喝湯人越多,不過咱這兒沒啥外人,都是老熟人,一天也就是馬馬虎虎幾百碗。
圖為楊大偉的妻子在切牛肉,女兒在高中上學,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學校的大鍋飯比較單調,每一周都會給她帶二斤熟牛肉做菜。楊大偉妻子說:也不圖賺啥錢,一家人有吃的有穿的就行。
楊大偉比較實在,切得肉塊比較厚,妻子埋怨他:切太厚了不上稱肯定超重,上稱稱又沒幾片,不好看。楊大偉卻說:現在又不是饑荒年代,喝牛肉湯就是衝著咱這牛肉來的,多點少點能錯多少?總得讓吃美。
煮肉的大鍋裡熱氣蒸騰,幾根帶著肉的牛大骨和大塊牛肉在滾水中翻騰,楊大偉告訴作者:我從來不說我這是多少年的老湯,都是騙人的,咱這火沒斷過,一天煮兩回肉,我這湯是肉湯,不是人家說那骨頭湯,你說有骨頭沒,有,煮完拿出來剃骨肉了,咱不搞那糊弄人的事。
牛肉湯比較清淡,沒有太多味精提香,有點像是自己家中小鍋燉排骨湯的味道。吃飯的一位老農告訴作者:喝湯鮮不鮮主要得看肉鮮不鮮,今天有福氣,肉是上午剛殺的,血塊是剛燉的,不說味道,看著就放心,想拍照,你得到年關來,到那時候,他家兩天放一頭牛,我都買熟牛肉送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