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這個暑假過得極不開心,上大學的女兒整天和她鬧脾氣,原因就是,女兒一個假期都在和她談條件,能不能把大學生活費漲漲。
她的女兒在南方一個城市上學,她從一開始給女兒的生活費都多,別家的孩子每月1500元,她每月給孩子2000元,因為南方消費水平高,她也不想讓孩子受罪。但今年暑假,孩子竟然要求她每月給3000元的生活費,孩子說每月2000元剛夠生活,她什麼都不敢買。感覺自己過得特寒酸。
同事也是老師,每月工資不過才4000多元,她說這個孩子太讓我寒心了,從小被我們慣壞了,一點也不知道體諒父母。我也是很奇怪,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動輒就要三四千元的生活費呢?大學生消費難道都這麼高了?
同事說,她女兒宿舍的幾個孩子家都在南方,條件都很好,那幾個女孩子每月消費都很高,四五千是正常的,最奢侈的一個女孩子每月消費基本都上萬了。
現在大城市好多都是獨生女,人們都習慣窮養兒富養女了,對女兒更寵愛一點也可以理解,但沒想到,現在的女孩子這麼厲害了,大學生都這麼奢侈了。
每個人上大學可能都會遇見幾個土豪,但那又怎麼樣呢?一定要和土豪攀比嗎?吃飯穿衣量力而行,父母工薪階層的為什麼要和土豪的女兒比呢?
這個同事的女兒也可能是受了幾位同學的刺激,也想高消費了,環境影響人呀!
同事的這個女兒就是小時候給慣壞了。
本來就是獨生女,同事也本著富養女的思想,從小就是給孩子最好的,小小年紀整天穿的就是名牌,上大學的第一年,同事就給孩子買了全套的化妝品,鼓勵孩子打扮,希望女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將來也好找對象。
沒想到,孩子一下就迷上了打扮,衣服總是不夠穿,化妝品也總是要買名牌,還有各種包包。算下來,同事說每年光買衣服也要上萬了。
富養女,可能是現在家長普遍的想法,但富養真的也要有個度,一旦孩子養成了高消費的習慣,想再降低確實有點難了。
也有人說了,一個大學生有必要這麼高消費嗎?我的觀念是如果家裡有錢,給孩子多點實際也無所謂。
我的朋友是個土豪,比較有錢,他孩子在北京上學,他每月就是給孩子5000元,讓孩子隨便花。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消費確實都不低,現在的家長也都想開了,掙錢不就是讓孩子花的嗎?趁年輕瀟灑瀟灑有何不可?
但如果你的父母只是工薪階層,每月三四千元的消費確實有點高了。
就算父母每月掙一萬,還要還房貸車貸,家裡亂七八糟的開銷,每月再給孩子三四千,確實也吃不消。
小地方,大部人的收入也不過是三四千元,再給孩子每月三四千元,家長怎麼生活呢?
現在養個孩子確實累呀!不知道體諒父母的孩子也真是多!
同事最後和孩子妥協,每月給2500元。同事說,這是我的底線了,不能再高了。
通過這件事我想對各位大學生說的是:
如果你是馬雲的女兒,家裡很有錢,每月消費十萬也是正常的。
如果家裡沒錢,就不要和別人攀比消費,真想花錢,自己可以利用假期打工想辦法掙錢。靠榨乾父母的大學生終究也不會有多大出息。
也奉勸各位家長,寵愛孩子要有度,富養女也要有度,量力而行。
大家對目前大學生消費有什麼看法呢?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