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條高校思修老師給學生們上課的視頻火了。視頻中,老師帶著一個可以移動的小講臺上課,邊講課,邊搬著講臺走動。學生稱,同學們上這位老師的課都很開心,上課期間沒有一個人睡覺玩手機,甚至還有別的班想來蹭課。
看著這副歡樂的場景,我不禁陷入了思考:為了讓學生聽課,老師真是煞費苦心啊。作為老師,究竟應該用怎樣的方式進行教學呢?
老師在課堂上應該怎麼樣教學呢?
在我看來,這位自帶移動講臺上課就做的很好,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吸引了學生們的注意,以此帶動學生們學習的興趣。
因此,我覺得要想讓學生自覺投入到課堂中,就必須通過特別的手段將學生們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增加學生的投入度以及參與感。這樣的話,同學們不僅能在這堂課上收穫到更多的知識,也能大大提高自己對學習的興趣程度。
既然吸引學生注意力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那麼老師又該如何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呢?
老師在課堂上又該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我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法來吸引學生對上課的注意力。
第一,帶有熱情地去講解課程。
老師在講課時富有熱情,學生會非常容易受到感染,從而加深對聽講的注意力。
但是這種熱情,並不意味著要扯著嗓子「高聲尖叫」,而是在字裡行間流露出老師對這門學科的熱愛,從自己的內心抒發對學習的熱情,這樣才有感染力去讓學生喜歡。
第二,靠「新」知識吸引學生的目光。
我們都上過課,都知道老師在講課時介紹一件我們從沒聽過的事情的時候我們是最感興趣的。每個人都不喜歡照本宣科式的教學。
一個知識點有它特有的理論背景和相關的故事,一篇文章也有它背後美麗的故事。作為老師,把這些故事找出來,整理規劃後,在課堂上分享給同學們,我相信每位同學都是非常樂意去接納和學習的。
第三,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一門學科之所以有趣,就在於它千變萬化,卻又萬變不離其宗。每門課程剛剛開始時都很難,但是只要理解通透之後,就會變得有趣起來。
而老師要做的就是將抽象複雜、概念模糊的知識理論,用具象化的文字簡單直白地傳授給學生。在這種基礎上,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引發大家的思考。不過老師要注意,切記不能將知識一次性傾囊相授,不然學生們突然間消化不了,也會慢慢喪失興趣了。
結語
學習雖然是作為學生天經地義的事情,老師只負責傳道授業解惑足矣。但是,倘若老師能夠更加花心思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生學起來也會事半功倍。學生學得輕鬆,老師也教學得自在,作為老師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