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論|太陽系變酷指南(上)

2021-02-24 夢遊熊

在這個人人都想做酷girl,酷boy的時代,「有趣」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人是否優秀/值得交往的重要指標。

——老介

好的,首先承認上面那段話是我剛剛胡謅的,乍一看居然還挺像那麼回事兒的哈,我覺得自己可以出道,獨立編纂名人名言造福受寫作文之苦的中小學生了。

記得王小波說過那麼一句雞湯,被文藝青年們奉為圭臬:

「一輩子很長,就找個有趣的人在一起。」

資深文藝女青年、作家綠妖在和盲人民謠歌手周雲蓬談戀愛的那陣子,曾經接受過柴靜老師的採訪,被問到為什麼選擇和周在一起時,綠妖說:

「他有趣啊!」

「就這麼簡單?」

「有趣多難啊……」

雖然這對曾經的文藝圈神仙眷侶最後還是各奔未來,還頗賺了高中女生介的幾聲哀嘆,但這段話我是深深記住了。

周雲蓬15年劇場巡演

雞湯說的夠多了,我自己都嫌膩了,那麼,秉持著「哪怕寫雞湯也要給勺兒」的態度,作為一個熱愛折騰並被部分好心群眾蓋上了『』有趣印章」的我本人,決定寫一篇乾貨方法論,旨在幫助所有有志於在變酷變有趣的小路上狂奔卻不得法的飲食男女們。

那麼,接招吧皮卡丘!

世界那麼大,愛好那麼多,怎樣的愛好才夠酷夠有趣呢?

注意,我在這裡不是在說小眾的愛好一定有趣,但是真正有趣的愛好一定不會太大眾,這個邏輯要理清。來舉幾個慄子

>>>> 收集癖

收集的東西並沒有限制,包括但不限於

集郵

集明信片

收集一本書的不同版本

收集一套電影/劇集/明星的周邊

收集電影票/演出票/門票/車票/發票等各類票據

幾年前看三聯生活周刊的主筆王小峰曬過他大學時代看過的所有演出的票根,好幾百張,羨慕得我直流口水。

還知道有藏書家收集了他最愛的一本書的所有語言版本,所有印刷批次,甚至所有的殘本孤本,書名我忘記了,能這麼做的也一定是個土豪,但是,真的有點酷。

再說個不搭調的,曹雲金收集簡訊截圖和超久不褪色的發票還能用來寫微博作文懟前師父郭德綱呢!

我偶然攢下的一些票據

>>>> 小眾音樂愛好者

搖滾:要聽就聽真朋克,五月天那種流行搖滾不算在內(我粉了五月天好多年的五迷不要輕易打人),連 Beatles 也差那麼點意思,槍花 Pink Floyed 這種就很可以了。

民謠:這年頭隨便什麼難以歸類的歌兒都敢說自己是民謠,我也是有點氣哦,比如什麼陳粒好妹妹,不是說他們的歌不好,但是他們不!是!民!謠!那妥妥的就是流行啊!想聽真民謠,請認準那一票老男人,網易雲評論超過2000條的,請務必謹慎。

金屬:這種曲風我完全沒有過涉獵,我只知道前幾天 Metallica 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開演唱會的時候,我看到了無數倒票的黃牛,微博搜索之後默念一聲「這誰啊?」,然後愉快地去旁邊的廣場吃日料去了。後來一看新聞我知道是自己文盲了。

電音:又是一個我完全不了解的領域了,但有不少我信任的音樂人/樂評人說這是未來的音樂,我信了,改天試試。

鄉村:好久前寫過一篇 鄉村路帶我回家 ,應該還算值得一讀,至今仍然常常想起陪伴我長大的那一張鄉村音樂合輯。長大後終於懂得歌裡各種唱的是什麼,更加被那些樸素而真摯的情感打動。

古典:小時候學過挺多年的鋼琴,遺憾的是我太愛偷懶太不勤奮,很多年過去也沒練出什麼拿得出手的本事,不過好歹給我打開了一點點通往古典音樂的大門。如果是從未接觸過古典樂的人,建議從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和大作曲家們最流行的作品開始,不必太求甚解,聽你自己喜歡的,以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聽,就好。

個人很喜歡聽哥德堡變奏平均律,聽的時候感到心靜,當做學術背景音或是助眠音樂都很不錯,施特勞斯家族寫的許多首快速波爾卡正相反,一聽就精神,複習季困了也不用喝咖啡。

>>>> 寫遊戲攻略

玩兒遊戲的人那麼多,這本身沒什麼有趣的,沒有遊戲本身有趣,但寫遊戲攻略就不一樣了。作為一個沒有遊戲癮的人,我在僅有的幾次玩兒遊戲經歷裡,都沒有在遊戲本身中獲得很多樂趣,我是一個想要到達結局的人,就像看電影從不怕劇透一樣,我也從不抗拒查找遊戲攻略,這樣我才能花更多精力去關注畫面、配樂和遊戲設計,同時很快玩兒到終點卸載它。感謝那些寫遊戲攻略的人,他們聰明,還很善於觀察和挖掘,這足夠酷。

>>>> 寫耽美同人

作為一個三次元人類,其實也不太清楚耽美同人文是什麼時候火起來的,但這部影響我覺得這很酷。許多同人文的作者把這個愛好當做在一個小圈子裡的自娛自樂,表面波瀾不驚,或許很多生活中的朋友都不知道他們在網上的真實身份,頗有些反差萌。再有,日更千字自己賺生活費很了不起,比我厲害多了,星星眼崇拜。

(為了照顧中老年讀者此處我就不配圖了)

>>>> 學會畫畫

這又是一個我的技能盲區了。

從小就羨慕+崇拜會畫畫的人,還有什麼比以手畫心更酷的?運用色彩、線條,親手創造美,或是記錄生活,都是太了不起的事了!

比如,這是社團的一個學妹手繪的聖誕賀圖,又有節日氣氛,還融入了社團元素W,裡面的小元素,比如聖誕帽啊,大鬍子啊,還被我拿來幫朋友們P了好多聖誕版頭像,太可愛了。

再忍不住秀個媽(打碼的地方是她的名字落款),娘親作為一個原本沒有任何繪畫基礎的人,能在短短幾個月的訓練後畫出這種作品,我是服氣的。不過,這種天賦我為什麼沒有繼承!

>>>> 努力當個網紅

都說現在是個每人都能成名五分鐘的時代,網絡給了普通人發聲的渠道,雖然成名的門檻降低,但成為網紅的也仍然是少數人。如果可以,嘗試在網絡上混一混,看看你能不能紅。無論你是選擇寫段子曬自拍(請務必長得好看),開直播,錄視頻,甚至沉迷追星成為圈子裡的大大,都值得一試,人生皆體驗,嘗嘗成名五分鐘的滋味也是有趣的。

不過注意,千萬不要選擇寫公眾號這個渠道,不然下場如我,常年網不紅。

以上幾種任選兩項即可,順著這個思路自己開掘更好。

網絡防火牆的存在,是我對你國失望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新時代的青年怎麼能被牆困住?勇於搭梯子翻牆才是真·新青年。

翻牆後,你可以上油管,刷 fb,看川普怎麼 Twitter 治國,刷 ins看美女美景,用 google 搜索學術文獻寫 essay(不是我吹,虐某度不費吹灰之力),哪怕用來刷1024也是爽的啊(此處露出老司機的微笑)!

翻牆方法我就贅述了,免費 vpn 嘗鮮,追求穩定請不要捨不得那幾十塊錢用付費版,牛逼人士會選擇自己搭建,反正我是不懂,默默仰視。

我的手機裡有六千多張圖片,佔內存十幾個G,直接導致了手機內存不足,但我偏偏是個捨不得刪照片的人,尤其是那些自己拍的。雖然不是專業攝影師,但偶爾有興致也會認真構圖,花幾分鐘調個色加個小濾鏡的,哪怕不po出去等待別人點讚,自己在翻相冊的時候也是很爽的,許多記憶會在你看到照片的那一刻回到腦海。而且,用拍照記錄生活發現美,總比畫畫來的容易啊!

而且,寫文配圖問題分分鐘解決50%。

再放個一年多前拍的照片 近日隨手拍——花事&風景

16年5月攝於南京博物院

語言是一種思維方式,我一直相信這一點。

常常幻想自己是一個語言天賦爆表的人,會說多國語言,走到哪裡都不怕,寫在履歷上也是閃閃發光,一看就牛逼的不行。然而悲傷的現實是我連中英兩種語言都折騰不明白,essay 寫著寫著就成了小學生作文,中文說著說著就詞不達意,實在是憂傷。

如果可以,真的想學一門小語種,可以是 韓語、日語、挪威語、芬蘭語、丹麥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記得生活大爆炸裡有一集,Sheldon因為無聊拿起了一本《芬蘭語入門》開始學,沒用多久就掌握了基本用語,當時我的內心OS就是:

「這哥們兒真的太酷了!」

這周的工作日,每天都有三個小時花在乘公交/地鐵上,於是用手機便籤寫了一些草稿。

本來簡單寫了8條「變酷指南」,沒想到寫成推送的時候一不小心沒剎住閘,剛寫了四條就已經夠長了,而且又有了些新的想法,於是決定分成兩篇推送,下一篇可能在明天,也可能是後天,總之不會太晚。

手頭還有一篇劇集推薦在寫,因為有幾部還沒看完,於是想等全都看完再推薦,顯得比較有說服力,所以,再等等吧~

馬上就要是春節了,似乎每年的春節假期都是大家最無聊的時刻,沒完沒了的家庭應酬和匱乏的娛樂活動逼著我們沉浸於一個又一個朋友圈小遊戲和不好笑的晚節目。寫這幾篇推送還有一個原因,希望大家可以在這段日子裡依然不被無聊吞噬,活得開心而有趣

對世界保持好奇,就是最有趣的事。

(我是不是把下一篇的主題句也給洩露了,唔)

下期見啦!

註:

本文配圖如非註明均來自網絡,

授權基於CC0協議

近期推送

✈ | 機場,是另一座教堂

痛苦又美好的2016,我會想你

相關焦點

  • 妙潔變酷
    剛過完60歲生日的妙潔,正在擺脫安全傳統的品牌形象,越變越酷。8月份妙潔聯手大潤發、天貓,搞了一場線下直播。妙潔還為這場「為家務加點BGM」的主題趴請了重量級的達人和網紅,在線下一起「做家務」。通過大數據篩選邀請的用戶,在現場跟著音樂一邊抖,一邊用妙潔產品上傳抖音。玩得很high的年輕人突然發現,原來妙潔可以這麼玩。
  • 我們太陽系中最大和最小的行星是哪個呢?
    所以,讓我們從最小的,也是我認為最酷的行星之一——水星開始吧!水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小,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它和我們的月亮在外形和表層特點都非常相似。事實上,我喜歡把水星看作月亮的倒色版,因為水星上越高的地方越黑暗,最深的坑反而更明亮(正好與月球相反)。
  • 太陽系的誕生
    「它好像和太陽系不太一樣,感覺混沌一片呀?」開開困惑地看著照片。「PDS 70恆星系統是現在天文學家觀測的一個新生恆星系,整個恆星系並沒有完全形成,恐怕與我們的太陽系年齡上相差甚遠。」媽媽解釋道。「媽媽,太陽系是怎麼誕生的?作為『大家長』的太陽是最先誕生的嗎?」心心問道。「大多數天文學家認為,無論是巨大的太陽還是最小的小行星,太陽系中所有成員均誕生於太陽星雲。」媽媽點頭道,「目前來看,太陽系中最先誕生的確實是作為『大家長』的太陽。」
  • 太陽系什麼樣?失真的太陽系圖片,讓我們誤會了太陽系真正的樣子
    可事實上問題就出在這些圖片之上,請注意,我們所看到的太陽系大致樣子是基於圖片,而並不是照片,而圖片是認為繪製的,而繪製這些圖片的目的是為了能夠讓人們對太陽系的樣子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但實際上這些圖片是失真的,而且是嚴重失真的,真正的太陽系樣貌與圖片上所描繪的可以說是大相逕庭。
  • 地球是太陽系最大巖質行星,太陽系最高峰為啥不在地球卻在火星上
    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那麼太陽系最高的山峰是哪一座呢?是不是也是珠穆朗瑪峰呢?我們知道,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屬於巖質行星,在這四顆行星中,以地球的質量和體積最大,那麼按理說太陽系第一高山應該在地球上了,但事實上卻並不是這樣,太陽系第一高山座落於火星上面。
  • 蓋亞看見了太陽系的加速
    周一 · 知古通今 | 周二 · 牧夫專欄周三 · 太空探索 |周四 · 觀測指南周五 · 深空探測|校對:牧夫天文校對組編排:陳宏宇後臺:庫特莉亞芙卡 李子琦 徐⑨坤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12-gaia-space-telescope-solar.html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天文學家對我們太陽系加速度的測量是第三版蓋亞目錄中的一個科研亮點
  • 學習變酷變好玩 最「潮」慕課來襲,你學了嗎?
    原標題:學習變酷變好玩 最「潮」慕課來襲,你學了嗎?   不需要投入成本購買攝像機,不需要了解一堆讓人頭痛的錄頻軟體術語,更不是簡單地把PPT錄製下來……近日,一款不需要任何技術門檻,可實時根據需要,用塗鴉的方式,在視頻上把重要知識點手動標註出來的全免費軟體「酷學習plus
  • 毀滅太陽系的十種方法
    據估計,一個輕微的擾動,都可能產生混亂乃至有潛在危險的軌道變動。原因在於行星之間存在軌道共振。這種共振由行星公轉周期的比例來表示。其結果是,即使相距十分遙遠,在兩個軌道上運行的天體仍然能夠相互影響。這些星體有時靠近,有時又相互遠離,而這種周期性的接近也許會是比較小的那個星體變得越來越不穩定,最終有可能離開它原有的軌道,甚至飛出太陽系!
  • 在方法論上超越西方民族學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方法論上超越西方民族學 」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從世界觀和根本立場的角度來看,國際民族學界歷來有馬克思主義民族學和西方民族學兩大體系。在對人類社會中觀和微觀層面的觀察與分析上、在資料的利用上,二者有較多相通之處。但由於世界觀和根本立場截然不同,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宏觀解釋上、在方法論即哲學角度的思維方式上,二者有著明顯差別。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民族學研究出現了一場巨大危機,這就是後現代主義對西方傳統民族學研究方法論的詰難和否定。
  • 月球「土特產」幫助了解太陽系
    知名科學科普博主haibaraemily稱,這些「土特產」還可幫助我們修正整個太陽系的「編年史」。更古老或更年輕的表面意味著更多或更少的小天體撞擊,而更多或更少的小天體撞擊則是太陽系動蕩歷史的體現。太陽系早期的撞擊非常頻繁,隨著撞擊體慢慢變少,太陽系也慢慢趨於寧靜。但這些撞擊體的大小和頻率是如何隨時間減少的,我們一直缺少近30億年內的可靠證據。
  • 【宇宙科普】太陽系九大行星變八大行星了,你知道吧?
    2006年以前,如果那時候你在讀高中,地理試卷上出現一道題,太陽系有幾大行星?你毫不遲疑的寫上答案: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Bingo,得分,這就是送分題啊。最近,侄子的試卷上也出現了同樣一道題,他寫的答案是:八大行星。
  • Cool Parents讓你秒變最具MINI風格酷爸
    活動以"Cool Parents"活動方式,通過豐富有趣的競技活動,打造最具MINI風格的"酷爸"!  這個父親節 ,快快行動起來!一起力爭成為最潮"酷爸"!  6月19日 (周五)  活動對象  20-30組家庭(爸爸+寶貝)  活動項目:  1.運動角色扮演(爸爸和孩子共同參與)  ★ 爸爸和寶貝一組,利用道具進行運動角色扮演擺拍;  ★ 地面鋪設地毯,爸爸與寶貝平躺在地毯上擺出自己最
  • 盤點太陽系最神秘的九大行星
    過冷卻的金星為什麼會像地獄一樣變熱,是太陽系中唯一反方向公轉的行星,這一點無法解釋。比這個地球稍微小一點的行星被濃密的雲包圍著,金星表面不僅是颶風,還是世界上噴發的火山。金星沒有受到磁場保護,但是太陽風沒有把大氣吹走,這個行星的謎團比火星還多。
  • 恩格斯晚年重申唯物史觀的方法論性質
    針對這種狀況,恩格斯晚年除了提出「歷史合力論」,有力地回擊了對唯物史觀的歪曲,還反覆重申唯物史觀的科學性質,以便人們能夠在理論上準確把握、在實踐上正確運用唯物史觀。  在探究恩格斯晚年捍衛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貢獻時,以往學界把研究重心放在了歷史合力論等方面,忽略了恩格斯對歷史唯物主義作為一種方法論的學科性質的強調。
  • 「樂學一百」在線教育讓學習變「酷」
    原標題:「樂學一百」在線教育讓學習變「酷」  科技日報訊 (記者胡兆珀)近日,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以「從未如此熱愛,科技與教育的結合創造永遠的酷!」為主題的「樂學一百」用戶大會上,「樂學一百」3.0版發布,並於7月28日正式上線。
  • 瑪麗蓮·曼森變「嘶吼派」激情獻唱「水墨」妝容又酷又有創意
    當天他變「嘶吼派」激情獻唱,「水墨」妝容又酷又有創意。倫敦,瑪麗蓮·曼森(Marilyn Manson)現身表演。當天他變「嘶吼派」激情獻唱,「水墨」妝容又酷又有創意。倫敦,瑪麗蓮·曼森(Marilyn Manson)現身表演。當天他變「嘶吼派」激情獻唱,「水墨」妝容又酷又有創意。倫敦,瑪麗蓮·曼森(Marilyn Manson)現身表演。
  • 太陽系是扁平的,為何飛船離開太陽系,不上下飛行?
    想必許多朋友在看關於「旅行者一號」的報導時,心中難免會產生一個疑問:從一些太陽系的科普照片中能夠看到,太陽系整體是呈扁平狀的有些像平日用的盤子。那麼為什麼發射探測器的時候都是朝外發射,而不是直接上下發射呢?這樣不是能夠更快的飛出太陽系嗎?其實想要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首先要知道為什麼太陽系整體看起來是扁平形狀的。
  • 太陽系將會一片混亂!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星系,太陽系是宇宙中眾多星系中的一員,它誕生於50億年前,在星雲、塵埃等物質進行演變的過程中,太陽系的環境逐漸穩定了下來,目前太陽系的成員也已經固定了,共有八大行星。地球對於太陽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似乎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行星,這顆星球在太陽系中非常不起眼,如果它消失了,想必對太陽系也沒什麼影響。
  • 這部科學紀錄片告訴我們,太陽系的毀滅,可能會開啟流浪地球計劃
    看完這個電影,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百科全書,裡面曾經提到過太陽系在未來會毀滅的知識。肯定有朋友會問,太陽系真的會毀滅嗎?到時候人類應該怎麼辦呢?答案就是下面要給大家介紹這部科學紀錄片《太陽系的結局》,紀錄片中的美國的中西部有一座小鎮一組有趣太陽系的模型,星球的面積以及距離都是等比縮放,完全模擬了當今的太陽系。
  • 太陽系簡史——太陽系是這樣形成的
    在介紹太陽系如何形成之前,我們先看看下面一個動態圖: 這是一個太陽系形成過程的動態模擬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