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批鬧爵士落選班長要換班 小學生抗挫能力如何培養?

2020-12-25 閩南網

  鬧脾氣、不去學校、甚至絕食……這些貌似只有叛逆少年才幹得出來的行為,卻偏偏發生在一個才念小學三年級的小女生身上。緣由卻只是與同桌鬧矛盾,挨老師批評,很不爽。乍聽之下,覺得跟過家家似的,又不得不讓我們反思,為何孩子的心理如此脆弱?在家庭生活中,作為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挨老師批 三年級女娃為轉校鬧絕食

  這些天,泉州市區的家長陳女士有點煩,家裡的小公主鬧起脾氣來,為了達成轉校的目的,還不惜絕食。

  陳女士的女兒曉麗(化名)就讀市區某公辦小學,今年讀小學三年級。曉麗學習成績優秀,還擅長棋類和運動,平時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

  國慶前一周,因同桌對自己偶像做人身攻擊,曉麗和她大吵了一架,並找班主任反映想要換同桌,結果被班主任批評了一番。為此,曉麗覺得很受傷,躲在家裡整整一周,大哭大鬧,非要轉校。擰不過曉麗的哭鬧,陳女士一家只得妥協,幫曉麗辦了轉校手續。

  落選班長 四年級小男生哭著要換班

  無獨有偶,老蘇也在為家裡的獨子睿睿(化名)心煩。老蘇家在南安,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的教育環境,特意在泉州市中心買了套學區房。而睿睿也爭氣,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就當上了班長。

  自從當上班長後,睿睿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漸漸地,也在同學中樹立了一定的威信。在連續三年擔任班長後,睿睿覺得「班長」就是自己的專屬。

  今年9月份,睿睿升入了四年級,也因此迎來了第四次班長競選,原以為連任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卻想不到,這次竟然落選了。在他看來都會力挺他的同學們,大多數把票投給了對手。為此,睿睿開始不喜歡現在的班級,鬧著老蘇要去給自己換班級。看著睿睿每天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老蘇愁得不知該如何是好。

家長也需補補「挫折」課

孩子耐挫能力要從小培養

  「以上兩個事例,都是孩子缺乏挫折教育的結果。」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陳飛虎老師認為,家長不應該支持孩子轉學、轉班,不要給孩子任何逃避問題的機會。「不支持並不等於對立,要用策略解決問題。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不批評、不反對,不激化矛盾,但對孩子的要求不接茬、不承諾。對於要求轉學的孩子,可以提議讓孩子自己嘗試聯繫學校和老師,以此教育他們做事對自己負責。」

  同樣的,北京師範大學錢志亮教授也認為這是家長的挫折教育失敗導致。作為家長,在孩子不知道該如何面對挫折,如何接受批評時,就該反思自己,是不是對孩子唯命是從,讓孩子失去了接受挫折的能力。

  錢教授建議,陳女士和老蘇應先自己補補「挫折」課,對孩子進行一些抗挫折教育,如通過給孩子講名人或自己小時候遇挫的故事,讓孩子懂得生活中每個人隨時都可能會遇到挫折,只有勇敢地去克服困難,本領才會越來越大。「我想提醒曉麗的家長陳女士,應該換個角度,老師的初衷也是好的,家長應該多為老師說話,讓孩子別因此討厭老師。」(海都記者 黃曉燕)

相關焦點

  • 如何提升抗挫能力,有效培養孩子逆商?
    逆商一般都以抗挫能力為表現形式,抗挫力的本質就是自我心理疏導,這種能力應該從小就培養,不僅是孩子需要,作為大人如果有很好的抗挫能力,在社會上也能更好地適應。家長首先要樹立起正確的觀念:孩子遇到挫折並不可怕,也不需要躲避或者替他們解決,這是一個提升抗挫能力的好機會。真正打到一個人的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對挫折時候的心態和行為。家長不可能保護孩子一輩子,遲早有天孩子要自己面對生活,面對社會和苦難。
  • 怎樣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母親成為孩子的環境把孩子給包容住,是孩子長大後抗頓挫能力的重要來源。每當他碰到挫折的時候,他會想到過去的經歷某個人和某個物。老物件為什麼會引人共鳴?就是在於還有跟抗挫能力有關的穩定的東西在裡面,這是第一個。
  • 競爭激烈的社會,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家長一定要看一下
    現在生活節奏加快,社會競爭激烈,每個人都處在競爭的狀態中,為了應對未來的競爭,很多小孩子就被父母報了很多的輔導班,生怕他們輸在起跑線上,然而比競爭更重要的,其實是孩子的抗挫能力,是一個健康的心態,家長們不僅要讓孩子贏得了,更要讓孩子輸得起。
  • 小學生頻繁「換班」弊端多
    原標題:小學生頻繁「換班」弊端多  近日評論版有讀者提出教師需要「輪崗」學生也可「換班」,我以為學生「換班」做法不可取。  「換班」不利於長期穩固友誼的形成。小學同學之間的友誼是人一輩子值得珍藏的,而這種友誼的形成往往需要時間。
  • 東方司樂家長課堂-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暑假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孩子們開學後要面對的除了好朋友, 還有開學考試和一大堆的作業,然而孩子又因為暑期在家自由散漫慣了,學習愈發沒狀態,這就讓有一些小孩子容易產生了厭學情緒還有開學焦慮。孩子開學季容易會出現心理承受能力差,稍微遇到點挫折就膽怯、不知所措、停滯不前;對學習有牴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頂撞老師、家長,脾氣暴躁等。作為家長面對孩子開學後的表現應該如何去做呢?
  • 東方司樂家長課堂預告-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暑假快樂的時間總是短暫的,孩子們開學後要面對的除了好朋友, 還有開學考試和一大堆的作業,然而孩子又因為暑期在家自由散漫慣了,學習愈發沒狀態,這就讓有一些小孩子容易產生了厭學情緒還有開學焦慮。孩子開學季容易會出現心理承受能力差,稍微遇到點挫折就膽怯、不知所措、停滯不前;對學習有牴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經常頂撞老師、家長,脾氣暴躁等。作為家長面對孩子開學後的表現應該如何去做呢?
  • 要想培養「硬核」孩子,那麼提高孩子抗挫能力,就是家長的必修課
    孩子出現這種表現大部分原因都是來源於缺乏抗挫能力。這看似一個平常的現象,如果出現頻率過於頻繁,家長就要弄清是孩子任性還是抗挫能力差。抗挫能力對孩子人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家長要明白什麼是抗挫能力。抗挫能力其實就是面對挫折的能力。猶如一個人的心理自我免疫系統,不僅可以保護自己不受挫折的侵蝕,還能提高生命的動力,用勇氣和智慧探索未知的世界。
  • 孩子真正最需要的不是隨時被捧著,而是如何培養他們的抗挫能力!
    ,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不管是自己做錯了還是被父母、老師、同學誤會了,哪怕是父母一天吵架鬧離婚,老師、同學也沒有及時做到真正理解你,關心你,你都要努力調整好心態!其實我們的孩子們需要的,不是天天被捧著,而是如何培養他們的抗挫能力!因此,教師除了教孩子知識,教孩子如何應付考試,還得努力教孩子們怎麼面對挫折與壓力!但是僅僅靠老師引導是不夠的,父母更要與老師一起重視與加強孩子抗挫能力的培養,多多注意孩子的心靈變化與感情,不要只看學習狀態,有時候越乖的孩子,越容易走極端或越容易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 娃抗挫能力差,提高孩子抗壓能力必不可少,這是孩子成長必修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的孩子抗挫能力都變差了。面對一點打擊就會變得萎靡不振。有些孩子只要受到一點委屈就大哭特哭,無論如何都哄不高興,無法自己解決情緒上的問題,經常鬧脾氣,還有些同學被家長寵壞了,讓他自己做事,張口就說我不會,我不行。這種嬌生慣養的脾氣,無論如何都不能證明他會有一個強大的抗挫能力。這樣的事情數不勝數,已經能夠讓父母意識到孩子的抗挫能力再不提升,孩子的未來就廢了。
  • 情商教育:這樣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他才能越來越勇敢
    所以,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是很有必要的。為什麼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這麼重要?好的挫折教育,實際上是一種愛的教育。經常能夠看到孩子跳樓或者離家出走的新聞。所以,孩子的耐挫能力一定要從小培養,一個勇敢的孩子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乘風破浪。
  • 如何培養小學生社會交往能力
    學習知識只是小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都不是主要部分,學會如何和他人交往,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這個能力,能和別人愉快的相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和長大以後能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我簡單介紹下家長如何指導孩子進行社會交往。
  • 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在小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採取各種措施,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學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無論是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還是在思想品德修養中,都要求小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律能力。自律能力是在小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既是一種教育的結果,又是小學生進一步學習、發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條件。因此,採取各種措施,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學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那麼,到底如何才能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呢?
  • 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抗挫能力,不要讓悲劇再發生了
    在外人眼裡,母親對女兒好到「要月亮不給星星」的程度,母親是執業律師,知道女兒愛吃羊肉,託人就新疆運回剛殺的羊肉;想吃牛肉如果孩子能從小培養出積極樂觀的好心態,提高孩子抗挫能力,就能讓孩子即使身處逆境也能充滿笑容和信心,跌倒後會重新站起來,百折不撓。
  • 孩子是花朵,莫讓孩子掉進抗挫教育的坑裡
    事件一出,關於孩子的抗挫能力的話題,又再成為當下的熱點話題。而事實上,很多父母對抗挫能力的理解大多只是停留在無奈的感嘆:「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這麼差?」而缺乏對抗挫能力更深層的理解和認識,甚至對挫折教育存在著誤區。
  • 不知如何教育孩子當好小學生班長?這裡給你答案
    如何當好一任合格的班長是不簡單的,能競選為小學班長的人,或者有著堅挺的家庭背影;或者有些足以服眾的學習成績;或者有者百看不厭,人見人愛的靚麗外表……打江山容易,悍江山難。小學班長同樣如此,競選小學班長成功,只是「萬裡江山」的第一步。那麼,怎麼能當好這個小學班長,既取得眾師生認可的同時,又可以取得連任呢?
  • 淺析小學生自律能力的培養
    無論是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還是在思想品德修養中,都要求小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在小學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既是一種教育的結果,又是小學生進一步學習、發展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條件。因此,採取各種措施,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是小學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任務。一般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培養小學生的自律能力。
  • 繆可馨走了,指責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大人,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
    但是,事件在不斷發酵,真相卻依然撲朔迷離,有消息稱是老師不當的教育方式所致,也有消息稱老師是無辜的,有消息稱孩子父母沒有培養好孩子的抗挫能力,也有消息稱孩子父母的教育方式很民主……到底是什麼壓垮了孩子內心的最後一道防線,也許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死者已逝,此刻,我們能做的除了反思,還是反思。
  • 幼兒園老師:如何培養孩子抗挫能力?謹記8點最實用
    由於現在的孩子大多是在家長的全方位保護下長大的,很多都失去了面對挫折的能力和勇氣,遇到困難第一反應不是解決,而是想著如何逃避,有些還會走向極端。2.大膽去做,可以少點遺憾孩子缺乏抗挫能力,即便是很小的挑戰,他們也不敢嘗試,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有些事需要大膽一些,要讓孩子明白,在面對挫折時,如果只是一味地逃避,挫折只會加倍,但若是勇敢面對,就有了解決問題的可能,可以少點遺憾。
  • 避免孩子「蛋殼心理」,家長要教會孩子抗挫
    要避免孩子的&34;,家長就必須教會孩子如何抵抗挫折,提高抗挫能力。二、 避免&34;的妙招: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1、切忌剝奪孩子拼搏和學會堅持的機會之前在微博看到這樣一個視頻:上海的&34;活動中,一個六歲的小男孩哭著走完了三公裡。小男孩哭著鬧著要媽媽抱,但是媽媽堅持不能輕易就這樣&34;,堅持讓孩子&34;。
  • 現在的學生比較叛逆,抗挫能力太差,老師如何正面管教?
    學生叛逆,抗挫能力差。這也是鍛鍊老師的絕好機會!遇到問題學生,老師傾注心力,看到學生稍微有進步,都會給老師莫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所謂「抗挫能力差「——體現為遇到困難灰心喪氣、逃避。而大家眼中的「叛逆、抗挫能力差」的孩子,只是表現得更為更為明顯罷了!希望家長和老師給這些孩子試錯空間和成長空間!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這些孩子,理解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