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籌帷幄,決勝千裡:如何擁有把握全局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

2020-12-13 陽明悟行學宮

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如何擁有把握全局的胸懷和長遠的眼光?#今日打卡#

首先在於人要有「定」——你是誰?你能做什麼?你想要什麼?這是自我認知,自我定位。一個沒有自己思想,沒有主見的人,談不上智慧,自然也無關於胸懷和眼光這種高層次的玩意兒。

「定」的產生一源自於反思,二源自於閱歷。這兩者都有助於認清自己,但更重要的是前者。當你在各種經歷之中不斷地反省自身的優劣長短,稟賦性格,自然會對自己的認識逐漸清晰起來,也就會慢慢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只有心「定」了,才能做到經得起誘惑,頂得住壓力,不人云亦云,不犯邯鄲學步、東施效顰這樣的錯誤。

三要能博採眾長。龍與蟲的區別就在於,龍是由各種動物的精華組成,如獅頭、龜眼、鹿角、蛇身、雞爪、魚鱗……而蟲只是自己一種。龍的形象就象徵著成功的思維,就是在守住自己本心的前提下博採眾家之長,吸收大家的優點匯聚於自身,不斷強大自己。守住自己的本心,就是堅守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博採眾長,就是以開放的心態擁抱一切新東西和變化。

現在我們的社會,有一種很普遍的現象,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講求實效,並且是立竿見影式的實效。講求實效,杜絕浮誇本來是件好事,但所謂過猶不及,凡事太過就會有問題。過於注重所謂的實效,導致整個社會風氣功利浮躁,鼠目寸光。很多人,包括一些企業家、商人都在做著揠苗助長的事情,其本質就是急功近利。我曾經在讀西方的管理學書籍的時候,看到了一個觀點,我覺得講得非常有道理。

說的是評價一個人是否成功,不應僅僅從結果去進行評判,而要看他做事的方式是否符合「法理」。如果一個人取得成功靠的投機取巧、歪門邪道、不擇手段,那麼他的成功就是失敗,只是暫時看起來成功,將來一定失敗。如果一個做人做事符合「法理」——也就是道義、合理,那麼即使是他失敗了,他同樣是成功的,值得肯定和尊敬。中國人喜歡講「成王敗寇」,西方人更贊成「不以成敗論英雄」,其實後者才是本質,才是文明的方向。

《孫子兵法》云:「勝者先勝而後求戰,敗者先戰而後求勝。」為什麼能做到先「勝」才「戰」呢?還未「戰」怎麼可能先「勝」呢?其奧秘就在於頂層設計。當求戰的一方通過種種周密的調查分析,把所有的重大因素都考慮進去了,利弊得失權衡清楚了,敵我態勢很明了了,其實不用等到實際戰爭發生,勝敗已經見分曉了。即使最終真的臨陣廝殺了,結果也並不會出乎事前的分析。正是因為有了合理的分析,才會有精準的預見,即「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這就是合理的才是真理的道理。

這個道理給我們的啟示在於,世間的事情,但凡超越了邏輯,或者明顯與邏輯不符,那麼背後肯定有「貓膩」,這個時候要特別小心。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世上沒有,這個常識誰都知道,但是在現實社會中上當受騙的事情還是天天發生,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都是理性被感性戰勝,人在情緒化的狀態下,智商往往為零,這就是騙子最大的可乘之機。帶著情緒做事,小則破財傷身,大則禍國殃民,歷史上因為驕傲輕敵而導致戰爭失敗,最終國破家亡的事例比比皆是,較著名的就有戰國馬陵之戰、三國官渡之戰、襄樊之戰(關羽敗走麥城)、東晉淝水之戰等等。所以人一定要保持一顆平常心、清淨心,要靜得下來,沉得住氣,才能擔當重任。

這般不學,那般不學,孫猴子立志長生不老。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留侯謀定天下
    君子臨風,謀定天下運籌帷幄,決勝千裡。若問是誰,留侯張良是也。在《秦時明月》之中,張良已是那個被稱為擁有七國中最聰明的頭腦的人。而在《天行九歌》中,張良只是個聰明有智謀的少年而已。他的變化如此之大,只是因為韓非的離去。張良曾經和衛莊爭論,到底誰在說藉口?到底誰在逃避?誰又想要遺忘那段悲傷?
  • 這個方法,讓你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他排兵布陣,能掐會算,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會呼風喚雨,精通奇門之術,總是能夠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諸葛亮博學多識,精通天文、術數,具有非凡的戰略眼光,未出茅廬就為劉備策定三分,立足蜀地。
  • 張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
    劉邦曾在洛陽南宮評價張良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一代大家張良雖然不掌管軍權,而且又系文弱之士,沒有上過戰場,但確實是一個有名的軍事家。在反秦扶漢的事業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為漢高祖籌謀大事,鞠躬盡瘁。後世的人都讚嘆其聰明才智和深邃智謀。
  • 【夜讀】「格局」的四個維度:全局視角、深刻洞察、長遠眼光、誠信...
    在我看來,格局有四個維度,這四個維度分別是:全局的視角、深刻的洞察、長遠的眼光、以及誠信的品格。大概意思是,本質上,這其實是一個效率和公平如何權衡的問題。這個世界上並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的背後,全都是效率的考量,而考量的範圍既不是個人也不是某個群體,而是整個國家。
  • 眼光長遠的三個星座,總能抓住時代的潮流,天生的商業鬼才
    那麼,哪個星座具有遠見卓識,懂得照顧全局呢?最終,他們的計劃和希望都失敗了,而蠍子卻不願讓自己失望。儘管這一星座的人從不願意主動展現自己的能力,但是要知道,他們永遠不會被人忽略,也不會因為自己的沉默而放鬆警惕。越有能力的人越知道把自己藏起來。
  • 都說眼光要長遠,那怎樣才叫長遠眼光呢?我們要知道2點
    以現在的眼光看,那些人是愚蠢的,可那些人在當時,可都是精英,他們也只是參考當時的情況做出選擇,並沒有什麼錯。我們都說眼光長遠,可我們真的知道,什麼才叫眼光長遠嗎?我們至少要明白兩點。第一,長遠的眼光必須有厚實的積累,和對變化的敏感。
  • 人生想開掛,運籌帷幄,才能決勝千裡
    反之,正因為他們已經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過了更高更遠的風景了,所以他們當中有著高瞻遠矚和遠大的抱負的人,有他們自己掙來的「成功之道」!成為自己的「第一代成功人士」似乎更讓人來得驕傲一些!「好的嫉妒,化成前進的目標和動力!」不要盲目的嫉妒!合適、健康的「嫉妒」也許是催促我們積極向上,勇敢進取的一種動力!
  •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10月9日下午,我校高三全體教師在會議室召開高三第一次月考成績分析會,會議由高三年級組長丁勇主持,首先對月考高三學生的考試成績進行總結分析
  • 觀大勢,謀全局——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蘊含的一個重要思想和...
    比如,在談到全面深化改革時,他要求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善於觀大勢、謀大事,站在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全面深化改革全局來思考和研究問題」;在部署宣傳思想工作時,他強調「要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在談到網絡安全工作時,他強調「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在談到文藝工作時,他強調「為什麼要高度重視文藝和文藝工作?
  • 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
    格局就是指一個人的眼光、胸襟、膽識等心理要素的內在布局。一個人的發展往往受局限,其實「局限」就是格局太小,為其所限。謀大事者必要布大局,對於人生這盤棋來說,我們首先要學習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象棋對弈中,舍卒保車、棄子取勢等種種招數,就如同人生中的博弈,贏家正是那些有著先予後取的度量,統籌全局的高度,運籌帷幄而決勝千裡的人。(瞿宇輝)眼光是指在某一時刻,對某領域趨勢準確預測的能力。第一,你能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能不能夠透過表象看到事物發展的本質。
  • 董小麟:以全面辯證長遠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
    如何正確分析判斷當前的經濟形勢,成為我們更好應對挑戰、鞏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所必須回答的重要命題。習近平總書記5月23日上午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指出:「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將規範鑄煉成習慣之考試篇
    11月7日下午第四節課,我校高三58級美好課程《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在美好大講堂舉行,參加本次課程的有東阿一中副校長劉敬文、校長助理張敬偉以及高三58級全體師生。美好課程由刁峰主任主持。期中考試理論指導之韓校長金句「讓我們得的分數更高!讓我們留的遺憾更少!我要得到屬於我的每一分!」
  • 統籌全局是做事的策略之一,它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簡單地說,遠見和卓識來自於我們所具備的較高思想意識水平,善於分析和綜合來自各個方面的信息,能夠周全而準確地作出判斷和決定,能夠制定出克敵制勝的計劃和戰略。遠見卓識要求我們在用權的過程中從大局出發,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兼顧其他各個方面的因素。
  • 張良能夠運籌帷幄,為劉邦決勝千裡之外,是一個非常足智多謀的人
    張良、蕭何、韓信,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畢竟都是當世奇才,張良能夠運籌帷幄,為劉邦決勝千裡之外,是一個非常足智多謀的人。而韓信的能力很強,在戰場上可以說是戰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幫劉邦打下了大半江山。而這最重要的一位,也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蕭何,他沒有張良和韓信那麼出眾,也沒有多具有傳奇性。
  • 成功人士的為人處世和長遠的眼光
    熱愛生活記錄生活大家好我是溫州宇樂,我現在的位置呢是在溫州鹿城武術館,今天帶大家欣賞的風景外呢,也跟大家一起分享我最近在學習閱讀中看到的一些乾貨小故事開闊眼界,將未來放在長遠的規劃上,積累能量提升實力,
  • 運籌學:「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數學分支學科,應用廣泛
    敵我雙方交戰,需要主將、統帥能夠在充分了解雙方基礎狀況的情況下,找到克敵制勝的方法,正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雖然運籌學的思想由來已久,但作為一門應用數學學科,用純數學的方法來確定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法,卻是興起於二次大戰的硝煙中。運籌學主要研究經濟、軍事活動中那些能用數量來表達的有關策劃、管理方面的問題。
  • 偉大的領袖毛主席,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之外,多久才出這樣一個偉人
    東方紅 太陽升 ,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他為人民謀幸福,這是勞苦大眾對毛主席無限思念和感激,不僅如此,毛主席多次對中國革命解放事業,可以說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比如遵義會議後,挽救了紅軍和革命的本錢,基本上也可以說挽救了中國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再比如日本侵略中國
  • 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
    當此之際,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準確把握當前複雜經濟形勢,堅定我國發展的必勝信心。受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疫情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衝擊。但綜合起來看,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
  • 統攬全局的戰略思維
    原標題:統攬全局的戰略思維 觀大勢觀全局的科學指南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習主席指出,籌劃和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首先要觀大勢、觀全局,不斷拓寬戰略視野,保持戰略清醒和戰略定力。這為我們認識大局、把握大局提供了科學指南。 強化大局意識。有什麼樣的意識,就有什麼樣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