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出國留學大部分都是通過雅思託福英語能力考試來作為語言能力證明,而國內本升研的升學也多為英語四六級考試成績作為升學時對語言能力評估的依據與申請條件之一,英語成了我們中國學生必修的第二大語言,但我們與英語作為母語的學生初學英語時有哪些差異呢?
在英國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初次學習英語的歷程是聽廣播練聽力與發音→看名著記單詞→拆解文章習語法→演講與辯論掌握寫作技巧→融入生活靈活運用→備考應試。
從上可以看出來英國學生學習英語時更多的不是靠課本,而是利用身邊的一些媒體工具、文學書籍以及寫課堂答辯稿的方式來增進學生學習樂趣與求知的興趣來支撐整個英語的有效快速的學習。
他們提倡與施行的就是孔子所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其實這也是令人遺憾的,中國古時雖然有各種教育學習方式思想提出,但從古時的趕考進士至今的高考學生真正用的學習方法還是死記硬背佔了大多數人。
通常我們國內英語學習歷程是背音標→背單詞→背語法→背短文→備考應試,至今死記硬背課本內容仍是作為國內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首選的有效方法,畢竟中國傳統教育歷史文化中從四書五經到三字經道德經等古人也是這樣背下來的,當然現代的家長與學生更多的是選擇花錢去培訓班學習。
但學英語找培訓班這事很多人認為找外國人教會更好,但作為體驗過這種語言課程的過來人提醒不要相信某些外國人開的相應的培訓班,因為他們很少懂得如何教中國學生,有的老師甚至連被動語態都不知道是什麼,更多的是靠的自身一個母語是英語的外國人牌子而已。
如果真的想找外教學習英語用來應試的話,還是找出考試題目的機構提供的英語培訓課程,有條件的話平常也可以多去fackbook、推特以及油管等國際社交視頻網站參與交流討論,這對增進你的英語寫作閱讀有幫助。
多與母語是英語的外國人交流卻確實是一個增強學生聽力與口語的有效途徑,而且對於留學生來說這是必須要走的路,不然即便通過了雅思或託福語言考試順利就讀了外國學校,但你到了那邊會發現一件令你崩潰的事:自己英語考試拿了高分但卻聽不懂當地人聊天時說的是什麼內容。
這可以看我前面寫到的一篇文章: ,裡面有詳細解釋為什麼英語考試不能代表真正的英語語言能力水平,欠缺的是哪些方面的知識與積累。
其實像雅思、託福以及GRE等英語考試涵蓋的內容都是不完善的,並不能完全反映考生面對社會實際交流時的語言能力水平,尤其是中國人。我們中國人往往是筆試王者,但到了真正交流的時候就成了青銅。
中國學生的死記硬背方式是對是錯沒有定論,但只要是適合自己學習的方法其實就是好方法,畢竟學習方法也是需要量身定做的,而不是批量產品,每個人都一樣能用,相信很多嘗試過參加培訓機構學習英語的同學會深有體會。
其實中英教學在課堂方面也表現區別很大,英式課堂從小開始更多的是老師給出論點而學生進行演講討論與交流答辯,而國內課堂更多的是聽講與老師提問點名學生進行回答,學生在學習時的主動與被動接受知識的區別非常明顯,這也往往是導致中國學生雖然拿手英語語言考試,但並不能靈活運用所了解的語言知識到生活當中。
或許我們從一開始的語言學習方向就錯了?
對留學生建議在外留學學習時不要過多的接觸國內學生,因為你會發現接觸一多你會越來越喜歡和中國學生交流,到了國外也能普通話交流無障礙感到舒暢;但你失去的將是一個英語語言學習提升的環境以及與外國學生交流的機會。
而隨著中國留學的人越來越多,你在學校上課時可能會發現一個尷尬的事情,身邊都是中國學生,跟國內上學區別就是老師是外國人......不過國內很多大學也有外教,如果只是與國內老鄉交往,那多花那幾十萬出國留學又是為了什麼呢?難道真只是為了一紙文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