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大奔門"爭議背後 商業味豈能蓋過文化味

2020-12-24 企業觀察網

臨近歲晚,故宮又上熱搜。


1月17日,一則「女子閉館日開車進入故宮太和門廣場」的微博,引發網友關注。新京報記者聯繫到涉事奔馳車車主。其回應稱,「故宮邀請的一個活動,具體什麼活動我不知道,一些被邀請的,可以從西華門開車進去。」


為何本應禁車的故宮,僅因為某個活動就可以為部分人大開宮門?


就在數天前,先是有消息稱故宮推出每桌6688元年夜飯,然後沒多久,又有報導稱故宮年夜飯已經取消。據報導,推出年夜飯的故宮角樓餐廳為出租經營。而這並不是這家餐廳首次被叫停餐飲服務。2019年2月,該餐廳曾因供應火鍋而引發爭議,隨後經營不足一個月即被叫停。


故宮搞活動大奔隨意走、一桌6688元的故宮年夜飯到底合不合適,這個見仁見智。


但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當下的故宮確實在推動世俗化、貼近年輕一代消費潮流上花了不少功夫,比如各類周邊產品的熱銷,和網際網路公司推出有趣的H5等,也吸引了不少眼球,獲得了不錯的經營業績。


然而,故宮畢竟不同於其他文化類IP,它本身帶有深厚的歷史沉澱,也被視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說,當初故宮向全民開放,成為遊客去北京必去的景點之一,是打破了以往故宮專屬於皇權的等級化藩籬,讓這一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人人可享的公共資源。那麼,這幾年故宮在市場化或者說商業化的探索,也需要不斷加以總結,逐步釐清對應的邊界。


文化與市場不是天然對立,通過適度市場化運營,不僅能獲取一定的經濟收益,同時能讓各類傳統文化與當代社會審美契合,形成更為廣泛的傳播度,也讓更多人形成對其的認知,為文化傳承提供助力。這已經成為文化界的共識。


然而,文化與市場又不能完全渾然一體。畢竟,文化有形而上的上層建築屬性,不能完全用經濟數據來衡量。而作為文化產業的主管者,需要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否則就可能造成失衡。


正如這幾年某些文化遺產商業化氣息過濃引發公眾質疑,類似於少林寺擬上市、故宮角樓餐廳賣火鍋引發的爭議,恰恰在於打破了這種平衡度,讓人們感覺聞到過濃的商業味,失去了少林寺、故宮應有的文化味。


文化味當然是比較微妙的定義。如果讓我來判斷,故宮的文化味在於其某種長期塑造的儀式感。從當初皇家為了捍衛權力尊嚴所設立的堂皇宮殿,到如今遊客參觀時看到的各類古玩字畫、莊嚴雕塑,其實都是在傳遞明確的信息:故宮不僅是多個朝代的最高權力象徵,更濃縮了中國文化的大量精髓,而這些基本在當時都屬於最高等級的精神產物。


設想一下,如果全國乃至世界其他國家的遊客到了故宮,鼻子裡充斥著火鍋的牛油味道,還有此起彼伏的小販叫賣聲,那麼對於故宮的儀式感是否蕩然無存?而人們之所以花錢購買門票參觀故宮,難道只是為了獲得與其他商業場所雷同的體驗?


也因此,為何故宮賣火鍋、「天價」年夜飯觸碰了公眾的敏感神經?在於大多數人仍然將故宮視為中國文化的象徵之一,不願意讓它的形象認知降格為社區公園。而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故宮進行修繕,同樣也是確保其儀式感、神秘感不會被破壞。


因此,故宮一旦陷入泛商業化,也就必然會遭到很多人的抵制。


讓文化遺產保持更多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這也是世界慣例。比如在文化遺產同樣眾多的法國,1962年法國推出了《馬爾羅法》,使得遺產保護的對象首次擴大到城市的整個街區,規定一個歷史街區不僅要保護其外立面還要更新室內,修復的時候必須和街區特有風格保持一致。在景區景點的規劃和管理上,不會為經濟利益而犧牲珍貴的文化遺產。相反通過發展旅遊挖掘文化內涵,使其更好服務於社會公眾。


曾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的故宮,有數據稱僅僅從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累計接待觀眾就達到1億人次。無數人慕名而來,在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領略中華文明千年之美,這是中國文化的榮光,也是國人心心念之的非世俗符號。而作為故宮的管理者,就需要做好「故宮味」,尤其是在市場化探索中,事先需要更多的充分論證,多聽聽文化專家和公眾的意見,不可草率決策,造成類似於「天價「年夜飯之類爭議。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


相關焦點

  • 「駕車撞壞故宮東華門」事件!揭秘男子行為背後的「疑似動機」
    人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其實都是有動機和目的,只是有時由於隱藏過深,這種動機或目的不易被外人覺察。起挖人實施某種行為的內心起因或思想活動,才能明白人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正所謂:沒有平白無故的愛,也沒有平白無故的恨。
  • 故宮連夜對女子開車進宮拍照致歉,但沒有解釋的道歉能接受嗎?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馬旭 高興如果奧朗德看到昨天兩女子開著大奔在故宮太和殿拍照的新聞,不知作何感想?你們不是說"文化尊嚴"嗎?據之前報導,故宮的東華門和西華門是可以進車的。開車的工作人員和訪客一般都從這兩個門進入,訪客通常還需要朋友出來接,然後把車停在附近的停車場,步行進入古建內。但太和殿屬於古建內。簡單一句話,古建築內故宮到底禁不禁車?有沒有特例?
  • 故宮又上熱搜!這次是轎車直撞故宮東華門,你們還記得開進故宮的大G...
    東華門位於紫禁城的東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門外設有下馬碑石,門內金水河南北流向,上架石橋一座,橋北為三座門。清朝皇帝死後梓宮由東華門出,因送殯迎臨都由東華門出,民間傳說是通往故宮陰間的大門,所以東華門又俗稱「鬼門」。
  • 開大奔進故宮引發熱議!人民日報評:一查到底
    當晚,故宮在核查此事屬實後向公眾致歉。17日午夜前,當事人@露小寶LL刪掉了過往近10年所發的微博,國航空乘人員的加V認證被取消,頭像也進行了更換……不過,在故宮道歉、當事人刪博的操作過程中,公眾的一系列疑問仍亟待解答:涉事「大奔」被放入,誰開了綠燈?故宮內被「大奔」碾壓後,會不會影響文物安全?
  • 開車進過故宮的人不止一個!人民日報:一查到底
    1月17日下午,網友@露小寶LL 因發布了幾張開著大奔進故宮「撒歡兒」的照片,引發熱議。故宮方面核實事件屬實,並向公眾誠懇致歉。在17日午夜,當事人@露小寶LL刪掉了過往近10年的所發的微博,國航空乘人員的加V認證被取消,頭像也換成了毛茸茸的卡通玩偶……不過,在故宮道歉、當事人刪博的操作過程中,網上出現了一系列亟待解答的疑問:涉事「大奔」被放入,是得到故宮哪一級工作人員的允許?故宮內被「大奔」碾壓後的地磚有無受損......
  • 評論:「七夕節」爭議的文化焦慮
    評論:「七夕節」爭議的文化焦慮 然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祁慶富指出:「最早的七夕節是兒童節,它可以變,但是你說它變成女人節、姑娘節也可以,現在倒好,變成情人節,這個東西就有點亂套了。」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也表示,「七夕不是情人節,是真正的女兒節。」  「七夕節」雖然是我國地地道道的傳統節日,但似乎越來越缺少中國的傳統文化味道,越來越像西方舶來的「情人節」,商業味也越來越濃鬱。
  • 600年故宮為孩子拍紀錄片,這種文化的科普,是給孩子美好的禮物
    前任院長單霽翔,把自己稱作:故宮的看門人,「當我從前任院長手中接過六百年的接力棒時,我就有義務讓故宮再來六百年。」單霽翔這樣說,也一直這樣做。當外賓來訪,要乘汽車進入故宮時,他果斷下令,關上午門,要求外賓步行進入。紫禁城的保護體現在日常的生旅之中,前些日子的故宮內開大奔傷了多少人的心!
  • 大奔女事件持續發酵,白巖松:這不是在炫富,這是在炫耀權力!
    導讀:大奔進故宮的事件持續發酵,除了一些涉及的機構被動的出面澄清事實,並且撇清關係以後,作為央視名嘴和資深新聞人的白巖松,也出來說話了。短短的幾句話,就說出了此事的實質性問題,而且也說出了自己對於此事的看法,讓我們來看看白巖松老師是怎樣說這件事的吧。
  • 故宮院長回應爭議:今年正月十五,我們的月亮比巴黎的圓
    針對故宮94年來首開夜場舉辦「上元」燈會後的爭議,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2日在北京首度予以公開回應,「今年正月十五,我們的月亮比巴黎的圓。」故宮博物院2日舉辦黃廷方慈善基金捐資故宮博物院籤約儀式。單霽翔為在場來賓介紹了一年來故宮的情況,隨即說到剛剛結束不久並引起爭議的「紫禁城上元之夜」燈會。
  • 潛望|「故宮燈光秀」背後:元宵燈會還是「夜店派對」?
    在近年來故宮不斷走紅的背景下,故宮方面屢次在文化符號開發上不斷取得的進步,對故宮乃至中國文化界都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只是,任何敢於試錯所帶來的質疑與爭議,同樣也如影隨形。 作為全世界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故宮2016年公布的館藏數量為1862690件(套)。不僅如此,一般的博物館珍貴文物佔總藏品的5%~10%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故宮的佔比是93.2%。 將故宮視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也不為過。
  • 福建全國罕見的「城堡」古鎮,以0商業味著名,被譽「小平遙」
    >我國的地域非常遼闊,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很豐富的旅遊資源,每一年都會有很多人在假期前做好旅遊規劃,在假期的時候出門遊玩,這眾多的旅遊資源中有的是絕倫的自然美景,有的是讓人稱奇的人文景觀,很多的古鎮也受到旅遊愛好者的青睞,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那些著名的古鎮帶上了濃厚的商業味
  • 國航前空姐閉館日開奔馳進故宮,是誰給她們打開的門,要如何徹查
    根據露小寶LL抖音視頻顯示,2018年11月,她曾在自己582萬元的住宅地下車庫發布過該車的外觀及內飾視頻,為滿足粉絲好奇還對車啟動後「音浪」做了直播。據悉,她的住所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附近,這裡的房價均價每平方米超9萬元,是北京朝陽區高檔住宅。
  • 民進黨魔爪伸向了臺北故宮
    陳其南說,院內也考慮過不要閉館,但是由於新故宮計劃整建量體太大,除了圖書文獻大樓、行政大樓跟正館都要整修之外,還要在原有地基上增蓋一個新館,到時候整個故宮就像是一座大工地,沒有參觀品質。    為了達到所謂的平衡和「本土化」,被視為最具文化代表性的故宮,就被拿來作為選舉造勢的政策工具,儘管文化界多持反對立場,前故宮院長周功鑫就明確表達不贊成,認為把南院蓋在一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農業縣,可能會淪為蚊子館,但扁當局仍執意興建。
  • 駕車夜撞故宮東華門的男子,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駕車夜撞故宮東華門的男子,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前幾天,一則故宮東華門被人駕車撞了的消息不脛而走,廣大網友紛紛留言調侃:膽夠肥的!什麼鳥,這麼狂妄?是酒駕嗎?必須嚴懲,否則無法無天。等等。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這件事情吧!
  • 古有「兩人肩輿內廷行走」,今有「四驅大奔禁城撒歡」
    建國以後進行了全面修葺,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同時闢為故宮博物院,對館藏文物進行修繕和研究。如今,故宮已經對普通民眾開放,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遊人到北京必到的熱門打卡地。
  • 故宮回應閉館日「大奔」開進故宮:痛心並致歉 將嚴格管理
    針對17日有網民在網上曬出周一閉館日開車進入故宮,故宮博物院17日晚間通過官方微博作出回應,表示深表痛心並向公眾誠懇致歉。今後該院將嚴格管理,杜絕此類現象。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截圖17日,一位名為「露小寶LL」的用戶通過微博發布一組照片,所配文字是「趕著周一閉館,躲開人流,去故宮撒歡兒~」。
  • 故宮的「天燈」拍出1060萬的天價,是對歷史文化的尊重
    在今年春節期間,故宮舉辦了「紫禁城裡過大年」活動,沉寂在歷史裡的宮城一下子活了起來,仿佛又回到了歷史的某處,燈火闌珊,喚醒了中國人心中那顆憧憬的種子。在故宮春節期間的大量展品中,最能展現康乾盛世新春氣息的要數天燈和萬壽燈了,這次展出的並不是歷史留存的天燈,而是復原之物。
  • 《故宮日曆》「歷」引爭議 故宮:民國用碑拓字
    、普及傳統文化的《故宮日曆》2009年末出版後,因其精美的設計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目前,2013年的《故宮日曆》也已出版,在各大書店和網店上都很暢銷。但其封面上繁體的「歴」字引起了一些人的討論。有學者認為這是個別字,「歴」是經過的意思,不能用在此處,應該用「暦」或者是「厤」。對此故宮文化旅遊編輯室作出回復稱,封面、書脊沿用1935年版故宮日曆封面漢隸碑拓集字,「暦」為「歴」的分化字,因此採用的是漢隸中的「歴」字。
  • 故宮流年不利?奔馳女駕車撒歡兒,越野男撞開東華門
    進入2020年,故宮流年不利,連續發生兩起車輛事件。之前一個年輕女子,開著大奔在故宮撒歡兒,後來不了了。今日一名男子開著越野車,撞開了故宮東華門,讓讓震驚。到底怎麼回事呢?年輕女子高露(露小寶LL),曬出了自己開著大奔進入故宮撒歡兒的照片,引起軒然大波,被網友口誅筆伐。奔馳女事件,引發了輿論高度關注,一度讓四家單位蒙羞。
  • 奧利奧x天貓超級品牌日x朕的心意·故宮食品 | 中西文化融創點亮IP...
    款款背後皆有著獨特的文化歷史故事,可謂一餅一世界。不僅如此,奧利奧和天貓超級品牌日第四次聯手,一齊攜御點小餅乾首次「進宮」,也將「六味國風小餅乾」玩出了別有意趣的新花樣! 這款國風小餅乾也正是達成此次三方合作的密匙所在,當奧利奧×天貓×故宮食品三大巨頭玩在一起,合力打造出了一系列活動重磅「炸彈」。究竟精彩如何,且看奧利奧如何玩轉國風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