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的溺愛,孩子出現各種毛病?寶媽著急又難過,可咋整

2020-10-03 同心兒童注意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媽媽開始控訴,控訴的爺爺奶奶太溺愛孩子了,導致孩子有一大堆的毛病,根本改變不了。而且在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總在旁邊幫腔,這讓孩子根本不會細心聽自己的教育,而自己每天能教育孩子的時間又不多。

我們該反省自己,孩子的教育到底是交給自己還是交給爺爺奶奶?

對於這位媽媽的控訴,我想說很多時候他應該反省自己,孩子的教育是交給了爺爺奶奶,現在孩子只聽爺爺奶奶的話,難道還要怪爺爺奶奶愛自己的孫子孫女嗎?但凡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多花一些時間去陪伴孩子去教育孩子,孩子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所以很多時候不要老是怪罪爺爺奶奶,溺愛孩子,因為我們沒有把時間花在孩子的身上,才會導致他這樣。

不懂得反思自己的父母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怎樣的影響?

首先是孩子不懂感恩

孩子的爺爺奶奶也就是我們的父母,他們在年老的時候還要花心思幫我們照顧孩子,可見這份情誼之深,一些老人,他可以完完全全的不管你這些年輕的事情,花著自己的養老金在外面瀟瀟灑灑,他多快樂,可是他為了讓你們過得更加輕鬆一些,他選擇在自己老的時候依然幫你們照顧孩子,所以我們應該學會感恩,如果我們自身學不會感恩,在老的那一天孩子也不會懂得向我們感恩。

其次是孩子不懂得反省自己

同樣就會讓孩子養成不懂得反省自己的習慣,在出入到社會上之後,哪怕做錯了事情,他也不懂得反省,他,總覺得自己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對的,因為他的父母沒有教會他反省,他的父母自身都不會反省,所以在教育過程當中,這樣的父母是失敗的,很多時候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模仿父母的思想,所以如果有一天我們學不會反省自己,那孩子永遠也學不會,他會以此為藉口不去學這個事情。

最後孩子也學會了頂嘴

這是很多家庭矛盾當中不懂得反省的父母孩子最容易出現的一個缺點,孩子學會了頂嘴,因為在這個過程當中,父母時時刻刻都在與老人頂嘴,時時刻刻都在指責老人,而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學到的也是這樣的道理,他也會學習父母去頂嘴,父母說什麼他都不會聽,進心裡都覺得父母說的都是多餘的,與其這樣還不如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也造就了很多孩子孤僻的性格。

這就是大多數不會反省的父母家裡出現的孩子,他們的成長過程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各種各樣的麻煩,所以我們也應該懂得這個家裡誰才是監護人。

作為父母該如何承擔這個責任?

第一,自己的孩子自己看管

無論工作再忙,無論自己平時遇到的事情再多,我們都應該真正的自己的孩子自己看管,不要過多的讓別人插手孩子的管教當中,因為爺爺奶奶他都是愛孩子的,從他的角度出發,他做這些事情沒有任何的錯誤,甚至說他做這件事情都是為了自己的孫子孫女好,所以我們不能由此去指責他們,要想孩子過得更好,那麼就自己看管自己的孩子,不要事事都依靠老人。

第二,教育孩子是自己的責任

爺爺奶奶帶孩子,他們只負責愛孩子,只負責孩子的衣食住行,但是孩子的教育是我們作為監護人,作為他父母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我們不能把這樣的責任和義務拋在父母的身上,我們必須自己承擔,所以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一定要明白這是自己的責任,這是自己的義務,自己要做好這樣的責任也要做好這樣的義務,才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好。

第三,讓孩子從自身身上學到道理,把孩子帶到自己身邊。

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什麼樣的,所以我們要從自身做起,讓孩子知道怎樣才是做人的道理。要讓孩子從自身身上學到道理,那麼我們就必須把孩子時時刻刻的帶在自己的身邊。讓他待在老人的身邊,他學到的道理都是從老人身上得來的,所以很多時候要讓孩子從我們自身學到道理,那麼就把孩子帶在自己的身邊,時時刻刻的監護著他們,保護著他們。

第四,用行動去制止這一切

有時候我們是需要贍養老人的,老人自然而然的也是和我們住在一起,那麼當老人和我們住在一起的時候,遇到一些不好的習慣和不好的教育,我們就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制止這一切,告訴老人這些東西是不能做的,只要我們自己的方法正確而又委婉,那麼老人很多時候都能聽進我們的話語,畢竟他也是這樣教育我們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制止,才是助長這一切威風的源頭。

第五,學會感恩父母

我們要學會感激自己的父母,父母特別的不容易,他們養我們到大現在到老的這一天還要負責我們的孩子,幫忙帶著自己的孫子孫女,我們也知道小孩是特別鬧騰的,特別折騰人的,這個時候他們已經老了,還得陪著孩子到處遊玩,到處折騰是特別累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也應該體諒他們,學會去感激他們,這樣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能擔起這樣的責任。

第六,屬於自己的責任,永不推卸

之所以會讓爺爺奶奶過度的寵愛孩子,過度的溺愛孩子,是因為我們把教養孩子這件事的責任和義務推卸在了爺爺奶奶的身上,這才導致了今天這個局面的出現,所以在任何時候屬於我們肩上的責任,我們都不應該推卸,我們都應該實實在在的承擔下來,把這一切事情都做好,而推卸是沒有任何的好處的。

問問自己孩子的監護人到底是你還是他的爺爺奶奶,如果是你你就承擔起責任,如果是爺爺奶奶你就不要管。

相關焦點

  • 「最大排場餵飯」惹爭議,爺爺奶奶齊上陣,網友:沒毛病,繼續慣
    「最大排場餵飯」惹爭議,爺爺奶奶齊上陣近日,一段餵娃吃飯的視頻在網上火了,為了讓孫子多吃幾口飯,爺爺奶奶齊上陣,被網友們稱為「最大排場餵飯」。孩子的父母看到爺爺奶奶如此用心,甚至對兒子生出了一點羨慕嫉妒的情緒。有一次,寶媽給兒子餵飯,發現兒子總是不好好吃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即使坐在寶寶椅上也不老實,餵了好幾次都不張嘴。
  • 奶奶給5歲孫子餵飯,爺爺在旁提供「星級服務」,寶媽:我不好管
    ,可寵愛過了頭,就成了溺愛,最後害的不還是孩子嗎?從小就養成這樣的壞毛病,以後可怎麼辦?」,說多少次了自己的孩子自己養,要是知情達理的老人也還好,這孩子5歲了還這狀態,孩子父母還敢讓爺爺奶奶帶?」由於老人的育兒觀念在現下是有一定滯後性的,因此,比起年輕父母是更易出現溺愛的情況
  • 媽媽控訴:爺爺奶奶太溺愛孩子,導致孩子一堆毛病,該怎麼辦?
    有個媽媽說,她的孩子出生後,前三年多完全是爺爺奶奶帶的,爺爺奶奶溺愛孩子,導致孩子一堆問題:喜歡撒謊、自私、不服管、抗拒去幼兒園、老師管不了,窩裡橫等等。這個媽媽說,現在她接手帶孩子,原以為能把孩子教好,沒想到完全沒有辦法。說孩子,跟他交流,甚至把孩子屁股打到淤青都沒用。她覺得,奶奶帶孩子時,孩子養成的那些壞習慣,已經成為孩子的本能。
  • 寶媽不讓孩子見爺爺奶奶,原以為是不孝,說出原因後大家卻都支持
    以前,許多年輕人年輕因為自己要賺錢,年輕人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家裡的老人帶。因為年輕人實在是兼顧不了孩子與工作。以前最多的出現的就是周末父母。除了周末父母可以和自己的孩子見面,其餘時間都是由老人帶孩子。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自己帶孩子。有些年輕人為了自己的孩子放棄自己的事業,選擇做一個家庭主婦和在家專心帶孩子。
  • 孩子更喜歡爺爺奶奶?你必須要知道的兩大原因
    「隔輩親」是很多寶爸寶媽的一大痛處。辛辛苦苦工作一天回到家,想抱著寶寶玩一下,結果剛抱上手就開始哭,小手朝著爺爺奶奶方向,一副要抱抱的樣子。果然,爺爺奶奶剛接過去就立馬破涕為笑了。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們也只能是聞著傷心、見者流淚了。
  • 寶媽出差孩子交給奶奶帶,三個月後竟成這樣,親自帶孩子很重要!
    前言:很多寶媽有了孩子以後,由於各種原因,孩子可能不能親自帶,職場媽媽需要上班,又或者嫌麻煩不願意帶孩子等等。沒兩天小麗就發現孩子挑食的壞習慣,不給他想要的東西就大哭大鬧,之前聽人講道理的孩子現在根本不聽媽媽的話,自己和孩子無形有了隔閡一樣。為什麼奶奶帶了一段時間,孩子會變成這樣?其實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教育觀念的不同,爺爺奶奶的教育觀念,大多比較傳統保守,重點是是不要讓孩子餓著、渴了。
  • 寶媽生二胎,得知是孫女後,爺爺奶奶的表現堪稱「教科書」級別
    寶媽二胎產女,爺爺奶奶的表現堪稱「教科書」級別有一位寶媽在生二胎之前也是有種種擔憂,害怕家裡老人更寵二寶,但當她得知自己剛生下小女兒後,病房外的一幕讓她瞬間放心了。她聽老公說,當時護士抱著包裹好的小寶給孩子的爺爺奶奶看時,奶奶一手抱著大孫子,另一隻手巴拉著小孫女,臉上掩蓋不了的喜悅。
  • 寶爸指責寶媽,孩子不跟爺爺奶奶親,寶媽的回應獲得眾多網友稱讚
    之前在論壇上看到一位網友寶媽的哭訴,這位寶媽跟自己的丈夫發生了爭吵,原因居然是因為孩子不跟爺爺奶奶親。其實這件事情本來是孩子的事,跟家長沒什麼關係,可是因為孩子的爸爸卻覺得一定是孩子的媽媽在背後挑撥的原因,所以才導致孩子不跟爺爺奶奶親。
  • 爺爺奶奶到底能不能帶孩子?這是我聽過最棒的答案
    小益有個問題想要問各位寶爸寶媽們:在家是誰在帶娃?有些寶媽會說我是自己帶,或者是保姆帶。但是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那就是平日帶娃,大部分的職責還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身上。老一輩帶孩非常辛苦,不管是精力還是體力都可能跟不上現在的寶寶。吃喝拉撒這種事當然難不倒他們,但是如何正確的帶孩子,教育孩子?老一輩的真的能做好嗎?
  • 孩子在地鐵裡「毆打」爺爺奶奶:熊孩子,都是這樣養出來的
    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和爺爺奶奶在一起是最開心的,爺爺奶奶會護著自己,就算自己調皮搗蛋爺爺奶奶也不會責罵自己,所以這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在心理產生了一種不好的影響,就是他認識不到自己的過錯,對於爺爺奶奶的照顧不懂得感恩。前一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組圖片,一對老夫婦帶著孫子乘坐地鐵,地鐵上人很多,夫妻倆一人坐了一個位置,孫子鞋子也沒脫就站到了座位上,爺爺奶奶並沒有制止孩子的行為。
  • 千萬別讓爺爺奶奶帶孩子!4歲女孩肚子像懷孕,爺爺卻說這樣好!
    「媽媽生,奶奶養,爸爸回家就上網,爺爺天天菜市場,外公外婆來欣賞……」這個順口溜道出了多少家庭的憂傷。圖片來源網絡爺爺卻說當媽的少見多怪,孩子就是胖了點。爸爸媽媽不在家,爺爺做的飯孩子不愛吃,當爺爺的心疼,每天都掏出二三十塊錢給孩子,讓她隨便買吃的,有方便麵、薯條、飲料還有一堆其他的小零食......
  • 寶媽剁肉吵到鄰居孫女,奶奶敲門理論:別剁了,吵到孩子
    寶媽剁肉的時候吵到鄰居孫女,奶奶立即敲門理論曉琳是一位八五後的寶媽,孩子現在已經上初中了,曉琳平時因為比較忙碌的原因,所以根本就沒有時間去照顧孩子。但還好兒子非常懂事,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開始自己上下學,這天趕上曉琳休息,兒子非常喜歡自己做的包子,於是就打算給孩子做點包子吃。
  • 8個月孩子撓爺爺,孩子和奶奶頂嘴表情呆萌,隔代育兒怎麼解決?
    孫子打爺爺,奶奶批評孫子還不服,隔代育兒怎麼解決?這個小孫子還不會說話,都會用小手來掐爺爺胳膊了,奶奶看到了,嚴厲的批評了孫子。根本不要覺得他小就讓著他,該批評還是批評。「不能再抓爺爺了啊,再抓爺爺抓你啊,嗯嗯」這個小孫子還一臉莫名其妙,看著這無辜的大眼睛,都不忍心責怪這個小可愛了。
  • 50歲「凍齡奶奶」火了,帶孫女出門被誤認成寶媽,兒媳壓力大
    不少工作忙碌的寶爸寶媽都會選擇讓長輩幫忙帶娃,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長輩們帶著娃逛街玩耍。通常來說,這些帶娃的長輩,看一眼就知道是娃的奶奶爺爺、外公外婆,但是有些長輩猶如"凍齡"一般,看起來跟娃的父母沒兩樣。
  • 為啥中國都是姥姥幫忙帶娃,爺爺奶奶去哪了?背後原因很真實
    文 | 小鴻兒媽媽(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導語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姥姥就成為了帶娃的主力軍,很多父母更願意把孩子交給姥姥帶,然而爺爺奶奶就慢慢退出了帶孩子的圈子,自從媛媛生了兒子後,由於要忙著去工作,因此孩子的姥姥就主動幫忙照顧孩子,一直到孩子3歲,孩子的奶奶卻突然要求要帶娃,還說自己有時間照顧孫子,就不用姥姥照顧。
  • 把女兒送到奶奶家生活3個月,變化大到讓寶媽不淡定:這是養豬嗎
    把女兒送到奶奶家生活3個月,變化大到讓寶媽不淡定:這是養豬嗎現在的年輕夫妻生活壓力都挺大的,尤其是有小孩子的,往往都會讓寶媽留在家裡帶孩子,但是帶孩子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身心和身體都會因為帶孩子而變得疲憊,因為帶孩子比較辛苦,很多家長也會想放鬆一下,於是有些夫妻就決定把孩子送去奶奶家生活一段時間,小兩口也可以過二人世界,但是由於老人和年輕人的育兒方法還是不一樣的,孩子的生長發育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 爺爺奶奶在孩子面前多提到爺爺奶奶
    沒想到接下來的一幕讓寶媽查看監控後崩潰痛哭。媽媽仔細看著原來孩子的奶奶,奶奶幾年前患了老年痴呆症,今年差點忘了自己的兒子,但沒想到還記得自己的爺爺。 奶奶進來幫孫女整理被子,然後像之前哄睡覺一樣輕輕拍孩子。 看到這裡小西不僅流下了眼淚,沒想到奶奶忘記了一切卻還是沒有忘記自己的爺爺。
  • 孩子上幼兒園後奶奶想帶娃,聽完寶媽的話不吭聲了
    如果問寶媽,帶孩子最難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大多寶媽都會回答是在孩子三歲之前。那個時候孩子年齡尚小,需要照顧和注意的方面很多,又是認知和成長的關鍵期,而自己又初為人母也還有很多不了解、不知道,甚至是不熟悉的地方。此時,也是寶媽最需要有人「搭把手」的時候。
  • 為給6歲孫子餵飯,奶奶不惜成為「表情包」,一旁的寶媽哭笑不得
    文丨熊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引言 爺爺奶奶這一輩的老人都會比較寵愛孫子這一輩的孩子。孩子在年齡還小的時候,吃飯難免就會有一些不安分,老人出於對小孩的寵愛,常常會滿院子哄著孩子餵飯。這個問題也讓不少家長感到頭疼。
  • 奶爸帶四胞胎來爺爺家蹭飯,爺爺大喊快關門,孩子的話讓鄰居大笑
    軟萌萌的話一說完,爺爺就笑嘻嘻的開了門,把孩子們領進去。看到這一幕後,鄰居都被這可愛的孩子和爺爺逗樂了,看著幾個孩子喊得這麼熟練,這肯定不是第一次了。久而久之,寶寶們和爺爺奶奶也比較親。大多孩子和爺爺奶奶比較親,主要是相處的時間比較長,老人沒有工作壓力,也不會嫌孩子煩,他們脾氣也好;爺爺奶奶也是父母轉化過來的,帶孩子比較有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