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帶四胞胎來爺爺家蹭飯,爺爺大喊快關門,孩子的話讓鄰居大笑

2020-08-13 哆啦育兒

2016年二胎開放後,很多家庭開始準備二胎,而小李家第一胎就4個,平時領著四胞胎上街很是養眼。

生養伴隨著幸福生活而來的還有經濟壓力,是目前大多數年輕人的常態,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情況下,會選擇把孩子交給父母來帶。


小李也如此,一家生活在北京,即便是家庭條件還不錯,家裡四個孩子,還是四胞胎,平時的工作也不敢懈怠,平時加班是常有的事,很少有時間陪在孩子的身邊,也就送到了父母那裡照顧。


好不容易到周末,夫妻兩想著把孩子接回來與孩子處處,沒想到妻子臨時要加班,想著一個人做飯麻煩,就決定又帶著孩子去父母那蹭飯吃。

爺爺遠遠的看著兒子帶著孫女們進小區,等到孩子們站在門口,佯裝著把門給關了,嘴裡還跟老伴念叨著四個搗蛋鬼又回來了。


孩子們倒是很開心的,順著爺爺的意,來勁了,不停的用手敲門,大聲喊:「爺爺,奶奶開門呀,我們四個搗蛋鬼又回來蹭飯啦!」軟萌萌的話一說完,爺爺就笑嘻嘻的開了門,把孩子們領進去。

看到這一幕後,鄰居都被這可愛的孩子和爺爺逗樂了,看著幾個孩子喊得這麼熟練,這肯定不是第一次了。

久而久之,寶寶們和爺爺奶奶也比較親。

大多孩子和爺爺奶奶比較親,主要是相處的時間比較長,老人沒有工作壓力,也不會嫌孩子煩,他們脾氣也好;爺爺奶奶也是父母轉化過來的,帶孩子比較有經驗。


但總是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來帶也不是一件完完全全的好事。

過度溺愛,過度包容

老一輩的人生從舊年代,經歷坎坷,生存時常限制,到孫子這一輩,影響他們對孫輩們格外的偏愛,過度的偏愛就會造成溺愛。

老人家們為了孩子高興,幾乎是什麼都可以做,儘可能的滿足孩子們的要求,甚至包容孩子的一些惡性行為。

昨日剛說到的寶媽在孩子還沒有滿月的時候,帶孩子去奶奶家串門。

中間需要出去一會,把孩子和侄女放在一個房間,出門前孩子都各自睡得好好的,回來後發現兒子頭部有很大塊的傷,眼睛周圍明顯的腫塊,一直哭個不停。


調取監控看了才知道,4歲的侄女在自己離開之後,上前暴打了孩子,不管孩子哭,來回的拳擊看著就很惱火。

但是孩子的母親拿侄女沒轍,奶奶硬是給侄女撐腰,在此之前侄女對寶媽的女兒也動過手,當時也是奶奶允許孩子打回去。


還說侄女是她的心頭肉,碰不得,這次碰到過年,想要給兒子檢查,家裡人集體說不去醫院,晦氣,幸而孩子沒事。

最終有女孩的父母道歉結束,這過度溺愛的後果卻讓人看的後怕。

過度的溺愛包容,容易導致孩子出現行為情緒,會讓孩子變得容易衝動形成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的等不良個性。



老人過度的照顧,會讓孩子缺乏鍛鍊獨立的能力

知名網紅papi醬在宣布懷孕之時,曾經拍攝過一個,媽媽vs外婆,以日常生活例子為切入,自己的媽媽對孫輩和對待自己的孩子「雙標」的對待。一個年輕時對待孩子很嚴格,成為了對待外孫女很溺愛的老母親,以及一個被自己媽媽嚴格教育長大,也想同樣嚴格教育女兒的年輕媽媽。引發年輕人的思考。

孩子長期過著被爺爺奶奶過度照顧的生活,會導致孩子過於依賴家長,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進到社會,學校連自己都無法自理,獨立學習更是難上加難,容易讓孩子變成一個不思進取,想著不勞而獲的人。

父母經常不能陪在孩子身邊,親子之間容易產生隔閡

爺爺奶奶愛孩子與父母之愛有所區別。相似是彼此都愛孩子,不同的是:

祖愛孫偏「寬」,而父母愛子則偏於「嚴」。

自然而然孩子和爺爺奶奶的感情關係特別好,相對父母的陪伴較少,關係也會相對淡化。加上教育觀念上的區別對待,父母與孩子之間容易產生隔閡。

榮格曾經說:

母子關係指向融合,寓意親密;父子關係,指向疏離,寓意規則。

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影響孩子未來的人格發展。孩子與爺爺奶奶身上獲得關愛並不能彌補在父母身上的缺失。

基於兩代人教育觀念不一,但年輕父母又需要老人帶,可以溝通溝通商量建立教育孩子的規定。比如孩子犯錯,自己學會道歉,而不是老人一味護著;孩子的需求不能隨時滿足,需要根據現實情況界定。

對於需要老人幫帶孩子的父母,也儘量抽空陪伴孩子,給予老人尊重,自然也會減少摩擦,家庭更和諧。

今日話題:如果是你,你會給老人帶孩子嗎?

相關焦點

  • 四胞胎孫子來蹭飯,爺爺急的直關門,周圍鄰居全看樂了
    導讀:四胞胎孫子來蹭飯,爺爺急的直關門,周圍鄰居全看樂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四胞胎孫子來蹭飯,爺爺急的直關門,周圍鄰居全看樂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爸領著「四胞胎」去蹭飯,爺爺大喊關門,孩子們一句話笑翻網友
    寶爸領著「四胞胎」去蹭飯,爺爺大喊關門,孩子們一句話笑翻網友老一輩的人和孩子們最容易形成沒辦法,自己生的自己養,實在忙不過來的時候就會把孩子們送到爺爺家,讓爺爺奶奶幫忙帶幾天孩子,幾個孩子也非常喜歡去爺爺家玩。這天,李先生的媳婦去街裡備貨,李先生一個人在家不想做飯了,於是就和女兒們商量要不要去爺爺家蹭飯,女兒們聽了以後十分激動,紛紛準備好行頭,換了一身衣裳和爸爸手拉著手排成一行就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 4胞胎來爺爺家蹭飯,爺爺喊快關門,孩子的話讓全家捧腹大笑
    看看這令人感到震撼的孩子,居然是四胞胎,三胞胎都已經是萬分之一的概率了,這位偉大的母親居然生出了四胞胎,可給孩子爺爺樂壞了,可是孩子大了以後,爺爺是看見就鬧心啊,恨不得自己耳朵聾了才好呢。兩家老人聽了就一起商量是哪一家帶孩子好點,合計到最後果然還是爺爺家裡帶孩子,中國老人都這樣想嘛,旺磊和朱針一也是覺得爺爺照顧孩子更好一點,兩年後,朱針一從產房中出來了,護士卻推了兩張床出來。
  • 爺爺逗孫子:你總來我家蹭飯,好意思?孩子說的話,寶爸差點噴飯
    老兩口和兒子家距離的不遠,孩子能夠時常回家,兒媳也很好,有時間就回家看看,基本上和沒結婚沒什麼區別。帶孩子和妻子身體都慢慢變好,成長,於是經常回家從兩人變成了三人,更加歡樂。一次兒子和兒媳下班,去了超市,然後買好東西帶著孩子一起回娘家,而家裡父母也都準備著飯菜,就等著孩子們回家一起開心的吃飯。飯桌上,爺爺就逗外孫,你總來我家蹭飯,好意思嗎?
  • 2歲孩子每天用搞怪走路姿勢去鄰居家蹭飯,鄰居受不了:別再來了
    2歲孩子每天用搞怪走路姿勢去鄰居家蹭飯,鄰居受不了:別再來了孩子出生是一件令家人都很高興的事情,隨著孩子的成長其模仿能力也就越強,很多家長也喜歡逗孩子讓孩子去模仿他們的動作,如果孩子做出了這樣的動作,大人們就會覺得很可愛。但是往往不能經常這樣逗孩子,如果養成不好的習慣是難以糾正的,甚至是對以後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做父母的也需要注意一點自己的言行舉止。
  • 小學生作文《鄰居王叔叔》,小孩大喊爸爸快回來,老師:青青草原
    小學生作文《鄰居王叔叔》,小孩大喊爸爸快回來,老師:青青草原隔壁老王這個稱號曾經有一段時間大火,至於隔壁老王的出處在哪,小編做了一番調查研究終於找到了。說是有一對夫妻生了一個小孩,小孩一天天的長大,就開始慢慢的學習說話。
  • 孩子是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第一條理由就扎心了
    沒想到這孩子長大之後就不愛去外婆家了,好幾次,媽媽都提出帶她去看看外婆,孩子都說不要,可是她爸帶她去爺爺奶奶家就很開心。媽媽難免心裡有些難過,我的孩子既然不和我的娘家人親,每次媽媽和朋友鄰居聊到孩子和外婆時,就會吐槽這孩子帶不親,外婆養了條「白眼狼」了。為什麼孩子由姥姥姥爺帶,長大卻和爺爺奶奶親呢?
  • 《海蒂和爺爺》:那個影響孩子一生的爺爺
    是爺爺堅決不同意,他提出:不應該在乎打工掙的錢,要替孩子的未來考慮。他的一句話令我記憶猶新:如果一定要打工,我代替孩子去省城打工掙錢吧。父親最終聽了爺爺的安排,妹妹後來讀到本科畢業,雖然工作一般,也沒掙什麼錢,但爺爺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當我推薦妹妹看《海蒂和爺爺》後,她說自己看完電影後哭得很丟人,特別想爺爺。
  • 孩子可以給爺爺奶奶帶嗎?
    這一期我們聚焦到一個很有趣的話題上,就是孩子該由誰帶,爺爺奶奶帶孩子到底行不行?如果父母跟長輩的觀念有衝突,我們父母是需要很好的去溝通協調,不能讓孩子夾在中間無所適從。 那還有一種情況呢,就是爸爸媽媽跟爺爺奶奶不住在一起。比如說周六周日放假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過一個周末,過兩天之後回來。
  • 爺爺看孩子,摔得滿臉血,爺爺說的話,道出了隔輩帶娃的心理
    群友逍遙媽媽說:自己要出去辦點事,委託了爺爺給看一下兒子,等回來時,正好發現兒子和爺爺在瘋玩時,一下子絆倒了,摔得很重,滿臉血。當時看著心疼得不得了,抱起孩子就往外走,爺爺在後邊趕緊解釋了一句說:不是我幹的,是他自己摔倒的。路上,老公就很不滿地說:你在我家使什麼臉色?哪個小孩子沒摔過碰過?逍遙媽媽氣得說:我兒子摔成這樣,難道還要我笑嗎?她問大家:難道我做錯了嗎?
  • 喜迎四胞胎卻為名字發愁,爺爺一口氣取了4個好名,夫妻拍手叫好
    導讀:喜迎四胞胎卻為名字發愁,爺爺一口氣取了4個好名,夫妻拍手叫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喜迎四胞胎卻為名字發愁,爺爺一口氣取了4個好名,夫妻拍手叫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爺爺帶孫子逛超市,孩子把雞蛋全打碎,爺爺的話讓店員一時語塞
    導讀:爺爺帶孫子逛超市,孩子把雞蛋全打碎,爺爺的話讓店員一時語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爺爺帶孫子逛超市,孩子把雞蛋全打碎,爺爺的話讓店員一時語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鄰居爺爺的一席話話,讓我感到羞愧
    今天在家的時候聽見鄰居家的爺爺正在管教,他們家的小孩。我一邊看著小說,一邊聽起牆角來著,爺爺的話,讓我感到慚愧。爺爺是這樣說:你們不要整想著玩手機,以後有的是時間玩,可以好好的讀書的時間就那麼幾年。(他家小孩都已經讀初二,最近好像上補習班。)偷聽了爺爺這一席話,想到了自己,整天玩手機,這不是現在的我真實寫照嗎。
  •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急了
    孩子大了,不愛去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卻急了……隔輩親說的是爺爺奶奶會無理由疼愛孫子輩,對孫子輩的寵愛比對自己兒子還多!其實也不盡然,不是所有爺爺奶奶都是那麼寵孫子的!!其實從小感受不到 爺爺奶奶疼愛的孩子長大自然也不會去親近他們的。孩子小的時候雖然不懂事,但是誰真心對待他對他好,跟誰在一起更有安全感,他們都是能感受到的!寶寶的感知能力是很強的,小的時候爺爺奶奶如果主動關心寶寶,平時多跟孩子交流,孩子大了也不至於冷落他們。
  • (十二)爺爺與孫子
    十二.爺爺與孫子 眼看孫子就要生了,看到電視上有醫院抱錯孩子的報導,奶奶贊助在單人產房生孩子,雖然貴了點,確保孩子不會搞錯。當我看到孩子眼睛一眨一眨,小腿一蹬一蹬時,忍不住就要抱抱,被護士攔住了。孫子接到家後,我毎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對著小孫子說:來,爺爺抱抱走走,奶奶就像個跟屁蟲似的跟在後面拿個扇子扇風趕蚊子,由於我的這句話頻率太高,孫子說的第一句完整的話就是:爺爺抱抱九九。直到現在他還常對我開玩笑說:爺爺抱抱九九。
  • 孩子嬰幼兒期,爺爺奶奶帶娃的錯誤示範
    平日裡老兩口還是挺講道理的,可一旦到了帶娃問題上,就感覺各種道理莫名說不清。以下列舉了我家爺爺奶奶帶娃的錯誤示範,對照看看你家有沒有。關於吃1、前六個月母乳期娃出生還在醫院的時候,因為剛「下奶」,乳汁不多,且寶寶剛開始含乳,經常哭鬧。奶奶急了,趕緊給娃餵水、餵奶粉。
  • 爺爺帶孫子逛超市,小朋友把雞蛋全打碎,爺爺的話讓店員啞口無言
    導讀:爺爺帶孫子逛超市,小朋友把雞蛋全打碎,爺爺的話讓店員啞口無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爺爺帶孫子逛超市,小朋友把雞蛋全打碎,爺爺的話讓店員啞口無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發明家爺爺」火了,自製保溫艙接送孫子上學,天氣涼也不怕病了
    ,別人沒有來接,那時候可驕傲了。看到爺爺的發明後,網友也直呼太優秀,簡直是「發明家爺爺」!,開車總是畫著蛇形或圓形,圍觀的村民也是被逗得哈哈大笑。其實,這位爺爺並不是趕時髦學習開車,冬天來了,孩子的學校距離村子有點遠,開車更加保暖。
  • 育兒路上媽媽努力避坑,爺爺奶奶努力挖坑
    ,玩玩具,一個沒順心,就往地上躺,怎麼拉都不起來,爺爺奶奶就笑,連忙拿玩具過來哄,更惡劣的是,如果媽媽來管教,孩子就哭的很傷心,爺爺奶奶趕緊抱過去哄,「孩子小你跟他講不清楚的,來,媽媽不好,爺爺奶奶疼!」
  • 「總來我家蹭飯害臊不?」奶奶逗3歲孫女,孩子的話戳痛老人的心
    雖然說不會有大人真正地跟孩子去計較孩子的話,可是有時孩子說出來的話卻容易讓大人在公眾場合覺得有所尷尬,甚至會引發大人之間的矛盾發生,所以家長平時對於孩子的語言教育也要多加注意。「你總來我家蹭飯害臊不?」奶奶逗3歲的小孫女3歲的甜甜是個很惹人愛的女孩,從小是媽媽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