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升級人才政策央行開展561億元1年期TMLF操作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要目

1。蘇州工業園區升級人才政策最高可獲500萬購房補貼

2。央行開展561億元1年期TMLF操作利率2.95%

3。恆大18.5億元落子北京房山溢價率33.09%

4。龍湖金地聯合體底價32.13億元競得東莞茶山最大TOD項目

5。朱榮斌:陽光城持續追求規模增長排名不能太在意

6。中海15.8億元摘長沙梅溪湖限價地毛坯房均價限1.13萬/平方米

7。大悅城底價6.09億元接盤重慶大川濱水城項目建面約40萬平方米

政策

蘇州工業園區升級人才政策最高可獲500萬元購房補貼

4月23日,蘇州工業園區發布官方消息稱,園區近期出臺《關於加快集聚高端和急需人才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針對適用對象,從創業扶持、人才補貼、人才住房、企業引才、人才培訓和培養、外國人才引進、人才服務等多維度發力,全面打造人才政策「升級版」,同時對生物醫藥等重點新興產業給予傾斜支持。

《意見》提出,人才住房、補貼方面,符合條件的人才可享受購房補貼以及人才組屋、人才優購房、優租房等優先購買、租住的權利。其中,全職工作的頂尖人才按「一事一議」最高可獲得500萬元購房補貼。

人才補貼重點支持園區產業發展或前沿科技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高端人才,以及園區新興產業領域新引進的緊缺急需人才,對年薪高於40萬元人才每年給予不超過40萬元的獎勵,有特殊貢獻的每年100萬元。

市場

央行開展561億元1年期TMLF操作利率2.95%

4月24日,央行開展1年期TMLF操作561億元,操作利率2.95%。

據悉,今日有2674億元TMLF到期,無逆回購到期。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10年期政府債券收益率下降至2.47%,創2002年以來的新低。

房企

恆大18.5億元落子北京房山溢價率33.09%

4月23日,北京公開出讓房山區1宗商住用地,吸引了恆大、中駿、藍光+北投新城等房企參與。最終由恆大以18.5億元競得,溢價率33.09%。

資料顯示,該地塊建設用地面積5.67萬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13.39萬平方米,起拍價13.9億元。根據要求,該地塊商品住房銷售均價不超過3.53萬元/平方米,且最高銷售單價不得超過3.89萬元/平方米。

龍湖金地聯合體底價32.13億元競得東莞茶山最大TOD項目

4月24日,東莞茶山鎮站前路地塊正式出讓,最終由東莞市嘉悅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底價32.13億元成功競得。工商資料顯示,該公司為龍湖、金地聯合注資的公司。

據悉,該地塊位於東莞市茶山鎮站前路,為截至目前出讓面積最大的TOD地塊,由4個地塊組成,佔地面積13.97萬平方米,由4宗地塊組成,總建築面積44.28萬平方米,容積率2.49-5.16。

該地塊要求須自持宗地商業用房計容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未來將打造成集商業、住宅、寫字樓為一體的大型TOD綜合體。

朱榮斌:陽光城持續追求規模增長排名不能太在意

4月24日,陽光城舉行線上業績發布會。陽光城集團執行董事長兼總裁朱榮斌、陽光城集團執行副總裁吳建斌、陽光城集團執行副總裁闞乃桂、陽光城集團CFO陳霓等管理層出席,並答記者問。

關於排名和規模,朱榮斌表示,「規模我們會持續追求,名次也在意,但也不能太在意,我覺得還是要對目標,尤其是現在提出要品質發展和提升品質工程,這些方面還是要有定力,要能夠心無旁鶩地、長期地努力,才會有持續改善,沒有體量就沒有分量,今天到了2000億規模,在這些指標方面,我們應該不會像過去那麼敏感。」

據了解,2020年,陽光城銷售突破2000億元大關。2019全年,陽光城全口徑銷售金額2110.31億元,同比增長30%;權益銷售金額1351.43億元,同比增長14.21%,銷售均價為12317元/平方米。

此外,對於權益佔比,朱榮斌表示,前兩年我們急於規模擴張,所以全方式、全業態、全地域布局,在拿地方面,我們一定比例的項目都是跟別的公司合作的,對2017、2018年全口徑規模提高貢獻不小。

他續稱,合作拿地是之前陽光城追求規模的重要手段,隨著規模的提升,未來拿地權益比要慢慢提高到80%以上。

年報顯示,2019年陽光城通過收併購、招拍掛、加大舊改等方式新增總地價656億元,權益地價492億元,新增貨值2798億元,同比上升31%。截至2019年底,陽光城土地儲備總計4523萬平方米,儲備貨值6324億元,其中一二線城市可售貨值佔比74%。2019年公司新增土儲平均權益為70%,與2018年同比增加15個百分點。

此外,據朱榮斌透露,公司在內部正規劃將物業單獨分拆上市。朱榮斌表示,如何讓物業板塊形成有特色、具備可持續性的單獨公司,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還未進入實際操作推進階段。

中海15.8億元摘長沙梅溪湖限價地毛坯房均價限1.13萬/平方米

4月24日,中海以15.8億元摘湖南長沙梅溪湖一宗限價地,溢價率10.96%,成交樓面價4721元/平方米,地塊的住宅(毛坯)銷售均價不超過11300元/平方米。

據了解,地塊出讓面積為147556.32平方米,起始價為14.25億元,折合樓面地價4255元/平方米。

大悅城底價6.09億元接盤重慶大川濱水城項目建面約40萬平方米

4月23日,大悅城控股西南區域重慶項目官方微信發布信息稱,公司成功摘得北濱路約40萬平方米地塊,名稱為「中糧北濱路項目」。

資料顯示,大川濱水城項目內含11宗地塊,土地面積為17.22萬平方米,約合258畝。此前掛牌公告顯示,大川濱水城取得不動產權證的土地使用權面積共計17.05萬平方米,另有1689.5平方米土地尚未取得不動產權證。

事實上,上述重慶大川濱水城項目於4月21日第二次掛牌出讓期滿,由大悅城控股以底價60949萬元接盤。

該項目原為重慶大川集團房地產開發公司,後因公司資金鍊斷裂,於2015年下半年停工。2018年5月18日,重慶江北區平臺公司重慶中鵬通過全資子公司承接大川濱水城項目約25.35億元的債務,獲取大川濱水城項目的全部資產。

今年3月24日,鵬域地產95%股權於重慶聯交所二次掛牌,轉讓底價為60949萬元。

(文章來源:中國建設報)

相關焦點

  • 政策頻發!人才優購、限售、限貸、限價,2019年蘇州「硬核」
    針對園區、獅山熱門板塊進行精準打擊,限售鎖定市場流通,但這一政策並未能有效止住蘇州大市範圍的熱度,時隔兩個月,724新政蘇州再次升級調控。預計2020年蘇州各大區就人才優購政策將持續發力,保證人才在安居置業方面享受便利、優惠條件,也將更好的帶動人才落戶本市,加強城市人才創新力。
  • 11月最後一天開展2000億MLF操作 央行這次為何打破今年慣例?
    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2000億元和7天期逆回購操作1500億元,利率分別為2.95%和2.2%。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央行已形成每月15日(遇節假日順延)開展MLF操作的慣例。而11月最後一天央行打破常規,意外投來2000億元「麻辣粉」意欲何為?中信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明明認為:「央行11月30日新作2000億元MLF,超市場預期,一方面是為了呵護月底和月初的流動性環境、平抑DR007的波動,另一方面是緩解銀行負債荒、引導同業存單利率向MLF操作利率回歸。
  • 繼多地調整公積金政策後 蘇州工業園區暫停公積金申報!
    來源:融360作者: 融小妹 近日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發現蘇州工業園區社保和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一則重要通知。除蘇州外,全國其他多地在近期調整公積金政策。2月21日,河南省駐馬店市政府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帶來的衝擊。意見提到,將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由45萬元上升到50萬元;首套房公積金貸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調為20%;大力推廣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業務。
  • 央行額外端出2000億元的「麻辣粉」
    11月「麻辣粉」規模達萬億元  在市場人士看來,2000億元的「麻辣粉」是計劃外的。  因為近年來,央行已形成按月開展MLF操作的慣例,每月一次,每次基本安排在15日左右進行。  而在11月16日,央行已經開展了8000億元MLF操作,也就是說,加上此次的2000億元,11月份央行共開展1萬億元MLF操作,創出了歷史新高。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領軍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作為蟬聯四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首位的蘇州工業園區,在保持定力抓創新、探路發展新模式的道路上「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蘇州工業園區以金雞湖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工程(以下簡稱「科技領軍人才工程」)為切入點,全面探索「小地方」的「大人才」戰略,攢下紮實「人才家底」。
  • 央行千億逆回購操作呵護流動性
    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央行18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500億元央行逆回購到期,實現淨回籠500億元。當日銀行間市場各期限利率漲跌互現。18日發布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隔夜、7天期、14天期利率分別為1.72%、2.21%、2.501%,分別較上一個交易日下行7.8個、2.8個和2.6個基點;一年期利率為3.22%,上行1個基點。
  • 央行「迷你降息」,政策「剛中帶柔」
    這是自2018年4月以來,首次調降1年期MLF利率。今年8月,央行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LPR的報價基準直接與中期借貸便利(MLF)掛鈎,貨幣政策價格工具也由過去的法定貸款基準利率轉變為MLF利率,市場關注的央行是否降息的核心變為MLF利率是否下調。
  • 蘇州工業園區再添國家級中心 服務高層次人才
    國家人社部留學人員和專家服務中心副主任李璟,蘇州市委常委、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為中心揭牌 人民網蘇州7月12日電 (朱殿平、馬燾燾)為加大人才工作力度,蘇州工業園區創新人才工作思路。7月11日上午,在2019年蘇州國際精英創業周園區分會場開幕式上,國家高層次人才服務窗口蘇州工業園區服務中心正式揭牌。這標誌著蘇州工業園區再添一家國家級中心,也將為園區招才引智集聚更多優質資源。 在加大引進人才工作中,多年來,蘇州工業園區不斷升級園區高層次人才服務品牌。
  • 蘇州工業園區是個吸引創新人才的「強磁場」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英國留學生亞歷克斯沒想到會在蘇州工業園區(下簡稱「園區」)開始第三次創業。2013年第一次創業,因對貿易政策不了解,導致他從模里西斯出口中國的貨物不能通關,最後損失慘重;2015年,他在西班牙的房地產公司由於前期準備倉促,導致資金周轉出問題。
  • 央行再次超量續作「麻辣粉」 明年貨幣政策如何走?
    12月15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充分滿足了金融機構需求。由於本月共有6000億MLF到期,因此,本月的超額續作共淨投放MLF3500億元。
  • 蘇州工業園區發布16條金融新政,擬設立20億元天使母基金
    為全力打造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的「蘇州樣板」,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出臺《關於推進蘇州自貿片區金融開放創新的若干意見》,簡稱「金融16條」,從提升金融發展層級、強化金融創新發展能力、推動機構提質增效、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四個方向提出了16項支持措施,全面聚焦蘇州自貿片區金融開放創新,特別提出要設立20億元天使母基金和100億元政府引導基金,加大創新支持力度。
  • 央行今日送上9500億元「麻辣粉」
    12月15日,有可能是2020年的最後一個MLF操作日,央行表現得格外慷 慨。今日,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0年12月 15日人民銀行開展9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含對12月7日和 16日兩次MLF到期的續做)和100億元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95%, 與此前持平。
  • 蘇州工業園區表彰「金雞湖人才」,打造創新發展「熱帶雨林」
    12月20日下午,蘇州工業園區召開2018度蘇州工業園區創新發展大會暨金雞湖人才表彰大會,263名園區人才獲評「蘇州工業園區2018年度金雞湖人才」稱號。蘇州工業園區表彰人才的傳統到今年已經是第九屆。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通過走訪園區多家企業和機構發現,蘇州工業園區以人才為核心,經過多年有意或無意的培育、積累,園區現已形成一個創新的生態系統,人才、資金、產業鏈等要素構成這個系統當中一個個「有機」環節,經過相互連結、傳輸、作用,一個良性的生態運作機製得以建立,如同一個共生進化的「熱帶雨林」,成為蘇州工業園區創新前行的「密碼」。
  • 蘇州工業園區綜合保稅區值得廣西學習(組圖)
    2008年,蘇州工業園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2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5.1億元,進出口總額625億美元。開放的經濟離不開開放的口岸。可是,蘇州沒有海港也沒有機場,如何提升大批量貨品物流效率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蘇州工業園區的特殊監管區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
  • 【新時代 新作為 新篇章】外企研發中心「扎堆」落戶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工業園區,一塊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一個創新合作的成功典範,一個白手起家卻為中國開發區建設添上濃墨重彩一筆的現代化產業新城。面對外部形勢的種種變化,今年以來,蘇州工業園區加快「高端高新」轉型步伐,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在優化服務、簡化手續、提高效能等方面持續發力,用實際行動回應當前開發區轉型發展的時代課題。
  • 蘇州工業園區:探路從「零」培育生物醫藥產業
    ,全力支持企業渡過「從0到1」這段「至暗時刻」。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倪乾說,園區在硬體建設上遵循「生物醫藥產業前期主要依靠人才、資本投入」的規律,傾力打造公共實驗室等服務平臺,減少企業前期投入;又持續推出人才、金融等政策組合拳,全面營造科創「軟環境」。
  • 蘇州工業園區深耕細作 打造人才強區
    江蘇自貿區蘇州片區正式在蘇州工業園區掛牌以來,快速和便捷成為園區服務人才的關鍵詞。隨著園區高層次和國際人才服務中心的增設,園區的人才服務越發精準化、細緻化。大到創新創業氛圍,小到教育醫療事宜,細到身份定居瑣事,園區正在從方方面面做著吸引人才、服務人才、留住人才的長久建設,發布落實發展性的、長效性的產才融合政策,將園區打造成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樂土。
  • 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背景
    區域創新環境、創新協同機制、創 新平臺對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慧產業的創新生態起到支撐與推動作用。2019 年,園區人工智慧產業產值已超 320 億元, 連續多年保持 20%以上增速,初步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 蘇州工業園區:高水平開放 助推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蘇州工業園區高水平開放 助推高質量發展粉牆黛瓦、金屬鋼索,兼具中國風和工業感的哈金森亞洲創新中心近日在蘇州工業園區揭開神秘面紗。近年來,蘇州工業園區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搶抓蘇州自貿片區建設機遇,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投資「回頭客」,也練就了邁步未來的強大「內功」。創新資源加速引進來多年前的蘇州城東,還是一片農田。如今,農田變成了新城。
  • 蘇州觀察:聚焦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納米城納米,1米的十億分之一。這個極微小的長度單位,如今丈量著一座城市新的高度。2010年,蘇州工業園區提出,將納米技術產業確定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依託納米技術,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引領園區創新型經濟發展方向。2013年1月18日,蘇州納米城首期啟用,這座「納米城邦」揭開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