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科創板推出讓蘇州一下成了眾多投資機構的「新寵」,而蘇州自貿片區的加持,更是讓江南水鄉成為投資的網紅之地,打開了蘇州園區新的發展空間,賦予園區金融進一步深化改革的重任。
2019年,蘇州新增境內外上市公司21家,創歷年新增上市公司數新高。其中,境內A股上市公司14家,有6家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形成了資本市場上勢頭強勁的「蘇州板塊」。
為全力打造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的「蘇州樣板」,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出臺《關於推進蘇州自貿片區金融開放創新的若干意見》,簡稱「金融16條」,從提升金融發展層級、強化金融創新發展能力、推動機構提質增效、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四個方向提出了16項支持措施,全面聚焦蘇州自貿片區金融開放創新,特別提出要設立20億元天使母基金和100億元政府引導基金,加大創新支持力度。
「金融16條」新政看點
根據文件,此次「金融16條」中對於股權投資支持力度頗大,園區政府也灑出真金白銀,目標打造全國標杆性創新資本生態圈,強化金融對創新型經濟的影樓作用,設立規模20億元的天使母基金和規模100億元的政府引導基金,對符合條件的股權投資管理企業,給予總額3500萬元的人才、項目引進和業務獎勵以及辦公補貼。
跨境聯動方面,推動股權投資行業在片區創新發展,深化完善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十點,支持設立外資股權投資基金;積極研究開展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政策試點,支持依規設立人民幣海外投貸基金,推動有能力的境內機構開展多種類型的對外投資。
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小玫介紹,根據「金融16條」新政,蘇州自貿片區將發揮20億元天使母基金和100億元政府引導基金「兩大引擎」的作用,力爭用3年時間,新增法人金融機構3家,新增金融機構功能性總部30家,基金管理總規模突破3000億元,推動300個高質量科創項目落地,推動新增中小企業融資超300億元,推動蘇州自貿片區成為金融創新的標杆。
亮點還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打造區域金融高質量發展新高地,強化金融在國家對外開放全局中的先行作用,其中包括三個主要方面:推動金融領域對外開放、統籌謀劃新設一批法人金融機構、大力推進金融機構各類功能性總部和創新業態精準式集聚,特別對於新引進的符合要求的金融機構總部及其持牌專業法人子公司,給予總額最高6600萬元的開辦補貼、辦公用房補貼以及人才引進獎勵。
其次,打造跨境金融服務示範平臺,強化金融對總部型經濟的支撐作用,著手三方面,深入推進資本項目和經常項目便利化、自由化等創新業務試點,支持區內企業開展真實合法的離岸轉手買賣,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國公司等根據業務需要開展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特別對於設立包括財務結算中心、資金管理總部的各類功能性總部,給予最高200萬元的開辦補貼。
第三,打造普惠金融創新發展的示範作用,強化金融對於實體經濟的血脈作用,從拓寬風險補償資金池使用範圍,加大對園區上市苗圃工程企業的金融支持,支持做大做強供應鏈金融服務體系,給予融資租賃企業總額最高400萬元的開辦補貼和業務獎勵。
自貿區小鎮邁入3.0版本
截至目前,蘇州自貿片區先後出臺政策文件18項,推出創新舉措22項,其中省級以上首創舉措14項;片區日均企業註冊數量同比上升60.2%,新增內資企業註冊資本168.45億元、合同外資6.46億美元、實際使用外資2.37億美元,新增備案境外投資機構15個、中方實際境外投資額1.39億美元。
從資本助力方面來看,坐落在蘇州工業園區東部的東沙湖基金小鎮是蘇州科創企業的重要資本來源地,已經吸引了包括元禾控股、GGV紀源資本、天圖資本、松禾資本等上百家機構入駐,去年末還與海爾資本、中國國信、國創至輝、紀源資本、聯想之星、亦聯投資、卿峰基金、華控基金8家機構籤訂了入駐協議,並和清科研究中心、企查查、植德律所、德勤會所4家機構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蘇州工業園區金融管理服務局相關負責人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繼環金雞湖傳統金融產業布局後,東沙湖基金小鎮正在成為蘇州的新金融陣地。
截至2019年12月底,東沙湖基金小鎮累計入駐股權投資管理團隊180家,設立基金302隻,入駐債權融資機構7家,集聚資金規模超2110億元。小鎮支持企業上市方面,截至今年12月已有99家企業成功上市或過會。
作為長三角區域唯一一個完全坐落在自貿區的基金小鎮——東沙湖基金小鎮隨著蘇州自貿片區的掛牌,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邁入3.0版本。差異化探索,集成式創新是打造小鎮的3.0版本的策略,蘇州工業園區金融管理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東沙湖基金小鎮將進一步提升輻射帶動作用,以「金融+科技」為科技創新企業交叉賦能。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創業資本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