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抗病毒藥物合理使用的5R原則,你了解嗎?

2020-11-05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推薦理由

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危害兒童的生命健康。然而,我國有效抗病毒的藥物不多,其中可適用於兒童使用的更少,而且存在諸多使用不規範的問題。在臨床工作中,如何規範合理地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是每一位醫院管理者、藥學工作者及兒科醫護人員都十分關注的問題。鑑於此,中國醫院協會聯合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國家感染性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的專家共同擬定了《抗病毒藥物在兒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應用指南》,旨在為各級兒科醫師在兒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規範使用抗病毒藥物提供參考。本指南從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病毒、兒童抗病毒治療核心問題及策略、兒童抗病毒治療臨床用藥基本原則、常見抗病毒藥物及其合理使用、抗病毒藥物研發前景與展望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內 容 要 點

呼吸道病毒感染多為自限性疾病,大多臨床預後良好,但部分患兒在病毒感染後可發展為重症或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和/或後遺症,嚴重危害兒童的生命健康。兒童抗病毒藥物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則(5R原則)如下:

正確的病人( right patient) 明確的病原學診斷非常重要,但病原學診斷有時並不能及時獲得或不能及時提供確切依據。流行病學史對診斷亦有重要幫助。在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的流行季節,及時的藥物治療可能成為主要選擇,不能為了明確病原診斷而延誤治療時機。

正確的藥物( right medication)病原明確者應針對性選擇相應抗病毒藥物;避免重複或同時使用作用機制相同的2種抗病毒藥物;儘量謹慎遵循相關說明書的年齡限制。

正確的劑量(right dose) 對於有確切兒童用藥劑量的藥物,建議嚴格在劑量範圍內用藥;謹慎超量用藥,避免小量間歇用藥,防止耐藥性發生。對於沒有兒童指導性用藥劑量的藥物,按體重或體表面積換算給藥或通過成人劑量折算給藥時,要密切觀察療效。

正確的時間(right time) 抗病毒藥物應在明確診斷下儘早使用。但對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可以不必等待病原診斷結果,而應根據臨床及流行病學早期使用;對某些病毒(如巨細胞病毒)感染在移植患者等特殊人群中要給予「搶先」治療。

正確的給藥途徑( right route) 給藥途徑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局部用藥治療有效者儘量避免全身用藥,輕症不必給予不良反應大及靜脈注射的抗病毒藥物。

——原文:中國醫院協會,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國家感染性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等。抗病毒藥物在兒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應用指南[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020,35(19):1441-1450. DOI:10.3760/cma. j.cn101070-20200727-01254

編輯:王 麗

排版:高 冀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20年20期第10版

相關焦點

  • 一文了解:抗病毒藥物及病毒性肺炎的藥物選用
    抗病毒藥物 抗病毒藥物有抗流感病毒藥物、廣譜抗病毒藥物、抗皰疹病毒藥物等。 表1 抗病毒藥物的分類及注意事項 (2)幹擾素是一類有廣譜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作用的蛋白質,對RSV引起的肺炎治療有效,並有助於減少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3.
  • 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但是實際上成人的抗感染模式在兒童不一定是不可以用的,只不過有一些藥物是明確在兒科不能用的,比如說16歲以下的孩子不能用喹諾酮的,這些我們都是很了解的。在診斷的治療思路和模式上是完全一樣的。有一點跟大家強調的是嬰幼兒的感染跟成人雖然是同一個部位,比如說都是中樞感染,但是他們的免疫機制不一樣,免疫力不同的時候,可能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是不一樣的。
  • 新冠疫情期間,藥師提醒您合理應用抗菌素和抗病毒藥物
    要不要提前吃點藥對抗一下病毒?下面讓北京醫院的臨床藥師為您解答一下您心中的疑惑。 1.抗菌素和抗病毒藥物是一回事嗎? 首先,要告訴大家一個概念問題。抗菌素和抗病毒藥物是完全不同的兩類藥物。
  • 兒童抗病毒的藥有哪些?這幾種很常用快來了解!
    兒童抗病毒的藥有哪些?這幾種很常用快來了解!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爸爸媽媽對抗病毒藥物十分關注,希望可以幫助孩子預防疾病。可市場上出售的抗病毒藥物有很多,而有的新手父母對此一無所知。那麼,兒童抗病毒的藥有哪些?今天育姐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兒童抗病毒藥物,快來看看吧。
  • 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 五種B肝抗病毒藥物
    那麼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呢?患者患上B肝的症狀有哪些呢?在平時的飲食方面,B肝病人不可以吃什麼?吃錯東西可能會導致B肝更加嚴重化。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病毒藥物有哪些目前被專家公認的B肝抗病毒藥物一共兩大類,共五種,分別是幹擾素類(普通幹擾素、長效幹擾素)和核苷類(拉米夫定、阿德福韋、恩替卡韋)。
  • 外科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抗菌藥物在預防控制和治療外科感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菌藥物達到了數百種之多,因為應用廣泛,濫用的現象經常發生,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不但會引起毒副作用和過敏反應
  • 浙江醫院開啟「2020年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宣傳周」系列活動
    抗菌藥物您用對了嗎?如何減少抗菌藥物耐藥發生?為進一步提高全社會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意識和水平,減少細菌耐藥的發生,世界衛生組織確定每年11月第3周作為世界提高抗菌藥物認識周,今年的活動主題為「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
  • 接種疫苗後能不能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
    使用抗生素,會減弱疫苗接種效果。疫苗接種後出現發熱屬於疫苗接種後的正常反應,血白細胞和C反應蛋白增高說明體內開始出現免疫反應,應是疫苗接種成功的標誌,絕不能使用抗生素。 疫苗本身是病毒、細菌的滅活體或部分,它進入人體後必然會刺激免疫系統,引起類似病毒或細菌感染的過程,這樣才能產生相應抗體 以抵禦今後相應病毒或細菌的侵襲,預防嚴重感染性疾病的發生。
  • 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宣傳
    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將「抗菌藥物」名稱改為 「抗微生物藥物」,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為提高全社會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意識和水平,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決定在11月18日-24日組織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
  • 抗菌藥物不能濫用!「四不」原則你要知道
    每年11月的第三周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11月18日-2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正與世界衛生組織同步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主題為「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也希望藉此讓大家來了解抗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知識,樹立微生物藥物合理使用觀念。長安醫院臨床藥師趙麗麗總結了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相關知識,讓我們來看看。
  • 妊娠期合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如何合理使用藥物呢?
    一、抗病毒藥 1、α幹擾素 幹擾素的FDA妊娠分級為C級,是一類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調節功能
  • 藥店營業員:教你區分使用5種抗流感病毒藥物
    此時,流感也悄然而至,抗流感病毒的藥物也紛紛上架,藥店營業員也將這些藥物擺在了顯眼處。下面就來聊聊一些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藥,以及使用注意事項。常用的抗流感病毒藥物有金剛烷胺、金剛乙胺、奧司他韋、扎那米韋、鹽酸阿比多爾5種。
  • 目前應用的抗新型冠狀病毒藥物,有哪些使用要點
    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毒,抑制病毒複製是控制疾病發展的關鍵環節,目前只有少數幾種抗病毒藥物在治療新冠肺炎方面得到初步的臨床驗證。 可試用的抗病毒藥物包括氯喹、羥氯喹、法匹拉韋、幹擾素、利巴韋林、洛匹那韋/利託那韋、阿比多爾、瑞德西韋,治療效果均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來評估。
  • 陳佰義:病毒性肺炎中抗菌藥物合理應用
    授課結束後的專家互動也極為精彩,幾位專家就新冠肺炎病人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方面的討論金句頻出,「警句名言」不斷,發人深思,令人醍醐灌頂。病毒感染相關知識1、CAP(社區獲得性肺炎)中2%-35%的病毒性肺炎發生在成年人中,兒童佔比更高。
  • 你可知否,正確服用口服類B肝抗病毒藥物的時間
    由於現在在治療B肝上還沒有根治的方法或是藥物出現,目前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抑制B肝病毒的複製,減輕肝臟細胞炎性壞死和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先剖析一下治療B肝的抗病毒的藥物。
  • 翟所迪教授:新冠肺炎抗病毒試用藥物治療的十問十答
    我們會發現,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一版至第五版一直在重申「目前尚無有效抗病毒藥物」。但是在2月19日發布的第六版診療方案中可以看到,「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治療方法」這句話已刪除,並且在試用藥物中新增了「磷酸氯喹(成人500mg,每日2次)和阿比多爾(成人200mg,每日3次)」兩個藥物。
  • 使用抗癲癇藥物需要花費多少錢
    因此患上癲癇後一定要使用抗癲癇藥物來控制發作,減少癲癇發作帶來的危害。那麼使用抗癲癇藥物的原則有哪些呢?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一、單藥治療原則:癲癇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該儘量選擇單一的藥物。我們都知道抗癲癇藥物通常都有很多的副作用,所以使用單一的藥物不但能減少副作用對人體的危害,還能有利於對藥物療效與不良反應的判斷。
  • 兒科病毒感染很常見,抗病毒藥物該怎麼選?
    兒科的疾病中,病毒感染很常見,比如普通感冒、流感、腹瀉、手足口病、水痘等的病原體都是病毒,兒童肺炎的病原體中,病毒性肺炎也有不小的比例。 但不是所有的病毒感染都需要用到抗病毒藥物,為了避免抗病毒藥物的濫用,減少用藥不良反應丁香公開課的《兒科醫生必備:臨床常用藥解析》課程中,上海兒童醫院的孫汀老師,對兒科臨床上的抗病毒藥物進行了盤點。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綏化市第一醫院提高抗微生物藥物...
    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將「抗菌藥物」名稱改為「抗微生物藥物」,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為提高全社會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藥物的意識和水平,綏化市第一醫院在11月18日~24日組織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今年的主題是:團結起來保護抗微生物藥物。
  • 常見呼吸道病毒感染:你需要了解的診治更新
    這些病毒感染可引起「感冒樣」症狀,相關疾病是導致工作/學習時間剝奪、醫療經濟花費、社會衛生負擔及抗菌藥物濫用問題的重要「元兇」。近期,Medscape 醫學網站感染病學專欄,特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Shoham 博士等,對這些最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熱點問題進行探討,旨在為臨床醫生提供相關最新診治信息。快來看一看,這些病毒感染的診治,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