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
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嚴重危害兒童的生命健康。然而,我國有效抗病毒的藥物不多,其中可適用於兒童使用的更少,而且存在諸多使用不規範的問題。在臨床工作中,如何規範合理地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是每一位醫院管理者、藥學工作者及兒科醫護人員都十分關注的問題。鑑於此,中國醫院協會聯合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國家感染性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的專家共同擬定了《抗病毒藥物在兒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應用指南》,旨在為各級兒科醫師在兒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規範使用抗病毒藥物提供參考。本指南從兒童呼吸道感染常見病毒、兒童抗病毒治療核心問題及策略、兒童抗病毒治療臨床用藥基本原則、常見抗病毒藥物及其合理使用、抗病毒藥物研發前景與展望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內 容 要 點
呼吸道病毒感染多為自限性疾病,大多臨床預後良好,但部分患兒在病毒感染後可發展為重症或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和/或後遺症,嚴重危害兒童的生命健康。兒童抗病毒藥物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則(5R原則)如下:
正確的病人( right patient) 明確的病原學診斷非常重要,但病原學診斷有時並不能及時獲得或不能及時提供確切依據。流行病學史對診斷亦有重要幫助。在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的流行季節,及時的藥物治療可能成為主要選擇,不能為了明確病原診斷而延誤治療時機。
正確的藥物( right medication)病原明確者應針對性選擇相應抗病毒藥物;避免重複或同時使用作用機制相同的2種抗病毒藥物;儘量謹慎遵循相關說明書的年齡限制。
正確的劑量(right dose) 對於有確切兒童用藥劑量的藥物,建議嚴格在劑量範圍內用藥;謹慎超量用藥,避免小量間歇用藥,防止耐藥性發生。對於沒有兒童指導性用藥劑量的藥物,按體重或體表面積換算給藥或通過成人劑量折算給藥時,要密切觀察療效。
正確的時間(right time) 抗病毒藥物應在明確診斷下儘早使用。但對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可以不必等待病原診斷結果,而應根據臨床及流行病學早期使用;對某些病毒(如巨細胞病毒)感染在移植患者等特殊人群中要給予「搶先」治療。
正確的給藥途徑( right route) 給藥途徑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局部用藥治療有效者儘量避免全身用藥,輕症不必給予不良反應大及靜脈注射的抗病毒藥物。
——原文:中國醫院協會,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國家感染性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等。抗病毒藥物在兒童病毒感染性呼吸道疾病中的合理應用指南[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020,35(19):1441-1450. DOI:10.3760/cma. j.cn101070-20200727-01254
編輯:王 麗
排版:高 冀
《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20年20期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