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B肝後無論是心理還是身體上都會給人們帶來無盡的傷害。由於現在在治療B肝上還沒有根治的方法或是藥物出現,目前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抑制B肝病毒的複製,減輕肝臟細胞炎性壞死和肝纖維化,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肝癌或其他併發症的發生,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和延長生存時間。
先剖析一下治療B肝的抗病毒的藥物。
目前B肝抗病毒的藥物有幹擾素和核苷(酸)類藥物。
首先來了解一下幹擾素:臨床上有普通幹擾素和長效幹擾素兩種。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幹擾素治療,因為幹擾素有它獨有的禁忌症:
1)B肝病毒DNA小於2*10的8次方IU/ml;2)高水平ALT;3)基因型A或D型;4)肝組織炎症壞死G2以上;5)相對年輕的患者(包括青少年);6)希望短期完成治療的患者、希望近年內生育的患者、初次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患者,可優先考慮PegIFN-a治療。
禁忌症:
妊娠或短期內有妊娠計劃、精神病史 (具有精神分裂症或嚴重抑鬱症等病史)、未能控制的癲癇、失代償期肝硬化、未控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伴有嚴重感染,視網膜疾病,心衰,慢性阻塞性肺部等基礎疾病。幹擾素治療的相對禁忌證包括:甲狀腺疾病,既往抑鬱症史,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壓,治療前中性粒細胞計數<1.0×10的9次方/L和(或)血小板計數<50×10的9次方/L。
其次說的是核苷(酸)類藥物五兄弟。 它們分別是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韋、替諾福韋酯。這五兄弟一直被人們稱為B肝抗病毒界中的「長跑健兒」,為什麼說是「長跑健兒」呢?我們就來看看它們各自的技能吧!
「長跑健兒」各自的技能:
拉米夫定
優點:上市時間最長,且進入醫保;缺點:持久應答率低、病毒耐藥率高。
阿德福韋酯
優點:耐藥變異率低,對拉米夫定耐藥者仍有效;缺點:抗病毒作用較弱,起效慢,有潛在的腎毒性。
替比夫定
優點: HBeAg轉換率高(22%);缺點:變異率較高,有肌酸激酶升高等副作用,上市時間短,抗病毒作用,長期療效和安全性都有待證實。
但是為什麼只有恩替卡韋和替諾福韋酯得到「獨寵」呢?
主要是因為恩替卡韋,替諾福韋是目前治療B肝的一線抗病毒藥物,其不易耐藥,安全性比較高,副作用少,但孕婦禁用恩替卡韋。同時恩替卡韋與其他兄弟的用藥方式也是大相逕庭,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替比夫定、替諾福韋酯這四兄弟只要按照說明書用藥就可,而恩替卡韋是環戊醯鳥苷類似物,根據其藥代動力學,口服後,可迅速吸收,約0.5-1.5h後達到血漿峰濃度,如果進食標準高脂餐或低脂餐的同時口服,會導致藥物吸收輕微推遲,因此應空腹服用恩替卡韋(服藥前後2h不應進食),一般推薦睡前空腹2h後服用。
那麼飯前與空腹有何區別呢?
空腹指的是胃腸道內沒有食物,與飯前存在區別。一般空腹服藥,需要在飯前的1小時或飯後的2小時。完全的空腹,指的是在清晨空腹情況,此時胃、小腸內食物基本不存在。
之所以需要飯前或空腹服藥,是因為在胃內沒有食物的情況下,藥物刺激胃液分泌,增加胃黏膜供血,具備更好的藥物吸收條件,發揮更高的藥效。
飯後吃可不是飯後立馬就得吃!
飯後通常是指飯後15-30分鐘服藥,並不需要那麼積極。就拿「恩替卡韋兄」為例,飯後(即至少2小時)服用,其目的是保持血藥濃度的平穩,並使藥物更好地起效。
忘記服藥後可以補服嗎?
在這裡肯定的告訴你:可以,但是有條件;可以,但是有條件;可以,但是有條件。(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對於長期吃藥的人,偶爾忘了吃藥是難免的。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如何補救呢?如發現較早,一般採取補服辦法。但是如果快到了下一次服藥的時間了,才想起來上次的藥物還沒有服用,則不必補服,只要下次按時吃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