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病毒感染很常見,抗病毒藥物該怎麼選?

2020-12-27 騰訊網

兒科的疾病中,病毒感染很常見,比如普通感冒、流感、腹瀉、手足口病、水痘等的病原體都是病毒,兒童肺炎的病原體中,病毒性肺炎也有不小的比例。

但不是所有的病毒感染都需要用到抗病毒藥物,為了避免抗病毒藥物的濫用,減少用藥不良反應丁香公開課的《兒科醫生必備:臨床常用藥解析》課程中,上海兒童醫院的孫汀老師,對兒科臨床上的抗病毒藥物進行了盤點。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根據抗病毒藥物針對的病毒種類,分為:

抗 DNA 病毒的抗病毒藥

抗 RNA 病毒的抗病毒藥

廣譜抗病毒藥

抗 DNA 病毒的藥物

主要有:阿昔洛韋、更昔洛韋、阿糖腺苷。

它們的適應症和用藥注意事項見下表。

通過上面的總結可以看出,阿昔洛韋、更昔洛韋、阿糖腺苷不適用於兒科門診的呼吸道疾病。

抗 RNA 病毒藥物

主要包括:金剛乙胺/金剛烷胺、奧司他韋。

適應症和注意事項如下:

金剛烷胺曾經在流感的治療中使用非常廣泛,但目前流行的流感病毒對這個藥物耐藥。可以簡單理解為,金剛烷胺/金剛乙胺這類藥物過時了。

奧司他韋,是我們目前使用比較多的預防和治療流感的藥物。

相關焦點

  • 治療病毒感染,抗病毒藥物不是必需品
    病毒會選擇某種固定的適合其生存繁殖的細胞作為入侵對象,並不能在所有的細胞中生存繁殖,只會入侵能為其所用的細胞。病毒入侵某種適合其生存繁殖的細胞後,會將這種細胞變成其的「加工廠」,不斷繁殖子代,然後繼續入侵其他適合其生存繁殖的細胞;有時候,病毒只是暫時蟄伏其中,待機體免疫功能減弱時再伺機作亂。
  • 常見呼吸道病毒感染:你需要了解的診治更新
    這些病毒感染可引起「感冒樣」症狀,相關疾病是導致工作/學習時間剝奪、醫療經濟花費、社會衛生負擔及抗菌藥物濫用問題的重要「元兇」。近期,Medscape 醫學網站感染病學專欄,特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副教授 Shoham 博士等,對這些最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熱點問題進行探討,旨在為臨床醫生提供相關最新診治信息。快來看一看,這些病毒感染的診治,你了解多少?
  • 兒童抗病毒藥物合理使用的5R原則,你了解嗎?
    然而,我國有效抗病毒的藥物不多,其中可適用於兒童使用的更少,而且存在諸多使用不規範的問題。在臨床工作中,如何規範合理地應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是每一位醫院管理者、藥學工作者及兒科醫護人員都十分關注的問題。
  • 一文了解:抗病毒藥物及病毒性肺炎的藥物選用
    病毒性肺炎可分為3類,即感染開始於並主要限於呼吸道,如流感病毒和RSV感染,為原發性病毒性肺炎,臨床最常見;感染開始於呼吸道,但常繼發全身症狀,如麻疹病毒和水痘病毒;肺炎繼發於全身病毒性感染,如CMV。
  • 與「新冠」病毒賽跑:多種抗病毒藥物用於臨床治療
    同日下午,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在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了近日的焦點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國內相關的科研單位在體外的病毒篩選過程中展示出來了很好的體外活性。日前,國家藥監局已經通知申請單位中日友好醫院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可以開展臨床試驗。」並預計這批藥物會在4日下午抵達國內,這意味著更多的患者即將用上該藥物。
  • B肝病毒有堅硬外殼,普通藥物基本無效,抗病毒要掌握時機
    沒有發生佔位性病變,沒有明顯的消化道不適,往往肝功能檢查很正常的情況常見。肝臟有很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我們人體腹腔內最大的器官,能夠自我修復再生。慢性B肝和肝臟惡變有密切關係,慢性B肝特指已經有指標異常和身體症狀的B肝病毒感染者,他們的肝炎要早發現。
  • 幹擾素還是核苷酸類藥物?B肝抗病毒治療選什麼方式最好?
    那麼,慢B肝抗病毒治療該選擇幹擾素還是核苷酸類似物呢? 兩類藥物抗病毒機制有什麼差異? 核苷酸類似物藥物主要作用機制是由於藥物與B肝病毒複製所需的原材料(核苷酸)很相似,阻止了真正的原材料參與病毒複製繁殖過程,抑制病毒的複製。 也就是說,幹擾素屬於免疫調節劑,並不具備直接抑制或殺滅病毒的作用;而核苷酸類似物具有直接抑制或殺滅B肝病毒的作用。
  • 每年約有6400萬兒童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 抗RSV藥物明年將進入3...
    中國網財經12月26日訊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2歲以下兒童容易感染的一種病毒。日前,愛科百發生物醫藥公司(「愛科百發」)發布消息稱,公司正在研究開發治療RSV病毒感染的新藥。  資料顯示,RSV感染初期表現為為流涕、咳嗽、發熱,部分患兒會進展為支氣管炎或肺炎,症狀一般可持續5-7天,甚至長達20天,嚴重影響兒童的生命健康。
  • 兒科C肝藥物!吉利德「吉三代」Epclusa獲歐盟批准
    該藥由吉利德已上市的C肝明星藥Sovaldi(sofosbuvir)和另一種抗病毒藥物velpatasvir組成。其中,sofosbuvir是一種核苷類似物聚合酶抑制劑,velpatasvir則是一種泛基因型NS5A抑制劑。需要指出的是,Epclusa藥物標籤中附帶有一個黑框警告,提示該藥在C肝/B肝(HCV/HBV)合併感染的患者中具有再次激活B肝病毒(HBV)的風險。
  • 人類與病毒的漫長鬥爭史:從疫苗發現到抗病毒藥物的面世
    除此之外,抗病毒藥物的研發也是抗擊疫情的希望。疫苗和抗病毒藥物這兩把人類對付病毒的武器,在歷史上是如何出現的?人類對病毒的了解,又經歷過哪些進程?新藥開發為何費時費力費錢?抗體藥物與化學藥抗病毒哪家強?
  • 兒科C肝藥物!吉利德「吉三代」Epclusa(丙通沙)獲歐盟批准,用於≥...
    該藥由吉利德已上市的C肝明星藥Sovaldi(sofosbuvir)和另一種抗病毒藥物velpatasvir組成。其中,sofosbuvir是一種核苷類似物聚合酶抑制劑,velpatasvir則是一種泛基因型NS5A抑制劑。需要指出的是,Epclusa藥物標籤中附帶有一個黑框警告,提示該藥在C肝/B肝(HCV/HBV)合併感染的患者中具有再次激活B肝病毒(HBV)的風險。
  • 盤點幾種多晶型抗病毒藥物
    該指導原則中,還提供了針對藥物多晶型進行研究及質量控制的決策樹(圖1)。而各國政府機構也逐漸開始對晶型做出了嚴格的規定。抗病毒藥物多晶性現象抗病毒藥物具有複雜的多晶型性質,關注抗病毒藥物的優勢晶型,能夠為我國醫藥企業帶來豐厚的市場利潤,甚至在與國際大型製藥公司的糾紛中成為贏家。
  • 10種常見的抗病毒藥,發揮水平靠的是這些「招數」!
    隨著數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發布,抗病毒藥物進入了小夥伴的視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均明確指出,可試用α-幹擾素、洛匹那韋/利託那韋、利巴韋林、硫酸氯喹、阿比多爾等藥物進行抗病毒治療。
  • 曾玫談「上海最小新冠肺炎患兒」治癒經歷:不主張使用抗病毒藥物
    (抗擊新冠肺炎)曾玫談「上海最小新冠肺炎患兒」治癒經歷:不主張使用抗病毒藥物  中新網杭州3月30日電(見習記者 李典)「從上海經驗來講,我不主張使用抗病毒性藥物。」30日,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感染傳染科副主任、傳染科主任曾玫接受記者專訪時,針對兒童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治療問題如是說。
  • 2019年中國抗病毒藥物需求前景,流感發病率推動藥物市場迅猛發展
    抗病毒藥是--類用於預防和治療病毒感染的藥物,屬於抗感染藥物的子類。抗病毒藥物在體外可抑制病毒複製酶,在感染細胞或動物體抑制病毒複製或繁殖,已用於治療較重要的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皰疹感染、獲得性免疫缺陷症候群、出血熱、B型肝炎等。 近些年來病毒性疾病廣泛流行。
  • 治療「腰纏龍」,抗病毒藥物怎麼選?別忘了注意這4點
    作者: 王明悅(北京大學第一醫院) 一、抗病毒藥物怎麼選? 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藥物包括:阿昔洛韋、伐昔洛韋和泛昔洛韋等,通常在發疹後24~72小時內開始使用。早期抗病毒治療,可減輕急性神經炎的疼痛,加速皮損的消退、癒合,有效縮短病程。
  • 病毒感染是怎麼引起的 如何治療病毒感染
    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很容易出現病毒感染的情況,那麼病毒感染是怎麼引起的呢?病毒感染疾病的分類有哪些?患上了病毒感染怎麼辦,病毒感染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病毒感染是怎麼引起的1。呼吸道含有病毒的空氣飛沫由口,鼻吸入呼吸道。通過這種途徑傳播的有流感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2。
  • 兒科C肝新藥!吉利德「吉三代」Epclusa(丙通沙)在6-18歲患者病毒...
    對於12歲以下的HCV兒童,特別是HCV基因型2和3的兒童感染者,批准的HCV治療方案有限。針對HCV基因型1、2、3、4、6的6-18歲兒科患者進行的一項開放標籤研究中,Epclusa 12周方案在12歲至<18歲患者中的病毒學治癒率(SVR12)為95%(97/102)、在6歲至<12歲患者中的病毒學治癒率為92%(67/73)。
  • 治療貓冠狀病毒的抗病毒藥物對新冠也有效 毒性很小可開展臨床試驗
    「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這種藥物能夠有效地抑制SARS-CoV-2病毒在細胞中的複製。」 阿爾伯塔大學醫學和牙科學院的生物化學教授Joanne Lemieux說。 「這種藥物很有可能在人類身上發揮作用,因此,它將成為COVID-19患者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手段,這讓我們感到鼓舞。」
  • 孕期常見病毒感染防治
    雖然這些指南均提及對感染的診斷,但是尚沒有有效的預防策略或治療方法來防止妊娠不良結局。隨著流行病風險日益增加並嚴重影響母嬰安全,了解孕期病毒感染機制與防治措施變得格外重要。下面,我們將著重對常見的病毒感染進行闡述。單純性皰疹病毒在美國,單純性皰疹病毒(HSV-2)是最常見的性傳播感染的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