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知名博物館,我遇見了10年前的自己 ⊙ω⊙

2020-12-23 小韻的生活實驗室

在這裡 一起

發現生活

更多的可能

Vol. 57

前幾天打開微博,@我的信息裡彈出這樣不太尋常的一條 --

啊哈,又有人與12歲的我見面了!網友姑娘這麼有心,還專門把多年後的我揪了粗來~ 我不禁樂了起來。一段時間呀,都會有這麼一個小可愛,讓我又回憶起這段奇遇。

事情,從我多年前在日本交換留學時說起。

和當時每個短假和周末全日本亂竄一樣,在即將回國之際,我終於來到了尚未踏足的最南端 -- 衝繩 (Okinawa)。

除了逛吃逛吃和潛水外,我拿出半天安排了這樣一站 -- 衝繩縣平和祈念資料館。

不僅僅因為它是衝繩最重要的博物館,更因我童年曾和它產生過的,奇妙而遙遠的關聯。

館外, 就是日本最南端的大洋

千禧年前後,衝繩用心籌建了這座大型博物館。其中兒童展區的重要項目,就是在全球18個國家找尋18個代表的孩子,跟拍他們的日常生活;通過展示其中的相似與多元,達成促進世界和平的希望。

當時只是一名普通小學生的我,因為在我們省最好的學校任大隊長,機緣入選了。作為中國唯一代表的任務,就這樣落在了我身上。

攝製組和學校負責接待的老師

那是此生第一次近距離地接觸外國人。日本電視臺派出4名導演攝影師加上翻譯,前來駐紮拍攝了我整整一星期的生活。

從早上如何準備早飯,騎單車上學;到上課的內容和回答問題的場景,課間與同學們的玩耍;放學後繼續跟著去興趣小組,周末記錄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逛公園...

如同現今的真人秀一般,全天候24小時真實地跟拍。

可惜當時條件有限,沒有留下更多花絮

日本工作人員的嚴謹敬業,是留下的最大印象。我從他們那兒學會了兩個單詞:ありがとう(謝謝)和 さようなら(再見)。

攝製組回到日本後,將製作完的成片用當時磚頭般的錄像帶存儲著,跨國寄回來。我們也互相交換了感謝信,已經覺得很了不起了。那個年代,出國是件非常遙遠的事,根本不會有親自去看看的念想。

我只知道,這部紀錄片會交由衝繩和平祈念館,在開館時和其它國家小朋友的資料,一同向大家展示。

我沒想到的是,3年多後我就拿到政府獎學金,開始了早早的海外留學生活;幾年後又拿到日本的獎學金,真的,來到了衝繩。

和平祈念館裡主要展示了二戰期間,作為最殘酷戰場之一的衝繩在戰爭中和戰後重建的資料,有很多倖存者的珍貴記錄,也紀念著在這裡失去生命的平民和各國陣亡軍人。

許多日本的中學生跟著學校來這裡見學,跟他們一起參觀好不熱鬧。期間有小姑娘怯生生地跑過來,說他們是從大阪來修學旅行的,老師說要採訪一些來訪者的感受,能不能麻煩幫她在的本子上寫一段留言。

我微笑著接過寫下一大段,期待小姑娘能仔細看看~ 末了讚賞和呼籲學校多組織這樣的活動。小姑娘塞給我一張寫有 「希望世界不再有戰爭」 的紙條作為交換,嫣然一笑跑開了。看著那有些歪歪扭扭的手寫體,有點感慨和感動。

博物館裡的內容非常豐富,我用半天才走完一圈。正要打道回府,攤開展館平面圖... 忽然,一樓"兒童展示區"幾個字,在我心裡猛地敲了一棒!

那一定就是當時展示我紀錄片的地方啦!這回,我徑直朝著這個展廳奔去,帶有一種莫名的期待。雖然定是不復當年,展品早已換了一批又一批~ 但看看,總是沒有遺憾了。

剛進門,一個巨大的地球儀迎接著我,上面隱約拼著許多小朋友的頭像。

我湊近一看,大吃一驚...

位於中國中間區域的這個,舉著國旗又紅又專的... 可不就是當年 (升旗手) 的我麼 Σ(⊙▽⊙"

近10年過去了,它竟然還在...

心裡砰砰地跳起來。再往裡走,一個環形的大展廳裡,18個國家孩子們的個人展示,赫然出現在眼前~

而入口的那個,我一眼看見了。就是我。

有點不可思議地走到近前。

當時只知道會播出紀錄片,原來竟有如此隆重的展示。曾給予攝製組的美術課素描、為班會出的手抄報、小時候用的水壺和文具,甚至送給他們的中國特色小禮物... 全部整齊地封存進了這個時間膠囊。

最有意思的是,攝製組把12歲的我曾說過的一句話用日文放大,寫在了展板的最開頭:長大後,我想要成為電視主持人...

而當時,我正就讀於南洋理工大學大眾傳播系,主修新聞與影視。

「這是,正在實現當年的夢想了啊!」 我笑著對自己說。

仔細看了曾屬於自己的每一件物品,感慨得想哭。再轉到展區的背面...

不得了,竟然是!每個孩子真人等身高的照片!!

讀了每個人的故事,以前錄製的時候真想像不到,每個國家孩子的童年,是那麼地不同。

嘿站過來,對比一下~

在世界上一個大型博物館裡,「我」 竟然一直存在了這麼多年...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體會那一刻的心情。吃驚、感慨和震撼一起湧進心裡,幾乎無法表述。

我找到周圍身著制服的年輕導覽員,用激動之下更爛的日語跟她大致說明了情況,指著照片對她說:這就是我。

女導覽員大吃一驚,沒有絲毫遲疑只是同樣很激動地問我:這件事你有告訴誰了嗎?

我說沒有,只是覺得很有意義,我覺得有必要讓你們知道。

她一邊急切地說:「你在這裡等著,千萬別走開!」 一邊轉身一路小跑 「我這就去把館長喊來~ 」。

幾分鐘後,轟隆隆... 整個博物館的管理人員幾乎都過來「圍觀」我。大家握著我的手噓寒問暖,一邊感嘆著:這些展品和照片在這擺放了這麼多年,我們從沒想過竟然會見到真人!!你也是這18人裡面,第一個出現的!

很快,圍觀者越來越多,參觀博物館的人也都被這邊的熱鬧吸引了過來,探頭探腦看看發生了什麼。我被圍在中央,成了主角。

大家說著:10年之前,真是謝謝你啦!又開玩笑說:再過10年,你可得再回來看看哦~

然後變魔術般迅速出現了一位拿著單反的工作人員,幫我拍了很多現場照片,以及和工作人員們的合照。這超規格的待遇,我幾乎全程處於懵逼狀態。

整件事情太突然,也太神奇了。

最後,館長讓人拿來兩本該館的紀念書作為禮物。硬皮大開本的圖冊,翻到裡面關於這個展區的詳細介紹,指著我的部分說:

看,這也是你喲!

你在這裡呀,可是永久館藏。

而每天都有人來此看到代表著中國的我,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久後,我從衝繩回到關西,繼而回了國。這次巨大的意外發現讓心中一直不能平靜,想了想把當年的前前後後和來訪感受寫了封郵件,發到了館長名片上的郵箱。

很快,館長回信了!他說,這事真的太巧了。恰逢今年是我們建館10周年,我期待你能寫一封祈念和平相關的公開信;我們將它和你來這兒的照片一起,以你和中國為主題,策劃一個10周年的紀念展。

於是,就有了如下:

策展人還把我10年後的照片又放大成真人大小,和小時候等身高照片一起,放置在門口 "迎賓" ( ̄▽ ̄///)

我把這些照片和贈予的書籍拿給我的小學老師們看,大家都吃驚又興奮,遙想起當年的拍攝頗有感慨。

十周年紀念展結束後,博物館工作人員專門聯繫了我;當得到肯定的答覆後,將這場特別展的物料從衝繩通過海路寄到我家留念~ 現在還存著哪!:D

我想下一個10年呢(也不太久啦),我就帶我的父母一起再去衝繩縣平和祈念資料館看看。他們當年可是參與了全程的拍攝吶!

嘿讀到這篇文章的你們,如果有一天有緣在衝繩與我遇見,答應我拍一張合照回傳給我唷!』ω』

( P. S. 你有什麼像我這樣,意想不到的經歷嗎?歡迎分享~ )

這些原創文章,你可能也喜歡:

環球旅行

10942公裡,3個月,我的陸路穿越中東中亞大冒險

去神奇印度呆了一陣,才知道對它有多少誤解

好玩又冷門的歐洲度假地?我把【克羅埃西亞】推薦給你

佰種體驗

去瀨戶內海兔子島,找萌萌噠兔子醬

湘南海岸 - 那些年放學電視裡的【SLAM DUNK】

安排爸媽旅行,這個新方式能讓他們躺著打100分

個人故事

為了不虛度大學時光,我做過這些事...

出國留學對人的一生有多大影響

我是如何一步步開始了自己的環球旅行

蔡韻Iris。想體驗不一樣的人生,不知不覺遊蕩60+ 國、不同身份和職業,每年都有新的嘗試。

定製旅行「無二之旅」聯合創始人,也開有5間民宿。

對世界始終充滿好奇。邊記錄邊認識好玩兒的朋友,尋找意想不到的可能,一起將生活過得蓬勃又美 :D

或 公眾號搜索:life-wishful

知乎、微博、抖音 @蔡韻 Iris

喜歡就分享給你的同類吧 (O^~^O)/

相關焦點

  • 博物館長杭侃:小孩是我最想在博物館遇見的
    他讀的考古文博專業,在博物館上班10多載,現兼任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館長,還要來回各地博物館講學和為各級部門機構提供學術支持……杭侃,他不在博物館
  • 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開館 盤點全球有趣的美食博物館
    首個辣條博物館在長沙開館 盤點全球有趣的美食博物館 2020-11-02 11:59:28 來源:中國網綜合  |  作者:延伸閱讀:盤點全球的美食博物館1、北京烤鴨博物館這家以烤鴨為主題的博物館還真是一改大家對於中國博物館莊重、嚴肅的印象,它由北京烤鴨知名品牌「全聚德」建造,以精緻的模型展示了製作烤鴨的過程,還有一些年代已久的餐廳廣告,以及各種名人吃烤鴨的照片,神態表情非常搞笑!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 「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0月29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遊學之旅來到安陽,先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通過實地的親身感受,選手們對中國漢字不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 遇見漢字的「前世今生」「漢語橋」選手走進中國文字博物館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0月29日,第十二屆「漢語橋」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選手的遊學之旅來到安陽,先後參觀了中國文字博物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景區,通過實地的親身感受,選手們對中國漢字不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更是領略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大家紛紛表示不虛此行。
  • 在海事博物館,遇見400年前的澳門
    緊挨著媽閣廟不到100米處,有一座海事博物館,則少有人知。澳門回歸前政府高官均是葡國人,其中有一位曾任澳門海事署(即現在的「海事及水務局」)署長的海軍少將,喜愛收藏航海及相關物品。1919年,他在辦公大樓裡專闢房間展示收藏,這就是澳門海事博物館的前身。1986年,當時的海事署署長蘇勵治海軍中校提出建海事博物館的設想,並選中了媽閣廟前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建築物。
  • 雲遊全球20大博物館,足不出戶領略世界文明史!
    文丨惠靈頓(中國) 編丨Travis 博物館教育的理念和全人教育頗為相近,目的之一都是為了讓孩子的人格和思維得到更為健全和完整的發展。 隨著網際網路和科技的進步,許多世界知名的博物館都開發了線上遊覽項目。
  • 遇見深外,遇見更好的自己
    30年砥礪前行懷揣初心,不負使命她是一張特區教育的閃亮名片她是拔尖人才培養的優質土壤她是助力學子圓夢的閃耀深外埋頭拼搏的三年只為遇見更多「更好的」而遇見深外,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一刻,遇見深外,遇見更好的自己這一程
  • 2020全球十大博物館建築揭曉
    而目標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的深圳,在2018年就公布了「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的計劃,以此展望作為世界文化都市的城市未來。回顧全球博物館的歷史,從Boullée到今天,博物館的形態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這些有趣的建築都是誰設計的?我們為什麼看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展覽?
  • 達州鋼琴博物館6月29日開館 全球佔地面積最大
    活動期間,總建築面積2.6萬平米,目前省內唯一一座大型鋼琴藝術類博物館,也是目前全球佔地面積最大的鋼琴博物館——達州鋼琴博物館將正式亮相,除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外,國內外多名音樂大咖都將亮相本次活動。  據悉,此次活動由中共達州市委、達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達州市委宣傳部、達州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達州市文聯、中共達州市達川區委、達州市達川區人民政府承辦。
  • 全球博物館館長將齊聚中國 共論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毓娟):記者近日從中國國家博物館通氣會上知悉,國博計劃於2019年4月11日至12日舉辦主題為「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的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來自全球五大洲的知名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館長齊聚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商全球博物館未來發展大計。
  • 紐約通票都包含哪些知名的博物館景點
    景點通票的主要優勢在於景點數量,比如紐約景點通票(The New York Pass)就包含了100多個知名景點,有1、2、3、5、7、10天的通票種類可供選擇。天數景點通票主要以按照天數來確定具體價格。由於來紐約遊玩的人目的不同,其選擇的城市遊玩景點也會有所差異。
  • 古根海姆的博物館帝國是如何建立起來的?
    它不僅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私立現代藝術博物館之一,世界首屈一指的跨國文化投資集團,還是全球性的一家以連鎖的方式經營的博物館群。是真真切切根基深厚的藝術圈「大佬」般的存在。講到這裡,可能很多小夥伴們可能已經猜到是哪一所博物館了吧?
  • 上海交大2020級新生「遇見校史 遇見你——我與交大校史博物館的初見」線上活動舉行
    在即將入學之際,「遇見校史遇見你——我與交大校史博物館的初見」線上活動將為新同學打開時光裡的秘密。8月29日,隨著上海交大徐匯校區華山路古色古香的校門緩緩「打開」,學長學姐與來自五湖四海的2020級新生們「雲端」相約,攜手走進交大、走進校史博物館,一幅交大風雲跌宕的辦學歷程和為國為民的偉大成就繪就的恢宏歷史畫卷,緩緩鋪陳開來。
  • 《柳葉刀》:ω-3脂肪酸攝入不足是全球性的難題
    「《柳葉刀》近日發布膳食對全球疾病負擔影響的研究報告,評估了195個國家主要食品和營養物質的消耗,並評估其次優攝入量對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的影響。」「研究估計,全球五分之一的死亡人數(相當於1100萬人)與不健康膳食有關,而且不健康膳食會在全球引起一系列慢病。」
  • 在倫敦「遇見文森特梵谷」,荷蘭梵谷博物館沉浸式梵谷展將於南岸...
    荷蘭是畫家梵谷的出生地,也是目前梵谷多數傳世畫作的所在地,而位於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是館藏梵谷作品數量最多的荷蘭博物館。由於畫作的脆弱和珍貴,無法像一些藝術品一樣跨越重洋展現給其他國家的人們,梵谷博物館開始了以「遇見文森特梵谷」為主題的沉浸式巡迴展。
  • 全球知名品牌集結 第八屆商業地產西南峰會邀君共話
    2020年10月29日,由贏商網主辦的「第八屆商業地產西南峰會暨全球品牌招商與投資博覽會」將在成都首座萬豪酒店隆重舉行。本屆西南峰會將以「2020未來已來」為主題,圍繞「品牌力」、「凝聚力」、「新生力」三大關鍵詞,為西南商業市場「高級定製」一場別開生面的商業盛宴。
  • 重回北京,我和5年前的自己和解了
    5年前我在北京有過一段3個月的實習經歷,那時候每天擠公交上下班,周末只想出租屋裡癱,偶爾出門看景看展,覺得北京又好又難,留在北京是件美妙且悲壯的事。所以大學畢業後,權衡再三,我去了杭州發展,北京成了我不想再踏足的城市,不是不喜歡了,是怕觸景傷情,因為內心深處總有一個聲音在跟我說「你是北京的逃兵」。
  •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聘用難民講解員,結果……
    此外,博物館還邀請了專業的故事講述者指導講解員撰寫和他們生活相關的個人解說詞。 就在最近一個冬天的早晨,來自敘利亞的43歲難民薩拉達爾·穆梅納。(Moumena Saradar),遇見一個戴著深綠色頭巾的觀眾,她明亮的笑容讓博物館的大理石大廳都變得溫暖起來。薩拉達爾·穆梅納自豪地與觀眾一起參觀了陳列著數千件古蘇美爾泥板、古錢幣和雕塑的展廳。
  • 中國人忌諱的紙紮,卻在國外爆紅,還被法國知名博物館收藏
    Musée du Quai Branly不僅是法國四大國家博物館之一,更是歐洲最大的非歐洲藝術博物館。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場別開生面的展覽,還被巴黎藝文指南評選為"當季巴黎十大必看展覽之一"。碩大的展館入口及醒目位置都布滿了中國的紙紮品。當有人再三質疑:"你們真的要做這樣的展覽嗎?"主辦方硬核回應:"這是文化累積出的絕美工藝"。
  • 景德鎮這家博物館獲評「2020年全球十佳博物館及美術館」
    點藍色字關注「景德鎮在線新聞網」 自2013年起,知名設計網站Designboom都會在年底評選過去12個月的優秀設計項目,幫助人們快速回顧一年來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