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饕,我是鹿睿,作為對咖啡愛好者來說,旅行常常會比普通旅行者有更多的去處,今天鹿睿幫大家嘗一下在香港你們所錯過的咖啡館。
走進香港的大多數咖啡館,你感覺像去了倫敦,紐約或墨爾本的咖啡館。咖啡文化對香港影響很大,大多數咖啡館供應的食物看起來並不搭配,常看到本地咖啡館裡有牛油果醬,火腿煎蛋和牛奶什錦餐等。還可以找到其他國家咖啡配餐,不過基本是當日現做的,這裡就是香港自由貿易港的鮮明特點,可融合和適應各個國家的文化。
您可能會感到驚訝的是價格,這可能是您所在的城市吃一頓早餐的價格的三倍以上。特別是手衝咖啡佔了帳單的一半,常見的精品咖啡價格在世界排第一,均價達到100港幣。儘管有這樣的價格,一些精品咖啡館、連鎖店和一些獨立的咖啡館,仍然在蓬勃發展。
在香港,咖啡被視為西方生活方式的選擇,而西方有很東西大家都很有興趣。考慮到這一點,鹿睿從香港島的中心開始這次旅行。
BARISTA JAM咖啡館
在一個充滿迷你連鎖店的城市,在Barista Jam還可以做一些事情:它是一家烘焙商,零售商,設備供應商和咖啡館。它位於上環的中心地帶,周圍是高聳的摩天大樓。緊湊布局分上下兩個樓層,雖然會感覺有點侷促,但還是能感受到它所散發出的個性。
樓下,咖啡館兼咖啡豆貨架,而樓上是進口咖啡設備的陳列室,從餐盤到濃縮咖啡機。座位有限,進入時左側櫃檯有幾個凳子,後面有幾張桌子。樓上有一個單獨的大型公共桌子,周圍是靠牆堆放的設備。
他們的豆—香港特別重視其精品咖啡,就像我們去過的地方一樣,Barista Jam提供各種各樣的手衝壺以及常規的濃縮咖啡飲料。有花式咖啡、冰滴咖啡、單品咖啡和10多個過濾器可用,這些也可以作為商品購買。在一個玻璃燒瓶中擺放豆子的來源地,他們選擇的咖啡豆來自印度尼西亞蜜處理加工的爪哇生豆。咖啡風味強,圓潤和平衡。
香港咖啡店的另一個共同主題是食物。Barista Jam是許多小型餐廳的典型代表,櫃檯後面有一個小廚房,生產出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西餐,比如這個:
The Cupping Room
另一個是The Cupping Room,它有三家連鎖店位於中環,上環和灣仔。近年來,該品牌已在世界咖啡師錦標賽中脫穎而出,Benny Wong在2016年世界釀酒杯中獲得第三名,Chan Kwun Ho在2015年世界咖啡師錦標賽中獲得第四名,Kapo Chiu在2014年獲得第二名。
鹿睿參觀了灣仔分店位於灣仔汕頭街32號,在美學方面與Barista Jam差別不大,都是簡潔的線條和整潔的空間。它也有兩層樓,大玻璃窗使得採光很好。樓下的前窗有一排桌子,後面有一個櫃檯。在樓上,有一排桌子和一張大型公共桌子,你在看到桌子坐下,咖啡師會來接你的訂單。
他們的豆—不同尋常的是,Cupping Room不會自己烘焙咖啡,而是選擇從美國烘焙商Sweet Bloom進口混合濃縮咖啡豆,以及使用陶瓷過濾器可選擇五種精品咖啡。使用德國人喝啤酒的杯子,還有每日兩個特價吸引老客戶。咖啡風味對我來說是最好的:甜,果味和細膩。
The Coffee Academics
該連鎖店於2012年由Jennifer Liu創辦,並在銅鑼灣設旗艦店。香港有五個分店,包括淺水灣以及位於尖沙咀龐大的海港城購物中心的九龍分行。更遠的地方,新加坡和上海都有分店。 在外觀和感覺上,可能是我們參觀的所有咖啡店中最豪華的,因為它在蘇荷區。如果您正在尋找深夜咖啡,那麼The Coffee Academics適合您,因為它在每天開放至晚上10點,周五和周六開放至晚上11點。
與The Cupping Room一樣,The Coffee Academics非常重視服務,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16頁的宣傳冊兼菜單。詳細介紹了提供的咖啡,以及豐富的食物選擇,包括早餐,午餐和甜點。我們點了四個酥脆油炸的油條,塗上肉桂糖,配上冰淇淋和巧克力軟糖醬。
他們的豆—談到咖啡豆時,The Coffee Academics製作了三組濃縮咖啡,但我們被手衝咖啡吸引,可選擇濃縮咖啡和四種單品咖啡,每種都與其自己的製備方法相匹配:燜蒸滴濾式,法壓壺,手衝壺和冰滴。我們選擇了水洗的衣索比亞Kochere,它放在一個化學燒杯中,旁邊放著一個小玻璃杯。風味是一種微妙,圓潤和美麗均衡的感覺。
通常我們發現香港的咖啡師友好,有吸引力,知識淵博,英語非常好。鑑賞了香港各種咖啡館,我們在每一家商店都發現了咖啡師們對質量和美學方面的奉獻精神。香港特色咖啡的未來前景光明。
還有很多可探索的咖啡館,看您在哪個地點,就近去體驗最好的咖啡。
還有等您探索:18 GRAMS銅鑼灣勿地臣街1號18時代廣場;N1尖沙咀麼地道34號G鋪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