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產,我上半生最後悔的選擇!呼籲:如果條件允許,請儘量順產

2020-09-05 39深呼吸

「我認為人生要是圓滿,就是有個孩子。」

2019年,隨著《人世間2》的熱播,為了實現口中的「圓滿」,25歲母親吳瑩賭命生子的故事可是賺取了大批觀眾的眼淚。而提到懷孕生子,因為種種不確定的因素,其實每位母親都可能面對鬼門關走一遭的風險,正由於分娩的痛苦和危險,剖腹產曾在我國成為了風靡一時的生產方式。

◎ 吳瑩不顧醫生與家人的反對,堅持要將寶寶帶到世上。/ 《人世間2》截圖

2012年,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中國的剖腹產率已經達到了46.5%,甚至一些民營醫院達到68%,遠遠超過了國際上15%以下的警戒線,遭到了世衛組織的點名批評。

同時在這些剖宮產中,有25%的剖宮產並不是出於醫療需要,即每年有500萬例的剖宮產可以自然分娩,但最終還是選擇了開刀的方式。

◎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根據剖宮產適應症的發病率建議,理想的剖宮產率應在10%-15%之間,現實中,很多地方遠超這個推薦值。/ 新京報

為了控制我國泛濫的剖腹產現象,當時政府也相繼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加強了對醫院的監管,將剖腹產比例納入對醫院的考核指標之中。

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上海某醫院的婦產科醫生告訴39深呼吸,相較於以前,現在剖腹產率得到了明顯的下降。以上海為例,順產已經成為了主要的生產方式,佔據的比例大約為60%,剖腹產率則大概為40%。

◎ WHO發布在《柳葉刀》上的2015年全球剖宮產率趨勢圖,中國的剖宮產率已經下降。/ 《柳葉刀》

即便順產已經成為了大部分女性首要選擇方式,但仍然還有很多年輕的女性熱衷於剖腹產的選擇。就在去年,刊登在國家雜誌 PLOS Medicine上的兩篇研究報告中,中國崑山杜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孕婦更傾向於選擇剖腹產作為分娩方式。

◎ 中國大陸2008年/2014年各地剖宮產率對比顯示,東北三省最高。/ 新京報

為何這些女性如此偏愛剖腹產?對此,她們一直有一套相差無幾的說辭。

選擇:剖宮產能讓分娩不可怕

「用力啊,孩子馬上出來了!」、「啊!啊!我不行了,我不要生了……」周末,張琳和丈夫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電視劇裡的產婦正在接生婆的幫助下進行生產,而分娩過程中孕婦痛苦猙獰的表情,以及一直伴隨的慘絕人寰的叫聲,嚇得張琳不由得身體哆嗦了一下,眉頭緊鎖。

◎ 在《天下一碗》裡,陸兒難產,換了三個接生婆才生下來。/ 《天下一碗》截圖

「老公,以後我生寶寶選擇剖腹產吧,順產太疼了,看著就可怕。」張琳向坐在旁邊的丈夫說道,如今結婚也一年了,夫妻倆也計劃著生一個寶寶,但對於分娩方式的選擇,二人在討論時一直有分歧。

「剖腹產不是對寶寶和媽媽都不太好嗎,我們到時可以先試試順產,不行再轉剖腹產呀。」聽到丈夫這番話,張琳拼命地搖頭,在她看來,這種分娩策略只是會在生產的痛苦上雪上加霜罷了,表姐就是一個例子。

前年,26歲的表姐懷孕了,在順利度過十個月的孕期後,馬上就要面臨著生產大關。在分娩前,張琳特意去醫院看望她,只見表姐弱小的身軀挺著個大肚子,斜坐在走廊裡的椅子上,雙手緊抓著扶手,沒過幾分鐘身體就顫抖一次,看起來非常痛苦,這也讓張琳感到有點害怕。

因為表姐全家都勸她順產,她也知道順產好,一心堅持要自然分娩。但是表姐在病床上疼了兩天兩夜,還是達不到順產的要求,最後醫生擔心寶寶缺氧會有危險,家人便還是籤下了同意書到手術室把寶寶剖了出來。

「直接選擇剖腹產,打上麻藥,沒有痛苦地生出來就好了,何必遭受雙重罪。」張琳強硬地向老公表示,儘管順產再好,她以後也要選擇剖,從小最怕疼的她,要是順產肯定會疼死在手術臺上的。

其實,不光張琳,她身邊很多姐妹也都表示,平時痛經都快要了她們的命,而順產痛值是要比這高出20倍,想想就害怕,因此要麼剖腹產生孩子,要麼就直接不生。

◎ 順產,需要經歷三個產程。最難忍受的是第一產程,等待開宮口的宮縮疼痛。最痛的是第二產程,分娩寶寶前的一個小時。/ 網絡圖片

「我們選擇剖腹產,不考慮順產。」相對於張琳只是在為以後生孩子打算,隨著預產期的來臨,27歲的孕媽媽燕子當下就要選擇分娩方式。儘管產前的檢查顯示,燕子和胎兒的情況都良好,符合順產的條件,醫生也建議她最好能選擇順產。但在她的再三考慮下,還是拒絕了醫生的建議,選擇了剖腹產。

燕子做出這樣的選擇,除了怕疼,還有就是特別害怕順產生下孩子後,會使自己的骨盆過分增大,致使身材可能嚴重走形。因為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她實在接受不了自己的體型變胖變醜。

「現在明星們生孩子都是剖腹產,身材恢復得特別快,就像少女似的。」燕子說,她很羨慕明星們生產後身材的恢復速度,自己也十分願意效仿來開這一刀,解決身材走形的麻煩。

◎ 醫學非必要的社會因素導致剖宮率升高在大城市更為明顯,孕婦難忍疼痛、孕婦和家屬焦慮或選擇時間生產等都屬於社會因素。/ 新京報

在燕子隔壁床的孕婦陳芳已經順利產下了一位男寶寶,她跟燕子的情況一樣,即便自身符合順產的條件,但她也是執意選擇了剖腹產,並不是擔心身材走形,而是想通過花錢來獲得一份安全感。

「剖腹產兩三個小時就解決了,自然生產一般都要十六七個小時,這個過程太漫長了。」陳芳表示,等待的過程中不僅痛苦煎熬,現在醫院每天排隊生孩子這麼多,有時候醫生可能都顧不過來,萬一待產的過程中發生意外就糟了。此外,剖腹產避免了胎兒從陰道出來,不會讓陰道鬆弛,也就不會影響她和先生以後的夫妻生活。所以,在她看來,這是在為自己買了一份安全保險。

從這些女性的視角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她們已將剖腹產視為拯救其脫離分娩之痛的超神,讓生孩子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但是,選擇在肚子上「挨一刀」真的就一勞永逸嗎?其實,事情遠沒有她們想得那麼簡單。

結果:後遺症搞得身心俱傷

「醫生說那孩子情況非常危險,建議直接終止妊娠。」提起中國之前的剖腹產大軍,32歲的蔣紅就是其中一員。在2012年生兒子大寶,不想受分娩之痛的她,順著潮流選擇了輕鬆快速的剖腹產,但就是因為這一剖,讓她後來不幸痛失了第二個孩子。現在回憶起來,蔣紅滿臉的自責。

在大寶一歲半的時候,正好國家也在倡導二胎計劃,夫妻倆便計劃著再要一個女兒,實現兩人兒女雙全的願望。在通過半年的努力下,蔣紅成功懷上了二胎,但是去醫院檢查時,醫生的一番話讓她感覺晴天霹靂。

因為之前剖宮產的原因,蔣紅除了肚子上有一條疤痕,在看不到的子宮上同樣也有一條永久性疤痕。當再次懷孕時,若胚胎是在子宮瘢痕處著床,不在正常的子宮內,就會像一顆種子隨著時間在這條縫隙中生長,很容易通過裂隙把肌肉撕開,從而導致子宮破裂和大出血,不僅胎兒的成活率為零,孕婦也會有生命危險。這種現象在醫學上稱為「子宮瘢痕妊娠」,是一種兇險性不亞於宮外孕的產科急症。

◎ B超顯示的子宮瘢痕妊娠。/ 網絡圖片

而通過檢查發現,蔣紅正是子宮瘢痕妊娠的情況,為了她的生命安全,醫生建議她最好儘快終止妊娠。但對於好不容易盼來二胎的蔣紅來說,現在要她把自己的孩子流掉,她的內心是痛苦和不舍的,「早知道我當初就順產了,我是可以順產的……」

關於瘢痕子宮妊娠的現象,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副主任醫師王海榮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單獨二胎的開放,在2013年,該院產科病例中就有494個「二寶」長在了「大寶」母親的剖宮產疤痕上。

上海某醫院的婦產科主治醫生也告訴39深呼吸,現在她在接診中,同樣遇到了很多以前輕易剖宮產,致使二胎是子宮瘢痕妊娠的孕婦。據39深呼吸了解,女性進行一次剖宮產後出現瘢痕妊娠的機率是無剖宮產史的5.3倍。因此,為了避免因治療不及時,導致孕婦有生命危險,建議有剖宮產的女性在妊娠早期進行陰道超聲檢查,確定胚胎附著部位,如系疤痕妊娠應儘早明確診斷,終止妊娠。

◎ 剖宮產圖解。/ originoo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女性說,「我不打算生二胎的,剖宮產後自然不會有子宮瘢痕妊娠的問題,所以完全不用擔心這一併發症。」然而,有一句話說得好,做任何事情都有擦槍走火的時候,當你不打算要二胎時,不小心的意外懷孕也可能帶來致命的傷害。

29歲的陳女士在2年前,通過剖宮產生下了自己的第一胎,因為懷孕生子的艱辛,以及巨大的經濟壓力,陳女士和丈夫決定再也不生了。然而,一年後她還是因為孩子被送進了手術室。原來意外懷孕的她根本沒有意識到,直到一天她的陰道突然大出血,被送到了醫院後檢查發現是子宮瘢痕妊娠,因為病情已經十分嚴重,為了保命不得不將子宮切除。

而對陳女士來說,這麼年輕就沒了子宮,無疑給了她的人生重重一擊,或許當年沒有選擇剖宮產,可能就能逃過這一劫。同時這也說明,剖宮產女性平時更要做好避孕措施。

此外,剖宮產帶來的後遺症,除了給產婦一個帶有疤痕的子宮,一直想要逃避的分娩之痛、身材走形等問題,其實也會陸續讓她們體會個遍。

「輕點!沒看到我疼得說不出話了嗎?!」按照自己的意願,已經做完剖宮產的燕子在麻醉退了以後,動刀的傷口疼得她直哼哼,躺在床上完全不敢動,也因為真的太疼了,總是忍不住衝自己的老公發火。

◎ 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對比。/ 39深呼吸整理

「我現在是看到護士就嚇得渾身哆嗦,按肚子真是讓我生不如死。」燕子說,在剖宮產後,她還要接受護士每隔半小時的按壓肚子的服務,幫助儘快排出惡露,而這種疼痛無異於在傷口上撒鹽巴。另外,產婦在剖宮產後疼痛的時間雖因人而異,但一般都會持續1-2周內才會得到緩解,甚至有女性在4個月後疼痛感才會完全消失,這與生完第二天就能下床的順產產婦相比,無疑是顯得更加遭罪。

除了不可逃避的疼痛感,因為剖腹產比順產恢復比較慢,每天長時間的臥床,加上進補各種營養品,燕子也眼睜睜看著身材走形變胖,跟自己剖腹產的初衷背道相弛。

據了解,身材變形跟分娩方式並無關係,而是分娩時分泌出的一種激素會使得孕婦的骨縫隙和關節變得鬆弛。也就是說,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孕婦的骨盆都會變寬,當體內激素減退後,骨盆自然會進行恢復。

◎ 剖宮產的是與非。/ 財新

此外,據深圳市婦幼保健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李金華介紹,相對於順產來說,剖宮產真沒有想像中那麼安全。相反剖腹產的產婦在術中出血量多,易感染,容易增加血栓性疾病發生率、腹腔粘連等併發症。

自然分娩時則出血量和感染率都比較小,同時子宮沒有傷口,再次妊娠的風險也比較小。另外,順產的寶寶往往也要比剖腹產的身體素質更好,不容易出現感染性疾病。因此,產婦在符合順產的條件下,還是建議儘量能夠堅持自然分娩。

呼籲:如果條件允許,請儘量順產

其實,為了提倡女性自然分娩,降低不符合指徵的剖產率數量,正如文章開頭所講,政府一直都在採取一系列措施來加以遏制。

除了給醫院制定剖腹產考核指標,政府還要求醫院加強相關人員的業務技術,熟練掌握剖宮產手術醫學指徵,科學控制和降低剖宮產率,同時積極推動醫院和社會向大眾進行分娩知識的健康宣講和教育。但現在仍然有不少的女性傾向於剖宮產,有一種可能性是,外界傳達的各種信息讓她們主觀上已經給順產判了「死刑」。

關於為什麼選擇剖腹產的問題,39深呼吸在調查10位育齡期女性發現,通過電視劇裡痛苦的分娩場景、身邊順產朋友講述的痛苦經歷、以及想跟隨明星的腳步是她們牴觸順產,選擇剖腹產的主要原因,這也正是張琳和燕子選擇的理由。

◎ 已實施無痛分娩的某醫院前後對比數據顯示,如果可以,媽媽們也不會選擇剖宮產。/ 新京報

然而,電視劇裡生產的場景總有誇張的成分;明星紛紛選擇剖腹產可能都是符合剖腹的指徵,畢竟她們大多是高齡產婦,或者因為常年保持纖細身材,身體裡小問題較多等,為了生命安全,不得不選擇剖宮產;同時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順產的疼痛強度也是不一樣的,有人順產困難,但也有人很快就生出來了。

◎ 小S被譽為產後瘦身的成功標杆,在產後短短三四個月內即恢復產前身材。/ 微博截圖

因此,女性在符合順產的條件下,不要因外界的訊息就輕易被嚇倒,也不要把別人的經歷和經驗當作自己的感受,應該勇敢一點,選擇對自己和胎兒都好的自然分娩。

此外,一些女性對於剖腹產的堅持,其實也與醫患之間的不信任,以及相關妊娠知識普及的廣度與深度不夠也有一定的關係。

關於一些產婦對醫生的不信任,除了受到外界各種醫患矛盾信息的影響,也有擔心碰到張琳表姐的事情,因順產時的意外而承受順轉剖的雙倍痛苦,導致醫生苦口婆心的勸導,一些產婦還是拒絕順產。但是,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並不高,為何要為了這不高的發生率而去接受剖腹產後必出現的後遺症?

其實,在生孩子時,聽從醫生專業的建議非常重要,千萬不要因個別不良行為,就將醫生整個群體拉黑,在關乎生命安全的事情上,給他們充分的信任,也就是在給自己一個機會。

◎ 日本國內醫院視剖腹產為絕對不得已的選擇,使用極其慎重。/ quanjing

另外,雖然一些醫院和社會組織通過報紙、網站、以及講座等方式詳細為大眾介紹自然分娩、剖宮產的利弊,但面對我國龐大的育齡期的女性群體,其傳播面始終是有限的。曾有一份對100名待產婦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仍有不少的女性對有關分娩知識和剖宮產可能引起的併發症認識不足,也就是說在妊娠知識普及的這條路上還任重道遠。

當然,在降低我國非必要剖腹產率的道路上,最終起關鍵作用的還是在產婦的手中。而通過那些因輕易剖宮悔不當初的例子,充分驗證那句話「世上沒有捷徑」,看似輕鬆的剖宮產,實則背後危險重重。

因此,39深呼吸呼籲女性在分娩方式選擇時一定要三思而行,能順產就順產吧,為了自己,也為了懷胎十月的寶寶。如果實在忍受不了自然分娩的疼痛,其實也可以選擇無痛分娩、自由體以及導樂儀等方式來幫助自己,在這個醫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並非只有剖宮產這一個比較危險的辦法。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除新聞人物外均為化名)


參考文獻:

[1].我國剖腹產率46%,居全球第一,遠超世衛組織警戒線.中國網.

[2].為何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女性會選擇剖腹產的分娩方式?39健康網.

[3].專家:剖腹產風險遠高於順產.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剖腹產,我上半生最後悔的選擇
    最痛的是第二產程,分娩寶寶前的一個小時。/ 網絡圖片「我們選擇剖腹產,不考慮順產。」相對於張琳只是在為以後生孩子打算,隨著預產期的來臨,27歲的孕媽媽燕子當下就要選擇分娩方式。儘管產前的檢查顯示,燕子和胎兒的情況都良好,符合順產的條件,醫生也建議她最好能選擇順產。但在她的再三考慮下,還是拒絕了醫生的建議,選擇了剖腹產。
  • 「如果能重來,我會選擇剖腹產」寶媽順產生下孩子,如今後悔不已
    但其實,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都各有利弊,產婦究竟應該選擇哪種分娩方式,還是要因人而異。盲目選擇順產或者剖腹產,到最後都有可能會後悔。當初,我表姐到了孕晚期,糾結選擇哪種生產方式,周圍人給她的建議是順產。表姐想,既然是多數人的推薦,大概不會有錯,於是選擇了順產。但是,表姐順產完,後悔不已,直言:「如果能重來,我會選擇剖腹產」。這是為什麼呢?
  • 如果條件允許,請儘量選擇自己帶孩子
    據心理學家研究,孩子三歲以前,是建立安全感最重要的時期,所以,做父母的儘量在這個年齡段多陪陪孩子。我記得女兒兩歲的時候,有段時間,我經常加班到深夜十二點以後,晚上基本上都是她爸爸帶她。我從不後悔,在孩子的身上所付出的努力,也很慶幸,我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
  • 生娃的選擇,順產PK剖腹產 !
    ​ 很多準媽媽在面臨生產的時候,都要考慮到底是剖腹產好還是順產好?哪種方式又對寶寶比較好? 怕疼的選擇了剖腹產,為了寶寶健康則選擇順產,還好孕媽媽們處在搖擺不定的狀態,到底何去何從呢? 理清思緒,做好分娩的選擇!
  • 二胎孕媽明明符合順產條件,卻偏要剖腹產,原因讓醫生哭笑不得!
    你現在選擇剖腹產,以後會後悔的。」@醫生說:「你的各方面都很符合順產條件,建議你選擇順產。」不管是媽媽、姐姐、婆婆、朋友,甚至是醫生,都建議小鳳順產,可她就是不聽。這是為什麼呢?大家以為她是怕疼,但聽到原因後竟無話可說。
  • 順產和剖腹產到底選擇哪個好?
    作者:寶寶知道 雨後的花朵分娩,對孕媽咪來說是一次痛苦的經歷,對胎兒來說也是一次驚險的歷程,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你決定好了嗎?如何選擇分娩方式在選擇分娩方式前,醫院會對產婦做詳細全面的身體檢查和產婦檢查,檢查胎位是否正常,估計分娩時胎兒有多大,測量骨盆的大小是否正常等。如果一切正常,孕婦在分娩時就可以採取自然分娩的方式;如果有問題,則會建議採取剖腹產。順產分娩是瓜熟蒂落的自然結果,包括疼痛在內的生理反應,只要在正常的範圍,就是有益的、合理的。
  • 怕疼選擇剖腹產?產科醫生:提前做好這些準備,順產也可以很輕鬆
    很多女性都聽過女人生孩子九死一生的說法,在給女性生孩子疼痛感評為十級疼痛後,更是勸退了一大撥想順產的孕婦。剖腹產有一定弊端,除非必要指徵,孕婦應儘量選擇順產,畢竟果熟蒂落才是迎接寶寶出生的最佳方式。夏麗早就聽聞順產非常疼,她可不願意因為順產疼得死去活來,為了可以少受一些罪,堅定地選擇了剖腹產。醫生勸說無果,只能無奈地搖搖頭嘆息。
  • 剖腹產和順產哪個更痛?聽聽醫生怎麼說
    再過2個月,堂姐的老二就要卸貨了,我問她到時候準備順產還是剖腹產,她說第一胎順產,這次是剖腹產,雖然已經有了經驗,但其實還是能感覺到她很緊張,前後忙活了好一陣,對比好幾家婦幼醫院。我們暫且不說養不養得起這個問題,首先得考慮一下自己的身體條件能否允許繼續生第二個。不少女性擔心順產有風險,害怕承受不住順產的痛苦,於是頭胎就選擇剖腹產,還有些女性則是身體條件不允許順產,因而也只能剖腹產。然而,剖腹產並非毫無風險。
  • 剖腹產、順產,哪個才是孕媽媽的最佳選擇?
    「順產 對大人孩子都好」 「我怕疼,我選擇剖腹產」 「哪有生孩子不疼的,忍忍就過去了」每個準媽媽到了孕中期,就會無限被這順產or剖腹產的選擇問題所糾結。兩胎都成功順產的花生糖 花生糖生第一胎時,內心就堅定且毫無疑問地選擇了順產。 直到上了產床,大寶因為頭太大不容易生,才急切地喊出「我不生了」!
  • 剖腹產後再次懷孕可以順產嗎?能不能順產,要滿足這幾個條件
    時常有聽到一些二胎孕媽說:「我第一胎是剖腹產,第二胎難道就只能剖腹產嗎?」二孩時代的來臨,成為了很多人爭相討論的焦點。有的家庭把「二孩」計劃也提上了日程,想要再生一個,和大寶一起做玩伴,彼此依靠,其樂融融。但是對於那些頭胎是剖腹產的媽媽來說,相關的問題也是接踵而來。
  • 為什麼大部分明星選擇剖腹產而普通人選順產?有人說出了大實話
    導語:為什麼大部分明星選擇剖腹產而普通人選順產?有人說出了大實話身為女人,基本上都會經歷懷孕生子這個過程,即使是明星也不例外,也想有兒女承歡膝下,享受天倫之樂。可是,生孩子到底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可謂是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想法。
  • 頭胎剖腹產,二胎能選擇順產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很多人認為,一胎選擇了剖腹產二胎就一定要剖,但其實並不是一定的,剖腹產後再次懷孕,也是可以自然分娩的,不過前提是要具備自然分娩的條件。如果孕婦的身體符合以下幾個條件,也是可以選擇自然分娩的。如果孕婦瘢痕恢復的很好,那麼就可以考慮順產。如果瘢痕恢復得不太好,那就不能冒險,一旦生產發力的時候瘢痕裂開了,那就危險了。當然,能不能順產還要聽醫生的,畢竟醫生是專業的,他會根本檢查結果再結合你自身的情況,最終給出一個最安全的建議。
  • 剖腹產孕媽,想要懷二胎什麼條件下能順產?那懷三胎呢?
    我表姑家的情況是這樣的,現在二胎政策已經開放了,他們小兩口第一胎是個兒子,又想要一個女兒,去年9月底就已經懷孕了,現在正在糾結二胎到底是順產還是剖腹產。因為我表姑家兒媳婦第一胎是剖宮產,如果第二胎順產的話不知道可不可以?
  • 臨產了,該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愁死了)
    臨產了,該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北京醫院趙曉東醫生說「能否順產,取決於骨盆大小、胎兒大小、胎位、產力、頭盆關係等多個條件。一般來說,胎兒不大、骨盆不小、頭盆關係好、胎位正,就容易順產。反之,骨盆偏小、胎兒偏大、胎位不正、頭盆關係不好,就容易難產,甚至需要產前助娩或者中轉剖宮產。能否順產,一般醫生需要在分娩過程中隨時判斷。其中最固定的因素是骨盆條件,如果骨盆絕對狹窄,就要剖宮產。
  • 「假如可以重來,我寧願順產」,剖腹產媽媽遭罪後,多半都後悔了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提到生寶寶,大家都會首先想到順產,畢竟那是符合人自身自然分娩規律的,對產婦和寶寶都好。但是如今的年輕人,有些受不了順產的痛苦,根本不願意去嘗試那折磨人的十級陣痛,選擇剖腹產的產婦比率逐年遞增。
  • 聽說順產比剖腹產恢復快,孕媽堅持要順產,醫生的話讓她後悔不已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順產比剖腹產會更好一些,畢竟順產的話,不管是對媽媽還是孩子,傷害都少一些。於是,有的孕媽媽即使再困難也要堅持順產,其實大可不必勉強,剖腹產也有好處的,而且順產比不了。醫生在了解程女士的狀況後,提出剖腹產的建議。 原來程女士的身體一直比較弱,之前為了懷上孩子特意調理了整整兩年才懷上,按她平常的體力順產的話肯定不足,加上程女士的骨盆比較狹窄,順產的難度比較大。為了孕婦和孩子的安全起見,建議程女士一開始就使用剖腹產,再說剖腹產也不是完全沒有好處,有些好處順產甚至比不了。
  • 生育鄙視鏈:順產>側切、無痛>剖腹產?剖腹產媽媽的心聲有誰懂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如今醫學發達,對於分娩方式寶媽們有了更多選擇,老一輩人大多喜歡順產,認為順產的孩子聰明,年輕人也有的傾向於剖腹產,覺得省時省力。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一股不正之風,大家在分娩方式上開始較量,仿佛選擇剖腹產的人就是為了自己少受罪,弄得剖腹產媽媽十分沒有底氣。
  • 我的順產成功率只有百分之五十,所以選擇了剖腹產
    預產期:5.1 剖腹產日期:5.3下午。醫院:瑞安婦幼原因:一直打算順產的,5.1預產期到了去產檢時,寶寶預測有8.1斤,比較大,醫生建議剖腹產,怕生的時候肩膀卡住,對寶寶不好,後續如果順轉剖的話也很麻煩,所以果斷選擇剖腹產。
  • 40歲「孔慈」二胎得子,6分鐘順產生下兒子,後悔第一胎剖腹產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對於孕媽來說,是剖腹產還是順產絕對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大多數孕媽偏向順產的,但是因為各種原因,比如胎位不正臍帶繞頸等,這樣的情況下醫生會建議選擇剖腹產。今年來二胎政策的放開,很多家庭又加入了生二胎的「隊伍」,有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絕大多數第一胎是剖腹產的媽媽,二胎還會選擇剖腹產。對此也有很多媽媽們感覺好奇,第一胎是剖腹產,二胎還有可能順產嗎?
  • 順產還是剖腹產?生過的人說,剖腹產不是選擇,而是結果
    作為過來人,每次在小區和一些準媽媽聊天時,凡是談到分名娩這個話題我總是建議人家,能順產的時候千萬不要剖宮,因為嚴格來說剖腹產它不是一種選擇,而是無可奈何下要接受的一種結果。可是有人說,天啦,順產太可怕了,如果生不下來那不是白受了一遭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