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弟弟魏冉戎馬一生最終卻憂憤而亡,曾是殺神白起的伯樂!

2020-12-22 老王說車記

魏冉,據《史記》記載:原為秦宣太后親弟,在秦昭王初繼位時因助昭王平定季君之亂為年少的秦昭王掃除宮廷內亂而名聲大噪,後因秦昭王年少,宣太后親自治理國家,而任命魏冉處理具體政務。後來被仼命為秦相又封魏冉於穰邑,又加封陶邑,是歷史上有兩個封邑的權臣,號為穰候。是當時秦國「四貴「之一。從他種種的事跡來看,筆者認為,此人既是能力超群的人,又一個貪婪成性之徒;既是功秦國功臣,又是秦國禍害。

因為從小就跟姐姐比較親近,所以在他父母離世後跟羋八子到了秦國。魏冉從小就喜歡看兵書,並有遠大的志向,希望有朝一日可以位居朝臣,有所作為。在秦惠王時,魏冉開始走上政治舞臺,在武王時很受重用。武王在23歲時突然暴斃,因為沒有子嗣,武王的弟弟都開始爭奪皇位。武王死後,與姐姐聯手,將自己的外甥推上王位,從而把持朝政,手握重權。並用武力消滅了所有爭奪王位的人,穩定了昭王的王位,穩定了秦國混亂的局面。在昭王年紀尚小時,和宣太后把持國政。。從此便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後更是親自上陣殺敵,領兵東徵,戰績卓越。

第一, 魏冉借秦國的勢力,屢次攻打齊國,就是為了擴大自己的封地陶邑,增加自己的勢力,這其實是對秦國的威脅。第二,他富可敵國,權力過大,對秦王構成了嚴重威脅。因而,魏冉的這種結局是必然的。面對這樣的結局,魏冉當然想不過,最終憂憤而亡。魏冉的歲數我們可以大概推算一下:惠王死的時候是前311年,那時他已經步入政界,說明當時魏冉已經成年。

昭王十四年,魏冉舉白起為將,攻韓、魏,伐趙、楚,佔三梁、聯強齊、敗三晉,奪宋陶, 「秦王明而熟於計,穰侯智而習於事」,「秦所以東益地弱諸侯天下」 其首功魏冉,是以坊間傳「聞秦之有太后、穰侯不聞其有王」。 由於他權勢顯赫,導致人心不附,對秦王政權構成了嚴重威脅。昭王三十六年,魏人範雎進言,說宣太后專制、穰侯攘權、涇陽君高陵君奢侈,於是秦昭王罷免相國,由範雎代相。

義渠王說,當初這孩子被抓住時,身上有一塊牌子,刻著「白」字。因羋姓有一支白氏,羋月認狼孩為同宗,並給他起名白起。徵得義渠王的同意,羋月將他帶回秦國,交給魏冉帶到軍中歷練。經羋月撮合,魏冉和白起從此成為好友。在真實的歷史中,是魏冉發現了白起的軍事才華,並力主重用這個新秀,可以說,他是白起的伯樂。說起來,白起的身世眾說不一,頗有爭議,這倒為劇作家提供了豐富的想像空間。

範雎卻故意大聲說道:「秦安得王?秦獨有太后、穰侯耳。」他說:「我在崤山之東居住時,只聽說齊國有孟嘗君,不知道有齊王;只聽說秦國有王太后、穰侯魏冉,不知道有秦王。所謂獨掌國權稱作王,決定國家利害稱作王,控制生殺大權稱作王。現在王太后擅自轉行,不顧大王;穰侯出使外國也不報告大王;華陽君、涇陽君處事決斷,無所忌諱;高陵君自由進退,也不請示大王。有這四種權貴而國家想不危亡,是不可能的。在這四種權貴的威勢之下,可以說秦國並沒有王。」

秦國之所以削弱諸侯,佔領各地,這都是穰侯的功勞。當一個人的權力到達極限,富可敵國的時候,就成為最大的威脅,秦昭王不會因為外人的幾句閒言碎語就免去穰候的職務,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這件事就可想而知了。

相關焦點

  • 《羋月傳》:殺神白起,用70餘戰告訴你啥叫「一將功成萬骨枯」
    在羋月回到秦國時,小狼被暫時的放在了義渠的營地當中,在之後羋月再次來到義渠之後,把小狼交給魏冉在軍中培養,並將他託名羋氏族人白公勝的子孫,起名白起,正是因為羋月的搭救之恩,才讓小狼日後一直衷心於羋月。電視劇《羋月傳》中的白起,是天生的軍事家,對戰爭有著野性的直覺,他是把絕世好刀,但卻不是普通人可以掌握的。同時魏冉也是白起的伯樂,因為是魏冉發掘了白起的軍事才能。白起只受羋月控制,在白起被羋月救下來之後,白起就一直追隨著羋月,然而白起的桀驁不馴和嗜血好殺,卻也帶來嚴重的政治後患,令得羋月棄之不舍,用之難掌。
  • 助羋月奪權,叱吒風雲大半生的魏冉,為何結局悲慘?
    在電視劇《羋月傳》中,羋月有一個非常好的同母異父弟弟魏冉 ,他能徵善戰,最終助姐姐和外甥爭奪到至高無上的皇權。歷史上的魏冉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他助羋八子登上太后之位,幫助年輕的太后和秦王內修政治外擴疆土;啟用白起為將,令秦王朝在短短十多年時間,擴大疆域,佔領了韓、趙、魏的大量領土,在他的帶領下,秦軍如狼似虎,所向披靡,令諸侯各國聞之膽懾。魏冉是羋月和秦昭襄王順利掌握秦國大權的開國功臣。
  • 歷史上他是宣太后羋八子 國相魏冉 戰神白起 三人的剋星
    還有一個更為出名的,就是扳倒宣太后、驅逐國相魏冉、冤死戰神白起的策士範雎。遙想當年,三人在大秦曾風光無限,不曾想他們最後的命運都在範雎手上被徹底改寫。範雎自幼家貧,在魏國大夫須賈那裡做門客,須賈出使齊國,範雎也作為門客一起前往。齊王聽說範雎能言善辯,就派人送來錢和酒肉進行慰問。但是須賈聽說後,認為範雎和齊王私相授受,所以齊王才會饋贈錢物。
  • 羋月:小狼弟弟白起竟然是個殺人狂魔!
    戰神白起到底殺了多少人?►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戰車轔轔,戰馬嘶鳴,將士一身戎裝,熱血沸騰。此情此景,然而卻遭遇「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在那樣的封建社會,出徵的場面愈宏大,為戰爭無辜死亡的人愈多,滿目瘡痍,生靈塗炭。說到戰爭的殘酷,我們不由想起歷史上的「戰神」——白起,又稱「殺神」。他一生經歷70餘仗,從未敗過。
  • 探究白起之死,有助於我們對政治和歷史,有更深的認識
    在眾多著名將領中,白起無疑是較耀眼的那一位,他這一生,立過赫赫戰功,打過無數勝仗,是秦國百姓心中的「戰神」。但同時,白起也殺過無數人,手上沾滿了鮮血,致使有些人提起他,就戰戰兢兢,不知所措,認為他是一位兇神惡煞的「殺神」。兩種評價放在白起身上,都是合適的。他這一生,就是在矛盾中度過,在世人的掌控中飄搖。
  • 有關戰國第一戰神白起的評價,是諸葛亮說的對,還是李世民說的對
    另外在這場大戰的趙國參與者,前有「尚能飯否」的廉頗,後有「紙上談兵」的趙括,可謂流量十足,而且還有白起這個大「殺神」。據記載,白起在這場大戰中,曾坑殺了數十萬人(史書說前後死了四十五萬,坑殺的那部分估計要佔大頭),秦國在此戰之後,聲名再次大振,而白起的「惡名」也開始世人皆知。
  • 羋月傳中的生僻字有哪些?
    yǐng   郢  郢曾是古代楚國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縣附近。  《羋月傳》中,羋月及羋月的姐姐羋姝(劉濤飾)都是楚國公主,劉濤嫁給秦惠文王(秦始皇高祖父,方中信飾)嬴駟為妻,羋月為其陪嫁,兩個人從郢出發前往秦國,由此開啟了《羋月傳》故事的大幕。
  • 殺神白起被賜死實情!功高震主賞無可賞,死前一句話令人惋惜
    殺神白起被賜死實情!功高震主賞無可賞,死前一句話令人惋惜提起白起,最先想到的就是他坑殺四十萬趙軍,從此被稱為殺神。白起被封為武安君後來甚至改姓公孫。他一生經歷過大大小小70餘場戰鬥,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為秦國的大一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秦國歷經六代國君,每一代國君手下都不乏能人賢臣,白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惜的是白起最後還是功高震主。秦國在殺神白起的帶領下,鐵騎愈戰愈勇,簡直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沒有哪個國家都能抵禦白起的進攻,楚國還被迫遷都,從此一蹶不振。
  • 「殺神」白起的悲慘結局果真是因殺孽太重獲咎於天嗎?
    #作為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絕對當之無愧。縱觀整個秦國史,奪地之廣,殲敵之多,無人能及武安君白起。白起一生戎馬徵戰長達34年,一生攻取城池超過七十座,殺敵近百萬,為秦國掃蕩六國立下了不世之功。長平之戰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後,六國聞白起之名而瑟瑟發抖,冠之以 「殺神」的威名。秦朝對六國的戰爭中,只要有白起指揮,幾乎都以勝利告終。
  • 《羋月傳》中羋月母子相依為命,母慈子孝,但真實歷史其實很打臉
    01宣太后——羋月的真實人生就比如這位大秦的宣太后,出身楚國,是後來秦國相國、穰侯魏冉同母異父的姐姐、後來作為陪嫁入秦但關於宣太后的感情戲,很多都是經過處理的,比如羋月和黃歇的青梅竹馬、羋月和義渠王的心心相印,篇幅原因,今天我們主要來說說羋月和自己兒子嬴稷的感情,是不是像影視劇裡那麼母慈子孝。宣太后起初是惠文王的妃子,稱羋八子。羋姓乃楚國的國姓。可想而知,她是當時楚王的姐妹之一。秦國後宮分八級: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
  • 羋月傳:羋月為救魏冉,主動為秦王獻《山鬼》之舞,秦王當即按捺不住?
    文/錄錄 標題:羋月傳:羋月為救魏冉,主動為秦王獻《山鬼》之舞,秦王當即按捺不住? 在電視劇《羋月傳》當中,羋月的弟弟魏冉被心機極為深沉的魏夫人誣陷為盜賊被捉去,甚至要對魏冉實施「宮刑」,救弟弟心切的羋月想要獲得王后羋姝的幫助,但是卻被羋姝身邊的掌事姑姑玳瑁給攔了下來。羋月不得已求助自己的好友大公主,而大公主為羋月出的主意竟然是讓她侍寢。
  • 武媚娘靠邊站 羋月才是年度第一瑪麗蘇!
    弟弟是名將魏冉、丈夫是秦惠文王、兒子是秦昭王,歷史上本就真實存在的親友團已經足夠強悍了,《羋月傳》卻給她安排了更多外掛:父親是楚威王,知己是戰國名嘴張儀,啟蒙老師是大詩人屈原,義弟是大將白起……楚威王對她關愛備至,視她為掌上明珠;屈原對她青睞有加,視她為得意門生;張儀和白起更是受她知遇之恩——如果不是羋月慧眼識英雄,引薦張儀與秦惠文王認識,張儀難以一展抱負;如果不是羋月將白起從狼族救出來撫養,又把他放在魏冉軍中培養
  • 羋月傳:羋月為救魏冉,給秦王跳了一支山鬼舞,秦王當即心花怒放
    導語:電視劇中的羋月為救弟弟魏冉,曾向玳瑁求情要見一見王后羋姝,而玳瑁卻以往後自身難保為名,不允許她見。羋月只好又來見秦王,主動投懷送抱卻慘遭拒絕。秦王雖然拒絕了羋月的侍寢,卻沒有拒絕與羋月共處一室,意思是:先「培養感情」,待水到渠成。
  • 弄懂當年的「太白蝕昴」天象,就能明白長平之戰後白起為何會死!
    因為不解決魏冉和秦昭王的問題,就永遠不知道「太白蝕昴」對秦昭王的真正心理影響及白起之死的真正原因。魏冉,秦國四貴之一,曾在秦國政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擁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力。以範睢進諫秦昭王的說法就是:「穰侯使者操王之重,決制於諸侯,剖符於天下,政適伐國,莫敢不聽。
  • 歷史上的羋月是個什麼樣的人?
    想必看過歷史大劇《羋月傳》的朋友,肯定對羋月這個角色不會陌生,在bai劇中講述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 「太后」、戰國時期秦國女政治家羋月,波瀾起伏的人生故事。可以說該劇情節很精彩,但也不乏加入了一些後天的創作靈感,那真是的羋月就是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就來一起探討探討。
  • 殺神白起之死
    為什麼被稱為「殺神」以及「人屠」的原因之一;此戰奠定了白起作為一代名將的基礎;      白起一生經歷大小戰役無數,但每次戰爭勝利之後,白起都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屠殺敵軍青壯年,白起為什麼要屠殺呢?其實很好理解;      因為在冷兵器時代,打戰需要的是人,只要有人,國力就強大;而青少年從出生到成人,需要十幾年時間,有了這十幾年時間,秦國和其他諸國會拉開差距;秦國也就有了一統六國的資本;       白起深知這一點,所以每次戰役,都是以屠殺為目標,據史記記載,白起一生屠殺了近百萬敵軍,因此背上「人屠」之罵名,但是,也讓秦國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
  • 從宣太后羋月身邊的幾個男人,來了解她的一生
    《羋月傳》早已在各大衛視、網站熱播,這部電視就是以宣太后羋月為原型拍攝的,故事精彩絕倫,起伏跌宕,讓人回味無窮。羋月的一生傳奇定是離不開他身邊那麼幾個男人。羋月曾經是楚國最受寵的小公主,機靈俏麗,活潑靈動,深受楚威王喜愛。
  • 《羋月傳》秦王原可以饒恕魏冉,為何非要砍斷他一根手指?真相令人...
    《羋月傳》中的秦王,為何非要砍斷羋月的弟弟魏冉的一根手指呢?他是秦國大王,就算依法辦事,也該讓人心服口服。 一則,魏冉還未成年,只是一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就算按照現在法律來講的話,十八歲以內犯法,也要「法外開恩」的。
  • 羋月|萬裡疆土,寥寥數語,歌不盡你一生跌宕與生命芳華
    - 你篤定 這份感情值得你飛蛾撲火 但夜夜燭火燃盡,滿地月光 才明白原來也是個無情君王 - 世人皆知你位高權重 卻不知你也曾為愛斷腸
  • 歷史人物簡歷:秦昭襄王18歲當王,32歲重用白起,65歲長平破趙
    秦宣太后次子,秦昭襄王的弟弟。秦昭襄王28歲,楚懷王入秦和談,扣押之。孟嘗君免相,入獄,其門客雞鳴狗盜幫助其逃秦。趙武靈王假扮侍從,送趙國人樓緩到秦國,並推薦其為相,接受其建議,任命樓緩為相。秦王稷和宣太后認出趙武靈王之後,欲逮捕,趙武靈王已經逃離秦國。楚懷王被扣押,楚太子橫繼位為楚王,史稱楚頃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