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代表委員看兩會:新消費時代的「經濟情商」

2020-12-17 央廣網

本期話題:全國兩會圓滿閉幕,代表委員關注「消費升級」。一面是生活壓力,一面是消費升級,為什麼應擴大和引導健康的「當期消費」?為什麼要從頂層設計上,建立反映消費品質和結構變化的指標?傳統金融機構和數字科技機構應當怎樣協作?從「月光族」到「月欠族」,如何提升年輕消費群體的「經濟情商」?

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次提到「擴大消費」對穩增長的作用,提出「繼續釋放消費潛力、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等消費升級的理念。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中的多位企業家、經濟學家也關注到這個問題。

經濟上行「倒逼」消費升級 「兩端」消費仍有潛力可挖

事實上,消費已連續五年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年我國消費支出對GDP增長貢獻率為76.2%。同時,我國的消費增速在放緩,2018年僅為9.0%,這是自2004年以來社會零售品總額增速首次跌破兩位數。

這背後,老百姓是不會花錢了,還是不敢花錢了呢?全國政協委員、申萬宏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表示,當前對中國經濟影響比較大的,除了投資增速適度放緩,消費的影響更大。中國消費對GDP貢獻率接近80%,儘管有近14億人口,全世界最大的中等收入群體,潛力巨大。把潛力變成消費能力,需要國家政策引導。國家過去出了很多促進消費措施,主要集中在優化消費市場環境,但還需引導國民學會消費。

現在,「消費升級」是國家提倡的方向。什麼是消費升級,買貴的、買好的就是嗎?如何來判斷消費升級的標準?

楊成長認為,客觀上汽車、房屋等大宗商品消費飽和甚至負增長的背景下,「消費升級」應該著力於百姓生活細微之處,從年齡結構看,「兩端消費」的質量和前景仍有很多潛力可挖。

楊成長說:「所謂『兩端』,一端是『老』,老人消費。傳統文化崇尚節儉持家,退休了,衣服、吃飯可以隨隨便便。我們也沒有給老人消費創造環境,過去的觀念是『養老』,但實際上更需要的是『助老』,就是幫助老人過好生活,比如老小區高層樓沒電梯,商場給老人的消費場所少,這都可以改善。另一端是『小』,中國人捨得給小孩花錢,但很多人為什麼不生二胎?除了經濟壓力,更多的是工作壓力大,沒有精力撫養,老人現在也逐漸不撫養『隔代親』,所以幼兒園、基礎設施等不充足,小的怎麼花錢就成大問題。中間這段,年輕人花錢能力和意願沒問題,但也要教會他們『怎麼花錢』。」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談科技與金融融合創新和風險

引導加強「當期消費」 頂層設計「消費升級」數據指標

楊成長指出,國家應加強對「當期消費」數據的監測統計,並由政府部門引導,頂層設計形成評價消費增長和消費質量的體系,這個統計指標既能夠反應百姓的商品、服務購買趨勢,也能為各行業深入研究各自的「消費升級」提供指導。

楊成長說:「過去花錢是為了吃飽,現在為了提高生活質量。這需要一個反應百姓生活質量的統計指標,它有兩個作用——一是體現消費升級的量化數據;二是引導消費升級。二三線城市的人看到北京、上海有關文化、健身是什麼情況,看看消費品質的差異。更重要的是告訴人們『不是越節儉越好』,中國的當期儲蓄率太高,經濟發展要求『生產多少分配多少、分配多少消耗多少』,過去通過投資企業為經濟花錢,現在需要加強『當期消費』引導,『自上而下』地建立引導體系。」

釋放消費金融活力 統籌數字科技與傳統金融融合

促進消費升級,要讓老百姓有錢可花。既要提高收入,也可以提供必要的消費金融支持,用適度的普惠小微金融槓桿、盤活百姓手裡的錢。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相關部門就對此表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說,下好暢通金融循環這步棋,分三個層面:國有大型銀行要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加強普惠金融服務下沉;城市商業銀行要回歸服務當地經濟、小微信貸;農商行、農信社則要紮根農村服務「三農」。

潘功勝:「完善普惠服務體系,大銀行要轉變金融服務理念和服務機制,下沉金融重心。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一個明確的量化目標,大型商業銀行的普惠小微金融增長今年要達到30%。」

楊成長認為,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流動性充足,但集中於房貸、車貸等大宗消費、用戶數據「顆粒度」較大,且對用戶「風險定價」成本過高,很難做到「普惠」。「老百姓有40多萬億貸款,20多萬億是房地產貸款,10多萬億是經營性貸款,消費貸款佔比是很低的。但過去判斷能否給一個人放款,要看工作收入和資產,都是以獲得資產為依據。但對80、90後的成長性判斷,相對不足,也比較複雜。」

這些年,以網際網路技術為基礎的科技金融公司,通過用戶網購、點餐、旅遊等與傳統金融機構差異化的數據和算法,形成另一套「風險定價」邏輯。對於傳統金融有所補充。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張連起認為,消費金融應該「錯位發展、分層發展」;對於新事物要「以梳代堵、放管結合」,同時要嚴格建立風險防控措施。他說:「傳統金融往往是大企業,定向科技支撐更重要,特別是傳遞到末端消費者,放管結合,疏堵結合。也不能把新事物都卡住,那就沒有創新,但也不是由於創新要大撒把。監管、服務要結合好。今年國家發改委就提到了對消費,尤其是農村消費的支持。」

科學引導行業發展 建立合法的大數據交易市場

楊成長提醒:「新消費金融」不再用死板的硬性財務數據、陳舊的觀念束縛消費者,但是隨著大數據的顆粒度更加精細,也會涉及到生活數據和隱私。如何對隱私數據脫敏,建立合法、合規、合理的「大數據」交易市場至關重要。

楊成長說:「現在還沒到大數據、雲計算就能夠完全消費情景再現,這些東西大大節約『風險定價』的業務成本,為傳統金融提供重要輔助手段是必要的。傳統金融也有客戶、業務、網絡的優勢,所以兩者相輔相成。當然,存在個人信息的安全問題,消費者的住店、購物、就餐行為,作為用戶信用畫像的信息,但這些個人信息很便宜地被交易。國家要建立信息和大數據的交易市場,因為這些是經濟的重要資源,要監控、監管,讓數據的交易公開透明。」

正視年輕人群消費需求 從小提升「經濟情商」

全國政協委員們還表示,鼓勵合理消費,並不是縱容過度消費。從80後的「月光族」,到了如今90後成了「月欠族」。

全國政協委員、搜狗CEO王小川談提升年輕人群的「消費情商」

有媒體報導,一二線城市90後人均負債(含購房貸款)達到12萬元;35歲以下的年輕人中,有一半人幾乎沒有儲蓄。2017年後,90後消費金額數額增長迅猛,高達73%,遠超70後、80後。此外,近40%的借款者產生過逾期還款。這說明年輕消費者客觀存在(購房、教育等)合理貸款需求,但年輕人的自我認知和「風險管理」能力亟需加強。

全國政協委員、搜狗CEO王小川提出了「加強對年輕人群,經濟情商教育」的提案。他對比國外大學生人群認為,從小加強對孩子們的經濟素質培養,在心中打下健康、科學消費「底層代碼」。

王小川說:「有些貸款的年輕人,自己對經濟淺薄。我是指對基本的經濟概念缺乏,這種感受應該從小培養。參考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從小有教學大綱,每個年紀該有什麼樣的經濟能力,理解『資產、利率、價值』等,還有對應的培訓過程,從小就把這種經濟的『底層代碼』置入進去,對日後決策能力有決定性作用。我們並不是指一定要專門開課,增加負擔,更多要融合到我們的教育體系裡。」

關於消費,有幾個結論:一是當下消費對國家的經濟增長很重要;二是消費升級需要有頂層設計和具體的著力點;三是促進科技和金融融合,要管理系統性風險;四是控制個人消費風險,要回歸健康「消費觀」。

有人把現在的錢攢起來,將來花;也有人把未來的收入規劃好,提前花。這都無可非議。但歸根到底,消費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且不能超出自己合理支付能力。追求高品質生活和崇尚節儉的理念並不會衝突,每個人都該用最大程度的節約,去完成自我最高品質的消費。(經濟之聲評論員、《遠見》欄目製作人王思遠)

相關焦點

  • 聚焦兩會|數字文旅如何加速產業提質升級,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這樣說
    線上線下融合 加速提質升級——代表委員談數字文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報告還提出,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 2018年全國兩會首次開啟代表委員通道 政協設三場「委員通道」
    首次開啟代表委員通道  全國兩會開幕在即,2月27日兩會新聞中心在梅地亞中心「開張」。據悉,今年全國兩會將首次開啟「代表通道」和「委員通道」,並繼續做好「部長通道」。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 兩會談文旅,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文旅行業持續增長、穩定發展的基本面亦沒有改變,高質量發展仍是未來一個時期旅遊業發展的主題、主旋律和總要求。考驗面前,如何以應對疫情衝擊為契機,凝聚文化和旅遊發展新合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來聽聽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怎麼說。
  • 新收穫 新期待——從代表委員親身感受看變化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題:新收穫 新期待——從代表委員親身感受看變化  新華社記者 劉錚、康淼、譚謨曉、張辛欣  步入新時代,踏上新徵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 冰天雪地孕育「金山銀山」——代表委員熱議冰雪經濟
    冰天雪地孕育「金山銀山」——代表委員熱議冰雪經濟 2020-01-13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十大健康關鍵詞 兩會代表委員原來關心這些
    過去一年,人們對衛生健康又有哪些新期待?人民健康問題早已不再由衛健委這一家主管部門「操刀」,包括醫保、藥監等多個委辦局在全方位協作,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新的一年裡,職能部門主管領導就全民健康有哪些表態?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們又在健康方面有哪些建言獻策?健康界梳理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議案和提案,提煉出他們關注的十大健康關鍵詞。
  • 兩會新觀察|湖州高質量發展如何精準發力?聽代表委員怎麼說
    兩會新觀察|湖州高質量發展如何精準發力?堅持「保五爭三拼第一」、確保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580個……翻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處處凸顯出湖州推進經濟高質量趕超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會場內外,「高質量趕超發展」也被代表委員們頻頻提及,紛紛建言獻策,發表真知灼見。
  • 代表委員通道 人民"秀場"為家鄉代言給新時代打call
    未來網(www.k618.cn 中央新聞網站)北京3月12日電(見習記者何欣)今年的兩會開啟了委員通道和代表通道,代表、委員們在通道上就熱點社會話題回答記者提問。在解惑的同時,一些代表委員亮出了「自家寶貝」,為家鄉代言。
  • 兩會代表委員看社工 推動社會工作在不同領域的專業發展
    兩會代表委員看社工 推動社會工作在不同領域的專業發展 2017-03-14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 在2016年兩會中,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圍繞社會工作提出了多條建議、提案。主要涉及加快社會工作發展、推進社會工作參與基層社會治理。
  • 「2020看兩會」全國兩會科普知識匯總大全
    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同步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發布備考資料:[2020看兩會]全國兩會科普知識匯總大全。更多關於2020看兩會,兩會知識科普,全國兩會知識科普匯總,安徽事業單位備考資料的內容,請關注安徽事業單位招聘網/安徽事業單位招考(ahsydwzk)公眾號和交流群(
  • 「界面新消費論壇」丨圓桌論壇:新消費時代的支點與機遇
    今天論壇的主題是新消費時代的支點和機遇,最近大家可能都看過一組照片,就是在上海南京和廣州的各個高端商場,奢侈品門店門口是排了一圈又一圈的人,消費熱度回升,很多類似的例子告訴我們,未來10到15年,中國會成長為全球最大的零售消費市場,我們這次想邀請各位在大眾消費領域的行業代表,共同來探討和挖掘,在消費生態的全新的特點和未來的趨勢,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我想請問各位所在的公司和行業,雙循環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 「聚焦兩會2020」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專家學者熱議2020年兩會熱點
    5月22日下午,2020年度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兩會筆談」座談會以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經濟學院數十位專家學者圍繞兩會熱點,緊扣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暢談後疫情時期經濟改革與發展出路,為國家經濟在特殊時期的持續增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 代表委員佩戴香囊進京赴「兩會」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即將進京出席全國「兩會」的在青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收到了一件特殊的禮物——互助素隆姑文化旅遊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的繡娘們趕製的「青繡」香囊。她們希望代表委員們藉助全國「兩會」平臺,宣傳盤繡技藝,助力家鄉的脫貧攻堅事業。
  • 人民網創新融合報兩會 傳遞新時代最強音
    多語種H5作品「習近平與少數民族代表委員在一起」截圖 此外,今年兩會,人民網5個少數民族文版本還創新報導形式,多語種首次聯合推出H5作品「習近平與少數民族代表委員在一起」,受到少數民族網民的喜愛。 「對話地方領導」欄目邀請各地省市縣黨政一把手,分享發展經驗,展現各地改革發展的新徵程新格局。「對話企業家」欄目則邀請企業領袖分享企業故事,解讀行業熱點,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共同打造中國品牌。「健康中國人」系列圓桌論壇,連續第三年在兩會期間舉辦,邀請了代表委員、國家部委相關負責人、專家學者、領軍企業代表等多位嘉賓共話健康中國戰略。
  • 圖說兩會|旅遊業如何渡難關穩發展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這樣說
    圖說兩會|旅遊業如何渡難關穩發展 全國兩會代表委員這樣說 2020-05-28 0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兩會「風向標」:新基建、5G、中小企業、信息消費等成科技大咖...
    5月21日和22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和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即將召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一特殊背景下的全國兩會,身處科技行業的委員、代表們又會提出怎樣的提案、建議?南都記者收集整理了馬化騰、王小川、姚勁波、李東生、楊元慶、張近東、劉慶峰、李彥宏、丁磊等12位代表、委員們截至5月20日擬提交的建議、提案方向後發現,新基建、人工智慧、5G、信息消費、中小企業成為五大高頻熱詞。
  • 盤點北京兩會「好聲音」:委員代表就熱點議題都說了啥?
    1月10日-17日,2020年北京兩會召開,委員代表再次齊聚一堂,為北京城市發展出謀劃策。
  • 2019年全國兩會,港澳代表委員關注啥?
    (照片來源:香港衛視官網)   2019年全國兩會正式啟幕。2019年參會的港澳特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對本次兩會有何期待,關注的焦點又有哪些?   2018年全國兩會上,粵港澳大灣區相關內容引發熱議。一年間,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開通、港珠澳大橋通車、備受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臺,為大灣區協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一大波兩會「表情包」來了!看代表委員可愛的一面
    眼下,湖南正開啟「兩會時間」。代表委員認真聆聽、專注閱讀、熱情討論、傾情記錄……他們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會場內他們隨處可見的履職盡責的身影,也為會場外的我們獻上一大波可愛的「表情包」! 1月25日,陳丹萍委員在政協委員分組討論中為政協工作報告點讚。
  • 「兩會」聲音| 校友代表(委員)關注的國計民生
    鄉村如何振興,是徐國權代表最期望能在本次全國兩會上找到答案的問題,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給出了回答——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動農村各項事項全面發展。「鄉村振興戰略,是在深刻認識城鄉關係變化趨勢和城鄉發展規模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是不可矛盾的,城市和農村發展從來都是互相促進的,城市和農村從來都是互相聯繫,城市和農村是命運共同體。」徐國權代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