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街道辦工作 清北碩博「低就」了嗎

2020-09-03 光明網

最近,杭州市餘杭區一份擬錄用人員公示名單在網上熱傳。這份名單上的人,均畢業於清華北大,非碩即博。引起輿論熱議的是,名單中有8人被招錄進了餘杭區的各個街道辦事處,崗位為綜合管理,其中不乏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等。許多人感嘆「大材小用」,質問「不知道這些專業的碩博生在街道辦這樣的基層能找到什麼適合自己的崗位」,還有人直截了當:「不就是衝著50萬元的年薪去的嗎?」

經官方核實,名單公布於2018年初,是餘杭區面向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畢業生招聘的黨政機關儲備人才,也就是常說的「選調生」,並且這一「定向」招聘已經舉辦過不止一次,並非什麼新鮮事。但引爆的輿論並未就此止息,主要還是一些人腦海中的舊思維、舊觀念依然殘存,暴露了對基層工作的偏見和誤解。

在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背景下,隨著街道、社區提高對崗位人員專業性的要求,基層工作早已不只是戴著紅袖章走街串巷的場面,智能化、數位化、現代化等全新的治理模式,必然要求隊伍結構的年輕化和專業化,也亟須吸納不同領域和層面的高素質人才,為基層工作貢獻新鮮血液。以抗疫為例,「人工智慧」「智慧社區」等高科技手段的研發、推廣和應用,專業化防控措施的決策、制定和落實,都離不開一支高素質的基層人才和幹部隊伍。

清華、北大畢業生去街道工作,並非「大材小用」,基層同樣有「人盡其用」的舞臺。誰也不甘於「魚大灘小」,誰也不情願寂寂一生,有一點是可以肯定,高學歷人才必定會為促進當地街道辦提升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哪怕名單上部分專業和基層工作並不直接對口,這些高學歷人才的知識儲備和理論視野也是實實在在的「財富」,從長遠看,他們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將會為未來基層工作的治理創新提供新的視角和可能性。

高學歷者願意接受「基層挑戰」,也可看作是長遠的人才儲備。與人打交道的基層工作,充滿了校園內未必學得到的「學問」。在諸多具體事務和挑戰面前,哪怕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幹得好不好也要靠實踐來說話。對這群高學歷的博士、碩士來說,去街道工作,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輕鬆,反而可能是難度更高的挑戰。只有真正到一線,才能直觀理解基層運轉的邏輯,才能深刻體會基層的重要和不易,才能秉持務實的態度做出決策。

相關焦點

  • 湖北高考狀元有志從事研究工作,清北碩博扎堆街道辦,我看迷糊了
    近日,8名清北碩博研究生扎堆應聘餘杭街道辦事處崗位一事大紅於網絡,也是引起了不小的紛爭,眾說紛紜起來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官方態度也來了:無論是去科研單位,還是去街道辦,都值得被祝福。讓我們來捋一捋這樣幾條相互關聯的信息:2020年湖北理科狀元(也是全國I卷狀元)唐楚玥有志從事研究工作、中科院合肥研究所研究人員集體辭職、8名清北碩博生扎堆應聘街道辦。
  • 清北碩博街道任職,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了嗎?
    還有人發問,名校碩博竟然這樣「不值錢」了?清北畢業生放下名校包袱,投身基層施展才華,是擇業觀逐漸自主和成熟的標誌;而基層部門有魄力有底氣去清北等一流高校搶人才,也是我國公職人員聘用制度的創新。清華北大又刷屏了,一張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公示上了熱搜,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最亮眼的是當地運河街道等8個辦事處錄取的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
  • 清華學霸回鄉當保安,北清碩博去街道辦,哪裡才是人生起跑線?
    張曉勇入職後被分到了客服部門,儘管他的收入並不低,但他對工作並不滿意。就在張曉勇猶豫之際,父親卻得了尿毒症,並癱瘓在床,為了能回家照顧重病的父親,他辭職回了老家。北清碩博扎堆街道辦2020年,關鍵詞有兩個,一個是新冠疫情,一個是街道辦。為啥是街道辦?
  • 清華學霸回鄉當保安,北清碩博去街道辦,哪裡才是人生起跑線?
    張曉勇入職後被分到了客服部門,儘管他的收入並不低,但他對工作並不滿意。就在張曉勇猶豫之際,父親卻得了尿毒症,並癱瘓在床,為了能回家照顧重病的父親,他辭職回了老家。回到長沙後,張曉勇拿著他的大學文憑,四處求職,但是畢竟是內地,不僅機會少,待遇也不高。起初,張曉勇應聘到一家房地產公司,再後來,他應聘當了一名保安。
  • 清北的碩博都去街道辦上班了,努力學習還有意義嗎?
    一個兩年前的舊聞卻在最近的網絡世界裡掀起了驚濤駭浪,就是杭州餘杭區一張街道辦兩年前的招聘公示,因為名單裡是清一色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而北大清華的畢業生那可都是實打實的天之驕子、人中龍鳳,清北的碩博跑街道辦上班,是不是有點鳳凰主動鑽進了雞籠呢?
  • 清北碩博任職餘杭街道,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了嗎?|新京報快評
    清北畢業生放下名校包袱,投身基層施展才華,是擇業觀逐漸自主和成熟的標誌;而基層部門有魄力有底氣去清北等一流高校搶人才,也是我國公職人員聘用制度的創新。此前,深圳南外高級中學、華中師範大學附中等招聘清北碩博等高層次人才當老師也曾引發熱議,不過總體來說,隨著雙向選擇空間越來越多元,如今輿論層面對清北碩博到最基層工作已經基本脫敏了。但此次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名單依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不少網友質疑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去街道工作,會不會大材小用?還有人發出靈魂拷問,名校碩博竟然這樣「不值錢」了?
  • 清北碩博扎堆街道辦 | 降維收割,該支持嗎?
    「北大、清華的研究生扎堆街道辦」的消息瞬間引爆了輿論場。,而更加偏向服務性,這些基層崗位真的需要這麼高學歷的人才去填充嗎?「工作本來就是你情我願的事,國家也號召年輕人去基層,我覺得基層很鍛鍊人,而且也有晉升空間,好多當年一起來的小夥伴現在都走上了重要的工作崗位。」相比外地去律所或者到大企業打拼的大學同學,柳雲南覺得,自己的工作穩定,晉升渠道暢通,特別是餘杭的生活、工作環境非常好,他也會向自己的學弟學妹推薦來餘杭工作。
  • 清北碩博到街道辦工作,高昂教育經費用在基層小吏身上划算嗎?
    清北碩博到街道辦工作,高昂教育經費用在基層小吏身上划算嗎?杭州餘杭區招聘公示火了,因為這張公示名單中幾乎都是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這個事情之所以會火,因為公眾認為我們的街道辦的辦事員根本就不需要清華北大的碩士和博士,反過來我們要思考一下,如果我們清華和北大培養的碩士博士本科生僅僅是為了到基層當一個小官吏。
  • 清北碩博生考街道辦,是資源浪費、人才泛濫?還是啥環節出了問題
    最為亮眼的是,街道辦、鄉鎮的8個職位,竟然全是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的碩士、博士。有很多人問,清北的碩士、博士淪落到這個樣子了嗎?他們願意去鄉鎮、街道辦去工作,簡直就是資源浪費,肯定是什麼環節出了問題。我們不妨來理一理。​
  • 清北畢業生都去哪裡工作了?本科普遍讀研,博士喜歡去「街道辦」
    這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畢業就業去向也頗讓大家關注,很多人也好奇這些考上清北的學霸現狀如何,後來都做了什麼工作? 如杭州市今年的一份招聘錄用名單,各街道辦、管委會等機關單位,清一色錄用的「清北」碩士博士生,且以北京大學畢業生為主。 北京大學畢業生,選擇去民營企業工作的學生較少,僅佔約3%。 然後我們看下清華大學畢業生國內就業去向:
  • 名校碩博去街道辦:舊聞戳中社會輿論哪根神經?
    而這些學生的報考單位中出現了多個「街道辦」,讓觀者咋舌。「清北」碩博任職餘杭街道,真的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嗎?第二,這麼「深」的專業,去幹那麼「淺」的職業。第三,這麼「專」的所學,去做那麼「泛」的所為。今年疫情給就業造成很大壓力,找工作難,找好工作更難。這個舊聞迎合併加深了一種焦慮:你看,連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都去街道辦幹了,足見畢業生就業之難。表面看,確實如此。
  • 青雲優學丨街道辦招聘要求清北碩博學歷,本科生不再吃香
    清北碩士畢業進了街道辦,你覺得可惜嗎?跟靈隱寺的佛系隨緣招聘不同,名單截圖顯示,招聘單位除政府直屬部門外,還有各街道辦事處,被錄用人員均為清華、北大碩博畢業。不少網友看完後喊話爸媽:「不是我不想考公務員,是我不配啊!」
  • 於文軒:清北碩博進街道辦之風萬萬不可開
    實際上,這已經不再是一兩個清北碩士、博士生的無可厚非的個人選擇了,而是已經成為一種現象,並且這種現象也不是新近才出現的——對於清北等著名985高校博士畢業生無心科研、醉心選調從政的情形,高教界早已見怪不怪。我自己就認識非常有科研潛力的博士生,告訴我畢業之後的目標是當公務員, 而不是去科研院所搞教學和科研。這個現象是好事還是壞事,高教界內部也沒有統一的看法。
  • 俠客島:名校碩博去街道辦:舊聞戳中社會輿論哪根神經?
    而這些學生的報考單位中出現了多個「街道辦」,讓觀者咋舌。 「清北」碩博任職餘杭街道,真的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嗎?這個舊聞迎合併加深了一種焦慮:你看,連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都去街道辦幹了,足見畢業生就業之難。表面看,確實如此。一個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怎麼著也得去中科院、中科大之類的單位吧?去街道辦能幹啥?
  • 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有什麼理由不能去街道辦工作?
    因為大家發現,當地的街道辦是清北碩博扎堆。於是,就有人問了,這些街道辦的崗位真的需要這麼多的清華北大出身的高學歷人才嗎?還有人「痛心疾首」,批評這些清北碩博是奔著餘杭給出的高薪待遇去的,是社會人才資源的浪費。同樣的質疑,不久前也有。當時是清北畢業生湧入深圳的中學當老師,引發巨大爭議。
  • 杭州街道辦真牛,招8人全是清北碩博生!網友:中國科技如何騰飛
    更為關鍵的是,他們的崗位也十分「平平無奇」,都是綜合管理崗,難道現在街道辦事處的門檻都如此之高了嗎?二、清北碩博生進入街道辦工作是否大材小有?而且自己這麼做也是響應著國家的號召,畢業之後去基層發揮自己的能力,不但是一種鍛鍊而且還能為老百姓辦很多實事。當年與他一同進入餘杭區的清北畢業生已經有多人走上重要工作崗位,柳雲南表示:相比一些進入大企業享受「996」工作制的同學,自己的工作收入穩定,晉升渠道順暢,特別是當地的生活環境十分舒適,如果有機會,他願意推薦北大的學弟學妹們進入杭州工作。
  • 清北碩博入職杭州街道辦 高層次人才基層任職是否大材小用?
    2018年8月,剛剛走出校園的楊晨先去了杭州市生態環境局餘杭分局報到,2019年底成為共青團杭州市餘杭區委副書記。「我這身膚色,是在工地上跑了3個月曬出來的。基層工作比想像中辛苦,基層舞臺也比想像中精彩。」
  • 清華北大碩博搶佔「街道辦」?
    如下圖所示: 有人說,清北畢業生去街道辦是人才的浪費,這些專業人才應該去造晶片、搞科研,壯大我國的科技實力;也有人說,去哪裡是個人的選擇,別人無法幹涉。都有道理,我實打實地說幾點我的看法: 一、清北碩博不只是奔著一個編制去的,主要是待遇不錯。「餘杭區為參加現場面試的考生提供免費食宿及一定的交通補貼。清北招聘錄用人選中,博研參照事業副處級薪酬水平,碩研參照事業正科級薪酬水平,政府中級僱員年薪博研約38萬元,碩研約35萬元。
  • 浙江這些街道辦招聘,985都不要,只有清北碩博才有資格報
    一、清華北大碩博畢業生街道辦就業?不過最近一則杭州市餘杭區的招聘公示在網絡上火了,根據該公示顯示該區所招聘的工作人員全部為清華北大畢業生,並且還有博士畢業生,甚至該區的八個街道辦招聘中錄取人員中竟有6個碩士,2個博士,特別是像碩士、博士層次的人才一般畢業後會從事較為專業的研究型職業,況且還是清華北大的碩博,難道就業形勢竟如此嚴峻,清華北大的博士需要去街道辦工作?
  • 街道辦招錄新公務員全是清北研究生,是大材小用嗎?真不是!
    最近,關於浙江杭州餘杭區街道辦2018年招錄新公務員全是清北研究生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熱議。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清北是我國的最知名學府,研究生學歷(不論是碩士研究生還是博士研究生)已經到了頂尖學歷,到了這樣的層次不應該搞科研、當科學家嗎?於是乎,有人認為這是大材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