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碩博街道任職,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了嗎?

2020-08-31 東營教育

清華北大又刷屏了,一張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公示上了熱搜,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最亮眼的是當地運河街道等8個辦事處錄取的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不少人質疑這會不會大材小用?還有人發問,名校碩博竟然這樣「不值錢」了?

清北畢業生放下名校包袱,投身基層施展才華,是擇業觀逐漸自主和成熟的標誌;而基層部門有魄力有底氣去清北等一流高校搶人才,也是我國公職人員聘用制度的創新。

清華北大又刷屏了,一張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公示上了熱搜,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最亮眼的是當地運河街道等8個辦事處錄取的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不少人質疑這會不會大材小用?還有人發問,名校碩博竟然這樣「不值錢」了?

其實,這有點冤枉餘杭的招聘,也是不了解事實。

先說是否大材小用的問題。了解餘杭招聘的都知道,他們主動到清華北大定向招聘高層次人才最早始於2017年,當時為清華北大一共提供了100個崗位,最終有76人報到。也正是那兩年,餘杭區通過發展數字經濟,實現彎道超車,一舉超過工業重鎮蕭山區,成為浙江區縣經濟發展的狀元。

數據顯示,2019年,餘杭區全區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44家,總數首次突破1000家,上市企業累計達到2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累計達65家,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總部就位於餘杭五常街道(也在招聘街道之列)。

由此可見,清北碩博到餘杭的街道辦工作,雖然的確屬於基層,卻也是我國網際網路技術發展最為前沿的核心地區之一,其規劃、管理,需要的知識能力要求並不低。對相關應聘者而言,這不但是一個難得的工作機會,更是一個在高質量、高水平環境下學習、提升的機遇。

更何況,擇業、就業,原本就是「私人事務」,並不存在非要做什麼工作才算「人盡其才」之說,不能說是清北的碩博就只適合做科研等「高端事業」。將自己所學運用到真正的城市發展實踐當中,甚至為整個國家的城鎮化建設提供餘杭樣本,這樣的工作可不是什麼「小用」。

至於碩博「不值錢」的說法,更站不住腳。據報導,就2019年餘杭區招聘清北等碩博的條件看,不管是招聘到當地事業單位人員,還是政府部門高級僱員、國企高級職員,都有著不低的待遇。

比如對招聘到事業單位人員,對符合條件的,聘為招聘單位中層正職、副職,分別按事業副處級、中層正職標準享受績效工資待遇。最高年薪也可達50萬。此外還有數萬不等的生活安家補貼,可申請無償使用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以及住房租賃補貼、購房補貼等。而且,餘杭還制定了「一人一策」培養方案,這些高端人才基本上都是黨政儲備人才。未來,他們也將進入杭州市、浙江省成為各個部門的中流砥柱。

因此,從諸多方面來看,這都算是不錯的選擇,談不上什麼「低就」。清北畢業生放下名校包袱,從基層開始歷練,這既是腳踏實地服務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途徑;更是擇業觀逐漸自主和成熟的標誌。而基層單位敢於去清北等一流高校搶人才,並且有魄力拿出豐厚的待遇,這也是我國公職人員聘用制度的創新。

歸根到底,無論怎樣的工作,都是個體和平臺的相互成就。對這些帶著名校光環的基層幹部來說,更重要的是,通過務實工作展現才華、真正地服務於社會發展。

而對社會來說,也要打消對於名校的刻板印象和對基層的偏見:別被清華北大碩博的「高學歷」跟街道辦的「低行政級別」的倒掛,屏蔽了理性認知,輕易得出「人才錯配」的結論,那樣很可能失之偏頗,流於片面。

□鞠實(時評人)

相關焦點

  • 清北碩博任職餘杭街道,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了嗎?|新京報快評
    清北畢業生放下名校包袱,投身基層施展才華,是擇業觀逐漸自主和成熟的標誌;而基層部門有魄力有底氣去清北等一流高校搶人才,也是我國公職人員聘用制度的創新。其中最亮眼的是當地運河街道、喬司街道等八個辦事處錄取的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此前,深圳南外高級中學、華中師範大學附中等招聘清北碩博等高層次人才當老師也曾引發熱議,不過總體來說,隨著雙向選擇空間越來越多元,如今輿論層面對清北碩博到最基層工作已經基本脫敏了。但此次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名單依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不少網友質疑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去街道工作,會不會大材小用?
  • 清北碩博入職杭州街道辦 高層次人才基層任職是否大材小用?
    來源:半月談記者:孫愛東 裘立華 朱涵網絡曝光率並不算高的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3年來吸引了百餘名清華北大畢業的博士碩士落戶,不少人才更選擇了街道辦事處等平凡的一線崗位。一個地方區縣的基層一線,為何對頂級人才有如此吸引力?他們在這裡感到了什麼,改變了什麼,會覺得「大材小用」嗎?
  • 街道任職的清北碩博,正在走向平庸
    其中最亮眼的是當地運河街道、喬司街道等八個辦事處錄取的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對此,我是反對的。我反對的不是,清華北大的名校頭銜。我反對的是,碩博的學歷。碩博的學歷,尤其是博士,放在這一崗位上,略顯怪異。如果一份工作本科生能幹,為什麼非得需要碩士與博士去做呢?他們真的能做得更好嗎?
  • 魏程琳:清北碩博扎堆街道辦,中西部基層幹部「酸」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魏程琳】 最近,清北碩博生2018年到杭州餘杭區街道部門高薪任職的消息,引起網絡輿論關注,其中高材生「大材小用」和「街道幹部高薪」更是引起網友、學人熱議。 多數網友認為清華、北大的碩士博士到街道政府工作,是教育投入產出不成比例的表現,不少專家學者也順著這一話題指出,「過度教育」導致「高學低就」。
  • 清北碩博畢業生扎堆去當中學教師現象,是就業擠壓,還是人才浪費
    近年來,頻頻爆出清北碩博畢業生應聘中學教師的新聞越來越多,尤其是一線城市,近來中小學校招聘連續出現「豪華陣容」引人關注。過去中小學教師是師範學院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市場,現在正在被清華北大等一流大學的碩博畢業生所搶佔。結合前段時間發生在深圳、杭州的清北碩博畢業生扎堆進街道辦現象,可以發現,越來越多的國內頂尖高等學府的畢業生扎堆從事初等教育以及基礎性質工作,引發網絡熱議。
  • 清北碩博生考街道辦,是資源浪費、人才泛濫?還是啥環節出了問題
    有很多人問,清北的碩士、博士淪落到這個樣子了嗎?他們願意去鄉鎮、街道辦去工作,簡直就是資源浪費,肯定是什麼環節出了問題。我們不妨來理一理。​這是非常固定的體系,是被動選拔人才。而每年在清華、北大、人大等名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網站上有很多招聘簡章,其中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各部委,乃至地方的「選調生」的招聘簡章佔相當比例。這和國考、省考不一樣,是招聘(當然也有相對縝密的錄用流程),是主動地招攬人才。當然,這樣的招聘簡章只針對名校畢業生。
  • 「清北碩博下餘杭」折射新時代人才觀念之變
    (來源:光明日報)隨著社會的發展,當今社會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成為了最重要、最關鍵的發展資源。而清華、北大的學子往往是「高材生」「高端人才」的代名詞,他們自帶光環似乎也只有那些高大上的地方,才適合這些「清北碩博」。
  • 縱橫談|跳出大材小用看「清北碩博」下街道
    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工作崗位還包括一些街道辦事處。餘杭區相關部門介紹,「這張公示截圖是我們2018年面向應往屆高校畢業生招的,有很多來自其他地區的選調生,他們看中的是杭州的發展潛力和活力,還有我們招聘時的誠意。」
  • 名校碩博去街道辦:舊聞戳中社會輿論哪根神經?
    「清北」碩博任職餘杭街道,真的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嗎?再說待遇:據餘杭區政府公開信息,該區錄用的「清北」博士研究生年薪約38萬元,碩士研究生年薪約35萬元,還可分別領取8萬元、6萬元的生活安家補貼,未來也可申請20萬元、10萬元的購房補助。最後是個人發展:這些「清北」人才雖是在街道辦工作,但餘杭是中國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若在這裡幹上幾年,與最優秀的服務對象打交道,視野、格局、思維將大不一樣。
  • 俠客島:名校碩博去街道辦:舊聞戳中社會輿論哪根神經?
    「清北」碩博任職餘杭街道,真的是地方「高攀」、人才「低就」嗎?再說待遇:據餘杭區政府公開信息,該區錄用的「清北」博士研究生年薪約38萬元,碩士研究生年薪約35萬元,還可分別領取8萬元、6萬元的生活安家補貼,未來也可申請20萬元、10萬元的購房補助。
  • 去街道辦工作 清北碩博「低就」了嗎
    引起輿論熱議的是,名單中有8人被招錄進了餘杭區的各個街道辦事處,崗位為綜合管理,其中不乏北大地球物理學博士、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等。許多人感嘆「大材小用」,質問「不知道這些專業的碩博生在街道辦這樣的基層能找到什麼適合自己的崗位」,還有人直截了當:「不就是衝著50萬元的年薪去的嗎?」
  • 武漢大學副教授王德福:清北生任職街道辦 屈才嗎?
    來源:環球時報原標題:王德福:清北生任職街道辦,屈才嗎王德福(作者是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副教授)近日,杭州市餘杭區一份招聘公示引發熱議。公示中清一色的清北碩博研究生,其中有8人任職街道辦事處。餘杭官方很快做出回應,稱此次招聘是「基於整個餘杭的高速發展態勢,特別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社會治理工作繁重」的需要。除了「清北招聘」,餘杭區還曾專門面向海外世界百強高校碩研以上畢業生招聘政府高級僱員。餘杭的做法及其回應很有代表性。
  • 別用老觀念看「清北碩博下餘杭」
    別用老觀念看「清北碩博下餘杭」作者:陳志文《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26日16版)【光明時評】浙江杭州餘杭區2018年引進人才的公示近日在社會上引起熱議。有觀點認為,清華北大碩博畢業生去了街道辦,是「屈就」。
  • 觀點||清北碩博大量入職體制內考公務員引爭議,頂級大學碩博不該搞科研嗎?
    清北大量的留學生出國不歸,耗費了國家無數教育資源培養出來的人才為他國所用,自然讓普羅大眾很難接受,甚至呼籲減少清北經費的聲音也此起彼伏,不絕於耳。無論是碩士博士,其培養的方向都是向研究領域發展,像清北這樣的頂級名校培養出來的碩博,更應該成為科研領域的佼佼者,至少也應該是中堅力量。但清北畢業的大量碩博,卻無心科研。他們更善於利用清華北大這兩所高校附帶的光環,來獲取自己的最大利益,這部分人也被稱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 清北碩博扎堆街道辦 | 降維收割,該支持嗎?
    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學歷均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些崗位還是街道辦事處的。「北大、清華的研究生扎堆街道辦」的消息瞬間引爆了輿論場。在公眾的常識裡,街道辦的工作對技術層級、專業認知水平的要求並不高,而更加偏向服務性,這些基層崗位真的需要這麼高學歷的人才去填充嗎
  • 中工快評:清北碩博,何日「組團」奔東北?
    最近,一組清華北大碩博畢業生到杭州街道辦等基層單位就職的消息引發了人們的熱議。雖然每次都是引發驚呼,但清北碩博組團去「某地」就業的新聞已經不再新鮮。比如,龔家言注意到,去年在南方某省一所中學的新入職人員名單公示就基本是由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構成。只是,這裡的「某地」都是經濟水平較為發達的省份,至今鮮有消息說有同類的「團」去往東北方向。
  • 青雲優學丨街道辦招聘要求清北碩博學歷,本科生不再吃香
    清北碩士畢業進了街道辦,你覺得可惜嗎?跟靈隱寺的佛系隨緣招聘不同,名單截圖顯示,招聘單位除政府直屬部門外,還有各街道辦事處,被錄用人員均為清華、北大碩博畢業。不少網友看完後喊話爸媽:「不是我不想考公務員,是我不配啊!」
  • 清華北大碩博生進中小學當老師,是人才浪費嗎?能夠實現自我價值
    前一陣子,清北高材生集體紮根街道辦事處,使得人們對高學歷人才的去處展開一場激烈討論。有些人認為,像這些名校的碩博生應該在更有宏觀影響的層次從事相關工作,而不是偏安一隅。然而,在新學年開始之際,媒體所報導的中小學生教育領域湧入了更多的名校碩博生,再次把這個問題拉回了大眾的視線,人們所爭論的依然是如此分配人才,是否是「大材小用」。
  • 為何清北碩博畢業生扎堆去當中學教師?僅僅因為待遇?原因很現實
    在以前,教師這個職位是師範生的主場,但近年來,隨著教師招聘門檻的降低,越來越多的非師範生也加入了教師行業,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越來越多的名校碩博畢業生竟然也爭相報名應聘中小學教師,比如杭州學軍中學擬錄用名單中清北碩博畢業生就佔了絕大多數,連學校自己都驚訝不已:沒想到會有這麼多清華北大學生來應聘
  • 清北碩博進街道,「大材小用」?
    一些崗位還是街道辦事處的。網友對此爭論不休,有人認為這很正常,有人則認為「大材小用」。究竟什麼才是「大材大用」,什麼是「材用均衡」,世上有這樣的定論嗎?要是有的話,打包快遞過來,不限量!  ②清北招聘錄用人選中,博研參照事業副處級薪酬水平,碩研參照事業正科級薪酬水平,政府中級僱員年薪博研約38萬,碩研約35萬。海外招聘錄用人選中,政府高級僱員年薪約50萬,政府中級僱員博研約38萬,碩研約35萬。  ③此外,繼續提供在生活安家補貼、人才公寓使用、租房購房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但不重複享受區內其他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