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北大又刷屏了,一張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公示上了熱搜,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最亮眼的是當地運河街道等8個辦事處錄取的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不少人質疑這會不會大材小用?還有人發問,名校碩博竟然這樣「不值錢」了?
清北畢業生放下名校包袱,投身基層施展才華,是擇業觀逐漸自主和成熟的標誌;而基層部門有魄力有底氣去清北等一流高校搶人才,也是我國公職人員聘用制度的創新。
清華北大又刷屏了,一張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公示上了熱搜,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其中最亮眼的是當地運河街道等8個辦事處錄取的都是清華北大的碩士或博士。不少人質疑這會不會大材小用?還有人發問,名校碩博竟然這樣「不值錢」了?
其實,這有點冤枉餘杭的招聘,也是不了解事實。
先說是否大材小用的問題。了解餘杭招聘的都知道,他們主動到清華北大定向招聘高層次人才最早始於2017年,當時為清華北大一共提供了100個崗位,最終有76人報到。也正是那兩年,餘杭區通過發展數字經濟,實現彎道超車,一舉超過工業重鎮蕭山區,成為浙江區縣經濟發展的狀元。
數據顯示,2019年,餘杭區全區新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44家,總數首次突破1000家,上市企業累計達到25家,新三板掛牌企業累計達65家,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巴巴總部就位於餘杭五常街道(也在招聘街道之列)。
由此可見,清北碩博到餘杭的街道辦工作,雖然的確屬於基層,卻也是我國網際網路技術發展最為前沿的核心地區之一,其規劃、管理,需要的知識能力要求並不低。對相關應聘者而言,這不但是一個難得的工作機會,更是一個在高質量、高水平環境下學習、提升的機遇。
更何況,擇業、就業,原本就是「私人事務」,並不存在非要做什麼工作才算「人盡其才」之說,不能說是清北的碩博就只適合做科研等「高端事業」。將自己所學運用到真正的城市發展實踐當中,甚至為整個國家的城鎮化建設提供餘杭樣本,這樣的工作可不是什麼「小用」。
至於碩博「不值錢」的說法,更站不住腳。據報導,就2019年餘杭區招聘清北等碩博的條件看,不管是招聘到當地事業單位人員,還是政府部門高級僱員、國企高級職員,都有著不低的待遇。
比如對招聘到事業單位人員,對符合條件的,聘為招聘單位中層正職、副職,分別按事業副處級、中層正職標準享受績效工資待遇。最高年薪也可達50萬。此外還有數萬不等的生活安家補貼,可申請無償使用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以及住房租賃補貼、購房補貼等。而且,餘杭還制定了「一人一策」培養方案,這些高端人才基本上都是黨政儲備人才。未來,他們也將進入杭州市、浙江省成為各個部門的中流砥柱。
因此,從諸多方面來看,這都算是不錯的選擇,談不上什麼「低就」。清北畢業生放下名校包袱,從基層開始歷練,這既是腳踏實地服務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途徑;更是擇業觀逐漸自主和成熟的標誌。而基層單位敢於去清北等一流高校搶人才,並且有魄力拿出豐厚的待遇,這也是我國公職人員聘用制度的創新。
歸根到底,無論怎樣的工作,都是個體和平臺的相互成就。對這些帶著名校光環的基層幹部來說,更重要的是,通過務實工作展現才華、真正地服務於社會發展。
而對社會來說,也要打消對於名校的刻板印象和對基層的偏見:別被清華北大碩博的「高學歷」跟街道辦的「低行政級別」的倒掛,屏蔽了理性認知,輕易得出「人才錯配」的結論,那樣很可能失之偏頗,流於片面。
□鞠實(時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