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號:生命之光讀書匯
『點擊上方藍字,即可免費訂閱』
這一期和大家分享馬太·亨利詩篇90篇的注釋,唯願這裡的分享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默想詩篇90篇,更認真地度過這新的一年、以及餘生短少的時日。
「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90:12)「如果我們想要使生活變得有價值,摩西這些話已經把我們需要所知道的一切都概述出來了」,華倫·魏斯比這樣說,「摩西告訴我們叫生活有價值的秘訣——每次只過一天的生活。你需要神的幫助,來把他的話語應用在你的生活中。你活著,必須把今天當作是你的最後一天。你要祈求神把你所需的智慧賜給你,並且憑著信心來應用。」
作者:馬太·亨利
這篇詩篇由摩西執筆所寫(標題表明了這一點),他是聖經最古老的執筆人。我們在聖經記載中看到他的一首讚美詩(出埃及記15,出15:3提到它),還有他寫的一首訓誨詩(申命記32章)。但這一篇與那兩首性質都不相同,因它被稱作是一段禱告。普遍認為這篇詩篇的寫作背景是,神在曠野因著以色列人不信、抱怨和悖逆,向他們發出宣判,宣告他們的屍首要倒在曠野中,他們要在三十八年間被一系列苦情全然廢掉,那一代的人無一得進迦南。
換句話說,這篇詩篇是為以色列人在曠野漂流而寫,正如摩西另外一首詩歌是為他們在迦南定居而寫一樣(申31:19,21)。我們看到這篇詩篇似乎所指的是民數記14章的故事。很有可能摩西寫下這段禱告,讓人在曠野單調疲乏時,供百姓在他們的帳篷中,或至少是供祭司在帳幕服侍中每天使用。
在這篇詩歌當中:
I.摩西用神的亙古無窮以及他們與他的關係來安慰自己和百姓,1-2節。
II.他思想人的脆弱,以此讓自己和百姓降卑,3-6節。
III.他讓自己和百姓順服神對他們發出的公義判決,7-11節。
IV.他禱告求神憐憫和施恩,求神再次眷顧,以此把自己和百姓交託給神,12-17節。
雖然這篇詩篇似乎是在具體處境中寫成,卻非常適用於表明在普遍方面人生命脆弱。我們在歌唱這篇詩篇時,可以很容易把它應用在我們走過今世曠野的年間,整篇詩為我們提供的默想和禱告,也非常適用於莊嚴的葬禮。
第一部分 詩90:1-6
(神人摩西的祈禱。)
90:1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
90:2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
90:3你使人歸於塵土,說:「你們世人要歸回。」
90:4在你看來,千年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
90:5你叫他們如水衝去;他們如睡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
90:6早晨發芽生長,晚上割下枯乾。
這篇詩篇標題為摩西的祈禱。我們不能確定神在什麼時候,在哪裡,在怎樣的書卷中保存這篇詩篇,直到詩篇開始彙編成冊;但它既是由神所默示,就是在一種特別保護之下:也許它是寫在雅煞珥書上,或耶和華的戰記上。
摩西教導以色列人禱告,把話語放在他們口中,可以供他們在向耶和華迴轉時使用。摩西在此被稱作神人,因他是一位先知,是眾先知之父,那位大先知的預表。我們在這些經文中得到教訓:
■ I.要因著神在一切時候看顧他的百姓,在我們一切的日子當中看顧我們,就把讚美歸給他(詩90:1):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或住處,避難所,或幫助。現在他們落在神不悅之下,他威脅要拋棄他們,他們就以他此前對他們祖先的慈愛為理據懇求。
迦南對列祖、他們的祖先來說是客旅之地,他們在那裡住在帳篷中;但那時神是他們的居所,他們無論去到哪裡,都在他裡面如在家中得到安息。埃及曾是他們在當中受捆綁多年的地方,但即使那時,神也是他們的避難所;在他裡面,貧窮受壓迫的人生活,生命得以存留。
請注意,真信徒在神裡面得安息,與他們在這世界遇見的所有勞苦患難相比,這是他們的安慰。在他裡面我們可以安息,以他作我們的居所,讓我們自己得庇護。
■ II.要因著神的亙古無窮把榮耀歸給他(詩90:2):諸山未曾生出,世上的土質未曾生出(如箴8:26所言),地未曾落在生產之痛時,或如我們可以讀作的,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就是在時間開始之前),你就存在;就是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一位永遠的神,你的存在在時間方面無始無終,時間的交替劇變也無法衡量你的存在,你而是昨日、今日和永遠都是不變的,無日子之始,生命之終,時間變化。
請注意,面對因我們自己必死,我們朋友必死而出的一切苦楚,我們可以從神的永生得到安慰。我們是正在死去的受造之人,我們在這世上一切的安慰都是正在死去的安慰,但神是一位永生的神,有他作他們的神的人,要認識到他是如此。
■ III.要承認神在人之上絕對主權的統治,他有不可抗拒、無可辯駁的權柄,隨自己的意思處置人(詩90:3):你使人歸於塵土,按你的意思,說一句話,就能使人的身體,人在這地上的房屋歸於塵土;你說:「你們世人要歸回。」
◆ 1.當神通過疾病或其它患難使人歸於塵土,他是藉此呼籲人歸向他,就是為他們的罪悔改,過新的生活。這話神說一次、兩次。「你已經悖逆離開我,要回來歸向我」(耶4:1)。
◆ 2.當神威脅要使人歸於塵土,把他們帶入死,並且他們自己裡面已經領受了死刑判決,有時神會奇妙地使他們復原,說,正如從前的譯本讀作的,再次說,要歸回,再次得生命健康。因神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陰間,也使人往上升。
◆ 3.當神使人歸於塵土,這是按照向所有人發出的普遍宣判,這宣判就是,「你們世人要歸回,這樣和那樣歸回,歸回你們首先的動因;讓身體歸回大地,正如從前那樣(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創3:19),讓靈仍歸於賜靈的神」(傳12:7)。
◆ 4. 雖然神使人歸於塵土,在普遍復活的時候,他卻再次說,「你們世人要歸回,」那時雖然一個人死了,他卻要復活;「你呼叫,我便回答(伯 14:14-15);你必要我回歸,我必要回歸。」身體和靈魂必要回歸重新聯合。
■ IV.要承認神和人之間存在無限的不相稱(詩90:4)。一些列祖活了將近一千年時間;摩西很清楚這一點,並且已經把它記錄下來:但他們的長壽和神永遠的生命相比又算得什麼?
「對我們而言,千年是很長一段時間,我們不能期望活得比這更長;或者我們若能,我們也不能對此保留記憶;但在你看來,它如已過的昨日,像一天,思想裡記得最清楚;不,它不過如夜間的一更,」一更不過是三小時。
◆ 1.對神的永恆而言,千年算不得什麼;對千年來說,它們比一天還短,比一個小時還短。一分鐘和一百萬年之間還有一些比例,但時間和永恆之間則完全沒有。列祖的長壽與神相比根本算不得什麼,不及一個出生後同日死去孩子的生命與列祖生命之間的相比。
◆ 2. 千年發生的一切事情,不管是過去的還是將來的,在永遠的神的思想裡,如對我們而言發生在昨日,或過去一小時的事一樣,是歷歷在目,甚至更在眼前。在那大日神要對他已經使之歸於塵土的人說,你們要歸回——你們死人要起來。 但人可能對復活的教義提出反對,說人對復活期盼已久,卻仍未發生。這並不難解,因在神看來千年不過是一日。Nullum tempus occurrit regi——對王而言所有時期都一樣,按此要旨彼後3:8引用了這句話。
■ V.要看到人的脆弱,即使在最好光景仍是虛空(詩90:5-6):我們看世人的時候就要發現,
◆ 1.他們的生命是一種正在死去的生命:你叫他們如水衝去,就是,他們不斷沿著時間的溪流滑下,流入永恆的海洋。水長流,他們被水衝去;我們一出生就開始死去,我們生命的每一天都帶我們更接近死;或我們就像被洪水強力不可擋地衝去,就像被席捲在它前面一切的洪水衝去。雖然神應許了不再用水淹沒世界,死卻是一場不斷的洪流。
◆ 2.這是一種做夢般的生命。人被水衝去,卻如睡一覺;我們不思想自己的脆弱,不曉得自己與那可怕的永世何等接近。像睡覺的人一樣,他們自己做夢,幻想做大事,直到死把他們喚醒,終結這美夢。時間流逝,我們卻不覺察,就像睡覺的人不覺察一樣;它結束的時候,什麼也不剩下。
◆ 3. 這是短暫無常的生命,就像那生長發旺的草的生命,在早上看起來青綠喜人,但在晚間被割草人割下,馬上就枯萎,改變了顏色,失去了一切美容。死很快就要改變我們,也許是突然之間;死要在短短時間給我們帶來重大改變。人在全盛之時不過是發旺如草,是軟弱、低下、脆弱、暴露在外,老年的冬天臨到,本身就要枯萎:但他可能就像仲夏的青草一樣,被疾病或災禍割下。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
第二部分 詩90:7-11
90:7我們因你的怒氣而消滅,因你的忿怒而驚惶。
90:8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將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光之中。
90:9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象一聲嘆息。
90:10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90:11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誰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呢?
摩西在前面的經文中哀嘆了人生普遍的脆弱;人如睡一覺,如生長的草。但他在這裡教導以色列人在神面前承認,他們是以特別的方式落在義的死刑判決下,是因他們的罪自己招來的。他們與常人一樣必死,這還不是全部,而且他們是在神不悅的特別記號下,必然要在這記號下生與死。在此他們講到自己:我們以色列人消滅和驚惶,我們的年歲度盡。
■ I.他們在此得到教導,要承認神的忿怒是他們一切愁苦的原因。我們消滅,驚惶,這是因你的怒氣,因你的忿怒(詩90:7);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詩90:9)。
聖徒受苦,常常完全是因著神的愛,如約伯的情形;但對罪人的責備,因義人的罪對他們的責備,必須要被看作是從神的怒氣而來,他留意以色列的罪,並對此大大不悅。我們太容易把死看作僅僅是因著對本性的虧欠;其實並非如此;如果人的本性繼續持守它起初的純潔和正直,就不會有這樣的虧欠了。
這是對神公義的虧欠,對律法的虧欠。罪入了世界,死是從罪來的。我們因本性衰殘,老年衰弱,還是長期病患而消滅?我們必須把這歸因於神的怒氣。我們因著任何突然或令我們驚奇的擊打而驚惶嗎?那也是神忿怒的果子,這忿怒是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
■ II.他們得到教導,要承認他們的罪,這罪已經惹動神對他們發出忿怒(詩90:8):你將我們的罪孽,我們的隱惡擺在你面前。神對他們發怒並非無緣無故。他曾說過,不可惹我發怒,這樣,我就不加害與你們;但他們惹了他發怒,要承認他對他們發出這嚴厲判決,是對他們公義的懲罰。
◆ 1.因他們公然藐視他,膽敢得罪他:你將我們的罪孽擺在你面前。神在此看到他們的不信和抱怨,他們不信靠他的大能,他們藐視那美地:他對他們發出這判決時,是把這些擺在他們面前;這些點燃了神對他們忿怒的烈火,使得神不把美物賜給他們。
◆ 2. 因他們更隱秘地偏離他而去:「你將我們的隱惡(那些不出內心之外,是在所有外在行動背後的罪)擺在你面光之中;就是說,你已經揭露這些,也要人為此交帳,讓我們這些從前忽視它們的人看見。」隱秘的罪為神所知,他要審判。在心裡回埃及去,在心裡設立偶像的人,要被當作叛黨或拜偶像的人加以處置。請看那些不停掩蓋自己罪的人是何等愚昧,因為他們不能遮掩。
■ III.他們得到教導,要看自己是正在死去和經過的人,不要以為會有長壽或歡樂的生活;因向他們發出、反對他們的旨意是不可逆轉(詩90:9):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好象在你震怒之下,在你不悅的記號之下;雖然我們餘下的年月沒有完全被剝奪殆盡,我們度過時,卻好象一聲嘆息。
在這之後的三十八年,他們在曠野裡耗盡生命,不得成為神聖歷史提說的對象;因為從第二年開始到第四十年,聖經對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很少或完全沒有記載。他們出埃及之後,他們的時間完全虛度,不值得一段歷史提說,只不過是一聲嘆息;因他們在曠野度過的這些年,只是度盡時間,像講故事般嘆息;在他們被耗盡的同時,另外一代人興起。
他們出埃及的時候,他們支派中沒有一個軟弱的(詩105:37);但他們現在是軟弱。他們在迦南過興旺榮耀生活的歡樂前景,變成了在曠野中乏味羞辱死去的可悲前景;就這樣他們現在作為不悔改之人的一生,就完全成了任何一個冬天故事般的嘆息。
這能應用在我們每一個在今世曠野中的人的光景上: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年歲,我們使之到了盡頭,讓每一年,到最後是所有年歲,好象一聲嘆息——象冬天我們口中的呼吸(一些人如此解讀),很快消失——象一個念頭(一些人如此解讀),沒有什麼比這更快——象一句話,快快地講,然後消失在空中——或象一聲嘆息。
我們度盡的年歲,好象一聲嘆息。一年過去,就像發出的一聲嘆息。我們的一些年歲,講的是快樂的故事,其它的則是悲慘故事,大多數是悲喜交集,而全部則不過是短暫即逝:長時間做事的年歲,可以在短時間嘆息中講完。我們的年歲度過後,就像我們的話出口,不能收回。
我們可以這樣哀嘆我們失去和浪費的時間(這是我們的過錯和愚昧):我們度我們的年歲,就當像快快辦事一樣,帶著謹慎和勤勉;但是哎呀!我們卻是度我們的年歲,像發出一聲嘆息,閒懶,漫無目的,毫不在意,不予重視。每年度過,好象一聲嘆息;但我們有多少年歲?正如它們虛妄,同樣它們稀少(詩90:10)最多七十或八十歲,這可以理解為,
◆ 1.曠野中以色列人活的年歲;出埃及時所有被數點在二十歲以上的人,都要在三十八年內死去;他們只數點那些能出去打仗的人,我們可以認為,他們大多數是介乎二十歲和四十歲之間,所以他們必然在八十歲之前就已經全部死去,很多人可能是在六十歲之前,甚至更早死去,這遠遠不及他們列祖的壽命。那些活到七十或八十歲的人,卻在要消耗殆盡的判決下,要想脫離這曠野光景卻悲哀絕望,他們的力量,他們的生活,不過是勞苦愁煩,他們本來可以因著迦南的喜悅過上一種新生活。請看罪所做的工。或者,
◆ 2.自從摩西的時候以來,人普遍的年歲。在摩西的時候之前,人通常活到約100歲,或將近150歲;但從他那時起,七十或八十歲是通常的限制,超過的寥寥無幾,大部分人從未接近過這限制。我們看那些活到七十歲的人,是已經活到了人的足歲,是已經活到了他們有理由盼望的生命的很大部分;與永恆相比,這是何等短暫的時間!摩西是第一個把神的啟示筆之於書的人,在這之前神的啟示由傳統傳遞;到了他那時候,世界和教會人數已經相當多,所以現在沒有和從前一樣人要長壽的相同理由。
如果因著體格強健,一些人活到八十歲,他們那時的力量不足令他們歡喜;這不過是有助延長他們的悲慘,讓他們的死更加乏味;因為連他們的矜誇也不過是勞苦愁煩,他們的軟弱就更不用說是了;活的年歲,他們在其中找不到喜悅。
或者可以這樣理解: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我們年歲的氣息(這個詞是這個意思,而不是矜誇),它們的整個範圍,從嬰孩期到老年,不過是勞苦愁煩。我們必汗流滿面才得餬口;我們整個人生是勞苦愁煩;也許我們期望能活到什麼年歲,但這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活不到我們一半的日子。
■ IV.他們因著這一切,受教要敬畏神的忿怒(詩90:11):誰曉得你怒氣的權勢?
◆ 1.無人能完全認識它。詩人說這番話時,好像一個懼怕神的怒氣,對它權勢之大感到驚奇的人;有誰曉得神怒氣的權勢能擴展到多遠,它能傷人多深呢?犯罪的天使在經歷方面曉得神怒氣的權勢;在地獄裡被定罪的罪人曉得這一點;但我們哪一個人能完全曉得它,描寫它呢?
◆ 2. 按理當嚴肅思想此事的人是寥寥無幾。誰曉得,以致能善用對此的認識呢?對罪一笑了之,輕看基督的人,肯定是不曉得罪的權勢。因為人是按著你該受的敬畏曉得你的忿怒;神的忿怒等同於最嚴肅思想的人對此的認識;讓人大大懼怕神的忿怒,無論多大,都大不過理當的,事情原委配受的。神不是在他的話語中表明他的忿怒大過他實際的忿怒;而且人在另外一個世界體會到的,要比在這世界懼怕的無限糟得多。我們中間誰能與吞滅的火同住?
第三部分 詩90:12-17
90:12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90:13耶和華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
90:14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
90:15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90:16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願你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
90:17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願你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
這些是這禱告的懇求,建立在前面的默想和承認之上。有受苦的呢,他就該這樣學習禱告。他們在此得到指引禱告求四件事:
■ I.把他們現在落在其下可悲的光景分別為聖,加以使用。受到判決,我們的日子變短,「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詩90:12);主啊,賜我們恩典,使我們正確思想這些日子何等少,我們活在這世上的時候何等短暫。」請注意:
◆ 1.正確數算我們的日子,以致我們的計算沒有偏差,不像以為將來還有許多年月,神卻在那天晚上要他靈魂的那人,這是一門卓越的藝術。我們活著的時候,必須不斷認識到生命短暫不定,死和永世將近。我們必須如此數算我們的日子,把我們的工作與我們的日子比較,相應雙重勤奮重視做工,像沒有時間可供浪費的人一樣。
◆ 2.希望學習這種計算的人,必須禱告求神指引,必須到神面前,懇求他用他的聖靈教導他們,讓他們思想,賜他們美好的悟性。
◆ 3. 當藉此我們的心願意得到,並且運用真智慧,就是操練嚴肅的敬虔時,我們就是在數算我們的日子,達成美好的目的。成為敬虔,就是要成為有智慧;這是我們必須內心關注的事,這要求、值得我們密切關注,經常思想我們在這地上停留的短暫,我們從地上被接走的確定,這要大大有助於這專注。
■ II.神的怒氣從他們身上轉移開,雖然敕令已經發出,無可撤回,沒有解救,他們必然要死在曠野之中:「耶和華啊!求你轉回,求你與我們和好,為你的僕人後悔」(詩90:13);賜我們平安的消息,在這些沉重的消息之後再次使我們得安慰。
我們必須看自己是在你的忿怒之下,這還要持續多久?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得著你賜給我們,使我們得挽回得你眷顧的記號?我們是你的僕人,你的百姓(賽64:9);什麼時候你要改變對待我們的方式?」神在他們承認悔改時(民14:39-40),回應這禱告,在下一章接續頒布關於獻祭的律法(民15:1,等),這就是他為他的僕人後悔的記號;因為耶和華若要殺他們,並不將這一切事指示他們。
■ III.求神重新眷顧他們,使他們得安慰喜樂(詩90:14-15)。他們禱告求神憐憫,因他們不裝作可以靠自己任何功德為根據求。
神啊!求你使我們得你的慈愛,這是我們都要說阿們的一個禱告。讓我們求神早早施慈愛,在合時的時候傳遞神的慈愛,求神的慈悲快迎著我們,在我們日子還是早晨,我們年輕興旺的時候(詩90:6)迎接我們。
讓我們求只有在神的眷顧和慈愛中才能得到的真滿足和幸福(詩4:6-7)。蒙恩的人,只要確信神的慈愛,就必要以此為滿足,大大滿足,接受這慈愛,不願接受任何亞於這慈愛的事。為加強這對神慈愛的懇求,這裡舉出兩件事作為根據:
◆ 1.這要成為將來喜樂充滿的泉源:「求你使我們飽得你的慈愛,不僅讓我們可以在自己裡面得釋放和得安息(我們只要還在你的忿怒之下,這就是我們絕不能得到的),還求你叫我們歡呼喜樂,不僅一時,在你眷顧的跡象首先出現時,還是一生一世,雖然我們一生要在曠野度過。」那些以神為首要之樂的人,他們的喜樂可以充足(約壹1:4),可以不斷,即使在這流淚谷中時也是如此;如果他們一生一世不喜樂,這是他們自己的過錯,因為他的慈愛要讓他們在患難中也有喜樂,沒有什麼能使他們與他的愛隔絕。
◆ 2. 這要足以補償他們從前的愁苦:「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叫我們喜樂;讓我們在你眷顧中得喜樂的日子,就像我們過去因你不悅受苦的日子一樣多,從前憂愁,現在歡喜。神使這兩樣並列(傳7:14);求你在我們的情形裡也如此行。我們已經喝了那使人東倒西歪的杯很久,求你讓這變得已經夠多;現在求你把救恩的杯交在我們手中。」神的百姓看神的慈愛回歸,是足以補償他們一切的愁苦。
■ IV.雖然如此,仍求神在他們當中的作為取得進展(詩90:16-17)。
◆ 1.求他在繼續的作為中顯明自己:「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讓情況顯明,你已經在我們身上做工,帶我們歸回你自己,為了你自己預備我們。」
除非神在他的僕人身上動工,在他們裡面動工,使他們願意並行動,否則他們就不能為他做工;當他恩典的作為在我們身上顯現,我們就能盼望神護理的作為為我們顯現。
「願你的作為顯現,在當中你的榮耀向我們和在我們之後的人顯現。」求神施恩時,神的榮耀必須成為我們的目的;我們必須在當中既著眼我們自己,也著眼我們的兒女,使他們也能經歷向他們顯明的神的榮耀,以致他們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
也許他們在這禱告中把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兒女分別開來,因為神在最近對他們的信息中作這樣區分(民14:29,31,你們的屍首必倒在這曠野,但你們的孩子,我必把他們領進去);他們說:「耶和華啊,願你的作為向我們顯現,使我們歸正,使我們有更好的脾性,然後願你的榮耀向我們子孫顯明,應驗向他們所作的應許,我們已經失去了這應許的福益。」
◆ 2.求他在繼續他的作為時,在他們盡這工的本分時支持他們,加他們力量。
(1)求他在這工中向他們發出微笑:願主我們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讓事情顯明神是眷顧我們的。願神的典章在我們當中得持守,有神與他的典章同在的記號;一些人這樣理解。
我們可以把這懇求應用在我們的成聖和我們的安慰上。聖潔是主我們神的榮美;願在我們一切言行上,這榮美都歸於我們身上;願神的恩惠在我們裡面,我們好行為的光讓我們的臉放光(這是神加給我們的美好,如此得美化的人,是真的美好),然後願神的安慰使我們的心得喜悅,我們的臉面發光,這也是主我們的神的榮美歸於我們身上。
(2)求他使他們在當中興盛: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詩90:16),並不免除我們盡最大努力服事他,作成我們得救功夫的本分。但是當我們做了一切,我們必須等候神賜成功,求他堅立我們手所作的工,讓我們達成榮耀他的目的。
我們如此不配得神的幫助,但沒有神的幫助,卻如此完全不能做成任何事,以致我們需要懇切求這幫助,重複這懇求:我們手所作的工,願你堅立。並為此緣故,使我們在當中得建立。
讀完以上的文章你有什麼心得想法呢,小編鼓勵你通過留言用三句話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閱讀收穫。
第1句話:請在文章中摘錄一句你認為最精彩、最重要或最有啟發的文字;
第2句話:請用一句話總結文章帶給你的收穫、感想、觸動、挑戰或思考;
第3句話:請將文章提醒你可以馬上付諸實踐的行動,用一句話記錄下來。
來源:本文轉載自「古舊福音」網站。
充滿活力的讀書會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微信號:生命之光讀書匯
聯繫郵件:35990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