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的家長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思想教育,為了孩子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很多家長便從小就讓孩子學習一些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小的時候可塑性非常高。三至六歲是孩子行為養成的黃金時期,這時培養孩子養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將會讓其受益終身,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機會,幫助孩子正確的成長發育。
小文今年快6歲了,其父母就非常重視孩子行為習慣,對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都努力加以改正。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就可以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再加上父母對其特別重視,現在小文已經養成了很多良好的習慣,而這些習慣都會讓他在平時的生活中受益良多。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曾在一次講座上說過:"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和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養成好的習慣,加強對孩子的管教,不要對孩子太放縱,錯過這個時期,孩子行為習慣一旦養成,以後再想讓孩子做出改變,這將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在孩子的行為習慣養成前,引導孩子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不好的習慣嚴加管教。
孩子出現哪些方面,父母要使勁管?
愛發脾氣使勁管
現在的孩子,由於平時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導致他們非常的任性,經常和父母發脾氣。這時,有些家長的脾氣也是特別暴躁,就會與孩子發生爭執,甚至打罵孩子,很明顯,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雖然家長要制止孩子發脾氣,但是也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對孩子進行打罵,不僅很難讓孩子做出改變,還會影響你們之間的親子關係。
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學會控制好自己的脾氣,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孩子做出改變的。當孩子發脾氣時,首先耳我們要做的就是先穩定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可以平靜地說出自己的需求。這時,再根據孩子的需求進行適當的滿足或與孩子說明滿足不了的原因。另外,當孩子的需求不合理時,家長一定不能就此妥協,要給孩子灌輸很多事情哭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沒規矩要使勁管
現在的孩子由於在家被父母過於寵愛,導致在外面時,很多的時候不懂的規矩。就比如在路上見到長輩要打招呼,一些孩子在路上看到長輩,就好像不認識一樣,最基本的禮貌都沒有,就會讓人感覺這個孩子沒有規矩和素養。這時,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加以引導,讓其學會懂得對長輩最起碼的尊重,培養孩子懂得禮貌。
作息紊亂要管
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原因,所有的人只能在家度過這漫長的時間。因為在家非常無聊,孩子就開始玩手機看電視,完全沒有了時間觀念,甚至都凌晨了,還在被窩裡打遊戲。家長們就要對其嚴加管教了,要讓孩子做到10以前睡覺,這個階段的孩子身體正處於發育時期,睡眠不充足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發育,家長一定要重視。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是起到一個至關重要的位置的,當孩子出現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時,一定要加以引導,培養孩子養成的許多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在以後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