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未來走進社會能有出息,但孩子未來能不能成才,跟家庭教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特別是在3-6歲的時候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段時期你如何教育孩子,會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未來。
李玫瑾教授國內的犯罪心理學專家,她對於育兒也有很多見解,並多次進行講座,李玫瑾曾經在接受教育訪談中說過這樣子的一句話:家有孩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所以,小時候如何教育孩子,將會直接的影響到孩子的未來,爸媽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比同齡人更獨立,情商也很高!
父母為什麼孩子要「使勁管」孩子?
英國精神病學專家,曾經對1000多名3歲的孩子進行了大數據調查,結果證明:
將孩子的性格分為多種不同類型,就算幾十年之後,這些孩子已經成年了,但是他們的性格和小時候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所以說,「三歲看大」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且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也表示過:孩子3-6歲是性格塑造的關鍵階段!
孩子6歲之前大腦正處於快速發育階段,性格特徵和考慮問題的方向不是很理智,如果家長任由孩子發展,那麼孩子不僅情商不高,還沒有獨立性。
爸媽只知道大腦中有左腦和右腦,但除此之外,還有基礎腦、哺乳動物腦、高級理性腦等等!
另外,還有一個是情緒腦,它的發育對孩子來說是尤為重要的,因為孩子心智和大腦還沒有成熟之前,孩子都是被情緒腦控制的,如果家長們僅僅通過簡單的教育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做的是對孩子「使勁管」!
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長大比同齡人更獨立,情商也很高。
父母在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
一、亂發脾氣
不止一次聽過家長吐槽,現在的孩子特別喜歡亂發脾氣,大人更是說不得,打不得,只要一件事情沒滿足孩子的要求,就開始大哭大鬧。孩子出現這種情況,都是因為大部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嬌生慣養習慣了,所以,性格比較任性動不動就發脾氣。
當你遇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如果家長處理的方法不正確,很有可能導致孩子脾氣變得越來越暴躁,所以,當孩子亂發脾氣時家長必須要「使勁管」,我們需要先找到原因,然後有耐心去引導孩子,並且要讓他們認識到人產生負面情緒是正常的,但要學會控制和正確處理情緒。
二、孩子做事情磨蹭
孩子拖拉磨蹭,是很多家長心裏面的煩惱,尤其是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每天早上要催孩子起床、洗臉、刷牙、吃飯,等到了晚上又要催著孩子寫作業、睡覺……
然而父母的催促是根本無效的,孩子還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做事情不慌不忙,想一想就生氣!熊孩子磨蹭拖拉,真的能夠考驗父母強大的耐心和底線!想要糾正孩子磨蹭的行為,一定要讓孩子擁有時間觀念,比如我們可以為孩子定製一個時間表,什麼時間孩子應該做什麼,讓他們逐漸形成習慣,這樣可以告別磨蹭的性格。
三、孩子說謊
兒子快到4周歲了,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他學會了說謊,明明剛才玩了手機,他卻說沒有,自己把玩具弄壞了卻推脫給其他人,孩子說謊是我們每位父母都要經歷的,這也是家庭教育中令人頭疼的難題。
因此,當孩子出現說謊的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比如孩子弄壞了自己的玩具,他們會為了逃避責任而選擇說謊,這個時候父母不要抱怨,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告訴他們說謊時不對的,並心平氣和的解決問題,而不是嚴厲的說教。
四、孩子獨立性差
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的長輩都圍繞著孩子轉,無論什麼都為孩子包辦好了,導致孩子嚴重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齡小,等到長大就會了,其實則不然,長期下去孩子不會有太大成就的。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黃金時期,老人們常說:3歲看大、7歲看老,所以說,對於孩子6歲前的教育是很重要了,除了父母基本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的情緒表達和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些都是情商的基本素養。
父母要儘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是必不可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繪本是最適合的。
我家孩子在3歲左右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有一套《做最好的自己》孩子是非常喜歡的,全書一共有10冊, 畫面精美、內容孩子色彩鮮豔的插畫,在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當作是漫畫書,還們可以用來親子共讀。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幫助孩子克服情緒障礙,陪伴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事情深刻地留在孩子的印象中。
10冊不過是59.8元,平均一本不到6塊錢,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卻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同時培養閱讀好習慣,一舉多得!怎麼算怎麼划算!
3-6歲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 10冊 我和爸媽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