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般把父母教育兒童的方式分為四種基本類型:權威型、專制型、放任型和忽視型。
權威型是一種民主的、最佳的教養類型。這類父母在行使權威時表現為:向子女提出合理的要求和限制,並要求遵守。對孩子良好的行為給予支持和肯定,對不良行為表示不快。他們對孩子表現出熱忱和愛心,尊重孩子的意見和觀點,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與子女共同討論問題。
這種高控制、情感上接納和溫暖的教養方式,可以使兒童心情愉悅、善於自我控制和解決問題。女孩子獨立自主性強,男孩子友善,合作性高。
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
因為站在角度不同,所以深度不同,因為長期研究心理學,她的觀點常常令人醍醐灌頂。
在接受採訪時候李玫瑾曾說: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
尤其是家有兒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曾經的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也說過:「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分數,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即使一個人讀了名校,獲得了高含金量的學歷,找到了體會的工作,取得了某種世俗成功或看上去贏得別人尊重……這些也不足以說明一個人具備完善的、健全的人格。
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就會容易犯錯,犯錯並不重要,每個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犯了錯要勇於承擔,有面對錯誤的勇氣。可有些孩子犯了錯後,不敢承擔自己的錯誤,心裡想的是怎樣才能躲避責任,學著與大人撒謊,發現孩子這種行為後,我們一定要讓其改正,糾正他的這種錯誤思想,正確的引導他: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面對錯誤的勇氣。當孩子說謊時,心裡也會產生恐懼,我們要及時對其糾正,讓他說出事情的真相,心裡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壓力。
每當人在心情不好時,情緒就會有所波動,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就會讓其亂發脾氣。小孩子也是這樣,他們現在還沒有經歷什麼,更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自己因為一件小事受到委屈或誤解時,就會讓他們的情緒爆發,亂發脾氣。孩子亂發脾氣的原因很簡單,無非就是自己欲望沒被滿足或受到了委屈。
面對這種愛發脾氣的孩子,我們一定要對嚴加管教,不能對其置之不理或是乖乖就範滿足孩子的欲望,正確的做法是,幫助孩子冷靜下來,與其進行溝通,找出發脾氣的原因,慢慢進行開導,並告知孩子發脾氣不能解決問題,要學會正確處理問題的方式,在此之前家長一定要為其做好榜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這樣才能對其更好的教育。
擁有良好的睡眠時間,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在合適的時間段睡覺能夠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家長要監督孩子在晚上九點半之前就睡著,因為醫學表明:晚上十點到四點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階段,而且必須是進入到深度睡眠時才會起效,分泌的越多越有助於孩子成長。據研究表明,這個階段分泌的生長激素大概是白天的5-7倍,所以孩子的睡眠時間我們一定要管好,避免孩子熬夜,錯過這段良好的成長時期。
一個孩子在原生家庭中成長,如果沒有完成人格的塑造,這個孩子長大後進入婚姻生活,也是會帶著這種欠缺的人格,和丈夫、孩子相處,以及教育孩子,許多問題也會不知不覺的冒出來。
想要給孩子立規矩就應該抓住關鍵時期,父母可以用態度和行為以身作則,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撫慰,但是不少父母因為客觀原因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就是教育不當,而教育不當就是父母的責任。
在教育孩子講規矩時,父母一定要利用好繪本這個教育孩子的好工具。
在孩子對文字的理解不是那麼敏感的時候,圖畫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孩子可以通過圖畫的形式,從中學到知識,慢慢改正自己的行為。
而繪本中故事主人公的做法也會讓孩子進行模仿和學習。
而繪本就是讓孩子接受知識最快最有效的好助手。近幾年,繪本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家庭所認可接受。
通過對繪本的學習,孩子體驗到了生活中的恐懼、焦慮、擔心、羨慕、生氣、沮喪、無助等負性情緒。也學習到了生活中常遇到的問題的處理辦法,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伊伊小時候看了很多繪本,這套《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就很不錯,一套共有8冊。家長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養成好習慣》、《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並且可掃碼暢聽,方便父母在工作了一天後,已經很累了,想給孩子講故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