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語言與認知系列講座 | 任曉明:大數據視域中的邏輯和哲學問題

2020-12-17 南京大學哲學系

講座預告

邏輯、語言與認知系列講座

講座題目:大數據視域中的邏輯和哲學問題

主講人:任曉明(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

主持人:張建軍(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邏輯所所長)

時間:2019年5月24日(周五)19:00

地點:哲學系(薛光林樓)314室

主辦:南京大學哲學系/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

主講人簡介

任曉明,南開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堪薩斯大學訪學學者。兼任中國邏輯學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學科規劃評審組專家、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現代歸納邏輯新發展、理論前沿與應用研究》。主要著作(含合著)有:《歸納邏輯百年曆程》《計算機科學哲學研究》《非經典邏輯系統發生學研究》《決策、博弈與認知——歸納邏輯的邏輯與應用》。另有論文100餘篇。

內容摘要

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是哲學和邏輯理論和應用研究的熱點,講座探討大數據引出的一系列面向21世紀學術研究的前沿問題。系統闡述大數據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徵和悖論、穆勒方法的現代解讀、論述了貝葉斯主義和貝葉斯概率邏輯的恰當性,貝葉斯確證邏輯的恰當性,大數據與貝葉斯統計推理、貝葉斯決策理論與大數據、貝葉斯網絡的哲學意義等問題,重點論證了大數據引出的哲學問題。探討了大數據的概率邏輯問題,並分析了由此引出的統計謬誤等問題。從邏輯、哲學與認知三個方面總結了基於大數據的邏輯發展的趨勢,預示了邏輯和哲學進一步發展的新方向。

編輯 | 丁天

相關焦點

  • 【學術前沿】查非 任曉明 | 人工智慧和哲學邏輯視野中的局部語義(節選)
    一個可能成功的自然語言處理系統應該基於以下流程:「輸入自然語言表達式→數據→ 數據→輸出自然語言表達式」。其中「輸入自然語言表達式→數據」代表以數據的方式實現對自然語言表達式的理解,「數據→數據」代表通過推理獲取答案的過程,而「數據→輸出自然語言表達式」則是將答案以自然語言的方式表徵出來的過程。這個過程的關鍵在於第一步,即如何實現機器對自然語言的理解? 這是人工智慧本體論問題,也就是語境問題。
  • 認知悖論及其邏輯問題
    為了解決認知悖論問題,邏輯學家、語言哲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等提出了許多不同的方案,但至今仍無理想的結果。近年來,在國內學術界,對於認知悖論的研究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本文結合認知悖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擬對幾個重要的認知悖論進行考察和剖析,並簡要論述研究認知悖論的意義。什麼是認知悖論?認知悖論的本質何在?下面,我們通過對認知悖論的歷史源流的考察,對此問題進行分析。
  • 在邏輯和哲學之間
    邏輯只是一種思考的方便工具嗎?推理有效性的根據和標準是什麼?如此等等。這些問題本質上是關於邏輯的哲學問題,需要從哲學上加以解答。再次也考慮到哲學發展的需要。在現代西方哲學中,邏輯特別是數理邏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顯示出重要的作用。有一種廣泛流傳的說法:自弗雷格等人開始,西方哲學發生了「語言學轉向」,即是說,在哲學研究中把語言問題提到了首要地位,甚至把全部哲學問題歸結為邏輯-語言問題。
  • 講座預告丨桂起權: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恰當相符性
    講座題目:邏輯哲學的中心問題——恰當相符性主講人:桂起權(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主持人:張建軍(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邏輯所所長)時間:2020年11月24日(周二)18:30地點:南京大學哲學系(薛光林樓)216室 主辦:南京大學哲學系、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主講人簡介:
  • 講座回顧 | 桂起權:從解釋學觀點看邏輯術語的西學東漸
    2019年5月15日,應南京大學哲學系及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邀請,武漢大學哲學院桂起權教授在哲學樓401報告廳做了題為「從解釋學觀點看邏輯術語的西學東漸」的學術講座,這也是邏輯學科舉辦的「邏輯、語言與認知系列講座」之一。
  • 哲學問題|邏輯實證主義的主要缺陷
    在漫漫的哲學長河中,真理只有一個,雖然邏輯實證主義作為「經驗主義」的一支曾「意氣風發佔盡上風」,但它仍舊有缺陷可循。今天我們就跟隨肖老師一起來看看邏輯實證主義有哪些缺陷吧。^ ^1、把哲學的任務歸結為對知識進行邏輯分析,特別是對科學語言進行分析。
  • 二十世紀的邏輯和哲學
    作為這一時代的餘波中培養出來的一員,我總是禁不住以某種深深的懷舊情結來回顧它,它最終在一種激動人心的高潮中結束了。我不久還會再談到它,但首先,我們必須更迫切地來看一看在已有了新邏輯之後對其哲學的影響。在早些時候,常常認為邏輯研究的是「思想的規律」。這也曾是布爾傑作的題目。但也有人認為邏輯並不關注心理的思想過程(的規律)。那麼,邏輯研究的是思想的哪一方面呢?
  • 邏輯、語言與認知系列講座 | 宋方敏:量子計算與量子計算機
    講座預告講座題目:量子計算與量子計算機時間:6月14日(周五)14:30地點:哲學系(薛光林樓)216室主講人:宋方敏教授(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持人:張建軍教授(南京大學哲學系,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
  • 關於邏輯哲學的幾點思考
    ;「邏輯哲學就是對邏輯的哲學反思」(註:張尚水編《當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第五卷,「邏輯哲學」,山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頁。);「邏輯哲學表示一系列與形式邏輯的方法論有關的問題,這就是對邏輯學家所使用的概念和方法進行分析」(註:Engel,P.
  • 邏輯英語系列講座
    Iris 分享科學的英語學習方法,如何讓孩子在三四年級成為流利的英文閱讀者。介紹美國英語教學的變革,以及這些變革對國內英語培訓的影響,跟您一起看國內各種教學機構的理念和方法。 市面上出現了很多分級英語讀物,幫助家長針對孩子的英文水平選擇讀物,吸引了不少眼球。紛繁的分級讀物中,選哪一個?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 韓東暉 | 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中的踐言意義
    通常認為《邏輯哲學論》區別了三種語言的用法或語句類型,但在他看來,實際上《邏輯哲學論》本身是用第四種語言來表述的(其特點尤其在於虛擬假說和歸謬論證);認識到這一點,對於我們理解這部著作、理解維根斯坦,乃至理解哲學的本性和探索都大有裨益。(Nordmann,p. 8-9)上述觀點具有啟發意義,但似乎仍可更進一步。本文擬借鑑布蘭頓的規範性理論,討論維根斯坦《邏輯哲學論》中哲學語句的踐言意義。
  • 分析哲學(五)邏輯實證主義
    邏輯實證主義是一種邏輯分析、經驗主義的哲學思潮,其致力於以科學為模式、以邏輯為手段、以物理學為統一語言,徹底改造哲學,使哲學完全成為一種科學的哲學。1929年邏輯實證主義者發表哲學宣言《科學的世界觀:維也納學派》,把休謨列為先賢榜的第一人,把愛因斯坦、羅素和維根斯坦封為「科學世界觀的領銜代表」。
  • 講座回顧 | 陳波:語言和意義的社會建構論
    講座回顧2019年5月12日下午,應南京大學哲學系和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邀請,北京大學哲學系陳波教授在哲學樓401室做了題為「語言和意義的社會建構論」的學術講座,本次講座系南京大學117周年校慶人文社科高端講座、南大邏輯學「邏輯、語言與認知系列講座
  • 哲學中的邏輯實證主義與存在主義!科學與人文能否有效融合?
    ④主張物理語言是科學的普遍語言,試圖把一切經驗科學還原為物理科學,實現科學的統一。邏輯實證主義的中心問題是意義問題以及通過意義劃分科學和形上學的界限。他們的綱領和口號:捍衛科學,拒絕形上學。邏輯實證主義或科學主義的口號,同時也是其最大特點:拒斥形上學。
  • 邏輯對哲學的重要性
    平時在與同事和學生的交流中,我一直覺得有必要講清楚邏輯在哲學中的作用到底是什麼。下個學期我要為哲學系的部分研究生開設數理邏輯課程。在備課過程中,我看到了奎因的這篇文章,真有一種說不出來的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激心情。
  • 康德首次區分形式邏輯與範疇邏輯
    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和恩格斯告別黑格爾式「神聖家族」,在社會實踐論的基礎上重塑辯證法或辯證邏輯,也是一種從康德「再出發」的工作。而思想史上另一次從康德的「再出發」,則是胡塞爾將康德的「感性直觀」發展為「範疇直觀」,從而在為形式邏輯奠定現象學基礎和發展先驗邏輯方面開啟了新的視域。而所有這些發展都沒有離開康德所奠定的哲理範疇邏輯的研究對象和問題域。
  • 關於邏輯和邏輯現代化的幾個問題
    有的學者認為:「從對象上看,狹義的數理邏輯研究的是數學中的推理,廣義的數理邏輯是像數學那樣用嚴格的、符號化的方法研究各個學科中特有的推理。」[10]事實是很少如此。數學中推理和推導的花樣和技巧之多,如果比作京劇曲牌之豐富,那麼數理邏輯中用的形式系統方法,即使再美也不過只是像越劇那樣單調。至於其他一些經驗科學雖要用到數學,但很少能像數理邏輯那樣形式化,且頗難派上用場。
  • 人工智慧 當代邏輯發展的動力
    AI從認知心理學、社會科學以及決策科學中獲得了許多資源,但邏輯(包括哲學邏輯)在AI中發揮了特別突出的作用。某些原因促使哲學邏輯家去發展關於非數學推理的理論;基於幾乎同樣的理由,AI研究者也在進行類似的探索,這兩方面的研究正在相互接近、相互借鑑,甚至在逐漸融合在一起。
  • 【對談】哲學與邏輯
    ⽂/王偉雄、劉彥⽅、洪志豪如涉版權請加編輯微信iwish89聯繫立即刪除哲學門鳴謝前⾔:有些⼈認為邏輯是哲學各範疇的其中⼀個,與哲學有從屬關係;也有些⼈認為哲學家必然精通邏輯。其實,哲學與邏輯的關係並不那麼簡單。王偉雄教授再次與劉彥⽅教授及洪志豪對談,討論哲學與邏輯的關係,以及有關邏輯的其他哲學問題。
  • 劉尚希院長為我院研究生作「財政學的舊邏輯與新邏輯」專題講座
    本次講座由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楊遠根主持。同學們積極踴躍、求知若渴,部分會計、稅務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也現場聆聽了劉院長的講座。因為經濟學者常常片面地認為社會由政府和市場構成,所以以經濟學邏輯為基礎的財政理論在民生問題的變革上會出現偏差,表現為將醫療、教育等方面過度地市場化。從共同體的角度來看,一個共同體社會包含政府、市場和狹義上的社會。人們現階段對政府與市場關係的認識要遠勝於對政府與社會關係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