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橫空出世的璧山
重慶向西,號角聲聲。
囿錮於主城九區的慣勢觀念是第一個被打破的。重慶大都市將渝西12區縣照單全收,擴充為前所未見的主城21區。
而重慶第二國際機場選址也最終塵埃落定,定在璧山區正興鎮丁家街道範圍。
第二機場不管是體量還是規模,都與江北國際機場相差無幾,直接定位國際機場標準!建成後,璧山,便將成為重慶另一大國際及地區航空客流中心!
看看坐擁江北機場的渝北區,其經濟環境在短短十來年的脫胎換骨,未來的不可限量,我們對璧山未來的期許也許再怎麼拔高也不為過。
一系列眼花繚亂的功能加持,讓璧山由歲月靜好,默默無聞一舉躍升為山城最醒目,最耀眼的那顆新星。重慶的區縣幾十個,憑什麼,璧山能從中脫穎而出?以三千寵愛集於一身的姿態,突然成為了「養在深閨人未識,一朝成名天下知」的現實詮釋?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對突然發生的深刻改變,蘇軾以回憶的筆觸去羨慕,而我更喜歡把這種回憶引申作未來。展望這璧山縣城羽扇綸巾的雄姿英發。
其實,仔細梳理璧山近幾年的發展軌跡,也許,它讓人豔羨的使命角色從某一刻開始,就已經是註定的事。
二、璧山的交通
不說別人,單我自己的親身體驗,最近這些年去璧山的頻率真的是越來越多。什麼原因?因為綿延的縉雲山不再是阻隔。2011年就修通的璧山隧道,將沙坪垻大學城和璧山無縫銜接到了一起。
向來好遊的我自然不能放過一山之隔的「山出白石,明潤如玉」的璧山。過去幾個小時才能到達的地方,花半個小時就能方便通達,不去白不去。
而那時候起,璧山的交通就開始開掛。地鐵一號線延長到了璧山。
在我住的範圍內,說到璧山變得像到解放碑一般方便可能言過其實,但半小時璧山就能通勤沙坪垻商圈絕對是如假包換。
最現實的例子便是,以前在大學城輕軌站一下車,就有一堆司機喊「璧山」的場景再不曾出現。
據軌交公司消息,通過璧山的軌道15號線和27號線開建在即,無論哪一條開始運行,都會對區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一直備受關注的銅璧線也傳來最新消息,稱璧山將設5大站點,只需一次換乘便可通達主城九區和重慶站、茶園、重慶東站等重要交通樞紐。
璧山還是渝昆高鐵、成渝中線高鐵的通過站點,渝昆高速、成渝高速、渝蓉高速公路等均自其境內穿過。
今年5月份,全球首條無人駕駛「雲巴」示範線亮相璧山,9月份將全面運營。
該新穎交通方式對璧山已擁有的高鐵、軌交等交通方式形成補充,並無縫接駁,構成新的城市微循環。
要不了一個月,大家在璧山的出行將更為暢通便捷,坐上雲巴遊璧山,將成為一種獨特的旅遊體驗。
前面提到的璧山隧道連通了璧山和沙坪垻,去年正式開工的金鳳隧道則打通了璧山和九龍坡的屏障,貫穿建設中的重慶西部科學城,建成之後將為璧山的發展再次按下加速鍵。
此外,有曾家隧道正在規劃,可直接連通璧山與曾家,快速拉近璧山和高新區的距離。
這樣的璧山,成功布局了「1機場4高鐵3城際4快線3軌道8高速」的立體交通網絡,未來的璧山之四通八達,讓人不敢想像,嘆為觀止。
三、得天獨厚的璧山經濟開掛
與大學城不過13公裡的距離,奠定了璧山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同時它能銜接主城區,貫通重慶其他區縣,璧山就是重慶向西發展的天然橋頭堡。
重慶向西,璧山首當其衝,重慶欲與向東擴容的成都更加緊密地挽手互動,形成雙城良性共鳴,璧山也是不可或缺的樞紐。
同時,璧山緊鄰西永微電子產業園,由於西永被整體納入科學城,產業正在進行跨越式升級。璧山理所當然地承接了微電園大量成熟企業和工廠的遷入。我周圍的朋友,很多人這幾天都在連續加班搬遷,其公司新地址無一例外都在璧山。
如今,璧山聚焦「五個科學」、「五個科技」,構建「一廊四組團」空間結構。
開工建設西部科技創新小鎮、重慶產教融合生態區(大學城西區)、西部國際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區,大學城璧山雙創生態社區一期10萬平方米也在8月投用,更是一口氣籤約了總投資額高達177億元的項目!
無縫融入重慶主城都市區,藉助成渝經濟圈,成為核心發展區位。這樣的璧山想不優秀都難;這樣的璧山,想不發展都不行。
隨著渝蓉合作的深化,越來越多的優勢資源必將進一步向璧山集中,它的經濟開掛運行,發展潛力充分兌現,確實指日可待。
四、生態璧山
鳳凰愛棲梧桐樹,金龍只盤有緣淵。
璧山有緣,與生態和自然的淵源。它良好的生態環境,讓它的居民享受著生活即旅遊的快感。
璧山多公園。秀湖公園是城區生態之魂;前有雲霧山國家溼地公園,後有刷屏手機的楓香湖兒童公園...
觀音塘國家溼地公園、青龍湖國家森林公園也在璧山的懷抱裡左右逢源。
璧山大大小小的公園連本地人也說不上來究竟有多少,反正,住在璧山,出門就是青山綠水是日常。
這樣的山水城市,誰不喜歡?
五、璧山憑什麼
重慶發展看西部,西部發展看璧山。
為什麼會這麼說?
因為如今的璧山,開通地鐵、入選主城、融入科學城。再加上重慶第二機場的落地,融合高鐵、地鐵等交通樞紐...
它生態環境好、城市配套成熟,已成為重慶向西發展的一片熱土。
它擁有無以倫比的「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國家戰略層面的西部大開發時機;
地利:重慶向西的橋頭堡區位;
人和:優良的生態與創業環境,吸引與留得住優秀人才,勤勞堅韌的本地勞動者都有一腔建設家鄉的熱情,一身使不完的力氣,嫻熟的專業技能。
璧山不是黑馬,而是厚積薄發,順應潮流。它借勢翱翔,恰如龍飛九天。
看過去,看現在,看未來,重慶向西,璧山當立。屬於璧山的時代,正在大步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