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差,不會舉一反三?提升孩子的思維力,用這八張圖就夠了

2020-08-28 冉冉詩

用思維地圖提升孩子的思維力

在網上看到一則消息,一位媽媽抱怨她的孩子學習不認真:

數學題,3乘以5會做,掰著指頭數,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換成5乘以3就不會了。做語文的詩詞填空,看上句補充下句填得出來,順序換一下,看下句補充上句,就又不會了。

其實這種情況,孩子並不是不認真:她能答出3乘以5,說明她熟悉乘法口訣,她能答出詩詞的下句,說明她也認真學習、背誦了這首詩,她只是缺乏思維能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會動腦筋、舉一反三

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個「思」,就是指思維力

思維力是兒童學習能力的核心。打個比方,各種知識點,就像散落一地的珍珠,而思維力,就是串起這些珍珠的線,有了這根線,才能串起更多知識。

很多家長為「陪娃寫作業」苦惱,覺得孩子「不開竅」,正是由於只注重了知識的積累,卻忽視了對孩子思維力的培養。

那思維力該怎麼鍛鍊呢?這裡推薦一個很好用的工具:思維地圖,家長利用它,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力

一、什麼是思維地圖?

思維地圖是美國教育學博士大衛.海勒在語義學、認知心理學和腦神經科學的基礎上,發明的一種用來構建知識、發散思維、幫助學生思考、提高學習能力的可視化工具。

我們的大腦在思考問題時,有八種基本的思維過程,思維地圖用八個對應的圖示,通過可視化的方法來表達這些思維過程,引導孩子學習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與他人溝通、分享自己的思考結果。

思維地圖用圖示對應思維過程

可以說,掌握了這八種思維地圖,孩子就擁有了一把思維的萬能鑰匙。在學習、生活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選用其中的一種或幾種,把問題想清楚,說明白。

二、為什麼思維地圖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維力?

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童年期是認知發展的具體運算階段思維的本質特徵是依賴具體內容的邏輯思維,也就是說,這個階段的孩子,無法直接在腦海中憑藉抽象的想像展開思考,需要依賴具體的內容來進行邏輯思考。

很多孩子在做加減法的時候,都喜歡數具體的東西,比如掰著指頭數數,就是這個原因。但思維又是隱形的,因此學習的難度非常大,只有把思維過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現出來,孩子才能更好地記憶、理解和運用。

思維地圖背後的理論依據正是「可視化思維」:

通過圖式和關鍵詞的組合,讓思維被直觀地呈現出來,「看得見」,這樣,孩子才能「理得清」,更好地完成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

同時,思維地圖中包含豐富的視覺信息,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和理解

腦科學研究發現,人類對視覺信息具有天生的敏感度。人類的大腦超過50%用來處理視覺信息,70%的感覺接收器都集中在眼睛裡,每1/10秒就能理解一個視覺信息,比消化和理解一段文字要快捷得多。

我們經常說的文不如圖,圖不如表,就是這個意思。

哈佛大學教育學院的研究表明,孩子只要掌握一系列可視化的思考方法,就能培養出來良好的思維習慣,提高思維能力。

圖式和關鍵詞的組合,讓思維過程被直觀地呈現出來

三、家長如何用思維地圖提升孩子的思維力?

就像計算機系統一樣,我們思維的過程,也可以簡要概括為輸入、處理、輸出三個階段,家長利用思維地圖提升孩子的思維力,也是針對這三個階段反覆練習。

一、輸入:分析問題並匹配圖示

思維地圖由圖示和關鍵詞構成,其中圖示是整個思維過程的框架,家長應該從一個實際的問題出發,確定匹配的圖式,再帶著孩子進行繪製。

我們按照八種思維方式來一一介紹:

1、發散思維:發散性地思考和某個話題相關的事物。

比如,想一想,以w開頭的單詞有哪些呢?

匹配圓圈圖:

圓圈圖

2、描述思維:形容,描述某個事物的特性特點

比如,想一想,夏天的天氣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匹配氣泡圖:

氣泡圖

3、整分思維:對事物進行結構分解

比如,一個完整的漢堡包,由哪些部分構成呢?

匹配括號圖:

括號圖

4、分類思維:對事物進行分門別類

比如,你能把今天動物園看到的動物歸類到不同的分區裡嗎?

匹配樹形圖:

樹形圖

5、比較思維:比較兩個事物間的異同

比如:公交車和地鐵,都是交通工具,他們有什麼相同點,有什麼不同點呢?

匹配雙氣泡圖:

雙氣泡圖

6、順序思維:理清事物發展的順序

比如,正確的洗手方法,步驟是什麼?

匹配流程圖:

流程圖

7、因果思維:理清事件發展的前因後果

比如,今天我們上學遲到的原因是什麼?帶來了哪些後果?

匹配因果圖

因果圖

8、類比思維:找尋不同事物之間的類似和共通之處

比如,人為什麼要吃飯呢?能用類似的例子來說明嗎?

匹配橋形圖:

橋形圖

思維地圖的八個圖式,都是由最簡單的圖形和線條構成,這些思維圖式的順序,也正好對應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大腦和認知不斷建立新連結的需求。

孩子可以在家長的指導下獨立完成繪製,在繪製的過程中,理解思維的基本順序和走向。

二、處理:引導孩子思考、填寫關鍵詞

家長引導積極孩子思考,並把思考的結果清晰、完整地呈現在圖式上。在中心詞位置填入主題,在其他位置填入關鍵詞,關鍵詞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簡單的圖片。

在這個過程中,有兩點需要注意。

一是在思考的過程中,教孩子學會區分事實和觀點。

告訴孩子,事實是可以被觀察、被實證的客觀真實的情況,是不可改變的。

比如,榴槤的外殼有刺,這就是事實。

觀點是站在一定的立場和角度,對某一事物持有的主觀看法,是可以改變的。

比如,有人覺得榴槤很香甜,但有人會覺得榴槤很臭,那麼榴槤的香和臭,就屬於觀點。

孩子畫完思維地圖後,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講一講,圖上的信息,哪些來源於客觀事實,哪些來源於個人的主觀看法。

區分事實和觀點,是獨立思考的開始,也是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的起點。

二是畫圖不是最終的目的。

思維地圖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孩子整理和表達思維,讓思維過程可視化,而不是追求美觀,對思維進行美化。只要能表達出孩子的觀點,家長不要以畫得好不好、美不美來評判孩子。

三、輸出:引導孩子「讀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家長要引導孩子讀思維地圖,並幫助他理清思路。

畫完思維地圖,家長應該鼓勵孩子重新「讀」一遍自己的作品。

不止是照著圖上的信息依次念出來,更要根據圖上記錄的關鍵信息進行擴充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對圖上記錄的關鍵信息進行擴充,再通過語言,組織串聯起來,用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思考的過程。

鼓勵孩子對圖上記錄的關鍵信息進行擴充

比如,這張圖,可以這樣「讀」:

「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綠色的物品。我們周圍綠色的物品很多,前天我們一家去郊遊,路上看見的大樹,樹冠就是綠色的,它為什麼是綠色的呢?因為樹冠是由很多片樹葉組成的,樹葉是綠色的。大樹腳下的小草也是綠油油的,媽媽說,大自然的顏色就是綠色的。走過草地,我們來到池塘邊,聽到一隻綠色的小青蛙在呱呱叫,好像在給我問好,我也給它問好,打了招呼。中途休息的時候,媽媽從包裡拿出我們帶來的水果,有葡萄、蘋果和切好的西瓜,葡萄和蘋果都是綠色的,雖然西瓜是切好的,但我知道,西瓜皮也是綠色的。」

常做這樣的口頭分享練習。既能幫助孩子進一步確認他畫進圖裡的信息,也能增強他對圖上信息的理解和記憶。同時,這個「秀」出來的過程,也讓孩子的思路越來越清晰、有條理。

孩子在用思維地圖做了大量訓練後,他的思維過程就會逐步演化為思維模式,進而形成思維習慣。

創新思維之父愛德華.彼.波諾說:教育就是教人思維。

家長可以用思維地圖的這八張圖,作為孩子的第一個思考工具,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不斷的練習,有效提升思維力。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不會靈活變通?掌握「臨界知識」,讓孩子也能舉一反三
    今天晚飯過後在孩子拿著一道數學題目來問我的時候,我發現這道題目和昨天晚上的題目是類型題,只是條件稍微的改變了一下,孩子就不會了;所以我只是提醒了她解題的方向和昨天晚上的差不多,並沒有直接告訴孩子應該要怎麼去做。
  • 學習能力差並不是笨,家長善用「思維導圖」,助孩子提升學習效率
    文章/妮妮編輯/妮妮閨蜜近幾日為孩子的成績問題心煩得厲害,孩子的學習成績下滑嚴重讓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低,再加上她的孩子即將要上初中了,閨蜜為了能夠讓孩子成績提升決定每天抽出一些時間給孩子做課程輔導,輔導過後閨蜜開始懷疑自己的孩子可能是智力存在問題。同樣的題目媽媽講了好幾遍孩子還是不會。
  • 《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讓思維傳遞起來,讓知識可靠起來
    那是因為美國的基礎教育更加注重對孩子思維力的鍛鍊。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究竟美國的幼兒園和小學都在使用什麼樣的學習工具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呢?《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力》一書可以告訴我們答案。當孩子沒有對所學知識進行抽絲剝繭的重新整理時,他就無法在思考中將知識進行發酵,使知識真正成為他的一部分,當然也就做不到舉一反三,只要題目發生變化,孩子的思維就無法跟上,自然就沒辦法做出。
  • 記憶力差?利用全腦開發提升孩子學習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神童」般的頭腦,然而單靠死記硬背、天天補習的方法,效果不僅不理想,反而給孩子增加了沉重的學習壓力。想要提高成績,關鍵是背得住,記得牢。有很多朋友問我全腦教育(右腦開發、全腦開發)等於「蒙眼識字」和快速記憶?目前很多家長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全腦教育就是教孩子快速記憶和開發孩子五感。
  • 桔博士: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
    是孩子對外界和內心的認識能力,比如寶貝能夠按顏色、形狀來分類玩具,知道要搬凳子來拿到他夠不著的東西,就是「思維能力」在發展。為什麼要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比如孩子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懂得舉一反三就是思維能力強的表現。思維能力訓練會讓孩子從多角度考慮問題。
  • 孩子專注力的養成,離不開這4點,堅持做到的孩子將來學習不會差
    「注意力是一扇門,一切外部世界的東西要進入靈魂都需通過這扇門。」這是19世紀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的名言,點出了專注在知識吸收和智力發育中的力量。大多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並非天生智力過人,只是從小就培養出了專心致志、聚精會神的學習方法,基礎知識掌握的牢固、思維更加深入,最終才能攀登上知識的高峰。
  • 撤消告訴,讓孩子主動思維力生長!
    我們希望每個孩子成為最優秀的自己!【久和薦語】我們堅信,孩子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能力發展、主動思維發展是第一位的。孩子的主動思維從「猜想」開始,經歷「求證」的過程,體驗了思考的快樂,大汗淋漓,樂此不疲。這種強烈的求知慾帶來的就不僅僅是學習好,成績好,而是會學習,想學習,有智慧,有頭腦。
  • 有這4點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差,來看有沒有你家孩子
    這是因為考的好的孩子願意學習、熱愛學習、肯鑽研、有韌性。可以看那些成績好的孩子,在他們身上是能夠找到基本的共同點的。那麼,都有哪些共同點呢?1、專注力好專注力是一切能力的源泉,專注力好的孩子在學習上當然也不會差。
  • 「孩子數學太拉分了……」孩子數學成績差如何逆襲?父母都該看看
    有人因為一分之差而錯過了自己的心儀大學,有人因為一分之差從此無緣學校,提前進入社會......這一分就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數學作為拉開差距的一大主科,學得好的孩子贏在了起跑線,而學得差的孩子需要耗費很大的功夫才能夠追得上來。
  • 邏輯思維好的孩子,學習不會差!用這道題測測孩子的邏輯思維吧
    快和孩子一起來做這道思維題吧。,孩子將來的學習會更加輕鬆。那麼邏輯思維強的孩子,在學習上會有哪些表現呢?在學習時,孩子善於變換多種思路,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家長也可以向孩子提問,讓孩子多開口說話,利用孩子自己的知識庫,在與父母的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
  • 不用做親子鑑定,八張圖告訴你,這樣的孩子一看就是親生的
    導讀:不用做親子鑑定,八張圖告訴你,這樣的孩子一看就是親生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用做親子鑑定,八張圖告訴你,這樣的孩子一看就是親生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每集才三五分鐘的謎題思維課,全面培養孩子的專注/細心/耐力和高級思維力!
    它原本屬於奧數的內容,但又和奧數不同,能特別顯著地提升孩子的洞察力、多步驟邏輯推理能力、耐力、專注力和抗挫折能力,並且培養嚴謹、細緻的學習習慣,切切實實幫孩子培養數學上的高級思維力和專注力!每天10分鐘名師精講,可以利用碎片時間學習,高效靈活,還能全面提升孩子的高級思維力!長期以來,很多學霸家長都說這門課好,但具體怎麼個好法,卻很難具體描述,因為思維力和好習慣的培養,是在做題目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
  • 孩子不會梳理知識點?學會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孩子學習效率
    其實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擾,孩子明明就是認真學習了,可成績依舊不理想。父母有沒有想過,問題出在了學習方法上,孩子雖然花了大量時間在學習上,可是學習效率不高,不會很好的梳理學習的知識點,這些沒有梳理的知識點在孩子的腦海裡像一團雜亂的線,當孩子需要某根"線"的時候,不能快速的取出,因此孩子的成績就多數不理想。
  • 孩子理解能力差,可能是這三個原因,父母早重視孩子更聰明
    雖然孩子目前只是在上小學,但是每天寫作業都會寫到很晚,和其他的同學家長聊天的時候發現別人家的孩子很少有超過晚上8:00才寫完作業的。這讓同事覺得有一些擔憂。同事覺得自家孩子挺聰明的,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在寫作業上如此的笨拙。經過仔細觀察後同事發現,孩子寫作業的原因是因為理解能力差。
  • 孩子數學成績差,想要逆襲怎麼辦?
    有人因為一分之差而錯過了自己的心儀大學,有人因為一分之差從此無緣學校,提前進入社會......這一分就能夠決定一個人的未來。數學作為拉開差距的一大主科,學得好的孩子贏在了起跑線,而學得差的孩子需要耗費很大的功夫才能夠追得上來。
  • 哈佛大學50年研究: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3步提問法,寒假立即用起
    最近趁著年底,盤點自己今年讀過的育兒書,發現讀得最多還是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書籍。我蠻重視培養孩子思維力的,特別認可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教育的本質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訓練大腦學會思考。思維力是可以啟蒙訓練的,美國不少小學都有成體系的教材進行培養。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個家庭常用的訓練孩子思維力的提問法:see-think-wonder三步提問法see的意思是:你看到了什麼?
  • 孩子覺得學習枯燥怎麼辦?了解這三招,提升孩子學習興趣
    文/小熊育兒日記如果說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遇到過最無奈的一點是什麼的話,那麼肯定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感覺到非常得枯燥,很多父母都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才能夠改變孩子這一點,所以顯得非常無奈。1.自己能力不足孩子之所以學習枯燥,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能力是比較差的。如果說孩子能夠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找到成就感的話,那麼他們自然是喜歡學習的。
  • 如何拓寬孩子思維的廣度,讓孩子做到舉一反三?
    很多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舉一反三,那麼怎麼樣做才能夠讓孩子舉一反三呢?心心,一個一年級的小女生,她總是喋喋不休,她媽媽有點煩她,為什麼呢?因為她媽媽說一個問題,她就會問很多個為什麼,搞得她媽媽特別煩,也不大想告訴她,問我要怎麼辦?
  • 孩子學不會是「太笨」?3招,用音樂提升記憶,讓孩子學習更高效
    一提到孩子的學習,記憶能力就首當其衝,但很多家長都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孩子背書總是記不住,著急了就邊背邊哭,背了還忘;前一天晚上背了3個小時,第二天早上起來,一問全忘了;孩子記憶力越來越差,現在連記東西的興趣都沒有了。
  • 如何提高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苦惱:每次學校講的內容孩子都會做,但是考試要是換一種類型或者變換一種題型就不會了。這其實就是孩子只是學會了一道題,而不是一類題,沒有學會舉一反三。其根本原因是孩子只是知道了「是什麼」,而不知道「為什麼」而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