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50年研究:提升孩子思維能力的3步提問法,寒假立即用起

2020-12-27 家居一刻鐘

最近趁著年底,盤點自己今年讀過的育兒書,發現讀得最多還是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書籍。我蠻重視培養孩子思維力的,特別認可愛因斯坦說過的一句話:

教育的本質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訓練大腦學會思考。

現在小朋友要學的東西很多,每天接收的信息量也比我們那會大多了,不開動腦筋、掌握點思考方法,要想學出「效果」真的很難。

思維力是可以啟蒙訓練的,美國不少小學都有成體系的教材進行培養。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個家庭常用的訓練孩子思維力的提問法:

see-think-wonder三步提問法

see的意思是:你看到了什麼?

當走進動物園,我便開始了提問的第一步: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這一步的有意思之處在於,孩子和你看到的點往往是不一樣的。

每個人看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樣的,不同角度會導致不同的觀點。比如,籠子裡明明是一隻獵豹,千尋卻說她看見的是班傑明警官,我要是急著告訴她:」嗨,別胡說,那是一隻獵豹。」就糟糕了,因為班傑明警官是電影《瘋狂動物城》裡的角色,它真的是只獵豹。

think的意思是:你對你看到的怎麼想?

不光要問孩子怎麼想,還要問他為什麼這麼想。

比如,千尋說她看見「有的火烈鳥顏色很紅,有的顏色要淺一些。」

我會繼續問:「火烈鳥顏色不同,你怎麼想啊?」

她想了想,說:「火烈鳥應該是小時候顏色紅,長大後顏色就變淺了。」

「為什麼你會這麼想呢?

這個問題就好比一個「邏輯開關」。

之前孩子的回答可能就是想到什麼說什麼。一旦這個開關打開,啪!之後,她就不得不去重新思考、梳理因果關係,還得組織語言,才能有邏輯地表達。

wonder的意思是:還有什麼是你想要了解的?

孩子觀察了,也講了自己的想法和為什麼這麼想。這時候,可以鼓勵他們去進一步探索。

千尋講完她對火烈鳥顏色的想法後,我問她:「你想知道自己說的對不對嗎?」

這樣的延伸,把逛動物園變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開放式調研項目」,孩子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更關鍵的是她學會了如何尋找答案。

這個方法是在戶外的時候可以如此引導孩子提升邏輯思維能力,那麼我們在家裡的時候呢?

可愛的小男孩,戴著眼鏡

給大家推薦這套可以幫助孩子在成長關鍵期,練出聰明腦的思維訓練遊戲書——《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幼小銜接全腦開發400題》,能夠提升孩子的記憶力、數學力、語言表達力、邏輯力、視覺空間力和創意力六大能力。

10個主題場景+30種題型

《瘋狂大腦思維訓練營》10本書對應10個孩子喜歡又貼近生活的主題場景,讓孩子在模擬遊戲中與世界互動,獲得發展。

此外,這些思維訓練遊戲裡融入的知識,涉及到生活、機械、世界知名建築、動植物等很多常識,特別有趣,可以媲美兒童科普書了。

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

書中題目設計不是直接灌輸知識點,而是以思維訓練、能力訓練為主,一套做下來,鍛鍊專注力、觀察力、邏輯力、空間感、數學力、想像力等12大能力,鍛鍊左右腦。

難度循序漸進+題目豐富多樣

這套書在編排上,每道題的難度都通過星級區分——所以對於4歲以前年齡偏小的孩子,可以選擇星級低的入手,慢慢來,別著急,樂趣就是最大的意義和動力。

雖然推薦年齡是3-7歲,但是10歲左右大齡的孩子也能玩,很多考察基礎知識、計算、文學等內容,跟小學知識銜接很緊密,豐富多樣的題目,非常考驗孩子們的能力。

這些練習和遊戲以「培養孩子各個方面邏輯性」為核心理念,注重孩子綜合思維能力的訓練,覆蓋面廣,豐富又有趣。小朋友每天花30分鐘左右的時間練習,幼小銜接輕輕鬆鬆。

參照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和認知發展理論開創者,當代認知建構主義鼻祖讓·皮亞傑的理論體系編寫而成,並由中科院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白雪審定,遵循3-7歲兒童大腦發育特點命題。

小學數學學習中,類似的應用題就非常多,而掌握了靈活運用舉一反三的方法,娃再學習就輕鬆多了。

原價200元,現活動價99.9元,共10冊,每本折算下來9.9元,用幾杯奶茶的錢就能給娃入一套含金量高,又好玩,又能學知識的專業幼小銜接書,果斷入啊!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的3步提問法,搭配2件「小事」,幫孩子打造科學思維
    加利福尼亞Elon大學的一項研究中得出,89%的老師認為科學思維非常重要,78%的老師認為自己的學生缺少科學思維。一談到思維,很多家長就覺得這看不見摸不著太抽象了!而且很多人也不理解什麼是科學思維,對於一個人來講,科學思維能有多重要。
  • 哈佛大學的3步提問法,搭配2件「小事」,幫孩子打造科學思維
    加利福尼亞Elon大學的一項研究中得出,89%的老師認為科學思維非常重要,78%的老師認為自己的學生缺少科學思維。一談到思維,很多家長就覺得這看不見摸不著太抽象了!而且很多人也不理解什麼是科學思維,對於一個人來講,科學思維能有多重要。
  • 巧用mind map,提升孩子80%的思維能力!
    ,對於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非常管用,快來試試吧!哈佛大學有一個名字很有意思的項目組,叫Project Zero(零項目計劃組),一直致力於藝術、理解、思維、創造力方面的研究,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項目:visible thinking (可視化思維) ,其目標是為K-12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工具和方法,讓他們在課堂中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考。
  • 孩子寒假延長如何規劃?試試「學霸跳級」學習法,讓孩子在家學習
    教育部1月27日晚間發布通知稱,經研究決定,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放假了,比不放假還折騰人。"假期延長,孩子有了自主安排的時間,就開始放飛自我,容易養成一些不良習慣,這些不良習慣,也往往會讓孩子的開學綜合症特別明顯。
  • 用蘇格拉底提問法訓練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讓我驚訝的就是去年夏天,也就是這件事發生了7年以後,我們去了一個朋友家,發現這個概念已經成為一個產品了,而且上網一搜索,就發現原來這種道具很多,也有不同種類。有些是給蚊子咬的,有些是被蛇或其它更有毒的蟲咬的。要是當初我們購買的拔罐道具不只用來處理凱安的蟲咬,而是繼續研究它能如何幫助到別人,說不定今天也會成為一個產品了呢!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能不能獨立,關鍵看這3項能力的培養
    這意味著,想要孩子真正學會獨立,不僅限於生活能力的培養,還要鍛鍊這3種能力。>一項發表在美國「心理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表明,年幼的孩子也有很強的合作傾向。當孩子3歲時,人際交往敏感期會如約而至。3歲的孩子擁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家長的社交方式,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就是孩子參照的對象。大多數孩子這時都上了幼兒園,如何與幼兒園裡的孩子相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以後的社交方式。
  • 哈佛研究:讓孩子多做家務,鍛鍊身體還能提升三項能力
    現在學生學習成績好但生活能力差成為一個大問題,孩子上大學了甚至要全家人跟著一起去哈佛大學的一項長期研究表明,做家務有利於提升孩子的就業率,提升了高達15倍。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做家務往往需要手眼結合、手腦結合。比如,孩子在拖地的時候,會思考怎麼能拖的更乾淨,該用什麼溼度的拖把拖。在思考和糾結中,孩子把家務做的越來越棒,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在無形中得到了提升。
  • 哈佛大學研究:幼兒園這種能力突出的孩子,10年後更有出息
    哈佛大學一項追蹤了全美幼兒園2-5歲700多名孩子的研究表示,孩子在幼兒時期的社交能力將會影響他們20年後的成就。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也提出,社交能力是教育的四個支柱之一,兒童早期的人際交往技能、交往狀況會深深影響其未來的人際關係、自尊,和心理健康。
  • 2019年寒假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遊學項目報名通知
    為進一步推動我校國際化人才培養,通過在海外著名大學遊學,幫助我校學生培養創新素質,拓寬國際視野,體驗國際化教育模式,我校決定於2019年寒假組織學生參加由哈佛大學
  • 哈佛大學研究表明:孩子分心是本能,從小培養專注力很重要
    很多家長說,他們能為孩子做很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是他們無論怎麼做也幫不了的,就是孩子的學習,而孩子的學習恰恰是家長眼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能上手幫忙,家長只好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去督促孩子學習,但是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就是容易分心!哈佛大學研究:孩子分心是本能,需要家長得好好引導人的天性就容易分心,不僅是孩子,大人也常有分心的時候,這是正常現象。
  • 從農村孩子到「哈佛畢業演講中國第一人」:這種人生逆襲底層能力...
    翻開他的履歷,你會發現他一路走來,可以說是拿獎拿到手軟:17歲,以湖南省前300名的優異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四年保持全院第一。21歲,橫掃哈佛、斯坦福等大學的錄取通知書,還拿到了哈佛50萬美金全額獎學金。
  • 哈佛研究:你一定不會相信,打通孩子思維命脈的學科居然是它
    因為藝術可以培養兒童有開發其潛力的能力,甚至有著其它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哈佛大學「零點計劃」提出,藝術學習應被視為一種嚴肅的認知活動,這項有50餘年歷史的研究認為,藝術教育是找到了科學與藝術的共同源頭,是一種多通道「思維教育」。
  • 【思維導圖】哈佛大學:用Mind map把孩子的好點子「挖」出來
    文章轉自東西兒童教育(id:eastwest_edu),歡迎關注,我們是一群行走在中美兩地的家長,分享地道的美式教育理念實踐,和靠譜的中國育兒實戰攻略!哈佛大學有一個名字很有意思的項目組,叫Project Zero(零項目計劃組),一直致力於藝術、理解、思維、創造力方面的研究,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項目:visible thinking (可視化思維) ,其目標是為K-12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工具和方法,讓他們在課堂中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考。
  • 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訓練批判性思維
    一個小小的蚊子叮咬問題引導凱安深入探究並找到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這樣的學習似乎對提高學習成績沒有直接幫助,也不能體現在大學申請表格中,但是對塑造孩子的思考能力和細微觀察生活的能力,絕對有所裨益。因此要注意限制提問的範圍,以進入更有意義的討論。  提問的過程就是批判性思考的過程,批判性思維最基本的一步就是探討問題之前先收集所有的相關資料和信息,回答5W+H(誰?什麼?何時?何處?為什麼?如何?)這6個基本問題。從幼兒園閱讀繪本開始,孩子就可以從故事書裡的內容回答這6個問題,到了大學遇到的問題複雜了,但基本上還是用這個框架來提問。
  • 90後哈佛學霸高分畢業生,教給孩子100+提升成績的學習方法
    每次想幫孩子,可是又搞不太懂孩子的學習課程,父母也為之傷透腦筋,等好不容易搞懂了,左講一遍右講一遍,孩子還是聽不懂?我們總會認為這孩子不開竅,不是學習的料。用哈佛學霸李柘遠的話來說:「拉開人生距離的是學習方法。」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有這3種特徵,暗示智商高,家長要好好培養
    現在每個家長都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會出人頭地,特別是孩子的智力發育方面,家長們恨不得將提升智商的方法都用上,比如吃核桃、報早教班等等,不想讓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一個孩子智商高不高,我們從小時候就能看出來,俗話說得好:「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智商高的孩子我們往往可以從小細節就能看出來,哈佛大學研究:孩子有這3種特徵,暗示智商高,家長要好好培養。
  • 哈佛大學 心理學 科研選拔
    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是由William James創立的,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多年來,哈佛大學心理學類在美國高校中一直處於領先水平。從該系畢業的學生有很多都是當代知名的心理研究專家,像Gordon Allport,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現代個性心理學創始人之一,也是特質理論的始創者; Jerome Bruner,美國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對認知過程進行過大量研究,在詞浯學習、概念形成和思維方面有諸多著述,對認知心理理論的系統化和科學化作出一貢獻; George Miller,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曾經擔任洛克斐勒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心理學教授以及哈佛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 蘇格拉底說:用「問答法」教育孩子,孩子思維能力更強
    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問答法」,「問答法」的應用極其廣泛,它不僅引導我們思考,還能夠訓練批判性思維,尤其是在教育領域,這種啟發式教學方法佔據了重要地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運用「問答法」。
  • 哈佛大學研究:父母每天堅持做這3件事,有助於提升孩子專注力
    如上課溜號、注意力不集中、做題馬虎、背不下課文……其實孩子學習上出現的許多問題都是專注力差導致的,只要孩子的專注力能提上去,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根據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的專注力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父母每天堅持做這3件事,有助於提升寶寶專注力。
  • 哈佛大學把「藝術思維」培養,列入孩子一生中最需要的思維方式之一!
    藝術 ·思維 哈佛大學把「藝術思維(Artful thinking)」,列入了孩子最需要的思維方式,明確指出 哈佛大學有一個教育創新項目叫做Project Zero,這個項目研究的是:思維方式如何影響孩子學習?如何通過教育讓孩子擁有最先進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