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說:用「問答法」教育孩子,孩子思維能力更強

2020-12-12 弧說家道

古希臘哲學家、教育家蘇格拉底提出了著名的「問答法」,「問答法」的應用極其廣泛,它不僅引導我們思考,還能夠訓練批判性思維,尤其是在教育領域,這種啟發式教學方法佔據了重要地位。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運用「問答法」。

問答法具體包括三個步驟:一是稱為蘇格拉底諷刺,他認為一個人需要謙遜地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才能夠學到真知。二是定義,就是在問答中反覆詰難、設問和歸納,進而得出明確的定義和概念。三是助產術,就是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自己得出結論。

那麼在這個過程中如何進行提問和引導就是問答法的關鍵。我們可以將問題歸結為以下三大方面,從這個三個方面進行提問和引導。

01是什麼?

這方面的提問意在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問題進行解釋和闡述。在我們課堂上進行概念的講解時,常常用到。

比如,提問:現在我已經展示了好多種水果,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什麼叫水果?同學們能不能說出什麼樣的圖形是圓?大家都在說的新型冠狀病毒是什麼?等等。

這樣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把握事物的本質屬性,提高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這樣形成的概念會更加清晰深刻地印在學生腦海中

02為什麼?

這點意在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證明或闡述做事情的理由

比如,為什麼要鍛鍊身體?為什麼公眾場所不可以大聲喧譁?為什麼要愛護環境?這樣的問題可以讓學生看到做一件事的意義,更加能夠讓大家從內心認可正確的方式。再比如,為什麼兩點之間線段最短?為什麼2乘以3等於6?

這樣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證明結論,從而形成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

03怎麼樣?

這點就是在引導學生去做

比如,怎麼樣才能夠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怎麼樣可以保持室內整潔?怎麼樣能防止自卑?能夠怎麼樣可以提高做題正確率?等等,這樣的問題可以使學生主動地去做一件事,而學生的思考過程是以自身經驗為出發點。

多問問學生應該怎麼做,會培養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蘇格拉問答法不僅能夠應用於課堂教學中,還是家長、老師在生活中教育引導孩子的好幫手。一個好的問題能夠幫助孩子思考和成長,像蘇格拉底學提問,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用蘇格拉底提問法訓練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及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當他們發問時,首先肯定他們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接著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引導他們遠離那些簡單的非黑即白的問題,訓練他們能夠逐漸問出有質量和深度的問題。一旦養成勤於發問的習慣,孩子的自信就能得到鞏固,在未來的生活中才能問出更多好問題。
  • 蘇格拉底問答法對銷售人員的借鑑意義
    事實上,無論是追月還是自己走路,人與月的態勢是一樣的,之所以出現蘇格拉底所說的兩種不同的結果其實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造成的。追月,看似主動實則被動;走自己的路,不理會月亮,看似被動實則主動。從銷售的角度看,「月」即是客戶,不同的角度必然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在《柏拉圖對話集》裡很多蘇格拉底問答法的案例。
  • 蘇格拉底式對話教育:平視您的孩子吧!
    教育心理學家們認為,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教育,可以幫助家長和教師平視孩子,使得孩子的教育過程充滿和諧和幸福,增強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親密信任關係,維繫孩子對終生教育的渴望和追求,讓學習充滿永恆的魅力。
  • 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訓練批判性思維
    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及探索未知事物的欲望。當他們發問時,首先肯定他們「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接著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引導他們遠離那些簡單的非黑即白的問題,訓練他們能夠逐漸問出有質量和深度的問題。一旦養成勤於發問的習慣,孩子的自信就能得到鞏固,在未來的生活中才能問出更多好問題。
  • 培養了眾多「小蘇格拉底」的學校,用4招培養孩子4種關鍵思維
    看點:兒童哲學是一種發源於歐洲國家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旨在從小培養孩子以邏輯為基礎的思考習慣,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協和教育集團旗下的海富金太陽幼兒園,是最早一批引入兒童哲學課的幼兒園,培養出了許多「小蘇格拉底」。
  • 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必不可少
    培養孩子批判性思維,能夠讓孩子辨別消息的真假,不盲從、不墨守成規,教會孩子通過對多種可能性的邏輯分析、理論和評估,最終找出最佳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孩子需要擁有的能力。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最早起源於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思想和討論方式,即蘇格拉底問答法。
  • 古希臘三哲之蘇格拉底
    這種問答式教學法即人們所稱謂的「蘇格拉底法」。蘇格拉底本人把他這種逐層詰問,使對方發現自己的錯誤,逐步引申,最終得到得到正確結論的方法,稱為「知識的助產術」,他稱自己為知識的「助產士」。他認為人的頭腦中已存有各種知識,猶如母體中的胎兒一樣,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啟發學生把這些知識發掘出來。蘇格拉底說,這種方法是從他做助產婆的母親那兒得到啟示的,他從他母親那裡繼承了接生的技術。
  • 蘇格拉底「助產術」教育法,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家長從此不煩惱
    上面故事裡,那個老師用的是引導式的學習方式。即蘇格拉底"助產術"精神教育法,這位老師將這種方式引入小學教育,很高效地提高了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學習能力。一些人聽到這裡可能會有些迷惑,什麼是蘇格拉底"助產術"教育法?
  • 「蘇格拉底法」教育理念用在孩子身上將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
    導讀:教育是一場關於愛與啟發的人類活動。不是灌輸和強加。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就更加要注重方式和方法,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邯鄲學步。而應該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愛好、以及身體素質各方面來綜合考慮。西方先哲蘇格拉底在這方面就做的很好,他擅長用「提問的」,對學生進行循循善誘,讓學生在思考中自己解決問題。
  • 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蘇格拉底得出結論,認為所謂有智慧的人其實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於「自知其無知」。「自知其無知」這一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蘇格拉底的「自知其無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師在教育和教學方面所應具有的重要品質和態度,即謙虛品質和真誠「無知」的認知態度問題。2.教育目的論:擁護貴族專治,反對奴隸民主政治。教育目的是培養治國人才。
  • 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強的孩子都是潛在學霸?訓練思維能力這4個辦法很...
    很多網友都在說:「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聰明,思維能力強,前途不可量!」的確,像胡宇軒這樣的孩子畢竟還是少數,也並不會有大把大把的孩子像他一樣都是高智商,思維能力強。 但,智商是天生的,思維能力卻可以通過教育提升的。而思維能力的差距,往往就是孩子未來的差距。
  • 古希臘的人物——蘇格拉底
    一、蘇格拉底的助產術集中表現在他經常採用的「詰問式」的形式中,以提問的方式揭露對方提出的各種命題、學說中的矛盾,以動搖對方論證的基礎,指明對方的無知;在詰問中,蘇格拉底自己並不給予正面的、積極的回答,因為他承認自己無知。這種方式一般被稱為「蘇格拉底的諷刺」。二、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第一,蘇格拉底的教育目的是造就治國人才。
  • 思維能力強的孩子都是潛在學霸?訓練思維能力這4個辦法很管用
    很多網友都在說:「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聰明,思維能力強,前途不可量的確,像胡宇軒這樣的孩子畢竟還是少數,也並不會有大把大把的孩子像他一樣都是高智商,思維能力強。但,智商是天生的,思維能力卻可以通過教育提升的。而思維能力的差距,往往就是孩子未來的差距。
  • 如何用數學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珍藏版)
    數學學習並不是為了擁有多少數學知識,而是要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發展孩子的思維,提高孩子的數學素養,用數學思考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比如破案的電視連續劇,處處不就在體現著數學的作用嗎?    但如何用數學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我將通過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引用部分家庭的培養方法總結為以下七點。一、做出來不如講出來,聽得懂不如說得通。
  • 復旦哲學教授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對孩子進行生命教育 | 悅悅文藝
    每年清明節前後,媒體上都會掀起一陣關於「生命教育」的大討論:如何對孩子談及死亡?與之相比,魯紹臣眼裡的生命教育更看重「生」。 「生命教育的第一要務是讓孩子理解:何為生命?」在魯紹臣看來,有的人把生命簡單地等同於自然,滿足耳目之欲,追求飲食男女;有的人為了功利的目標,用強大的意志力約束欲望,生活上勤勉持重。
  • 古希臘著名教育家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什麼?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教育家,首創了「蘇格拉底問答法」(又稱「啟發式談話法」)。蘇格拉底認為知識不是他傳授給學生的,他所做的無非就是把學生心中的真知喚醒並挖掘出來。就像接生婆一樣,他所做的是幫人生孩子(知識),孩子(知識)是每個人自在自有的。
  • 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力?不妨培養「批判式思維」,容易事半功倍
    分析:可能有人會提出疑問,既然孩子能力的體現是在於他們的學習力而非成績,那麼孩子學習力的強弱到底是和什麼有關係呢?其實這就必須要提到批判性思維了。一般來說,擁有批判性思維的孩子,他的獨立性會更強,所以他們的學習能力也會更強。
  • 【綜合備考】希臘三哲之蘇格拉底
    他說:「美德由教育而來。」教育必須使人獲得關於善的知識,從而去做美好的、光榮的事情。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發展人的美德和善。美德和善可通過教育、通過學習各種知識而獲得。蘇格拉底強調知識對道德行為的指導意義,要求把道德行為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尤其是要求把知識和德行統一起來,這種思想不僅對當時的古希臘人來說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而且對後世也有意義。
  • 四大文明古國:蘇格拉底教育思想
    進而,蘇格拉底把道德教育看作是人格完警的教育。蘇格拉底的教學方法包括啟發法、問答法。他不把自己以為是真理的東匹用概念、原理的形式表示出來,而是用問答的方式,破除受教育者的已有定見,使對方在他一間一管、步步趨近的引導下自覺地接受他的說法。這種被後人稱作「蘇格拉底法」的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能力,形式活潑,效果較好,對以後西方教育影響較大。
  • 機器人教育開發孩子的思維能力
    機器人教育是教孩子們如何利用機器人思維解決問題,是讓孩子學會如何跟機器相處,並運用機器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機器人教育是根據不同階段,開發孩子們的思維模式的。格物斯坦小坦克就來說說是哪些階段,什麼樣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