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教育學常考的一個考點,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呈現。他是西方第一位有長遠影響的教育家,也是柏拉圖的老師。他以畢生精力奉獻於希臘的教育事業,為西方教育事業的發展繁榮奠定了基礎,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全面地學習一下蘇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及教育活動
蘇格拉底,雅典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在哲學史和教育史上佔有崇高的地位,是長期為人們所尊敬的教師。
蘇格拉底出生於平民家庭,父親是雕刻匠,母親是助產士。他生活在雅典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由盛而衰的時代,對民主政體的一些極端做法不滿,政治觀點傾向於奴隸主貴族專制。蘇格拉底在青少年時代曾跟父親學過手藝,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很有學問的人。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蘇格拉底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過的。他喜歡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戰爭、政治、友誼、藝術、倫理道德,等等。40歲左右,他成為雅典遠近聞名的人物。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跟他學習,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公元前399年,70歲的蘇格拉底被雅典雅典法庭以不信神和腐蝕雅典青年思想的罪名判處死刑,飲毒酒而死。在蘇格拉底死後不久,雅典人就認識到他的思想的意義,把誣告他的一部分人處以死刑。蘇格拉底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有一大批狂熱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對者。他一生沒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他的教育思想散見在他的學生柏拉圖的著作《理想國》和色諾芬的著作《回憶蘇格拉底》中。蘇格拉底並未形成系統的教育理論,但他的教育主張直接影響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並對西方近現代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美德即知識」的思想
「美德即知識」的思想,是蘇格拉底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在教育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蘇格拉底認為,知識包括一切善,美德是一種關於善的知識。善是出於知識,而惡是出於無知。道德的行為之所以發生,首先是因為行為的發生者具有關於道德的知識。因此,美德的獲得與教育有重要的聯繫。他說:「美德由教育而來。」教育必須使人獲得關於善的知識,從而去做美好的、光榮的事情。教育的目的就是去挖掘、發展人的美德和善。美德和善可通過教育、通過學習各種知識而獲得。蘇格拉底強調知識對道德行為的指導意義,要求把道德行為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尤其是要求把知識和德行統一起來,這種思想不僅對當時的古希臘人來說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而且對後世也有意義。在世界教育史上,蘇格拉底的這一思想對後來西方教育家研究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的關係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當然,這種理論將道德與知識完全等同起來也存在不足之處。
三、蘇格拉底法
蘇格拉底教學生時,不是強制別人接受他的觀點,而是從學生所熟知的事物開始,通過和學生談話、討論和辯論,引導對方糾正、放棄原來的錯誤觀念,自己得出答案,形成正確的思想。這種問答式教學法即人們所稱謂的「蘇格拉底法」。蘇格拉底本人把他這種逐層詰問,使對方發現自己的錯誤,逐步引申,最終得到得到正確結論的方法,稱為「知識的助產術」,他稱自己為知識的「助產士」。他認為人的頭腦中已存有各種知識,猶如母體中的胎兒一樣,教師的作用就在於啟發學生把這些知識發掘出來。蘇格拉底說,這種方法是從他做助產婆的母親那兒得到啟示的,他從他母親那裡繼承了接生的技術。不過他和他母親不同,他是一個智慧的產婆。蘇格拉底法可以分為四個部分:譏諷、助產術、歸納和下定義。所謂「譏諷」,就是在談話中讓對方談出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看法,然後揭露出對方談話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使對方承認自己對這一問題實際上一無所知。蘇格拉底認為這是使人變得更有智慧的必然步驟,因為只有一個人很謙虛並「自知其無知」,他才能學到知識。所謂「助產術」,就是用談話法幫助對方把知識回憶起來,就像助產婆幫助產婦產出嬰兒一樣。所謂「歸納」,是通過問答使對方的認識能逐步排除事物的個別的、特殊的東西,揭示出事物的本質的、普遍的東西,從而得出事物的定義。這是一個從現象、個別到普遍、一般的過程。所謂「下定義」,就是對發現的真理加以表述。
蘇格拉底法是一種啟發式教學法。它要求學生和教師共同討論,互為激發,共同尋求正確答案。它有助於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判斷和尋找正確答案。所以,學生的思維相當活躍。蘇格拉底用辯證的方法證明真理是具體的,具有相對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轉化。蘇格拉底法無論在西方哲學史上,還是在教育史上都有很重要的意義,被看做是啟發式教學的淵源。直到今天,蘇格拉底的方法仍然是教學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法。當然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它要求受教育者具有探求真理的願望和熱情,同時對所要討論的問題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此外,它的教育對象更適合有一定推理能力的人。
好了,以上是今天老師跟大家分享的關於蘇格拉底的一部分內容,大家有沒有被這位教育家所感動呢?接下來做一些練習小試牛刀。
練習題:
1.蘇格拉底法又稱為( )。
A.問答法 B.發現法 C.講授法 D.雄辯法
1.【答案】A。解析:蘇格拉底在教學生 獲得某種概念時,不是把這種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而是先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如果學生回答錯了,他也不直接糾正,而是提出另外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而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蘇格拉底法自始至終是以師生問答的形式進行的,所以又叫問答法。因此本題答案為A。
2.蘇格拉底「產婆術」的教學原則與下列( )教學原則相一致?
A.學不躐等 B.長善救失
C.陶行知學而時習之 D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2.【答案】D。解析:「產婆術」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體現啟發式教學原則。因此,本題答案為D。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