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監察案件談話筆錄製作規範:案件談話筆錄的分類和構成

2020-08-22 基層公務員的日常


紀檢監察案件案件談話筆錄的分類:

(一)從對象來看:

以談話的對象來看,筆錄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受害人筆錄:指在案件中受到傷害的相關人員的筆錄。做這類筆錄時要注意,因為其情緒上的不穩定而導致其陳述與事實有出入的情況。

2、舉報人筆錄:如果是與自己關係不大的舉報,其可信度一般是比較高的。

3、當事人筆錄:指案件當事人、也就是涉案對象的筆錄,這是案件辦理中最重要的筆錄之一。

4、證人筆錄:證人筆錄一定要排除那些影響其證據力的因素。

(二)從內容來看:

1、綜合筆錄:指一人多事一錄,主要用於案件當事人的談話。根據筆錄的相關原則,本應一人一錄、一事一錄,但在一些案情比較簡單、事實比較清楚的案件中,為了節省時間,也可採用這種綜合筆錄。一些案情比較複雜的案件,在案情已經查清的情況下,也採用此種形式作一個總的筆錄,便於案件的後續辦理。

2、單項筆錄:這是最常用的一種筆錄方式,即一人一錄,一事一錄。

3、其他筆錄(複印筆錄、提取筆錄等,有時以說明代替):在做這類筆錄或說明時,一定要把提取或複印的內容用來證明什麼情況寫清楚。

紀檢監察案件談話筆錄的構成:

(一)筆錄頭子:一般為談話對象的基本情況。

(二)筆錄主體:包括事前告知和事實陳述以及結尾三部分。

(三)對筆錄內容的認定:指筆錄對象對筆錄審定後的認定意見和署名。

點擊加入我們的圈子↓,開號以來的所有材料都可以下載。全面的公文材料,各種緊扣熱點的公文合集,為方便大家查找和下載,我們還專門製作了材料目錄索引。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實務】受賄案件談話筆錄製作指南
    製作受賄案件談話筆錄要堅持三個緊密結合談話筆錄是紀檢監察人員在監督執紀、監察執法過程中為查證違紀、職務違法、職務犯罪事實和收集證據,依規依紀依法向被談話人(包括被調查人、證人及其他有關人員)調查了解與案情有關的情況時所製作的記載談話情況的筆錄。本文所稱「談話筆錄」是指訊問筆錄、詢問筆錄等法定證據形式的統稱。
  • 做好談話筆錄需把握五個要點
    談話筆錄(本文對「談話筆錄」作廣義解釋,包括狹義上的談話筆錄、訊問筆錄、詢問筆錄)是紀檢監察機關辦案人員與談話對象談話過程的文字記錄,是記載談話對象對案件事實所作的陳述
  • 談話訊問詢問筆錄的審核需注意哪些問題?
    、訊問、詢問筆錄在證據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並直接影響執紀執法水平和案件質量。面對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面對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的要求,證據審核把關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筆者結合在審理部門的實踐經驗,談談對談話、訊問、詢問筆錄審核把關時需要注意的問題。審核筆錄文頭使用是否規範。
  • 談話訊問詢問筆錄的審核需注意哪些問題
    談話、訊問、詢問筆錄在證據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並直接影響執紀執法水平和案件質量。面對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新任務,面對紀檢監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執紀執法貫通、有效銜接司法的要求,證據審核把關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 監察機關筆錄類型適用淺析
    筆者在對職務違法犯罪案件證據審核把關過程中,發現筆錄形式上存在瑕疵的情形時有發生,甚至影響了監察程序的規範性和言詞證據的合法性,給案件質量埋下隱患。本文就監察調查如何選擇合適的筆錄類型談幾點體會。  一、談話筆錄的適用。監察法第二十條第一款規定,在調查過程中,對涉嫌職務違法的被調查人,監察機關可以要求其就涉嫌違法行為作出陳述,必要時向被調查人出具書面通知。
  • 如何有針對性地完善談話筆錄?
    在筆錄的事實部分記錄清楚後,一個合格的記錄人是不應該急著對筆錄進行收尾的,而應該結合整個案情,對前面已經記錄的內容進行回顧,在現有基礎上查漏補缺,針對性地對筆錄進行完善,確保筆錄的使用效力,做到萬無一失。一是針對證據中的矛盾和不足。
  • 談話函詢室除談話桌椅外,還配備沙發、茶几;初核談話室不再配置沙發;審查談話室安裝高清晰全方位監控設備:由輕到重,科學設置談話室!
    劉孝林表示,制定使用規範時,山西省充分考慮監委機關的特殊性和被調查對象的特殊性,在細化《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 》的基礎上,借鑑司法機關好的經驗和做法並加以改造。為了更好地使用談話這一措施,山西省對省、市、縣三級紀檢監察機關談話場所的建設、設置及管理做出規範。
  • 監督執紀工作規則釋義(46)|紀檢監察機關取證工作要求是什麼?
    調查取證應當收集原物原件,逐件清點編號,現場登記,由在場人員籤字蓋章,原物不便搬運、保存或者取得原件確有困難的,可以將原物封存並拍照錄像或者調取原件副本、複印件;談話應當現場製作談話筆錄並由被談話人閱看後籤字。已調取證據必須及時交審查調查組統一保管。
  • 【實務在線】監察調查製作筆錄應把握五個關鍵
    犯罪時間以被調查人實施職務犯罪行為的時間為主,也包括其他與案件事實有關的時間,如產生職務犯罪動機的時間、預謀策劃的時間、實施犯罪的時間和使用贓款的時間等。在談話過程中,談話人和記錄人都要有時間概念,注意準確把握案件事實涉及的各個時間節點,特別是在辦理賄賂案件時,對時間這一要素更要加以重視,避免行受賄雙方供述不一致。
  • 筆錄製作的實戰技能傳授
    而腐敗案件就不一樣,特別行、受賄案件,由於其特殊性,可能我們整本卷宗80%的證據都是由言辭證據構成。怎樣把言辭證據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現階段主要用的還是筆錄。如裡把查辦腐敗案件工作比喻為打仗的話,筆錄就是士兵手中的主要武器之一。所以,欲學偵查辦案,先學偵查筆錄。
  • 筆錄製作的內容要求——構成要件必須完整
    如果筆錄中僅有「我違反了政治紀律」「我違反了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我的行為是受賄」等表述,但沒有記錄相應的違紀違法和犯罪構成要件,這就沒有多大意義。比如,在記錄被調查人濫用職權等瀆職犯罪時,筆錄中應體現被調查人的職責職權、履職情況,違反的具體法律、規定,以及違法違規行為與危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係。缺失上述任何一方面內容,都會對構成濫用職權罪的認定產生障礙。
  • 紀檢監察紀律審查談話有關問題大全(建議收藏)
    紀檢監察紀律審查談話中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一、對「談話」這一概念的理解案件檢查中的談話主要指與案件關係人的談話。大體包括下列幾種人員:證人、知情人、檢舉揭發人和被調查人。
  • 「實證紀法」嚴格全程錄音錄像確保取證規範
    典型案例2018年12月,河北省黃驊市紀委監委在查處上級紀委監委指定管轄的某縣某局職工張某等人違紀違法案件過程中,嚴格規範取證工作,在重要措施使用等關鍵環節採取高標準、高質量的全過程錄音錄像,保證了取證工作及取得的證據合乎刑事審判關於證據的標準和要求
  • ...各級黨委(黨組)和紀檢監察機關開展談話函詢總體要求是什麼?
    編者按: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是黨中央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給紀檢監察機關定製度、立規矩,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紀檢監察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黨中央完善黨和國家自我監督的堅定決心,體現了對紀檢監察機關行使權力要慎之又慎、自我約束要嚴之又嚴的一貫要求
  • 建規範談話室辦安全文明案
    本報漯河訊(記者薛華通訊員王美麗)「你們鎮的談話室建設不規範,存在一室多用、合署辦公的情況,請按照上級要求的一類談話室建設標準及時整改。」這是近日漯河市郾城區紀委監察委案件監督管理室工作人員查看各鎮(街道)執紀審查談話室建設情況的一個場景。
  • 詢問筆錄在民事案件中是否屬於證人證言
    後死者家屬報案,公安機關到現場勘察,並製作了7份詢問筆錄。      【分歧】     對公安機關製作的7份詢問筆錄的定性上有不同的觀點。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7份詢問筆錄是公安機關依法調取的,筆錄上有證人的籤字和手印,應當採信,被詢問人不需要出庭作證。
  • 規範開展談話函詢工作
    當前,各級紀檢機關和紀檢幹部要以強烈的政治意識、紀律意識,嚴格按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辦事,帶好隊伍、加強教育和管理監督,讓規則成為紀檢機關依規治黨、強化自我監督的制度利器。 為方便讀者準確把握《工作規則》內涵,促進在實踐工作中將規則精神執行到位,本版開闢針對如何落實《工作規則》的相關欄目,精選各級紀檢機關在業務工作中對規則實踐與思考的系列文章,敬請關注。
  • 法官偽造庭審筆錄 案件未開庭即判決
    東方網12月3日消息:開封一名法官,在審判一起債務糾紛時,指使書記員偽造庭審筆錄,在沒有開庭的情況下便作出判決。近日,開封市龍亭區法院判決該法官犯民事枉法裁判罪。薛某指使書記員偽造庭審筆錄,並違背事實和法律,判決開封市紡織器材廠償還工商銀行借款50萬元,河南第三紡織器材廠承擔連帶還款責任。判決書至今沒有送達被告方。
  • 當事人能否當庭拍照、複印民事案件庭審筆錄?
    庭審筆錄可謂是事後還原案件事實的重要載體,是法官作出裁判的重要依據,也是當事人對案件全部觀點、證據、思路的集中地。對於大多數當事人來講,到法院打官司可能可能一生就這一次,對於庭審流程非常不熟悉,但是庭審過程非常緊湊,有些當事人可能還沒完全融進其中,庭審就結束了。在加上法院書記員的業務水平也是良莠不齊的,有時候對當事人意思總結不到位或者漏記的現象也是在所難免。
  • 怎樣規範職務犯罪案件證據收集
    監察法第三十三條規定:「監察機關在收集、固定、審查、運用證據時,應當與刑事審判關於證據的要求和標準相一致。」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必然要求職務犯罪案件調查和起訴階段嚴格按照庭審的標準收集、固定、審查和運用證據,嚴格規範調查程序。在此背景下,調查工作必須規範使用調查措施和收集各類證據,補強證據鏈條薄弱環節,在嚴把證據資格、提升證據證明力上下功夫,確保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